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1997年在孕妇血浆中发现了胎儿游离DNA后,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球临床开展。NIPS检测失败率约1%~3%,胎儿游离DNA浓度(fetal fraction, FF)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主要对影响FF的胎儿因素、母体因素、实验室因素进行探讨,并结合孕妇相关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等,对进一步产前检查的选择进行探讨,以期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胎儿游离DNA(cffDNA)浓度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检测失败样本的相关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经两次采集外周血均因cffDNA浓度低NIPT检测失败的样本信息,包括孕妇的临床资料、产前诊断结果、超声结果以及妊娠结局。评估导致cffDNA浓度低相关因素以及后续残余风险。结果 两次采血因cffDNA浓度低NIPT检测失败标本39例,其中双胎10例(25.64%),双胎之一停育/减胎7例(17.95%)。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13例(33.33%),均未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期超声发现胎儿发育异常9例(23.08%),胎儿宫内发育迟缓6例(15.38%)。所有孕妇均追踪到妊娠结局,其中早产10例(25.64%),自然流产2例(5.13%)。结论 对于NIPT检测失败的病例,应明确原因,孕期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应建议接受进一步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定期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中无创产前筛查检测的胎儿游离DNA浓度及检测失败原因,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在双胎妊娠中的筛查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3年6月接受NIPT产前筛查的1685例双胎孕妇和109784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行NIPT检测孕妇的血浆中胎儿游离DNA(cell free fetal DNA,cffDNA)浓度情况和检测失败原因及双胎妊娠对三大目标染色体的筛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685例双胎妊娠孕妇中NIPT检测成功1669例,检测成功率为99.05%,检测失败16例,检测失败率为0.95%,cffDNA浓度均在0.84%~41.22%,平均循环游离DNA(cffDNA)浓度为(10.30±4.75)%。109784单胎妊娠孕妇NIPT检测成功109335例,检测成功率为99.59%,检测失败总计有449例,检测失败率为0.41%,cffDNA浓度均在0.94%~49.83%,平均cffDNA浓度为(9.52±3.92)%。双胎妊娠孕妇中有11例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游离胎儿DNA比例(FF)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以及NIPS提示高风险胎儿与FF的关系。结果:FF主要分布范围是4%~25%。FF与孕周呈正相关,与孕妇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单胎胎儿的FF高于双/多胎妊娠胎儿,自然妊娠胎儿的FF高于辅助生殖妊娠胎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胎儿的FF高于低风险胎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18和13-三体综合征的Z值与FF呈正相关。性染色体组真阳性和假阳性胎儿样本的F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缺失组真阳性和假阳性胎儿样本的F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重复组真阳性和假阳性胎儿样本的FF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妇血浆cffDNA水平受母体和胎儿特征共同影响。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孕妇特征和FF进行NIPS的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5.
细胞游离胎儿DNA(cffDNA)已被成功在妊娠妇女血循环中检测到。与母体血循环中胎儿细胞不同,cffDNA最早可在妊娠4周检测出,并能在产后迅速消失。cffDNA可能源于胎盘部位的滋养细胞等并通过凋亡机制释放进入母体血循环中。通过检测cffDNA可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异常,但因其在妊娠妇女血中含量较少,检测具有挑战性。目前已有多种新检测方法用于非整倍体异常的产前诊断,尚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孕期母体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游离β-HCG)水平异常与早产、出生缺陷、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分娩产妇在中孕期测定的血清游离β-HCG水平,按血清游离β-HCG中位数倍数(MOM)分组,统计分析不同组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探讨不良妊娠结局与中孕期母体血清游离β-HCG水平异常的相关性。结果:中孕期母体血清游离β-HCG过高(≥2.0MOM)的产妇组,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1.23%(149/477);母体血清游离β-HCG过低(≤0.5MOM)组,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12%(29/566);母体血清游离β-HCG正常(0.51~1.99MOM)组中,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49%(32/2147)。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母体血清游离β-HCG水平过高与早产、死胎、肢体畸形、染色体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显著正相关;母体血清游离β-HCG水平过低与染色体异常发生显著负相关。结论:中孕期孕妇血清游离β-HCG水平过高,与早产、死胎、肢体畸形的发生相关。中孕期孕妇血清游离β-HCG水平过高或过低均提示胎儿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学唐氏筛查和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NIPT)结果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2483例)和NIPT(2312例)的孕妇,随访妊娠结局.比较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胎儿DNA浓度是影响无创产前筛查检测性能的重要参数。由于测序平台不同,胎儿DNA浓度的阈值范围并不统一,但并不影响其对无创产前筛查的性能评估。胎儿DNA低浓度是无创产前筛查检测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胎儿DNA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水平异常的临床意义,可助力临床医生为无创产前筛查检测失败的人群提供更专业的产前咨询与管理建议。本文就胎儿DNA浓度影响因素及其与胎盘功能异常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孕妇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是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最有效的一种产前筛查方法,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存在无法避免的检测失败,且近几年的一些研究报道发现,这种检测失败可能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目前,这方面的报道文献还相对有限,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回顾研究报道,探讨无创产前筛查检测失败原因及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妊娠并发症相关性,探索在检测失败后对孕妇进行临床咨询和妊娠管理指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细胞游离胎儿DNA(cffDNA)已被成功在妊娠妇女血循环中检测到。与母体血循环中胎儿细胞不同,cffDNA最早可在妊娠4周检测出,并能在产后迅速消失。cffDNA可能源于胎盘部位的滋养细胞等并通过凋亡机制释放进入母体血循环中。通过检测cffDNA可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异常,但因其在妊娠妇女血中含量较少,检测具有挑战性。目前已有多种新检测方法用于非整倍体异常的产前诊断,尚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母体血中胎儿游离DNA的比例及其与妊娠周数和孕妇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10-01—2016-08-31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就诊,自愿接受无创产前检测的妊娠11~30周双胎孕妇。通过后续随访,确认已有妊娠结局的男-男双胎71例,其中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31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40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根据Y染色体的浓度估算胎儿游离DNA占孕妇血浆中总DNA的比例。结果双胎妊娠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比例5%~30%,并与孕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与孕妇体重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结论在11~30周双胎妊娠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比例占总DNA的5%~30%,并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孕妇的体重指数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发现母血浆及血清中胎儿游离DNA,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开辟新途径。利用母血中有男胎睾丸确定基因(SRY)特异性序列确定胎儿DNA存在。用PCR技术扩增SRY的单拷贝序列(DYSl4),确定性别敏感性60%~100%。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母血清和血浆中胎儿DNA浓度,妊娠7周母血清中可确定胎儿DNA,随妊娠周增加胎儿DNA量也增高。另证明非整倍体核型胎儿在母血浆中的DNA浓度高于正常核型胎儿,母血浆中定量测定胎儿游离DNA技术可能成为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核型胎儿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发现母血浆及血清中胎儿游离DNA,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开辟新途径.利用母血中有男胎睾丸确定基因(SRY)特异性序列确定胎儿DNA存在.用PCR技术扩增SRY的单拷贝序列(DYS14),确定性别敏感性60%~100%.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母血清和血浆中胎儿DNA浓度,妊娠7周母血清中可确定胎儿DNA,随妊娠周增加胎儿DNA量也增高.另证明非整倍体核型胎儿在母血浆中的DNA浓度高于正常核型胎儿,母血浆中定量测定胎儿游离DNA技术可能成为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核型胎儿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在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甚至在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中也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NIPT检测的准确性取决于胎儿游离DNA浓度(fetal fraction, FF)。FF与采样孕周呈正相关,与孕妇体重或BMI呈负相关。孕妇年龄、受孕方式、母体血清标志物和胎儿非整倍体均可影响FF。此外,低胎儿游离DNA浓度(low fetal fraction, LFF)还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如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变异和妊娠并发症等。在临床进行NIPT检测时,应重视FF孕妇。对于两次LFF孕妇,应建议进行后续的遗传咨询和侵入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联合孕妇血清生化标记物检测被全球多数国家广泛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1]。随着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检测技术的日渐成熟,其对检测胎儿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游离胎儿DNA检测替代常规的早孕期联合或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介于上述背景,越来越多的疑问被提出:早孕期胎儿超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无创DNA筛查技术在双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被一些指南和文献推荐为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一线检测方案。无创DNA筛查的关键是胎儿游离DNA浓度,如果浓度达不到检测阈值,将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双胎妊娠孕妇血中的胎儿游离DNA虽然总体比单胎高,但是每个胎儿的DNA比单胎低,因此双胎妊娠的无创DNA筛查更容易出现检测失败和假阴性的结果。另外,临床上双胎一胎消失的情况又增加了假阳性的结果,这些都导致无创DNA筛查在双胎妊娠的筛查中效果不如单胎。基于SNP的无创DNA筛查技术可以准确评估孕妇和每个胎儿的游离DNA浓度,可以有效地保证无创DNA检测的效果,也可以解决消失胎儿对存活胎儿游离DNA干扰的问题。本文将对双胎妊娠胎儿游离DNA在无创DNA筛查中的关键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双胎的无创DNA筛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297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1173例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再做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73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11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10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例21-三体和2例18-三体,1例13-三体.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敏感度为100.00%(10/10),特异度为99.91%(1162/1163),假阴性率为0(0/1173),假阳性率为0.09%(1/1173).结论:母体血浆游离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检测,有准确性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无创取样的优点,但由于费用较高,可结合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在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应用价值,并对胎儿游离DNA浓度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的双胎样本617例(辅助生殖双胎284例,自然妊娠双胎333例)为研究对象,同期12688例单胎妊娠样本作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检测,对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样本行核型分析,根据Y染色体唯一比对条数对男胎进行胎儿游离DNA浓度计算,使用基于浅深度的母亲血浆DNA测序方法(SeqFF)对女胎进行胎儿游离DNA浓度计算。结果 双胎妊娠检出2例T21和1例T18,未检出T13,T21、T18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单胎妊娠T21、T18、T13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45.45%、25%,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双胎妊娠胎儿游离DNA浓度为10.48%,较单胎妊娠(11.35%)稍低;双胎妊娠首次建库成功率为99.03%,较单胎妊娠(99.9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  相似文献   

19.
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已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无创产前检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母体血浆中的游离DNA越来越被认为是非侵入性检测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指标。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也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和推广应用。在NIPT筛查中,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比例是整体检测性能的关键参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的临床解释。本综述中,我们对目前NIPT中胎儿游离DNA比例的检测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算法进行介绍,并简单讨论各个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之中。胎儿游离DNA浓度(fetal fraction, FF)是影响NIPT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检测平台对FF的最低阈值设定不同,FF达不到检测最低阈值是导致NIPT检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FF的因素众多,主要可分为生物学因素和实验相关因素。低FF也与妊娠期并发症或异常妊娠有一定相关性,其后续处理需引起重视。本文将从可能引起FF降低的因素及后续如何进行妊娠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