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方案(FOLFOX4)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副反应及总结便携式输液泵化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晚期大肠癌行FOL.FOX4方案化疗的患者全部行深静脉置管,5-Fu用便携式输液泵持续泵入进行观察,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便携式输液泵能匀速,准确地将药物泵人患者体内,患者舒适满意,可减轻周围神经毒性.全部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以l~II度为主,均能耐受.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安全性好,使用便携式输液泵能保证高浓度、恒速、持续化疗,并且携带方便,安全经济,效果满意,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对患者的生活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希罗达治疗大肠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大肠癌患者应用口服希罗达化疗,化疗开始前给予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化疗服药期间重点做好按医嘱服药,预防和减轻希罗达毒性反应的发生.结果:本组均能顺利完成化疗,无一例因希罗达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结论:恰当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希罗达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1989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大区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同志郑树、徐文怀、莫善兢、余宏迢、丁立等。一、会议回顾了上次会议以来全国大肠癌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 1.全国第三期大肠癌讲习班已于今年9月在杭州举办;2.中日大肠癌会议也已准备就绪,将于今年11月在东京举行;3.在二级预防工作中,浙江医科大学在全国大肠癌高发区嘉善县开展了7万人群的大肠癌筛查,已基本完成,正在总结中;4.上海成立了造口联谊会,对促进大肠癌病人的术后康复及正常生活工作起了积极推进作用;5.各地在大肠癌的防治工作中均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鉴于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大肠癌的防治队伍,决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病人放化疗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做好大肠癌病人放化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减轻治疗中的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对112例大肠癌病人从心理、饮食、照射野皮肤、造瘘口、骨髓象、化疗时用药及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副反应等方面进行护理,帮助病人增强治疗信心,减轻或消除不适.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通过对大肠癌放化疗病人进行的整体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在欧洲许多国家,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为70%~80%,而我国大肠癌早晚期发现比例与国外正相反。其实,大肠癌是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大肠癌手术切除后90%患者甚至不需要化疗,可以正常生活一辈子。但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有些患者甚至会失去肛门,改为人工造口,护理非常麻烦。晚期已发生转移性的结肠癌主要依赖于化疗,但总体疗效差,患者5年生存率还不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正念干预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入正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当日和出院后6个月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差异。结果出院当日和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围术期正念干预可减轻大肠癌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检测大便样品诊断大肠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对正常人群进行筛选和大肠癌诊断的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对正常人群和病理切片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以及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大便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本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Anti-colorectalcancerantibody,Anti-Cca)可以通过检测大便进行正常人群的筛查;对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大便进行对比性研究发现,手术前大便的检测结果呈强阳性,手术后为阴性.对临床病理检查已经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再采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检测大便诊断大肠癌,两者的吻合率为100%.结论本实验所使用的大肠癌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从大便中检测大肠癌的脱落细胞,可用于正常人群的筛查和进行大肠癌的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组织学分级和Dukes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了68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ukes C、D期组显著高于Dukes A、B期.结论检测大肠癌患者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分期、预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1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大肠癌分子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在大肠癌的治疗中作用显著.其中,以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为代表的抗EG-FR单抗为大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EGFR过表达的患者对EGFR单抗治疗敏感、疗效显著,但无论近期疗效如何,患者最终都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性及病情进展.因此,了解抗EGFR单抗耐药机制有利于指导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Wu HX  Han L  Song LJ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2):151-153
目的 评价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癌的6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1751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癌643例,检出率为36.7%.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0~60岁,便血为大肠癌的主要症状.643例患者结肠镜下表现为肿块隆起型351例(54.6%),溃疡隆起型211例(32.8%),溃疡浸润型81例(12.6%).大肠癌主要发生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者511例,占79.5%.双原发癌15例,占2.3%;三原发癌2例.大肠癌并发结直肠息肉254例,占39.5%.结论 全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误诊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649例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大肠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649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癌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趋势.血便是大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以直肠检出率最高,病理类型以溃疡型和高分化腺癌最多,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结论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必须加强对大肠癌早期临床症状的宣传和对高危人群的普查,从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大肠癌患者,以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和CA724的水平.观察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的影响.结果:在大肠癌患者中,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水平高低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和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青年大肠癌26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些年来大肠癌在国内外发病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大肠癌死亡率比70年代增长了2.4倍[1].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大肠癌以50岁以上多见,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大肠癌警惕性不高,且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或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本文就我室17年间检出的青年大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是当今世界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行为,也是大肠癌患者致死和制约治愈率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均有过度表达,并且在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MMP-2在大肠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活性调节的研究,有助于对大肠癌患者进行有计划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并寻求大肠癌的有效监测指标,以便治疗后及时发现复发.本文就MMP2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工作的效果。[方法]上海市松江区2005年开始推广卢湾区社区大肠癌早发现的工作经验,对因出现肛肠疾病来松江区一、二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及时作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肠镜、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结果]在出现肛肠症状的7425例门诊病人中,确诊大肠癌330例,大肠癌检出率为4.44%。开展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工作后,大肠癌Dukes’A期患者比例15.98%,高于未开展前的8.19%。[结论]进一步完善大肠癌的早发现网络建设,对有肛肠症状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进行专册登记,可以提高大肠癌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血清中IGF-Ⅱ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例大肠癌患者、33例大肠腺瘤患者(其中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3例,11例,9例)、10例健康人血清中IGF-Ⅱ水平.结果:IGF-Ⅱ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健康人,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GF-Ⅱ血清含量测定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大肠癌患者血清MMP-7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应用免疫酶联反应技术对50例大肠癌患者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MP-7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也检测这些患者血清CEA、CA19-9以及CA24-2含量.将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及其它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对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血清MMP-7含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发现多数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含量升高.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含量,分布范围0.72-28.69ng/ml(平均4.41ng/ml;中位4.19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分布范围0.69-3.97ng/ml(平均1.62ng/ml;中位1.36ng/ml)(P〈0.01).大肠癌患者的血清MMP-7平均阳性率(46%)与CEA(30%),CA19-9(26%)及CA24-2(24%)相比均升高(P〈0.05).进展期肿瘤患者血清MMP-7含量显著高于早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血清MMP-7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患者临床监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栋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8):473-475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大肠癌患者中,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肿瘤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肠癌患者中寻找可检测出肿瘤早期转移/微转移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IL-8和MMP-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56例大肠癌患者和同期30名健康人的血清IL-8和MMP-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IL-8和MMP-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IL-8和MMP-3水平与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淋巴结受累、肝脏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无关(P〉0.05).大肠癌患者血清IL-8和MMP-3水平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L-8和MMP-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前检测IL-8和MMP-3可作为大肠癌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的趋势.大肠癌在我国城市为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农村为第五位.早期大肠癌的治疗目前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据统计,在诊断为大肠癌的病人中,Ⅳ期约占20%~30%,这些患者需考虑是否化疗.另外,有40%~50%的手术后复发患者,亦需考虑是否化疗[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