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是HBV感染的主要流行区,现有慢性HBV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型肝炎约3000万例,并以每年新增10万-25万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415例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了解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 对415份血清同时行ELISA方法测定HBV-M及普通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 )组HBV-DNA阳性率为77.8%(270,347),HBsAg(-)组HBV-DNA阳性率19.1%(13/68),二者差别显著(P<0.001)。其中153例HBsAg( )HBeAg( )抗HBc( )血清,HBV-DNA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HBsAg( )抗HBe( )抗HBc(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6.9%(79/118),HBsAg( )抗HBc(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0%(38/76),抗HBs( )组为18%(9/50),9例抗HBs( )抗HBe(+)抗HBc( )血清中2例HBV-DNA阳性,2例抗HBs( )抗HBc( )血清中1例HBV-DNA阳性,4例单一抗HBc( )血清中1例HBV-DNA阳性。结论 单凭HBsAg或HBeAg是否阳性来判断肝脏中HBV复制及有无传染性是不够的,易造成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漏诊,对HBsAg阴性无论抗HBs是否阳性,只要有HBV感染后的任何血清学依据,都应进一步检测血清HBV-DNA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第二步筛选,有条件时肝活检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M )与HBVDNA情况 ,我们对 6 8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经确诊的肝癌患者 6 8例 ,男 6 1例 ,女 7例 ,年龄 2 8~ 83岁。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抽取静脉血 ,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HBVM (HBsAg、HBeAg、抗 HBs、抗 HBe、抗 HBc)检测 ,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ELISA法检测 ,试剂由上海浩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所有操作步骤按说明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程进展中HBsAg及HBV DNA定量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比较其在慢性乙肝不同病程阶段的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0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分为轻、中及重型慢性乙肝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 583.96、6 998.34、3 669.91U/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50,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5);中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Z=-1.22,P0.05)。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V DNA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6 500、2 840 000、894 000log copy/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3,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V D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P0.05);其他两两比较,HBV DNA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V DNA在轻型慢性乙肝组、中型慢性乙肝组、重型慢性乙肝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68、0.60、0.66,P0.05)。结论 HBsAg及HBV DNA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均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慢性乙肝病程进展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乙肝免疫标志物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五项免疫学标志(HBV-M)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分别对收集的373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和HBV-M进行检测。结果373例血清中HBsAg阳性292例;其中HBV DNA阳性207例,阳性率70.9%;207例HBV DNA阳性血清中,检出HBeAg134例,阳性率64.7%;组中HBV DNA阳性率98.2%,以Ⅰ、Ⅱ组HBV DNA值显著高于其他组;Ⅴ、Ⅵ、Ⅶ组中,HBsAg阴性患者血清中仍有部分患者可检出HBV DNA。组仅HBcAb阳性的27例患者中,检出HBV DNA阳性2例。结论血清HBV DNA与HBsAg、HBeAg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液、胃黏膜中是否有乙肝病毒(HBV)DNA存在。方法随机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胃液分析和胃黏膜活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静脉血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PCR法检测血清和胃液中HBV DNA;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其胃黏膜中的HBV 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液、胃黏膜中有HBV DNA存在。胃黏膜中HBV DNA主要呈胞浆型分布。胃液中HBV DNA阳性率与血清HBV DNA载量有关,而胃黏膜中HBV DNA阳性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复制状态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液、胃黏膜中有HBV DNA存在。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检测228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拷贝数及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的检测,发现HBV DNA的定量检测更能真实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10.
PCR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与其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DNA是病毒复制活动最直接和可靠的标志,而最新发展起来的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而在HBV-DNA的定量检测中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临床乙型肝炎的动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数据犤1犦。与此同时,ELISA作为HBV临床诊断的常规方法,其检测结果为人体对HBV的免疫状态提供了很好的说明。这两种作为检测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应用上互有弊益,不能相互替代。为了进一步阐明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上的诊断意义以及HBV-DNA与其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我们对临床送检的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以及介入治疗前后HBV DNA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51例肝癌患者做HBV-m,HBV DNA和AFP测定,对14例肝癌病人介入前后测HBV DNA和肝功能。结果肝癌患者HBV总感染率为96.68%,以HBsAg、抗HBe、抗HBc3c项同时阳性模式(俗称小三阳)最多见,占53.64%(81/151),其次为HBsAg、HBeAg、抗HBc 3项同时阳性(俗称大三阳)占20.52%(31/151)。小三阳中HBV DNA阳性占74.07%(60/81);AFP阳性率63.6%(91/143),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HBV DNA水平升高,前者有显著性差异,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感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以HBsAg、抗HBe、抗HBc 3项同时阳性模式最多见,该模式中大部分患者HBV DNA处于复制活跃状态;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对HBV DNA水平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和HBV-LP。结果 213例HBV-LP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的总阳性率为86.32%,且HBV-LP测定的吸光度值与HBV DNA的拷贝数呈正相关。结论 HBV-LP能反映出HBV的复制情况,与HBV 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慢性感染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阶段,可为HBV的无症状携带状态,或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在中国,HBsAg阳性率约为10%,广东地区HBsAg阳性率高达17%,全国HBV无症状携带者超过1.2亿,HBeAg阳性者约占32%,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年发病率为230/10万. 相似文献
14.
15.
16.
马华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06-1508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PreS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及HBV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HBV-M,ELISA法检测PreS1,PCR检测HBV DNA.结果 HBV DNA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为94.8%,高于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为87.9%,高于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高于PreS1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者在HBeAg(-)模式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5例标本中,HBV DNA总阳性率为69.1%,比PreS1的总阳性率(6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与HBV DNA的一致性一般,PreS1与HBV DNA的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 PreS1能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病毒复制,与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在无条件开展HBV DNA检测的条件下可作为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上限时,能否直接延伸标准曲线,用于HBV DNA定量分析。 方法:以上海申友生物公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为例,选择HBV DNA>3×107 IU/mL的血清标本30例。每例血清在3个不同时间点提取DNA,或将血清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提取DNA,或将未稀释血清提取的DNA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以10为底数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对数转换,3个不同时间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356(F=2.66,P<0.01);36.7%(11/30)的标本最大差值<0.5,60.0%(18/30)介于0.5~1.0,3.3%(1/30)达1.01;血清稀释后定量检测HBV DNA,96.7%(29/30)的标本最大差值为0.02~0.45,均<0.5,3.3%(1/30)为0.53,介于0.5~1.0;组内相关系数为0.960(F=72.57,P<0.01)。稀释DNA定量检测HBV DNA,最大差值为0.02~0.44,均<0.5;组内相关系数达0.973(F=107.66,P<0.01)。3组均数经方差分析,F=1.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43.3%(13/30)的标本的最大差值为0.15~0.48,均<0.5;56.7%(17/30)为0.5~0.85,均介于0.5~1.0。 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水平超过检测上限时,直接延伸标准曲线可获得较准确的HBV DNA定量结果;但若需准确定量,最好用原倍血清提取DNA经100倍稀释后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442例HBsAg阳性(ELISA检测)患者及45例HBV-M各指标均为阴性的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根据HBV-M不同模式进行分组统计.结果 不同HBV-M模式组HBV DNA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存在差异;HBeAg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结论 HBV-M与HBV DNA都能反映HBV感染与传染性;HBeAg、HBV DNA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患病毒含量与血清HBeAg、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eAg阴性组中有25%HBV-DNA呈阳性,少数病例HBV-DNA水平还很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HBV-DNA含量明显视于慢性乙型肝炎。结论 血清HBeAg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阳性乙型肝炎携带HBV-DNA含量低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