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马珠单抗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者20例。收集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患者肺功能数据,评估肺功能改善状况;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29个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评估哮喘控制改善状况;采用全球治疗有效性评估(global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GETE)评分评估治疗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4个月后,肺功能中平均用力呼出50%肺活量呼气流速(maximal expiratory flow at 50%of forced vital capacity,MEF50%)显著改善(P<0.05);血清中辅助性T17细胞(helper T17 cell, 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及IL-23水平显著上...  相似文献   

2.
奥马珠单抗是第一个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作为重度哮喘患者的附加治疗药物写入GINA和我国的哮喘指南中.奥马珠单抗可减轻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经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后仍未控制的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附加该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奥马珠单抗已完成在我国的注册临床研究,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国外研究相仿.该药即将在我国上市,它将给重度哮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门诊49例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控制评分(ACT)、哮喘生活质量评分(AQLQ)、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FEV1%pred)、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急性发作次数及口服激素用量变化。结果纳入49例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其中25例经奥马珠单抗治疗16周后,ACT从(18. 3±0. 9)升至(20. 8±0. 6)分(P0. 05),AQLQ从(184. 8±8. 1)升至(206. 8±5. 4)(P0. 05)。FEV1从(2. 2±0. 2) L升至(2. 3±0. 2) L; FEV1%pred从(70. 4±5. 3)%升至(77. 1±4. 6)%; Fe NO从(56. 0±12. 6) ppb降至(29. 0±4. 6) ppb (P0. 05)。10例重度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从(1. 2±0. 1)次/3个月减至(0. 5±0. 1)次/3个月(P0. 01),口服泼尼松从(17. 0±2. 4) mg/d减至(4. 5±1. 6) mg/d(P0. 001)。治疗期间2例有轻度乏力、嗜睡; 1例有双下肢水肿; 1例出现明显头晕、恶心,后继发性高血压。结论奥马珠单抗能够控制哮喘及过敏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口服激素用量,同时可改善肺功能,使哮喘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对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在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早期治疗疗效的预测能力。方法 收集从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自厦门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Omalizumab治疗的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44例,行FeNO及肺功能检查,采用Omalizumab 300mg每4周皮下注射的方案,治疗12周后,观察控制情况并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经过单因素卡方检验以及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影响治疗早期(12周)疗效的因素为FeNO水平(P<0.001)、FEV1%(P=0.008)、FEV1/FVC(P=0.035)、PEF25%-75%(P=0.032);而性别、年龄、是否多重过敏并不影响治疗的早期疗效。经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基线FeNO水平是影响Omalizumab在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早期治疗有效的独立影响因子(OR:1.052; 95%CI:1.008~1.098)。结论 患者治疗前基线FeNO水平是作为影响Omalizumab在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奥马珠单抗注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安全性,并建立护理注射治疗管理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疾病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建立了规范化奥马珠单抗治疗护理管理流程,纳入138例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疾病患者,累计注射442次,851针次。共有5例患者累计出现10次不良反应(全身反应6次,局部反应4次;10/442,2.3%),均发生在注射治疗2 h内,其中5次在0.5 h内;4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在首次注射治疗时。接受4次注射治疗后,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未观察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过敏性疾病患者接受奥马珠单抗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本研究建立的护理管理流程为规范化用药流程提供了参考,可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1 奥马珠单抗的作用机制奥马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抗IgE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过敏性哮喘、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其主要通过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的Fc段结合,阻断IgE与其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Fc?RI),导致血清中游离IgE水平减低,减少嗜碱性粒细胞以及肥大细胞表面Fc?RI的表达,从而阻断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奥马珠单抗除了可以治疗上述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勘误     
<正>《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9年6月第13卷第3期第199页"真实世界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一文表2"哮喘患者经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后ACT、AQLQ评分变化(n=25)",基线期的ACT评分应为"18.3±0.9";AQLQ评分应为"184.8±8.1"。特此更正。并向本文作者和读者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BAT)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过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种吸人性过敏原对3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行过敏原体外特异性BAT,福克全自动过敏原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sIgE)水平。对BAT与sIgE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被检10种过敏原中,马上皮、链格孢属、枝孢属霉菌、艾蒿、白桦树及梯牧草BA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IgE检测,P均〈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过敏原检测的整体阳性率分别为23%、12.2%,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吻合率最高的过敏原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分别为17%和13%,其余过敏原阳性吻合率均低于7%。两种检测方法对10种过敏原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均〈0.4。结论BAT对过敏原的检测范围比sIgE检测更宽泛,其不仅能帮助诊断sIgE阳性过敏,亦有可能对sIgE检测结果阴性即非IgE介导的过敏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彭瑜  李泽焰  周明琪 《山东医药》2013,53(29):86-87
目的 探讨东营地区哮喘儿童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TIgE)水平,为儿童哮喘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126例哮喘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和儿童组(3~ 14岁)各63例,采用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两组血清过敏原sIgE和TIgE水平.结果 婴幼儿组sIgE阳性检出率(57.14%)明显低于儿童组(76.19%)(P<0.05).婴幼儿组sIgE阳性食入性过敏原占61.11%,吸冶性占38.89%;儿童组sIgE阳性食入性过敏原占33.33%,吸入性占66.67%;两组sIgE阳性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TIgE水平与sIgE阳性之间存在相关性(x2 =13.536,P <0.01).结论 吸入性尘螨是东营地区哮喘儿童的主要过敏原;不同年龄哮喘患儿sIgE阳性者过敏原种类不同;联合检测sIgE、TIgE可提高哮喘病过敏状态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正奥马珠单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疾病,对治疗重度及难治性哮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特应型皮炎、变应性鼻炎、大疱性类天疱疮都有明显效果~([1-11])。奥马珠单抗的研究中,受试者基本都是血清IgE明显升高的患者,仅有少量文献对比了奥马珠单抗治疗IgE升高和不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表明总IgE无明显升高的慢性荨麻  相似文献   

11.
至1967年IgE被发现,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骤然清晰,主要为IgE与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使效应细胞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从而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因而,阻断炎性介质的产生或者阻断IgE与效应细胞结合成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关键靶点。奥马珠单抗是一种重组DNA衍生人源型IgG1κ单克隆抗体,能够选择性结合游离型IgE,2003年,奥马珠单抗批准用于儿童及青少年严重过敏性哮喘,近期又被批准治疗12岁以上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以及6岁以下的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单次奥马珠单抗注射后行冲击脱敏治疗轻中度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7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27例单次奥马珠单抗注射后行冲击脱敏治疗(联合组),40例仅行冲击脱敏治疗(对照组),之后行每4周1次的维持脱敏。记录冲击脱敏阶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维持脱敏至第16周时患者的症状、药物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等。结果 联合组冲击脱敏峰值浓度完成率100%,冲击阶段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2.38%(9/378);对照组冲击脱敏峰值浓度完成率80%,冲击阶段全身反应发生率5.18%(29/560)。联合组冲击脱敏峰值浓度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冲击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脱敏至第16周时,对比两组的症状ACT评分、药物用量评分、FEV1%、FEV1/FVC、FeNO,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单次奥马珠单抗注射后行冲击脱敏,可显著降低冲击阶段的不良反应,提高冲击脱敏的完成率,同时保障了冲击脱敏后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是指使用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含或不含其他控制性药物)治疗,病情仍得不到控制的、较为顽固的过敏性哮喘。作为重组人源化IgE单克隆抗体的奥马珠单抗,是目前唯一被授权应用于6~18岁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患儿的生物制剂。其对血清游离IgE具有高度特异性,能有效阻断IgE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膜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道症状特应症患者尘螨过敏状态、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变态反应(过敏)科门诊就诊的呼吸道症状特应症患者129例,分别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及FeNO测定;其中51例同时进行血清总IgE、户尘螨特异性IgE(sIgE)、粉尘螨sIgE测定。结果:129例患者中户/粉尘螨阳性组FeNO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51例同时进行血清总IgE、户尘螨sIgE、粉尘螨sIgE检测的患者中,户/粉尘螨阳性组的血清总IgE、sIgE分别高于阴性组(P0.05);FeNO升高组的血清总IgE、户尘螨sIgE、粉尘螨sIgE分别较FeNO正常组高(均P0.01),且FeNO值与血清总IgE呈正相关(r=0.376,P0.01)。结论:呼吸道症状特应症患者以户/粉尘螨过敏为主,FeNO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过敏状态;而FeNO与血清总IgE和sIgE之间的紧密联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hadiatop检测对安徽地区哮喘患者常见吸入性过敏原sIgE的诊断效率。方法采用Immuno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对130例哮喘患者和60例非哮喘患者先行混合吸入性过敏原sIgE(包括屋尘混合hx2、霉菌混合mx2、杂草类花粉混合wx5和动物皮毛屑混合ex1)检测,再行Phadiatop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Phadiatop的诊断价值。结果130例哮喘患者中,混合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41.5%,Phadiatop阳性率为43.8%,诊断的符合率为92.2%,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88.1%、97.2%。Phadiatop检测对hx2(97.9%)、wx5(100%)、ex1(100%)这三种过敏原混合物的敏感性较高,而对mx2(69.2%)的敏感性偏低。Phadiatop浓度与混合吸入性过敏原sIgE浓度显著相关(r=0.902,P<0.001),与单个sIgE浓度亦呈正相关,其中hx2 sIgE相关性最高(r=0.908,P<0.001)。ROC曲线显示Phadiatop以0.465kUA/L作为cut-off值,可优化Phadiatop检测对吸入性过敏原的诊断效率,对应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0.8%。结论Phadiatop检测与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诊断一致性高,且能节省医疗资源,应作为哮喘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的一线筛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炎症、免疫和营养指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鳞NSCLC患者47例为对象,分为观察组22例,给予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以及营养指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为19例(86.36%),对照组为14例(56.00%),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CD3+、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观察组CD3+、CD4+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营养相关指数,两组患者治疗后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炎症,...  相似文献   

17.
肥大细胞介质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关于哮喘患者支气管粘膜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存在有争议。本研究采用了统一的支气管刷检方法,采集标本,以评估过敏性哮喘,非过敏哮喘和非哮喘患者支气管粘膜中肥大细胞的状况。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23例非吸烟者,年龄22~63岁。根据病史,过敏原皮肤挑刺试验,乙酰甲胆碱气道反应性测定分为4组;非过敏非哮喘组5例,有过敏无哮喘组5例,非过敏性哮喘组5例,过敏性哮喘组8例。 按美国胸腔协会哮喘患者纤支镜检查指南进行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对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9例非哮喘过敏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在有无过敏原刺激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辅助T细胞活化状态和白细胞介素释放水平。结果表明,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组BAL液细胞和PBMC在无刺激培养条件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及释放IL-5水平均显著增高;过敏性哮组患者T细胞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对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9例非哮喘过敏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无过敏原刺激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辅助(CD+4)T细胞活化状态和白细胞介素(IL)-5释放水平。结果表明,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组BAL液细胞和PBMC在无刺激培养条件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及释放IL-5水平均显著增高;过敏性哮喘组患者T细胞对过敏原的反应性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值均<0.01);非哮喘过敏症组患者PBMC在过敏原刺激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和上清液IL┐5含量显著增加,但其BAL液细胞在过敏原刺激下培养,释放IL┐5水平仍然显著低于两哮喘组(P值均<0.01)。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局部CD+4T细胞活化程度和IL┐5释放能力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常见变应原种类特点及螨性变应原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患儿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哮喘和(或)鼻炎的广州地区5岁以上患儿183例,其中男132例,平均年龄(8.2±0.21)岁;女51例,平均年龄(7.8±0.44)岁;哮喘并鼻炎者105例,哮喘患儿58例,仅鼻炎患儿20例.所有对象均由家长及其监护人回答统一标准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SPT)及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 在入选的183例患儿中,SPT阳性(≥1个变应原阳性)157例,占85.8%,各变应原阳性率为5.5%~75.4%,变应原中以屋尘螨致敏的阳性率最高,达79.8%(146/183),其次为粉尘螨与热带螨,分别为72.7%(133/183)~65.0%(119/183),其余过敏原阳性率依次为:狗毛48.6%(89/183),美洲大蠊47.0%(86/183),猫毛34.4%(63/183),德国小蠊29.5%(54/183),霉菌类19.7%(36/183),花粉类15.9%(29/183),艾蒿7.7%(14/183),豚草5.5%(10/183).螨过敏阳性患儿有146例,常合并其他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115例,78.8%),而螨过敏阴性患儿(37例,20.2%)中仅有11例(29.7%)合并其他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x2=33.09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螨类过敏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而螨性已致敏的患者会增加对其他过敏原的风险.以一种或多种螨过敏SPT结果"++"及以上作为阳性,其余为阴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每增加1岁、反复鼻炎、眼部及呼吸道症状是螨过敏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的危险因素,而家族过敏史、居住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螨过敏所致的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敏性因素是患儿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广州地区哮喘和(或)鼻炎患儿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屋尘螨、粉尘螨及热带螨,可以通过SPT检查明确过敏原.年龄增加、反复鼻炎、眼部、哮喘症状控制不良是螨类致敏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变态反应性疾病应以早期防治为医疗工作的重要方针,研究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种类特点及危险因素,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并可针对变应原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望使螨性哮喘和鼻炎患儿达到并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