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乳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癌症之一.约有75%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呈阳性表达.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他莫昔芬)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他莫昔芬耐药(TAMR)现象的出现是临床上对此类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障碍.大量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ER阳性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50~100 nm的胞外囊泡,内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因其在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证实外泌体与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耐药等方面起调控作用.众所周知,肿瘤耐药是限制肿瘤治疗疗效的关键,而肿瘤耐药产生的原因包括宿主环境因素以及肿瘤细胞遗传性状的...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程度日益升高,不仅早期筛查诊断难度较高,并且治疗预后效果往往较差。目前,国内外临床均将化疗作为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药物耐药问题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均造成了严重困扰。国外研究已对肿瘤耐药与外泌体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该物质对耐药传递形成了重要影响,其外泌体中可携带耐药相关分子不断在肿瘤细胞中进行传递与作用,并且能够外排相关介导药物,通过对其实施处理可为逆转耐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对人乳腺癌BT549细胞培养液中的外泌体进行提取和纯化,以通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大小,蛋白免疫印迹实验鉴定外泌体的标志蛋白,以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BT549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1(SNHG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MCF-7、BT-549、MDA-MB-231和MDA-MB-46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SNHG1与miR-641表达量。以BT-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A~D组,分别转染si-NC(A组)、si-SNHG1(B组)、si-SNHG1+anti-miR-641-NC(C组)、si-SNHG1+anti-miR-641(D组),采用RT-qPCR检测细胞中SNHG1和miR-641表达量,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量。将BT-549细胞分为E~H组,分别共转染SNHG1-WT与miR-641 mimics(E组)、SNHG1-WT与miR-NC(F组)、SNHG1-M...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卵巢癌顺铂耐药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学分析以获得卵巢癌耐药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中寻找出3个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芯片数据集,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作韦恩图获取交集;通过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对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获取枢纽基因(Hub基因);利用UALCAN在线分析Hub基因在卵巢癌中生存曲线.结果:筛选出3个数据集的差异共表达基因67个.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结构分子活性、细胞对高氧反应、细胞基质粘附、成骨细胞分化、细胞外泌体、局灶性黏连、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通过分析获得10个Hub基因:ITGB2、VCL、ITGA2、ITGB4、GBP1、COL6A1、MT2A、UST、VCAN、DSEL.生存曲线分析表明,VCAN基因表达的升高使得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癌基因VCAN可作为卵巢癌顺铂耐药分子标志物,为卵巢癌顺铂耐药的诊断、治疗靶点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唐琴  刘珊  沈红梅 《巴楚医学》2021,4(3):112-116
部分中晚期肺癌患者难以从传统的手术治疗中获益,随着化疗、靶向、免疫等各种治疗药物的出现,肺癌患者看到新的希望.目前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仍然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多数患者在治疗后期会出现耐药现象.肿瘤干细胞(CSCs)也被称为肿瘤起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异质癌细胞系的能力.CSCs在肺癌耐药、侵袭及远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CSCs与肺癌耐药相关标志物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及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血管钙化常见于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据表明,血管钙化是一个活跃且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骨化与抗钙化的平衡调控。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及物质运输的重要介质,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参与钙磷代谢等各种交互机制对血管钙化进行调节。然而,外泌体在血管钙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及潜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将外泌体在血管钙化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血管钙化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等优势,本综述重点从PI3K/Akt信号通路出发,总结了近五年来中药复方联合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PI3K抑制剂及纯中药治疗等手段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的作用机制研究.为中医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后续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奠定...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仍没有适当的工具用于早期筛查和诊断。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可以通过染色质修饰、转录或转录后处理从而调控基因表达,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lnc RNA的差异表达与巨噬细胞炎症、自噬及细胞凋亡等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lnc RNA在调控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反应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而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阐明巨噬细胞中lnc RNA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之间关联的调控机制,可能为结核病诊断、判断疾病进展及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来源的外泌体(MenSCs-derived exosomes,MenSCs-Exos)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Men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油红O染色观察其成脂分化能力;超速离心法分离MenSCs-Exos,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其大小及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分子CD9、TSG101、calnexin的表达。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MenSCs-Exos对A278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具有干细胞表型和成脂分化潜能的MenSCs,同时检测发现MenSCs-Exos为边缘清晰、大小分布均匀的膜性囊泡,粒径为30~150 nm,平均为72.89 nm,膜表面标志性蛋白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及微小RNA21(miRNA21)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HC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于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血清外泌体AFP、GP73及miRNA21水平, 分析血清外泌体AFP、GP73及miRNA21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外泌体AFP及GP7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外泌体miRNA-21-5p及miRNA-21-3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 AFP、GP73、miRNA-21-5p及miRNA-21-3p及联合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832、0.875、0.902及0.958。结论 PHC患者血清外泌体AFP、GP73、miRNA-21-5p及miRNA-21-3p水平明显升高, 四者联合有望成为诊断PHC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GDM)作为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妊娠期合并症,对母体及婴儿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外泌体作为细胞中的一项重要通讯介体,在人体体液中广泛存在的同时亦参与了GDM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研究外泌体的来源与构成、分泌与功能,并以此研究外泌体与GDM之间的相关性,对揭示GDM发展过程中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即针对外泌体与GDM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论述,期望能为GDM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械因素导致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称为创伤,发生创伤的部位会有疼痛、肿胀、压痛等症状,严重创伤可使患者出现全身反应。在发生创伤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做出相应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创伤得到尽快修复。在创伤后免疫反应和免疫修复中,miRNA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蛋白质的RNA,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的单链小分子,具有调控功能。miRNA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生物和病毒体内,较长的初级转录产物在核酸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剪切加工可以转变成成熟的miRNA。成熟的miRNA与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组装后,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到特定的靶m RNA上,依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抑制靶m RNA的翻译过程或将靶m RNA降解,从而起到负性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通过对miRNA的不断研究,发现miRNA在表达上具有组织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可以对细胞生长、组织分化起到调节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发育、器官形成、细胞增殖、脂肪代谢,损伤修复等多种调节途径。在研究中发现miRNA对机体发育和损伤修复以及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髓核样尿源干细胞(NP-USC)分化程度与分化时间的关系,以及人尿源干细胞外泌体(USC-EXO)对NP-USC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提取、鉴定并共培养髓核细胞(NPC)和尿源干细胞(USC)。根据共培养时间不同将细胞进行分组,A组:共培养7 d后,将NP-USC于无外泌体USC培养基中培养14 d; B组:共培养14 d后,将NP-USC于无外泌体USC培养基中培养7 d; C组:共培养21 d;另设USC组(USC单独培养21 d)和NPC组(NPC单独培养21 d)。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组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Ⅱ型胶原蛋白(COL2)、蛋白多糖(ACAN)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另将上述5组细胞用无外泌体USC培养基培养28 d,于第7、14、21、28天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USC、A、B、C组中HIF-1α、GLUT1、COL2、ACAN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依次升高(t=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去乙酰化酶1(Sirt1)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外泌体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永生化小鼠足细胞MPC5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A组)、高渗组(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B组)、高糖组(30.0 mmol/L葡萄糖,C组)、高糖+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组(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30.0 mmol/L葡萄糖,D组)、高糖+阴性慢病毒转染组(阴性慢病毒转染+30.0 mmol/L葡萄糖,E组)、高糖+外泌体分泌抑制剂组(GW4869+30.0 mmol/L葡萄糖,F组)6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1、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及CD63、CD81、Alix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D、E组细胞Sirt1 mRNA表达水平,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外泌体形态,采用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技术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和浓度。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D组足细胞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E组(t=14.580,P<0.01)。纳米粒子跟...  相似文献   

17.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如创伤愈合、缺血性心肌病、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血管新生的调节机制逐渐被揭示,微小RNA(microRNAs,miRNAs)的研究为人们认识这一重要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miRNAs,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应激反应等在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miRNAs在血管新生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是由3个配体(胰岛素、IGF-1、IGF-2),3个细胞表面结合受体(Ins R、IGF-1R、IGF-2R),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和IGFBP蛋白酶组成.IGF系统中各因子通过与受体结合或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级联反应,在细胞、组织和机体的各个生命进程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衰老、延缓衰老.探究影响衰老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发现IGF-1、IGF-1R、IGFBPs在多种细胞中调节衰老和衰老相关的信号通路,而且在机体衰老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及椎骨老化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蒽环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实体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但由于蒽环类药物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特别是心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关于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毒性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传统学说认为其主要与氧化应激、钙超载、拓扑异构酶有关,最新研究发现某些信号通路,如神经调节蛋白生长因子1(neuregulin-1,NRG-1)/Erb B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有关,某些受体包括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等也参与其中。本文结合传统观点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真核细胞内继组蛋白之后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组染色质蛋白质,维持核小体稳定、在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具有三个结构域A Box、B Box、C-tail。B Box引起炎性反应,A Box具有拮抗B Box的功能,C-tail可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与DNA的亲和力。HMGBl几乎组成性地表达于所有细胞,胞核中HMGB1可通过乙酰化"主动分泌",但主要在凋亡或坏死后以"被动方式"释放至细胞外。细胞外HMGB1主要与细胞外受体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等结合,活化相应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的表达;还可促进纤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化,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内HMGB1则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重塑染色质结构。血液肿瘤如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存在HMGB1的高表达,并可能与血液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肿瘤细胞生长耐药等有关。血液肿瘤HMGB1的表达情况及其效应有待于深入研究,并可能成为部分血液肿瘤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