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62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问题解决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w汉密尔顿(HAMD)抑郁评定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和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w,两组患者HAMD及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w;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6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问题解决治疗在PSD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国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1)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帕罗西汀,观察组加服艾司西酞普兰。1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12周分别采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抑郁和生活质量,比较临床疗效;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抑郁痊愈率为42. 2%,高于对照组22. 2%; SS-QOL量表中情绪评分为(11. 80±2. 53)分,高于对照组(9. 56±2. 33)分;血清BDNF含量为(21. 11±2. 38) ng/L,高于对照组的(18. 24±2. 12) ng/L;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 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 8%(P 0. 05)。其余指标组间相近(P 0. 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BDNF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4、8、12周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ANSS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12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2组疗程均4周。各组在治疗前后均运用HAMD抑郁量表临床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62.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冯连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1),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0.0%、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70.0%、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但研究组口干、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与舍曲林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更适合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改善癫痫发作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80例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两组患者治疗1、2、4、6周末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基线值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6周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2、4、6周末时HAMD-17评分分别为(18.2±3.0)、(14.0±2.9)、(10.4±2.9)分和(7.3±2.8)分,均明显低于基线值(25.1±4.1)分,且分别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2、4、6周后TESS评分分别为(5.8±2.9)、(5.3±2.7)、(4.8±2.6)分及(4.2±2.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治疗6周后总治疗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张钊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7):108-1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抑郁与焦虑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改善失眠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效果.方法:94例失眠症患者中选取SAS和SDS都为阳性的患者37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原安眠药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服艾司西酞普兰5-10mg/d,共6周.结果:94例患者中焦虑发生率54.26%,抑郁发生率46.81%.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失眠症患者SAS和SDS得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在治疗前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中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高,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患者并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 depression scale,PHQ-9)评分≥15分的成年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 mg/d)抗抑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癲痫发作频率及PHQ-9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1例和40例完成试验。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PHQ-9评分及癫痫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PHQ-9评分及癫痫发作频率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可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氟西汀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评定,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于治疗前后评定并比较。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氟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抗抑郁疗效相似;HAMD评分于1周即明显改善,2周后与氟西汀组相似;8周其MMSE评分与氟西汀组相似,与治疗前无差异;8周其UPDRS评分优于氟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与氟西汀相似,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艾司西酞普兰预防卒中后抑郁(PSD)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3例,2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2周。采用HAMD-17评价卒中后情绪及DSM-4标准评定PSD发生率、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评定认知功能,并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无创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的PSD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v.s. 53.2%;P0.01);治疗组的NIHSS、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FM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2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抑郁药物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PSD发生,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首次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抑郁首次发作的住院患者121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研究组(57例)和女性研究组(64例),收集基线期和治疗4周末的催乳素水平,收集基线期、治疗4周末和出院当日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副反应情况;选取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男性57例和女性64例设为对照组。结果 在基线期,4组催乳素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研究组与男性对照组、女性研究组与女性对照组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男性研究组与女性研究组催乳素水平较基线期均升高,但只有女性研究组较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研究组和女性研究组在治疗4周末,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02%、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女性抑郁首次发作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且女性较男性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胡红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2周,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评价,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43)。治疗后4、8、12周末2组的PANSS各因子分与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性因子分在治疗后4、8、12周末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分在治疗8、12周末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末2组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4、8、12周末观察组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96例P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79-3680
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200例并发抑郁症状的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进行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于治疗1、2、4周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两组经不同药物系统治疗后,与同组基线比较,观察组HAMD评分治疗后第1周便发生大幅度降低(P<0.05);而对照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才发生大幅度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后第1、第2及第4周观察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3.150,P>0.05)。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改善癫痫抑郁症状,且艾司西酞普兰更具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可作为癫痫伴抑郁症状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 ,治疗组加用西酞普兰 ,对照组加用阿米替林。研究时间 4周 ,并在治疗前及治疗 2周末、4周末进行HAMD评分。在治疗前、治疗 4周末进行ADL、SSS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4周末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 2周末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ADL、SSS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每组治疗前与 4周末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PSD总体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 ,但起效迅速 ,副作用轻微 ,且能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抗抑郁剂,治疗非老年期情感障碍相关报道较多,但对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尚少见报道.为了解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