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x43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近年来,众多研究者认为子宫内膜癌有上升趋势,预计子宫内膜癌将会成为妇科肿瘤的研究重点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学者们认识到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等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β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 α,ERRα)与ER竞争配体也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详细的机制尚不明了。文中研究的目的是检测ERRα和ERα、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TaqMan PCR定量的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2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以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ERRα和ER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3组患者中所有受体均有表达,在内膜癌组中,ERα和ER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ER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癌旁组患者的所有指标与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低表达,而ERRα相对高表达,癌旁组织中3种受体均为高表达,说明癌组织中部分ERα、ERβ失活,ERRa在内膜细胞向癌细胞进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则是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而这些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子宫内膜癌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笔者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血清胰岛素与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α和β及其变异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验证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双受体学说,为寻找新的有治疗和/或预防子宫内膜癌的雌激素拮抗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RT-PCR、DNA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等方法分析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及其变异体mRNA的表达.结果:(1)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ERα及其变异体与ERβ的共表达率分别为34%和67%,差异有显著性,(P<0. 05);(2) ERαm 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880±0.168,ERβmRNA为0.553±0.108 ,差异显著 (P<0.05);(3) 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未检测出ERβ变异体.(4)野生型( wild-type, wt)ERαmRNA表达水平较各类△ERαmRNA表达高(P<0.05或0.01);(5) ERα变异体的类型包括△2ER α单独缺失、△4ERα和△5ERα的联合缺失、△7ERα的单独缺失以及△7ERα和部分△8ERα的联合缺失 ,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无区别.结论:(1)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受wt ERβ和wt ERα及其变异体的共调节;(2) 子宫内膜癌组织ER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Rβ,而且ERα有4种剪接形式,推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α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内膜、6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阳性表达率为29.0%,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83.3%(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阳性表达率22.6%,与正常子宫内膜的2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ER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ERα低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ER-α单克隆抗体和ER-β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石蜡切片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ER-α阳性率53.3%,ER-β阳性率46.7%;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ER-β阳性率80%明显高于ER-α阳性率30%,两种亚型表达之间无联系(P>0.05)。ER-α和ER-β的表达与FIGO手术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无联系(P>0.05)。结论:以上提示ER-α和ER-β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有关,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可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α及雌激素受体(E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α和ERRα的表达,评估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Ⅰ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Ⅱ~Ⅳ期者(P=0.005);而ER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07).ERα (+)和ERRα (-)组中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G1~2级者及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数目均明显高于ERα (-)ERRα (+)组(P=0.000,P=0.031和P=0.022).结论:ERα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的指标,而ERRα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二者联合监测有可能提高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淑萍  姚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2):82-83,F002
了解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表达特点。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4例了宫内膜癌。结论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表达程度对于临床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 ER- α单克隆抗体和 ER- β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 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石蜡切片ER- α和 ER- β的表达。结果  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 ER- α阳性率 5 3.3% ,ER- β阳性率 4 6 .7% ;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 ER- β阳性率 80 %明显高于 ER- α阳性率 30 % ,两种亚型表达之间无联系 (P>0 .0 5 )。 ER- α和ER- β的表达与 FIGO手术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无联系 (P>0 .0 5 )。结论 以上提示 ER- α和 ER- β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有关 ,免疫组化 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可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Cx43蛋白与ER、PR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的Cx43蛋白、ER及PR的表达.结果:(1)Cx43蛋白、ER及PR在正常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83.3%及86.7%,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50.0%及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Cx43蛋白、ER及PR在病理分级为G1的内膜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0.0%、80.0%及80.0%,高于G2(60.0%、60.0%及46.7%)和G3者(10.0%、20.0%及30.0%),P<0.05;(3)浅肌层浸润的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59.1%、63.6%及86.3%,高于深肌层浸润者(均为12.5%),P<0.05;(4)手术分期为Ⅰ~Ⅱ期的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54.2%、50.0%及62.5%,Ⅲ~Ⅳ期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6.7%、50.0%及33.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x43蛋白、ER及PR与内膜癌发生有关,可作为诊断、了解病变程度和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Cx43蛋白与ER及PR的表达呈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其与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及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收集4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5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 总结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RT-PCR的方法研究COX-2 mRNA水平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B-cell lymphoma protein 2( Bcl-2)蛋白水平表达,并用CD105为标记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ansicular density, MVD),用TUNEL方法计数凋亡细胞数。结果:(1) COX-2 mRNA在内膜癌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增强(P<0.001)。(2) COX-2 蛋白在内膜癌中的表达较正常内膜增强(P<0.001)。(3)COX-2蛋白表达在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较低分化组升高(P=0.020), 与手术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COX-2 mRNA水平与以上各项因素均无相关性。(4)COX-2的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125, r=0.222)。(5) COX-2蛋白表达的升高伴有VEGF、MVD和Bcl-2的升高及凋亡细胞减少(P均<0.05)。(6) COX-2的表达增强与ER-α和ER-β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但与孕激素亚型A和B(PRA、PRB)的表达升高有相关性, P值分别为0.031和0.007。结论:(1)子宫内膜癌中 COX-2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子宫内膜中明显升高。(2)COX-2的蛋白高表达与肿瘤较好分化相关, 而与病理类型、手术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mRNA与以上各因素均无相关性。(3)子宫内膜癌中COX-2的表达增强伴有VEGF蛋白水平升高及微血管密度增加。(4)子宫内膜癌中COX-2的表达增强伴有Bcl-2蛋白水平升高及肿瘤细胞凋亡受到抑制。(5)在内膜癌COX-2阴性与阳性两组间,雌激素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RA及PRB在阳性组的表达均较阴性组升高。  相似文献   

12.
Liu R  Pu DM  Cheng YX  Yin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26-1329
目的探讨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早期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RCAS1、VEGF及MMP-9蛋白在95例早期宫颈浸润癌(ICC),8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4例正常宫颈上皮(NCE)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及3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从NCE到CIN再到ICC,RCAS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0%和72.6%;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41.5%和67.4%;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2%、53.7%和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CAS1在ICC中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MMP-9和VEGF在ICC中的阳性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RCAS1、VEGF和MMP-9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RCAS1、VEGF和MMP-9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恶化、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并分析其表达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转移潜能及指导术后,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第5外显子野生型mRNA( ERβ exon 5 wild type mRNA, ERβ WT)及变异型mRNA(ERβ exon 5 splicing variant mRNA,ERβ E5SV)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各52例 ,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从组织中抽取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ERβ第 5外显子野生型及变异型mRNA.将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并测定 ERβ E5SV和 ERβ WT条带的累积光密度,计算ERβ E5SV / ERβ WT之值.用A.L.F快速DNA测序仪对ERβ E5SV和ERβ WT 的碱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正常卵巢组织还是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均有ERβ E5SV和ERβ WT的表达.ERβ E5SV与ERβ WT相比缺少了从812~950 bp之间的139个碱基.正常卵巢组织ERβ E5SV量高于ERβ WT,ERβ E5SV / ERβ WT大于1,其均值为2.15±0.66,卵巢上皮性癌组织ER β E5SV低于ERβ WT,ERβ E5SV / ERβ WT小于1,其均值为0.57±0.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0.0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临床期别及病理分级ERβ E5SV / ERβ W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可能与ERβ E 5SV / ERβ WT比值下降有关.ERβ WT的升高或ERβ E5SV的下降可能导致卵巢组织与雌激素的结合增加,雌激素对卵巢的刺激增强可能引起卵巢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6例腹壁内膜异位症(AWE)患者(增殖期33例,分泌期23例)在位、异位子宫内膜,正常分泌期与增殖期(36与37例)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蛋白进行测定。AWE患者增殖期组在位内膜ER表达率(85%)高于正常内膜(60%)和异位内膜(58%)(P〈0.05);分泌期异位内膜ER表达率(57%)高于在位内膜(26%)和正常内膜(25%)(P〈0.05)。分泌期在位和正常内膜ER表达率均低于增殖期组(P〈0.01),异位内膜ER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位和异位内膜E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WE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金雀黄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和ERβmRNA水平的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金雀黄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ERβ mRNA的调节作用,探讨植物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植物雌激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观察不同剂量金雀黄素对两种雌激素亚型表达的影响,阳性对照为雌二醇、孕酮作用组.结果:(1)低剂量金雀黄素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 mRNA表达,但其作用较雌二醇明显弱;低剂量金雀黄素能降低ERβ mRNA的表达,而雌二醇对ERβ mRNA作用不明显.(2)高剂量金雀黄素的作用与孕酮相似,能下调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 mRNA和ERβ mRNA表达,但较孕酮作用弱.结论:金雀黄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 mRNA和ERβ mRNA的表达作用不同,而且与其剂量有一定关系.推测金雀黄素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DNA甲基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 DNMT3B)的表达特点、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MT3B、ER、PR在10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对照。结果:10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MT3B阳性率为50%,Ⅰ型内膜癌(内膜样癌)中DNMT3B过表达率(54.8%)显著高于Ⅱ型内膜癌(30.0%,P=0.028),且Ⅰ型内膜癌中,随肿瘤分化变差,DNMT3B阳性率增加(1级、2级、3级分别为43.3%、51.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DNMT3B在肌层侵犯程度重、存在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晚的病例中过表达率更高,DNMT3B过表达的患者组预后更差,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内膜癌DNMT3B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ER、PR阴性组DNMT3B过表达率(78.9%、86.7%)高于ER、PR阳性组DNMT3B过表达率(47.7%、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06);ER、PR均阴性时,DNMT3B过表达率最高(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Ⅱ型内膜癌中DNMT3B与ER、PR表达未见相关性(P>0.05)。序列分析显示,DNMT3B基因启动子区有多个ER、PR结合位点。结论:内膜样癌与非内膜样癌中DNMT3B表达特点不同,DNMT3B过表达有可能作为预后或预测因子而辅助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评估。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甲基化特点可能不同,Ⅰ型内膜癌中DNMT3B过表达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Ⅱ型内膜癌中DNMT3B表达与ER、PR表达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雷洛昔芬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与雌激素受体(ER)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腺病毒载体将雌激素受体α型(ERα)或雌激素受体β型(ERβ)导入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构建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ERE鄄TK鄄Luc,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ERE鄄TK鄄Luc与内参照质粒PRL鄄SV40共同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雷洛昔芬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导入ERα细胞,雷洛昔芬刺激后荧光素酶活性为0.0247±0.0008,显著低于未接受雷洛昔芬刺激细胞的0.0418±0.0007穴P<0.001雪;导入ERβ的细胞,雷洛昔芬刺激后荧光素酶活性为0.0304±0.001,未接受雷洛昔芬刺激的细胞为0.0306±0.003,二者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雷洛昔芬显著抑制ERα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RE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9.
孕激素受体B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技术特异性下调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孕激素受体亚型B(progestrone receptor isoform B, PR-B),在此基础上观察激素对转染前后细胞作用的改变,了解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孕激素受体亚型功能的不同.方法:体外培养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 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及错义寡核苷酸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各个条件下内膜癌细胞中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并在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及错义寡核苷酸后,用MTT法测定转染前后各种激素对细胞生长作用的改变.结果:转染孕激素受体亚型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后, 两种细胞系PR-B的表达较非转染组显著下调,孕激素受体亚型A(progesterone receptor isoform A,PR-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雌激素(17β-estradiol,E2)作用后72 h Ishikawa细胞生长显著高于对照组,Hec-1B细胞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激素(R5020)作用72 h后对Ishikawa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96 h后对Hec-1B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雌、孕激素作用基础上加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96 h后Ishikawa细胞明显增生,而仅48 h后HEC-1B细胞明显增生.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后,雌激素对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较转染前增强 ,孕激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米非司酮拮抗孕激素的作用较转染前显著降低. 结论:(1)向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转染PR-B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下调PR-B的表达,使细胞优势表达PR-A;(2)雌激素可以刺激内膜癌细胞的生长,PR-B可能参与下调雌激素对内膜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3)孕激素在雌激素基础上抑制内膜癌细胞的生长,主要可能通过PR-B起抗内膜癌细胞增生作用;(4)米非司酮有拮抗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PR-B可能参与介导了米非司酮拮抗孕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