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治军 《新医学》1995,26(12):650-65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水电部十三局医院刘治军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该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的优势,无论在研究开发还是临床应用方面均备受重视。目前,国内常用的品种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合成抗菌药。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半衰期长、不宜产生耐药性、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菌有效且不良反应相对教少等特点,显示出更大的治疗潜力,已被临床广泛地应用,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本文章主要从抗菌机制、体内过程、抗菌活性、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即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x—quinolones,FQNLs),是近年来临床使用较多的广谱杀菌药物,主要品种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  相似文献   

4.
自第1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上市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已经有47年的历史,尤其是1979年第1个含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诞生以来,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中部分品种还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具有抗结核菌活性.由于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传染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肖秀江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药物。它的抗菌谱广,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菌素。经过比较,相对杀菌效力顺序为环丙沙星(CPLX)>氧氟沙星(OFLX)>诺氟沙星(NF...  相似文献   

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安全性较高的抗菌药,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皮肤反应,作用程度因品种和用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反应一般比较轻微且具有可逆性,但近年由于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上市,也不断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研究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根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时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为4代:第1代代表药物有萘啶酸、吡哌酸等;主要用于泌尿系感染;第2代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适用于多种临床感染性疾病;第3代有左氧氟少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等;第4代曲伐沙星、西他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以西他沙星为代表,可称是超广谱抗菌药物。随着临床使用的不断增加,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现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物相互作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6011)刘国华喹诺酮类药物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抗菌药。尤其是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依诺沙星(氟啶酸)和培氟沙垦(甲氟...  相似文献   

9.
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日益之泛,加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院内外感染等方面获得良好疗效,但其在治疗中易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静脉给药局部和胃肠道反应。笔者通过观察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我院2006年8月~2007年8月120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之一,目前已发展到了第四代,与前三代相比,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构上进行了修饰,在抗菌活性、抗菌范围、药动学性质和血浆半衰期上都明显改变.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保留了前3代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同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1].厌氧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前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厌氧菌几无抗菌活性或仅其中少数有较低的抗菌活性,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重要特征是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因此临床上既可用于需氧菌感染,也可用于厌氧菌感染,还可用于混合感染.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前3代同类药物相比药代动力学特点是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长,可1次/d给药[2].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心脏毒性、肝肾毒性、对软骨发育的影响、肌腱病变、对新生儿及胎儿的影响[3].下面将已上市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品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FQNLS)。常用的药物有:诺氟沙星(NFX),氧氟沙星(OFX),左旋氧氟沙星(LFX),氟罗沙星等。本文将对FQNLS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吴琼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18-3119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了解该类氟喹诺酮口服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现就我院2009年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临床荟萃》1996年,第11卷,第12期,第558页,《环丙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45例临床分析》一文中,说环丙氟哌酸是新型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事实上,环丙氟哌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而不是第三代氟喹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是含有氟原子的喹诺酮类药物,是属于喹诺酮类的。故笔者认为原文提法不当,特和原文作者商榷,现引证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是在喹诺酮结构的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引入哌嗪环或其他衍生物后,构成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性状优于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第四代。本文主要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以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为重点,综述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从1963年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萘啶酸问世以来,此类药物的发展极为迅速,随着氟哌酸的出现,目前国内应用十分广泛,如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等。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现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抗菌药物,但此类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近几年多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氟喹诺酮类抗菌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随着l临床需求的扩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新制剂日渐增多,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氟喹诺酮类药物医院制剂的制备从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L)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 FQNL 主要有 :诺氟沙星 (NFL X)、环丙沙星(CPFX)、依诺沙星 (ENX)、培氟沙星 (PFL X)、氧氟沙星(OFL X)、氟罗沙星 (FL OX)等。其主要特点是 ,具有很好的脂溶性 ,对组织细胞的穿透力强 ,体内分布广 ,吸收好 ,组织浓度高 ,半衰期长。但随着 FQNL的广泛应用 ,细胞耐药和不良反应也相继发生。杨玉坤[1 ] 报道的各种不良反应构成比依次为 :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15 .0 % )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10 .0 % )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4 .5 % ) …  相似文献   

18.
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1神经中枢系统异常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紧张、激动、失眠、焦虑、恶梦、颅内压增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均应避免应用,还能引起眩晕和轻度头痛。  相似文献   

19.
DNA旋转酶编码基因(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编码基因(parC和parE)的染色体突变、多重药物外排泵AcrAB表达水平升高以及存在质粒介导aCC(6’)-Ib-cr和各种qnr基因等耐药机制均可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升高。已有报道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MIC高,并有很大差异。作者等对153株流行病学信息已知的菌株中选择78株代表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MIC范围的菌株,进行上述各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测序,发现:①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58株)均存在gyrA突变;  相似文献   

20.
自1960年第一代喹诺酮抗菌药帝陵酸合成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抗菌谱窄,对部分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仅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1974年研制成第二代隆诺酮药毗所酸,其抗菌谱与第~代大体相同,抗菌活性更强。1979年合成第三代峻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第三代隆诺酿药物的共同化学结构是毗酮酸母环的第6位上有氟原子,第7位由听学基取代,故又称氟喷诺酮类药物。与第一、二代相比具有广谱、高效、很好的组织渗透性、组织转运良好且可口服、不良反应小等优今‘’氟隆诺酮类抗菌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菌的核酸制造过程中,作用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