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各参数与其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90例高血压病患者 ,年龄 4 5~ 6 5岁 ,其中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4 0 0例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者 392例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者 398例 ,分析三组患者的血压各参数关系 ,探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脉压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脑卒中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或冠心病组 (P <0 . 0 5 ) ;冠心病组的舒张压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组或脑卒中组 (P <0 . 0 1) ;脑卒中组的平均血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或冠心病组 (P <0 .0 5 ) ;冠心病组或脑卒中组的脉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P <0 . 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 ) ,脉压仍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P<0 . 0 5 ,P<0 . 0 1)。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收缩压、平均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舒张压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脉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均有显著相关性。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 ) ,脉压是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391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年龄、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程度、病死率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六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1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6 2例 ,发生率为 15 .9% ,上消化道出血随年龄增长而多发 ,≥ 70岁者占5 1.6 % ,出血性脑卒中组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 (P <0 .0 1) ,丘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高于其它部位出血(P <0 .0 5 ,P <0 .0 1) ,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高于其它脑梗死 (P <0 .0 1,P <0 .0 5 ) ,重型脑卒中高于轻、中型 (P <0 .0 1)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 2 4 .2 % ,未并发出血组病死率 3.6 % ,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等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脉压 (PP)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将脑出血组 48例、脑梗塞组 5 4例与对照组 (非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 ) 5 5例的PP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各组不同年龄段PP(≥ 8.7kPa)的异常率。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塞组PP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P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脑出血组及脑梗塞组的PP增高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PP增高与脑卒中危险性有关 ,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可作为预测脑卒中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富济  董焱  张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71-137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伴脑卒中患者的脉压分析,探讨脉压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53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分成脑出血组133例和脑梗死组120例,另选取11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出3组脉压、脉压为70mmHg(1mmHg=0.133kPa)异常率及脉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脉压在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脉压70mmHg的异常率在各组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脉压异常率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脉压最大分布区域均在70-79mmHg,分别占26.7%、25.9%,而对照组则在50-59mmHg,为29.6%。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宽与脑卒中危险性密切相关,脉压可做为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一个较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脉压 (PP)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将脑出血组 48例、脑梗塞组 5 4例与对照组 (非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 ) 5 5例的PP进行统计学比较 ;各组再以年龄~ 5 0岁、5 1岁~、5 6岁~、61岁~、65岁~分为 5个亚组 ,统计PP≥ 8.7kPa的异常率。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塞组P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P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的 5个年龄亚组中PP≥ 5 8.7kPa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脉压≥ 8.7kPa异常率在脑卒中组为对照组的 3倍。结论 PP增高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可作为预测脑卒中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对2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年龄分为:A组为老年组146例;B组为非老年组(对照组)130例.两组中根据有否合并脑卒中再分4组:A1、B1组(有脑卒中);A2、B2组(无脑卒中).结果 A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脑卒中,其血压昼夜节律性明显低于B组(非老年组)(P《0.05).A组脉压与B组脉压相比有明王差异(P《0.05).A1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降低、动态血压脉压增大及夜间收缩压增高是老年高血压忘者并发脑卒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初发及再发与其脉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脉压对脑出血初发及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脉压水平,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对照。结果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的脉压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发与再发组的脉压和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脉压增大与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有关,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及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严红 《广西医学》2003,25(8):1339-134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高血压病血压节律正常 (杓型组 )和异常 (非杓型组 ) 2组老年患者各 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组间在体重指数、偶测血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等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非杓型组 2 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较杓型组升高 (P <0 .0 5~ 0 .0 1) ;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 (P <0 .0 5 ,0 .0 1) ;无症状腔隙性脑梗塞的个数及发病率均高于后者 (P <0 .0 5 ) ;无痛性心肌缺血次数增多 ,总持续时间延长 (P <0 .0 1,0 .0 5 ) ;尿蛋白检出率亦高于后者 (P <0 .0 1)。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9.
吴粤  李辉  陈纯波 《广东医学》2001,22(10):929-93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动态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 32例 ,脑梗死 46例 ,并以 45例Ⅰ期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 ,对全部患者住院第 1天均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均明显异常。结论 血压的动态变化与脑卒中的类型有关 ,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对合并有脑卒中的高血压 65例及不合并有脑卒中的高血压 98例行右臂肱动脉动态血压监测比较。结果 :脑卒中收缩压及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但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选择合理用药 ,改善大动脉的僵硬度从而降低脉压 ,同样也是高血压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选200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35—80岁,每1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结果2年随访结束时,60例患者发生脑卒中,死亡11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5岁、糖尿病、收缩压、平均血压和脉压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收缩压、平均血压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是发生脑卒中(0R=2.13,95%可信区间1.26~3.47,P〈0.01)和死亡(OR=1.25,95%可信区间1.06~2.35,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压是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内蒙鄂尔多斯北部区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为指导高血压的控制和治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单纯高血压组62例,脑卒中组6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BP)和脉压(PP).结果 除年龄、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及脉压比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蒙鄂尔多斯北部区高血压人群中,吸烟、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大,收缩压、收缩压、平均血压及脉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XN  Gao Y  Ye J  Wang DW  Liao YH  Ma AQ  Zhu ZM  Zhao BR  Zhao JZ  Hui RT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2):1939-1942
目的 探讨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LDL)与脑卒中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 2 %~ 16 %的非变性梯度胶电泳检测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证实的 2 0 4例脑卒中患者 (其中缺血性脑梗死 10 3例 ,腔隙性脑梗死 5 1例 ,脑出血 5 0例 )的血浆sLDL水平。对照 341例 ,性别、年龄匹配并经严格检查排除了脑卒中。观察各组间sLDL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对sLDL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的血浆sLDL水平为 5 4 %±8%和 5 2 %± 7%明显高于对照组 (4 7%± 11% ,P <0 0 1~P <0 0 0 1) ;脑出血组的血浆sLDL水平(5 0 %± 9%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危险因素中的甘油三酯、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血浆sLDL水平 ,(P <0 0 5~ 0 0 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sLDL >5 0 %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OR值 =3 1,95 %可信区间1 6 4 9~ 5 6 91,P <0 0 0 1) ;sLDL异常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sLDS水平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可能是缺血性脑梗死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进 《广西医学》2004,26(1):33-3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 4 1 6例高血压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三组 :A组 (n=1 0 6 )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组 ,B组 (n =1 4 3)为单纯心肌梗死组 ,C组 (n =1 6 7)为单纯高血压病组 ,并选取体检人员 96例为对照组D组 ,分析四组人员的脉压水平分布状况、组间血压指标、各年龄分组的脉压水平。结果  (1 )脉压最大分布区域A组 >70mmHg(占 32 1 % ) ,B、D组均在 4 0~ 4 9mmHg(分别占 38 5 %和 39 6 % ) ,C组在 5 0~ 5 9mmHg(占 31 1 % )。 (2 )脉压水平 :A组 >C组 >D组 >B组 ,并以A组 (6 0 38± 1 4 72mmHg)最高 (P <0 0 5 )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A、C组均明显高于B D组 ,以C组最高 (P <0 0 1 ) ;A、C组间 ,C组除脉压外 ,其它血压指标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 ;B、C组间各项血压指标无差别 (P >0 0 5 )。 (3)各年龄分组的脉压水平 :>6 0岁者A组明显大于B、C组 (P <0 0 5 ) <5 9岁者C组则明显大于B组 (P <0 0 5 )。结论  (1 )只有高血压病者 (尤其老年人 )的脉压独立于其它血压指标与心肌梗死有关 ,且当脉压 >70mmHg时 ,发生心肌梗死的频率明显增加 ;(2 )非高血压病者与高血压病者心肌梗死时 ,脉压范围不同 ,前者的心肌梗死不一定只与血压及脉压有关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6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149例(A组)和非老年组118例(B组)。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脑卒中将上述两组分为脑卒中组A1和B1以及非脑卒中组A2和B2。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特点并分析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A组血压的昼夜节律性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脉压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1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降低、动态血压脉压增大及夜间收缩压增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掌握老年高血压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预防由该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并通过个体性的治疗方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琳  石树君 《重庆医学》2016,(35):4983-4985
目的 探讨脑卒中TFGBR2基因多肽性和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其中脑出血患者32例(脑出血组),脑梗死患者28例(脑梗死组);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患者TGFBR2基因rs6785358片段多态性,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检测,分析患者TGFBR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A/A基因型均占50.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G/G基因型比例(60.0%)高于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史和脑卒中史的患者A/A基因型分别占51.4%和60.0%,高于无高血压史和无脑卒中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脉压、24 h动态脉压指数均高于基因型为A/G和G/G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TGFBR2基因rs6785358基因型以A/A为主,且A/A基因型患者血压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回顾性比较 5 9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 5 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脑血管狭窄有无差异。结果 :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进展组高血糖 40例 ( 67 80 % ) ,对照组高血糖 16例 ( 3 2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进展组高血压 3 2例( 5 4 2 4% ) ,对照组高血压者 16例 ( 3 2 0 0 % ) ,两组比较经 χ2 检验差异显著 (P =0 .0 2 )。进展组 5 2例为颈内动脉狭窄 ,对照组 3 6例为颈内动脉狭窄 ,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进展组年龄、性别、血总胆固醇、血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脑血管有无狭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病×脑血管狭窄、糖尿病、脑血管狭窄三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 ( P <0 .0 5 ) ;且高血压与脑血管的狭窄有协同作用 ( P =0 0 1)。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且高血压病与脑血管狭窄同  相似文献   

18.
脉压增大与冠心病临床危险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临床危险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6 8例冠心病患者按脉压水平分为 2组 :脉压 (PP)≥ 5 5 mm Hg为 A组 (2 3例 ) ,PP<5 5 mm Hg为 B组 (45例 )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造影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吸烟者所占的比例及合并高血压病、合并中风、有心肌梗死史的比例和冠状动脉 3支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 B组 (P<0 .0 1或 P<0 .0 5 )。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合并糖尿病及有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在 A组偏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脉压水平与冠心病临床危险程度相关 ,将有助于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施志雄  覃世坚 《右江医学》2004,32(2):114-115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对老年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观察 5 0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观察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 ,并与 5 0例老年高血压病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对照组 )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max分别为 12 4.3 1± 10 .11ms和 10 6.12± 8.16ms ,Pd分别为 48.98± 7.81ms和 3 5 .69± 5 .0 6ms ,前者均大于后者 (P <0 .0 1)。在观察组 ,Pmax≥ 110ms时 ,预测敏感性为 76% ,特异性为 77.5 % ;Pd≥ 40ms时 ,预测敏感性为 96% ,特异性为90 %。结论 Pd可能是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心电图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 87例高血压病患者及 2 6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和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测定。结果 :高血压病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组的LVMI与 2 4h平均收缩压 (2 4h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 SBP)及舒张压 (n DBP)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r =0 .183,P <0 .0 5 ;r =0 .2 75 ,P <0 .0 1;r =0 .2 4 3,P <0 .0 5 ) ,与 2 4h收缩压变异性 (2 4h SBPV)、白昼收缩压变异性 (d SBPV)呈显著负相关 (分别为r =- 0 .2 5 3,P <0 .0 1;r =- 0 .186 ,P <0 .0 5 ) ;高血压病组伴左室肥厚 (LVH)者 2 4h SBPV显著低于无LVH者 ,而d SBPV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 (n SBPV)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 4h SBPV对预测高血压性LVH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