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是中医学临床基础,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伤寒论》中用药用方十分精妙,故被称作方书之祖。通过研究《伤寒论》中附子的用法,阐明其用药规律和本质内涵,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将辨证论治与中医临床有机结合在一起,《伤寒论》被称作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十分精妙。通过研究《伤寒论》中"四神方",并阐明对火神方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其用药规律和本质内涵,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1)
《伤寒论》向有"方书之祖"之誉,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极为丰富,察证细微,组方用药精当,《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配伍、治疗法则,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及实践应用价值。此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较为典型的方剂进行剖析,探寻仲景治疗寒热错杂证之辨证方法、用药配伍原则与机理。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方书.全书载方113首,药物82味,不仅立法用药悉有法度,而且组方严谨,药少而精,处处给人以规矩准绳,在制剂及煎服法上更有独到之处,所以作用显著,疗效确实,堪称"方书之祖".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作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方书之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辨证论治思路和百余首经方,还涉及到许多针灸治疗的应用方法。为了加深对《伤寒论》中取穴用药思路的理解,并更好地指导临床中针药结合的运用,本文选取《伤寒论》中涉及对具体病症使用针刺或灸法并起到积极治疗作用的条文,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基础,参考各注家与相关研究者的论述与成果,系统整理张仲景对针灸及经方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神农本草经》应反映张仲景时代用药情况,但与宋本《伤寒论》术类药之间存在差异,《神农本草经》术类药作"术",而宋本《伤寒论》术类药则作"白术"。结合汉魏六朝乃至宋代各个时期的本草方书,说明汉代术类药物只有术而没有白术,六朝以后始分苍、白术,至宋代则明确区分苍、白术。宋本《伤寒论》出现白术,固然有宋人臆改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药物分化及品种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浅谈《伤寒论》方剂的特点张燕青,董保民张仲景《伤寒论》诸方具有辨证精辟,立法严谨,组方周密,配伍得当;选药稍简等特点,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载方113首,用药95味,方中用药1~7味的有109首,8~10味的有11首10味以上仅有3首。从以上可见《...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中最有影响的重要古典著作之一,为中医在临床治疗方面奠定了基础,称得上是"上承内、难、本经,下启诸众方书".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所以学习《伤寒论》的重点在于融会贯通,掌握辨证论治的理法原则,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伤寒论》中的理法原则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所涵盖的内容较多,笔者仅就类证鉴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医学观决定了医学发现发明以及见解主张,而发现发明见解主张的珠玑,又需运用恰当的逻辑结构而形成理论体系。仲景之《伤寒论》以其体系为中医药"垂方法,立津梁"。自仲景书传世以降,《伤寒论》成为诸家之研究对象,形成了方书派、医案派、文献派等诸多学派。北京中医药大学贾春华教授所著《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一书别开视角,是从逻辑学探讨《伤寒论》条文和体系的专著。恩格斯指出:"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爱因斯坦以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历代方书之祖。在其所创立的113方中,应用寒凉药与温热药互相配合的方剂就占有其中的一部份。这些汤方方药组成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为后世制定和应用寒温互用的药方提供了理论基础,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老官山汉墓《六十病方》与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书的篇题结构、病症方药、治疗方法等较为类似。但《五十二病方》病名多不见于后世文献,用药偏重于民间的医学经验,表现为医巫不分的早期医学特征;《六十病方》约抄于西汉早期,或略晚于《五十二病方》,书中的病名、内容结构、主要药物的名称等多与后世文献记载相同或相近,以温热药为主的药物配伍已有规律,与《伤寒论》重视人体阳气的用药思想一致,其组方配伍精炼,为迄今最早的医家编撰的复方方书,实为经方之嚆矢。  相似文献   

12.
乌梅丸方出于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历代著名方书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均有记载。方后所列主治证候则多是根据《伤寒论》原文略加阐释,对方剂组成和药物性能论述不多。如宋  相似文献   

13.
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素有方书鼻祖之称。书中载方113首,(除禹余粮丸有名无方外,实为112方),立方用药悉有法度,组织配伍尽皆精妙,运用中药气味化合有独到之处,其中大多数方剂,经过后世医家的长期实践检验,证明疗效卓著,而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医组方的范例,秦伯未老中医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为一书,许多方剂均重复,主张应把研究重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方书,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言。此二书载方三百一十八首(即《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金匮要略》二百零五方),用附子、乌头、天雄配方者,达三十七方之多,附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本文拟就个人所学浅见,将仲景方书用附子作如下浅析:一、附子气壮功宏,用途面广,是仲师喜用此药的原因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谓有七种。言“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宝库中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第一部典籍,其载方113首,用药91味,组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功效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仲圣的用药经验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即使对今天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伤寒论》113方的常用药作一统计,以便分析仲景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亦开针药合用之先河。针、药各有所长,临证辨证施治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方为得当。通过分析伤寒论中针灸条文,旨在把握张仲景针药结合应用规律及其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治病的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霏莉 《中国针灸》1997,17(7):415-417
伤寒论针刺三法浅析黄霏莉(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主题词《伤寒论》,针刺疗法《伤寒论》理法方药俱备,被推崇为方书之祖,其对方剂学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张仲景对方药的使用炉火纯青,但他于临床并未留于方药,针灸亦是其常用之法,《伤寒论》一书即多次...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方后医嘱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勇 《河南中医》2006,26(5):6-7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经典著作,书中载方112首,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医方之圣”。每于方后附有“医嘱”,对药物的处理和炮制、煎煮、服法、护理及禁忌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蕴含着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临床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现就《伤寒论》中有关方后的医嘱特色窥析如下,愿同道指诈。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总结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创立六经辨证的理论和法则,使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进一步系统、充实。后世尊之为方书之鼻祖、辨证施治之准绳。但其言辞古奥,文句艰深,言简医理复杂,趣味深邃。笔者为研究其语言,探微索隐,从一隅考证其文字溯源,以资一反三,挖掘继承其医学理论和医学思想。△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书中的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因其丰富的方剂内容被尊称为“方书之祖”。《伤寒论》中有丰富的治疗方法, 从治疗大法到具体治法直至方药应用,层次井然。多种多样的治法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仲景著书运用了依证立法、依法立方、依方立药的法则,因而对症候的诊察、判断和立方用药都十分谨慎,非常运合临床应用。《伤寒论》共收载方剂113方,应用药物82种。笔者在其汤药的众多服法规定中发现,“粥”的应用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