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程洁 《西部中医药》2009,22(7):33-34
惊风即惊厥,是小儿最常见危急证候之一.凡临床具有频繁抽筋伴有意识不清者,皆称惊风.多见于1~5岁的幼儿. 1 历代对小儿惊风的认识 惊风一名,首见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以心主惊、肝主风的理论对小儿惊风进行了论述.<古今医鉴>将惊风归纳为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和惊、风、痰、热四证.<婴童百问>和<证治准绳>中又将惊风分为急、慢惊风和慢脾风三类.  相似文献   

2.
小儿惊风,属中医儿科急症范畴。祖国医学归纳在麻、痘、惊、疳四大要症之列。古人按惊风抽搐的形态和病因病机别类为二十四惊,临床常以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进行辫证施治。摇头摆尾,即以“摇龙头”、“摆凤尾”为主的镇惊手法,是民间传授的一种名为“摇头摆尾抽筋法”,对于小儿急惊风有醒神镇惊,急救垂危,立止抽搐的显著疗效,对于慢惊风亦有缓解症状的作用。故有“急摇龙头救儿命,速摆凤尾起回生”的经验之  相似文献   

3.
惊风     
概述惊风,又称“惊厥”,民间也称“抽风”。临床上以抽搐为主证,常与昏迷(意识不清)同时存在,在任何季节、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一般以1~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其病来势突然,病情凶险,变化迅速,是小儿时期一个很常见的紧急证候,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常威胁小儿生命,过去为小儿四大要证之一。惊风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无此病名,一般都与癇症相混,统称“婴儿癫癇”、“惊癇”、“风癇”、“食癇”、“阴阳癇”。至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始创惊风  相似文献   

4.
惊风证治     
惊风,亦名惊搐,或叫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危急证候之一。凡临床出现频繁的抽搐、痉挛,或伴有意识不清者,皆称惊风。多见于1~5岁的幼儿,故又名小儿痉病。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临床上,将来病急暴,实象毕具,属阳属热者,称之为  相似文献   

5.
惊风又称“惊厥”,属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以五岁以内婴幼儿最多见。临床以抽痉或伴神昏为其特征,其病势突然,来势凶险,正如《幼科释迷》所云:“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故见惊风,应立即抢救。现将笔者多年儿科临床惊风证治体会小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宋儿科医家钱乙的代表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理论联系实际的儿科专著,其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辨治小儿惊风。小儿惊风,责之外因腠理未密,责之内因脏腑娇嫩,又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之后,易于生热,热盛生痰,痰热生风,风动生惊而成痰、热、惊、风之候。为了保持小儿脏腑功能之间的动态平衡,当适应自然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以调治。中医将时辰与五脏之间进行相互连接,体现"因时制宜"的原则。钱乙据此以一日而论,认为五脏在本脏当旺之时易发疾患,故可随时辰的阴阳消长变化以辨治小儿惊风之证。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正> 一、惊风病名创立经过惊风是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隋唐医书开始专立儿科,但混惊风病于痫证中,北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以心主惊、肝主风立论,创惊风病名。谓:“急惊为热甚则生风。体必阳盛阴虚。”其症状:潮热、抽搐、目上视、牙关紧闭、颈项急、手足动摇等。明清医家,如万密斋、王肯堂、喻嘉言、陈飞霞、吴鞠通、石芾南、《医宗金鉴》等,据钱氏之说,  相似文献   

8.
小儿惊风为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本症多由外感风寒,内挟宿食,生痰化热,热急生风所致,或因致惊未尽,正气已虚,为半虚半实,或因正气耗竭,脾肾阳微或近于“纯阴无阳”等症。笔者自1975~1985年,采用针灸辨证治疗小儿惊风84例,其中急惊风31例,慢惊风29例,慢脾风24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情志所伤为临床常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加重病情、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原因。对此祖国医学论述颇多,但对小儿情志病鲜有论及,认为小儿很少有情志所伤。事实上绝非全然,在儿科临证中情志致病并非少见。一、常见小儿情志病 1.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若目睹怪物、耳闻巨响,或夜作恶梦,则可突然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易生夜啼;“惊则气乱”,心神失守,可发为惊风、癫痫;“恐则气下”,肾气不固,又可引起遗尿;突受惊吓,因小儿脾胃素虚,可致中焦气机逆乱、升清降浊失调,引起呕吐、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10.
民间针挑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惊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儿科四大要症(痘、疹、惊、疳)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介绍了粤北民间治疗小儿惊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一针挑疗法,及其对小儿惊风的认识,并对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养贤  郝亚宁  张键  邓景元 《陕西中医》2000,21(12):573-573
“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对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医学衷中参西录》,其中对小儿惊风证治之见解独特,治要精当,使我们小儿急诊临证颇受启迪。急惊风的形成历代医家各有论述,如张景岳道:“急惊者,阳证也,实证也,乃肝气有余。而风生热,热生痰,痰热客于心隔间,则风水相搏,故其形证急暴而痰火壮热者是为急惊”。吴谦又道:“有因目触异物,耳间异声,神气散乱而生者”。钱仲阳、吴鞠通则更强调感受外邪是导致急惊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小儿急惊之因不外乎痰、热、惊、风,其病变与心、肝二脏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惊风     
急惊风为儿科临床习见的一种疾患,一般来讲一至四岁的小儿患此病者最多,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患病数越高,因为儿童血气未充,神气未实,生理机能发育未全,每易因受外界的风邪、惊怖等刺激,以及因本身的饮食积聚所影响而发生急惊风的症状。其症之发生变化很快,古人有云:“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为一种可惧之症状。我们在临症之时,必须详察病变,溯本求源,审慎施治。本文仅就急惊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简略叙述于后,以供同道临症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季文 《新中医》1993,25(10):50-52
惊风一证,是以抽风为主要证候的总称。常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起病突然,来势凶猛,变化迅速,为儿科急重症之一。正如《幼科释迷》所云:“小儿之病,最重惟惊。”北宋钱氏始以“心主惊风属肝”立论。创立惊风病名,并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种类型,他认为急惊风是由于热甚生风,慢惊风是由于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和深入挖掘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中小儿惊风诊治特点及学术经验,我们认为,王肯堂论治惊风,必理清病因病机,施以不同治法;通治之法多以化痰通窍为主,急惊多施凉泻之法,慢惊多施温补之法;惊风发作时,据脏腑当旺之时,顺势行施补泻;惊风发病,阶段不同,治法各异;急惊以搐搦之症辨别病势顺逆,慢惊病位在脏在腑可判断疾病预后;急惊用药,多从不同阶段分析从而选方用药;慢惊用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依证化裁;慢脾之病,药当回阳,附子宜之;惊风兼症,特色鲜明;治法多样,巧用灸法,对指导中医儿科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喻嘉言儿科学术观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嘉言为我省明末清初著名中医学家,精通临床各科,擅治疑难大证,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医学3书。其在伤寒、温病、内科杂病方面的学术特点,多有评价,但其在儿科方面的学术见解,却少专论。本文对此,略予探讨。1 辟“惊风”病名,力正其误考宋代以前,尚无“惊风”病名,只有“惊痫”之称。至北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始提出小儿急、慢惊风之名。其后医家多宗其说而有所发挥,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立五脏寒热虚实阴阳之惊风辨治原则,南宋刘日方《幼幼新书》又创“慢脾风”、“慢肝风”等病名,明代虞抟、万全…  相似文献   

16.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紧急证侯,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凡见症有频繁抽搐和意识不清的,都统称为惊风。该证在古代儿科中属四大要证(痧、痘、惊、疳)之一,虽排列第三,但在内容上却为四大要证中最复杂者,所以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加以研讨。古代医家对惊风的认识一、惊风名称的来源:一般都认为首创于北宋钱乙。实际上,早在宋初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中就有急、慢惊风的记载:“夫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  相似文献   

17.
马涛  李岩 《天津中医药》2010,27(1):32-33
《痧惊合璧》是一本中医治疗急危病症的专著之一,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痧症要诀》、《惊风三十八症童人图》、《急救经验良方》。讲述了痧症(涉及了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呼吸、消化、泌尿、传染等科系的内外科急症)、喉科急症的治法方药,以及单验方的配制使用法度,其中针灸治疗占很重要的地位,而针灸治疗中针法特点又以刺血为其特点。还摘录了有关小儿科发热性急症运用针灸治疗,如小儿风疹可用刺血疗法;小儿惊风症,多以灸法治之等,另外艾灸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抵抗细菌、病毒的侵袭。有关小儿急症治疗,现在鲜用针灸以及刺血等疗法,但临床上尤其是惊风等症运用针刺疗法效果显著,本书涵盖面广,内容颇丰,故写此评介并向同道推介。  相似文献   

18.
肖挹 《四川中医》1998,16(4):37-37
高热、惊风是小儿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具有发病急、来势猛、易于转归的特点,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笔者在临床之余结合已故名老中医——我的老师熊梦周的经验,对小儿外感发热、惊风的临证问题谈点体会。由于小儿“稚阴稚阳”,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六淫邪气,皆从热化而出发热,热极生风,而致惊厥。《幼科全书》云:“凡小儿有病皆热。”《古今医鉴》也云:“夫小儿有热,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发搐,搐盛则牙关紧急而此俊生焉。”互.高热老师运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  相似文献   

19.
惊风病名考     
惊风是我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为主要特征。清代沈金鳖的《幼科释迷》指出:“小儿之病,最重唯惊。”明代龚信纂辑《古今医鉴》亦曰:“小儿病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历代儿科著作对惊风都非常重视,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0.
惊风为儿科常见病证。惊是惊厥,风是抽风。凡病而出现惊厥抽搐者统称为惊风。临床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类。其中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慢惊风多由急惊风经久不愈,病邪留连,真阴耗损,虚风内动而致。本文重点讨论急惊风。该病多罹患于1~4岁的婴幼儿,以发病急、变化快、死亡速为其特点。古人有:“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