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呼吸肌锻炼在COPD肺康复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近年来。综合的肺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针对参与呼吸运动的呼吸肌锻炼起了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深慢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锻炼,合适的患者通过正规训练。可以减轻症状,减少残障的发生,从而达到肺康复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下肢等速肌力训练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COPD稳定期患者(Ⅱ、Ⅲ级)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疾病健康教育。运动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行1...  相似文献   

3.
呼吸锻炼是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本文论述了呼吸肌疲劳的发生机制,重点介绍了呼吸肌锻炼的主要方法及其装置。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锻炼的方法及其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锻炼是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本论述了呼吸肌疲劳的发生机制,重点介绍了呼吸肌锻炼的主要方法及其装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与呼吸驱动及呼吸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例COPD患者和26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检测静息常规肺功能、肺弥散功能(DLCO)、口腔阻断压(P0.1)、最大吸气压(PImax)及最大呼气压(PEmax),并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观测氧耗量(VO2)、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分钟通气量(E)、潮气量(T)等气体代谢指标,同时记录受试者运动中的呼吸困难指数(BorgScale)。运动负荷前、后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1)COPD组患者PImax(40±15)mmHg明显低于正常人组(53±19)mmHg(P<0.05),PEmax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COPD组患者P0.1(2.8±0.9)mmHg明显高于正常人组(2.0±0.7)mmHg(P<0.05),P0.1/PImax(0.069±0.021)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组(0.037±0.009)(P<0.01)。(2)COPD组患者VO2max与P0.1及PImax未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P0.1/PImax明显正相关(r=0.66,P<0.01),BorgScale与P0.1/PImax明显正相关(r=0.49,P<0.05)。结论COPD患者运动能力下降除与气道阻塞程度及气体交换障碍等有关外,呼吸驱动相对增高及呼吸肌功能障碍也是其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穆炳霞 《内科》2009,4(3):338-340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在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进行3个月的呼吸肌康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膈式呼吸、控制性深慢呼吸等,并配合长期家庭氧疗(LTDOT)12—15h/d。对照组仅进行相同时间的LTDOT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肌康复训练能改善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康复运动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94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有氧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肺康复运动治疗。两组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BODE指数(B:体重指数、O:气道阻塞程度、D:呼吸困难分级、E:运动耐量)、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生活质量[COPD临床问卷(CCQ)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3个月FVC、MVV和FEV1/FVC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BODE指数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6MWD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8.
呼吸肌康复训练改善COPD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康复组51例,对照组41例,康复组患者进行呼吸肌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督导,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检测卧位时动脉血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结果经呼吸肌康复训练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COPD患者进行长期、有效、个体化的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COPD 患者呼吸肌强度和耐力进行评估。呼吸肌强度通过测定口腔压、Pesosniff 或跨膈压来证实;肌耐力可经测定MVV 或MSVC 间接评估,或通过损伤性张力时间指数和横膈耐力时间测定,或非损伤性Mckenzie 和Gandevia 耐力指数直接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对COPD患者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COPD患者91例,明确抑郁或者非抑郁患者8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对照组和抑郁组,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在实验开始5min和实验结束2min后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Borg指数,计算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步行的距离。结果对照组患者和抑郁组患者实验前的各项指标如差异均如性别比例、年龄分布、BMI、FEV1、FVC、FEV1/FVC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50、1.416、1.721、0.041、0.089、0.028,P值均〉0.05);对照组和抑郁组患者在实验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和Borg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14、18.531、7.694、2.848,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组内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心率、收缩压和Borg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15、4.169、3.138,P值均〈20.05);抑郁组患者组内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和Borg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63、8.372、5.619、19.174,P值均〈0.05);步行距离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51,P〈0.05)。结论抑郁会对COPD患者运动能力造成明显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上,心理治疗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CO_2分压(PaCO_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_2、PaO_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2的年后治疗组MIP,Pdi,Pdimax及Pdi/Pdimax,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76±6)cmH_2O,(48±5)cmH_2O,(126±11)cmH_2O,(0.38±0.01),(263±33)m和(2.1±0.9)次/年,与对照组[(72±5)cmH_2O,(45±4)cmH_2O,(116±8)cmH_2O,(0.39±0.02),(244±26)m,(2.6±0.9)次/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2例(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康复锻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85年开始,对冠心病(CAD)及心肌梗塞后恢复期(MI)患实施运动处方锻炼。研究证实,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可增强左心功能、提高体力耐力负荷,对此,已有报道但运动锻炼对老年CAD患生活质量的影响则探究较少。此研究旨在确定锻炼对CAD、MI患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呼吸肌训练联合振动正压呼气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呼吸科门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2018诊断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李菊 《临床肺科杂志》2014,(6):1122+1128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例)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n=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肌康复锻炼,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FEV1/FVC)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肌康复锻炼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呼吸训练操结合氧疗方法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重度COPD男性病人39例中2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鼻导管吸氧,另19例为实验组,鼻导管吸氧结合呼吸操训练,治疗前以及六个月治疗后分别检测运动能力、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呼吸肌力指标。结果六个月治疗后,鼻导管吸氧结合呼吸操训练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导管结合呼吸操训练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的强度和耐力,增加肺活量,促进有效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17.
兰桂英  云丽霞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96-1196
矽肺是由于长期呼吸有害的粉尘而导致组织纤维化的改变,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矽肺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没有特效的药物和有效的根治办法,教会矽肺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已是矽肺患者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对矽肺患者呼吸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 ACBT)联合心律储备(heart rate reserve, HRR)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HRR法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CBT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夜间血氧饱和度(SpO2)、肺功能指标、心肺运动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记录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前夜间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减饱和度指数、低氧比率治疗后较前降低,观察组氧减饱和度指数、低氧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平Sp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肺功能、心肺运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呼气容积(FEV1  相似文献   

19.
杨涛  钟杉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374-375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予以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膳食营养指导,心理康复治疗,体能训练指导,健康宣教等方法,临床观察1年,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治疗前及观察期间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综合治疗能减少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改善肺功能。结论综合治疗有利于COPD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踏车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气肺功能的影响及与运动能力改善的关系.方法 对12例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12周的下肢踏车运动训练.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积、最大用力吸气峰流速(PIF)、最大吸气压(MIP)、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试验和高强度恒定功率心肺运动试验.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每隔1 min记录受试者潮式呼吸流速-容积(TBFV)曲线.结果 踏车锻炼后COPD患者运动持续时间(T)(t=7.357,P<0.001)和峰运动功率(WRpeak)(t=3.614,P<0.05)显著增加;MIP(t=4.754,P<0.001)和PIF(t=2.440,P<0.05)显著增加;踏车锻炼后COPD患者在等时间点潮式呼吸吸气峰流速(t=-2.747,P<0.05)和呼气峰流速(t=-4.487,P<0.05)均较前显著下降,最大吸气流速储备较前显著增加(t=2.755,P<0.05),最大呼气流速储备较前无显著变化(t=1.326,P>0.05).受试者下肢踏车锻炼后MIP的增加(r=0.613,P<0.05)、PIF的增加(r=0.497,P<0.05)和等时间点最大吸气流速储备的增加(r=0.592,P<0.05)分别与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下肢运动训练可改善COPD患者吸气肺功能指标;运动训练后吸气肌肉力量、PIF和运动中吸气流速储备的增加可能是COPD患者运动能力改善的主要原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inspiratory fun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mprovement of exerci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The 12 moderate to severe COPD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lower-limb exercise training for 12weeks. The routine tests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diffusion function,lung volume, peak inspiratory flow (PIF), 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 symptom-limited progressive cycle ergometer exercise tests and constant work rate exercise tests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 During the constant work rate exercise tests, tidal breathing flow volume (TBFV) curves were recorded every 1 mir. Results After treadmill training, the exercise duration (T) (t=7. 357, P<0. 001), peak work rate (WRpeak) (t=3. 614, P<0.05), MIP (t=4.754, P<0. 001) and PIF (t=2. 440, P<0. 05)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tidal PIF (t=- 2.747, P<0.05)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t = - 4.487, P< 0.05 )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isotime. Maxium inspiratory flow reserve (△FLOWinsp) (t = 2. 755, P < 0. 05 )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isotime, and maxium expiratory flow reserve (△FLOWexp) (t = 1. 326, P > 0.05)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The△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P (r=0. 613, P<0. 05),△PIF (r=0.497, P<0.05) and △FLOWinsp (r=0.592, P<0.05). Conclusions Lower limb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inspiratory function of COPD patients. The improvement of exercise endurance in moderate to severe COPD patients after lower limb exercise training is due to increases of in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maxium PIF and inspiratory flow reser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