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75例受者中,术后30、90、180、365 d内分别死亡62例、83例、95例和108例。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365 d死亡风险相关(均为P<0.05),但与术后365 d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无关(均为P>0.05)。结论 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相关,LAS与术后早期PGD、AKI的发生无关,但应关注综合因素对PGD、AKI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受者体质量指数(BMI)对肺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7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术前BMI水平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114例)、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145例)和高BMI组(BMI≥24.0 kg/m2,48例)。比较各组受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型、BMI、术前合并症、术前是否肺动脉高压、术中是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KaplanMeier法估计受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同BMI组受者肺移植术后30 d、90 d和180 d死亡风险。结果 各组受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肺移植术后180 d生存分析中,不同BMI组受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组受者肺移植术后90 d的死亡风险是正常BMI组的2.295倍[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66例气道狭窄患者,中位无气道狭窄时间为72(52,102)d,27%(18/66)发生中心气道狭窄,73%(48/66)发生远端气道狭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风险比(HR)1.037,95%可信区间(CI)1.005~1.070,P=0.024]和手术类型(HR 0.400,95%CI 0.177~0.903,P=0.027)均与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结局存在相关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受者死亡风险越高;接受双肺移植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单肺移植。在亚组分析中,3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HR 4.577,95%CI 1.439~14.555,P=0.010)和免疫抑制药(HR 0.079,95%CI0.022~0.287,P<0.001)与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双肺移植手术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受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30例行双肺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受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22例)和死亡组(8例)。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供肺获取前供者氧合指数、受者年龄和体质指数、供/受者体表面积差、左/右供肺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液量。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术中输血量和尿量。采用χ2检验比较供者感染情况、受者性别、原发病、术前感染情况及是否使用呼吸机和体外膜肺氧合(EMCO)、双肺移植顺序、术中是否输血和使用EMCO以及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0例供者供肺获取前病原学培养阳性19例,其中单一感染14例,混合感染5例。30例双肺移植受者术前病原学培养阳性16例,其中单一感染12例,混合感染4例。30例受者中11例先行左侧单肺移植,19例先行右侧单肺移植。30例受者术后90 d受者死亡比例为26.7%(8/30),死亡原因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4例及吻合口瘘、大咯血、循环功能衰竭和活动性出血各1例。短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提示,死亡组和存活组受者术中输血量分别为900 mL(0~6 450 mL)和25 mL(0~1 45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4,P<0.05)。 结论双肺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较低,受者术中输血量可能影响移植术后受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移植受者术后PG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者、受者、手术等多方面.本文对肺移植术后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7月,对30例原发性及终末期肺病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完成单肺移植18例,不横断胸骨序贯式双肺移植12例.2例患者在术前经股动静脉切开置ECMO管道,分别维持19 d和6 d,术中仍在ECMO支持下进行肺移植;其余患者在麻醉完成后置ECMO管道,开始肺移植术.移植完成后,受者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撤除ECMO.结果 所有受者均顺利完成移植.27例受者于移植手术结束后顺利撤除ECMO;3例受者术后继续使用ECMO,直至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6 h和7 d时顺利撤除,另1例术后用ECMO维持5 d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2周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股动静脉切开处伤口感染2例,股动脉血栓形成(中度)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移植手术.术中应用ECMO能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进行呼吸和循环支持,减少了肺移植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7天)发生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肺移植治疗的286例终末期肺病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均在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有创监测生命体征、机械通气及免疫抑制治疗.根据早期PGD发生情况,将286例患者分为PGD组和非PGD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式(单肺或双肺移植)、肺动脉压力、供肺缺血再灌注时间、是否应用体外循环(CPB)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3级PGD 22例,死亡10例,病死率45.4%.单肺移植7例,其中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3例;双肺移植15例,其中CPB辅助下2例,ECMO辅助下6例.PGD患者术后30天、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0%、25%,显著低于非PGD组84.9%、78.6%和49.2%.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供体缺血再灌注时间、术中失血量是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发生PGD的危险因素,术中ECMO支持则是PGD发生保护因素.而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呼吸机依赖并非影响移植术后早期PG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3级PGD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对于合并危险因素较多患者,应在围手术期加强管理,进行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有效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为11例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施行了单肺移植术,其中右侧单肺移植7例,左侧单肺移植4例。有2例受者接受同一供者的左、右肺。结果目前有6例单肺移植受者术后生存1年以上,其中3例存活2年以上;3例存活6个月以上。9例存活的受者生活均能自理,活动良好。术后2个月肺功能复查: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80mmHg,较术前提高37.6%;有8例受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较术前提高165.2%。2例死亡的受者中,1例因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淋巴管平滑肌瘤受者术后3个月后死于顽固性乳糜胸。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平均发生率为1.2次;4例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3例术后出现支气管狭窄;2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例术后36h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术后7d并发胃底黏膜撕脱继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1年出现慢性排斥反应。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肺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部B型超声扫描评分(LUS)检查在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PGD)受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例肺移植术后PGD受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受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术前24 h APACHE II评分、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乳酸、呼吸参数。术后12 h、24 h、48 h和72 h行LUS, 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LUS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计算LUS对重度PGD的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单肺移植受者LUS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36, P<0.01), 双肺移植受者LUS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18, P<0.01);分析LUS ROC曲线下面积得出, 单肺移植受者重度PGD的LUS预测值为7.0分, 其敏感度86.7%, 特异度为72.1%, 双肺移植受者重度PGD的LUS预测值为13.0分, 其敏感度为83.3%, 特异度为60.0%。结论肺部B型超声扫描检查简单易行, LUS可以评估肺移植术后PGD受者病情, 具有较高的效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不同转流方式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受者肺移植(lung transnsplantation, LTx)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经静脉-静脉ECMO(VV-ECMO组, 68例)或静脉-动脉ECMO(VA-ECMO组, 44例)辅助下行LTx手术的112例IPF合并PH受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供者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和冷缺血时间;受者性别、年龄、吸烟史、术前PO2、PCO2、PH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右心功能、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和合并症(高血压和糖尿病), 术中手术类型、手术时间、ECMO转流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尿量及术后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再次开胸手术、肺部感染、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primary graft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特点,增加肺移植管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2017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的5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肺移植手术临床资料,受者中位年龄63岁(27~71岁),男性43例,女性7例;单肺移植31例,双肺移植19例。38例供者中位年龄37岁(16~55岁),捐献前氧合指数中位数为444 mmHg(313~600 mmHg,1 mmHg=0.133 kPa)。供受者ABO血型均相合。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术式、体质指数、原发病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是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受者围手术期死亡比例,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α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受者术后1年生存曲线,并采用Breslow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50例肺移植受者中,40例围手术期应用ECMO中位辅助时间为2.0 d(0.3 d~13.0 d)。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中位时间为2 d(1~16 d),ICU停留中位时间为4 d(1~60 d)。50例受者中有8例于围手术期死亡,存活时间1~49 d。双肺移植和单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死亡比例分别为31.6%(6/19)、6.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访至肺移植术后1年,50例受者存活39例。单肺移植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双肺移植,分别为87.1%和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原发病以及有无ECMO支持的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0例肺移植受者中10例发生供者来源感染;9例术后出现气道并发症,均表现为支气管狭窄,其中2例合并吻合口瘘。 结论选择合适时机行肺移植,并对受者进行围手术期全面综合评估和管理,才能使受者最终受益。  相似文献   

12.
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76例肺移植中32例为肺移植治疗IPF.移植前,患者均经高分辨螺旋CT检查显示为典型的弥漫性蜂窝肺,经开胸或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IPF的有16例,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_2)≤5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有28例,平均肺动脉压≥30 mm Hg的有15例.32例IPF患者中,28例接受单肺移植,其中常规体外循环下完成2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完成14例;4例双肺移植均在ECMO支持下进行,取双侧前胸切口不横断胸骨,依次完成双侧单肺移植.术后对所有受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应用ECMO辅助的受者中,术后有17例成功撤除ECMO辅助,1例于术后2周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除上述死亡的1例外,术后早期还有4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支气管吻合口漏,经手术修补后发生吻合口裂开而死亡,1例死于移植肺活动性出血,2例死于移植肺功能丧失.术后1年内有1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7.5%,1例因重症排斥反应死亡,2例因严重感染死亡.受者术后3个月、1年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84.3%、75%和54.5%,中位存活时间为51个月,受者肺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肺移植是治疗IPF的有效方法,术后可明显延长受者存活时间,单肺移植可作为IPF的常用术式.对年龄较轻者应选择双肺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肺移植术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插管方式及应用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完成的107例肺移植中,31例术中应用ECMO辅助的受者资料,其中双肺移植20例,单肺移植11例。术中ECMO辅助方式为静脉-动脉(VA)-ECMO 30例,VVA-ECMO 1例。 结果31例术中ECMO辅助指征:不能耐受单肺通气(术前及术中移植一侧肺后)14例,肺动脉高压7例,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例,术中上半身缺氧1例,术前VV-ECMO过渡6例。插管方式:中央插管20例,股静脉-股动脉插管5例,股静脉-腋动脉插管5例,股静脉-颈内静脉-升主动脉插管1例。术后30 d内2例受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不同插管方式中,中央插管无明显并发症;股静脉-股动脉插管出血2例,下肢缺血3例,术中上半身缺氧1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股静脉-腋动脉插管出血1例。5例受者因术后移植肺功能未达标,ECMO延续至术后早期。 结论肺移植术中ECMO是有效的呼吸循环辅助方式,腋动脉插管有助于避免肢体远端缺血、血栓形成及上半身灌注不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过程中的观察内容及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肺移植应用EC—MO患者采取开始转流后的常规护理。ECMO管路的管理,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指标观察,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在肺移植术后即撤离ECMO;1例房间隔缺损伴Eisetnenger患者由于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连续使用EC—MO34h后顺利撤离;1例双肺移植因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紧急行ECMO支持,术后第7天顺利撤离。全组患者未发生ECMO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生活质量良好;1例由于术后出现MODS于术后第9天死亡,另1例再次移植患者处于术后恢复中。结论ECMO应用过程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手段,可及时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肺移植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45例肺移植受者,年龄(50.5±8.6)岁(16~74)岁.原发病为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矽肺2例,肺结核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炎1例,支气管扩张2例,以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其中3例受者在术前经股动、静脉切开置ECMO管道,分别维持13、19和6d后,在ECMO支持下接受了肺移植手术;40例受者在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2例未在体外循环下接受肺移植的受者,因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PGD)于术后行ECMO辅助支持.结果 40例术中应用ECMO者,37例于术毕顺利撤除ECMO,术中辅助流量为(2.8±0.6)L/min,辅助持续时间为(7.7±0.9)h,存活31例;3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直至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6 h和7d时顺利撤除,另1例术后使用ECMO维持5d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2周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术中无体外循环辅助受者和其余3例术中辅助受者因术后发生PGD或急性心力衰竭,而初次或再次使用ECMO,辅助流量分别为(2.5±0.3)L/min和(2.6±0.4)L/min,辅助持续时间分别为(53.5±21.9)h和(88.7±45.9)h,其中3例治愈出院,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所有受者均未发生明确与ECMO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CMO是肺移植围手术期支持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降低等待肺移植过程中的死亡率、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术后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以及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可以提供良好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5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施行的20例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BCD)供者通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避免热缺血,M-Ⅲ供者不采用ECMO,待心跳停止5 min后实施肝脏获取手术.受者均采用原位肝移植术,其中17例行胆管端端吻合,3例行胆肠吻合.所有受者获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20例供者中M-Ⅲ占10%( 2/20),DBCD占90% (18/20).20例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和术后ICU时间分别为(6.2±2.7)h、(54±13) min、(2305±1311)ml和(44±35)h.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满意,无原发性肝脏无功能或移植肝功能恢复延迟;术后1个月内1例受者因脓毒血症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8例受者长期生存,最长生存时间为58个月.结论 公民心死亡器官捐献是现阶段我国可以应用的供肝获取方法,其中以DBCD为主要类型;建立科学的心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流程,合理使用ECMO等保护供肝质量措施,对我国公民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应用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患者的远期疗效, 量化心脏术后VA-ECMO患者的生存结局, 识别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ICU因单独CABG后心源性休克接受VA-ECMO治疗的108例患者, 其中男84例, 女24例;中位年龄62(55, 67)岁, 中位体质量指数25(23, 27)kg/m2。37例(34%)有左主干病变, 56例(52%)行不停跳CABG。按照ECMO后3年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35例)和死亡组(73例),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差异, Cox回归分析识别ECMO后3年死亡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108例中, 65例(60%)成功脱离ECMO, 49例(45%)生存出院, 35例(32%)生存至ECMO撤机后3年。中位ECMO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 5)天、8(5, 12)天、20(13, 29)天。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与ECMO后3年死亡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高龄(HR=1.06, 95%CI:1.0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单中心脑死亡器官捐赠(DBD)和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的供肺获取以及肺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11例潜在器官捐献供者进行了术前评估,所有供者均进行痰培养、床旁支气管镜、胸部X线片及血液气体分析等检查.11例供者中,6例为DCD供者,5例为DBD供者.1例DCD和2例DBD供者因两肺广泛炎症浸润,氧合指数差未行供肺获取;1例DCD供者因心跳停止时间过长未行供肺获取;其余7例临床评估供肺良好,按照临床器官捐赠相关规定流程,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完成供肺获取.7例供、受者术前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均为阴性,供、受者ABO血型相同,供肺大小匹配.结果 7例肺移植均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完成,包括5例双肺移植和2例右侧单肺移植,受者手术顺利.1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术后39 d死亡;1例术后第9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分别于术后30 d、19 d并发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好转.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肺功能得到极大改善,出院后接受长期随访,术后平均存活23.3个月(3~51个月).结论 应该严格按照临床器官捐献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器官捐赠工作.在全面评估供肺质量的前提下,DCD和DBD供肺肺移植的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再次肺移植治疗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7例因肺移植术后BOS行再次肺移植的受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5岁(29~70岁),原发病包括间质性肺炎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支气管扩张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骨髓移植术后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首次肺移植术后7例患者均出现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诊断为BOS。再次肺移植术式为5例单肺移植和2例序贯式双肺移植,其中1例双肺移植和1例单肺移植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完成。结果 1例受者术中出血2 000 m L,术后第2天出现急性肺水肿,于术后第8天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1例受者术中出现心跳骤停,于术后第4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5例受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在术后1个月内出院。截至2017年7月,随访半年以上的4例受者肺功能检测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2.0、1.8、1.8、2.5 L,分别占术后基线值92.3%、91.1%、89.1%、92.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日常活动不受限。结论再次肺移植是治疗肺移植术后BOS的有效方法,但受者选择标准、手术方式、影响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等关键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供肺冷缺血时间(CIT)延长对肺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11例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供肺CIT分为CIT延长组(CIT 8~12 h, 41例)和对照组(CIT<8 h, 70例), 比较两组供受者最后一次血气分析、冷缺血时间等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生存情况的差异。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两组累积存活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明确受者1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计纳入111例肺移植受者, CIT延长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36.9%)和70例(63.1%)。两组受者术后72 h内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PGD)3级的发生率分别为21.2%和16.3%, 两组术后的30 d存活率分别为90.2%和94.3%, 90 d存活率分别为82.9%和82.9%,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受者1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4.6%比60.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Cox回归分析显示CIT延长供肺移植与受者1年死亡风险增加无关(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