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JY  Zhang QG  Jing ZH  He YJ  Zheng MF  Zhu YH  Hu C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165-1168
目的探讨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5例先天性心脏畸形伴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ES)患者,其中先天性心脏畸形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2例,均进行了心脏畸形修补及同期右肺移植;另有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采用介入房缺封堵后发生全心功能衰竭,紧急行心肺联合移植。结果4例心脏畸形修补同期单肺移植中有1例术后20d死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23d因原发性移植物失功死亡。3例患者康复出院,现已分别存活5、8、2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患者术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明显。结论心脏畸形修补同期单肺移植能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畸形伴艾森曼格综合征,匹配的供肺、良好的供肺切取和保护、完善的术后处理是患者术后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心肺联合移植是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心肺联合移植术远比单纯心脏移植或肺移植复杂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术期的监护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于2004年12月24日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术,现将其围术期的监护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用上、下腔静脉,嘛动脉吻合,气管于隆突上吻合。术后积极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感染、加强利尿、密切监测排斥反应并及时治疗近、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结果供体心肺缺血190min,患者于术存活。术后无严重感染并发症,至今已存活368d,心功能Ⅱ级,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选择适合的受体、良好的心肺保护措施,成功的手术处理及正确的围手术其处理是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 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对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术前曾两次出现心跳骤停 ,经心肺复苏成功。供体为脑死亡者 ,供心采用 4°C改良St Thomas保护液。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三联治疗 ,根据血环孢素浓度及超声心动图调整环孢素A用量。结果 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心功能恢复正常 ,出院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术后合理监测与抗排异治疗 ,积极、正确处理并发症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改良LPD液在心肺联合移植术中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溶液在心肺移植术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在我省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中,采用低温改良LPD溶液对供体肺行肺动脉灌注。结果: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肺部并发症、感染及重度排斥反应,已健康存活555 d。结论:在心肺联合移植术中采用改良LPD液对供体肺行肺动脉灌注具有良好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于2003年12月17日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成功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已存活至今.为我国同类手术存活时间最长者之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3年9月成功地为1例先心病、室缺、艾森曼格综合征的病人实施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患者已健康存活300余天,为国内存活时间最长者。心肺联合移植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极差,麻醉处理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国内相关报道比较少见,现将围手术期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中供体心肺的切取和保护经验及体外循环(CPB)方法。方法:2004年12月行心肺联合移植术1例,供体心脏采用4℃St.Thomas和UW液灌注,肺脏以4℃HTK液灌注,同时注意左、右心的减压,应用肺血管舒张药物。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269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5 min,心脏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离CPB。供体心肺移植后功能良好,术后循环稳定,肺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未发生明确的感染。结论:取供体心肺时注意心脏减压、止血;以4℃St.Thomas和UW液灌注保护心脏,以4℃HTK液灌注保护肺脏是可行的。术中体外循环与手术的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1例健康生存8.5年心肺移植患者进行总结分析。2003年9月20日湘雅二医院为1例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分别采用1500 mL改良St.Thomas心脏停搏液和3000 mL改良LPD液保护供体心肺。术后抗排斥反应,在诱导期使用甲泼尼龙+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稳定期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龙三联免疫治疗。至2007年改为骁悉500 mg+FK506 4 mg,均每天2次。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FK506血药浓度。随访时患者存活已超过8.5年。心功能恢复为(NYH A)I~II级,左心室射血分数61%~74%;提示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心肺保护、正确术后处理是心肺联合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信淳  陈道中 《医学综述》2009,15(12):1827-1830
心肺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心肺供体的保护是心肺移植的主要环节,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以及术后的心肺功能。鉴于心肺保护的重要性,对供体保护的研究广泛开展,而保护心肺供体关键在于保护技术的发展和保护液的改进。本文对心肺移植中心肺保护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移植的围术期ICU的监测与治疗。方法2002年9月-2005年3月我院15例肺移植患者,其中9例为肺气肿、3例为肺纤维化、1例矽肺、1例肺血管平滑肌瘤病及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手术方式:左肺移植7例,右肺移植5例,室缺修补+右肺移植1例,双肺移植2例。术后带管进入ICU行机械通气、免疫抑制治疗、预防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结果术后平均呼吸机脱机时间7天,平均ICU停留时间为10天。术后3例死亡,1例于术后15天死于急性排斥,1例子术后28天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36天死于肺梗死,12例恢复良好已痊愈出院,最长生存已达30个月。结论肺移植围术期的监测与治疗是肺移植手术成功和长期生存的关键。术后的缺血再灌损伤、排斥和感染仍屉肺移植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早期的死亡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肺移植3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2例、肺纤维化10例、淋巴管肌瘤病1例、矽肺1例、支气管扩张伴囊肿3例、Eisenmenger综合征3例;单肺移植23例、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后行右肺移植3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3例,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1例。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行连续有创监测及机械通气、免疫抑制治疗,预防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6例(20%),其中感染3例、原发性移植肺失功(PGD)1例、排斥1例、肺栓塞1例。结论感染、原发性移植物失功、排斥、肺栓塞等是肺移植早期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3.
    
廖责益  于德新  方卫华  施浩强  江山  唐亮  赵磊 《安徽医学》2009,30(10):1174-1176
目的分析1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其中同胞供肾5例,父母供肾6例,妻子供肾3例,婶→侄供肾1例。ABO血型配合符合输血原则。HLA6位点配型:全配1例;单倍体相同8例;4位点相同1例;3位点相同1例;1位点相同3例;全不配1例。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实验均为阴性。群体反应性抗体均〈10%。经开放手术取肾13例,经腹腔镜取肾2例。供者选择右肾1例,选择左肾14例。受者术后均接受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均无并发症发生,10日内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无异常。受者:1例发生不典型急性排斥反应,给予抗T淋巴细胞猪免疫球蛋白加甲强龙治疗后逆转;2例发生尿瘘,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半年并发心脏疾病死亡;1例术后半年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其他13例随访至今肝肾功能正常,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肾来源短缺的重要方法,经过全面的医学评估合格的供者,捐献一个肾脏对他们来说安全的。亲属供肾移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是有效的家庭内自救方案。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1993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完成的 5 6 8例肾移植中发生的 6例超急性排斥反应 ,其中 5例发生于手术过程中 ,1例发生于术后 36h。结果 :6例均行移植肾切除 ,病理证实为超急性排斥反应。其中 2例随即行再次移植 ,1例移植另一供者的肾脏获得成功 ,另 1例移植同一供者的另一肾脏失败。结论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的严重并发症 ,预防是最为重要的 ,良好的HLA配型可防止其发生 ,发生超急排斥反应后 ,随即移植另一供者的肾脏有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移植肠的处理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 报告我国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术的移植肠处理体会。方法 为1例18岁男性超短肠综合征患放行了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供肠来自患的父亲(44岁),切取供体回肠150cm,UW液灌洗血管,将移植肠动、静脉车受体腹主动及及下腔静脉而吻合,移植肠近端与受体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与受体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末端造口,术后给子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管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感染和急性排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可行性,并总结术后处理体会. 方法 以低钾右旋糖酐液为肺保存液,采用顺灌结合逆灌的肺灌注方法,在非体外循环下为1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术,术后采用新三联免疫抑制剂. 结果 术后移植肺再灌注损伤轻,43 h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6天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消退;术后移植肺感染轻,但自体左肺反复感染.术后73 d出院,肺功能改善明显,目前生存1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 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的准备和细心的围术期管理,特别注重单肺移植后自体肺感染的防治,是肺移植能否成功和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供、受者均健康存活,供肾切取手术均成功,受者肾功能于术后3~7 d恢复正常;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发生淋巴漏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均治愈。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分析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方法。结果 19例患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FK506中毒1例(5.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15.8%),消化道出血发生2例(10.5%),腹腔出血1例(5.3%),肺部感染1例(5.3%),经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作好供体选择、保证供器官质量、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活体肾移植术的术前准备、取肾、手术特点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8例亲属供中,1例术中发生手术意外(出现血管结扎线脱落),1例术后发生创口积血、积液,还有1例术后发生肾病综合征,以上3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受方面:1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排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1例急肾衰,2周内肾功能恢复。结论:活体亲属供肾是安全可行的,但活体供肾受肾存活率是否优于尸体供肾受,有待较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