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多态性位点多重荧光定量PCR(QF.PCR)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间,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早孕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孕期羊水及妊娠晚期的胎儿脐血共63例为研究组.同期6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标本(男、女性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非多态性位点QF-PCR技术检测两组各样本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情况,以人釉原蛋白基因(AMXY)位点为内参照,根据公式计算剂量系数(DQ)值,DQ值在0.7~1.3之间为正常,>1.3为染色体扩增,<0.7则为染色体存在缺失.当2个以上位点电泳峰与AMXY比值异常时,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即各位点与性染色体峰面积比值均>2.0或<0.7.将QF-PCR的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中女性性染色体检测结果为AMX,男性性染色体检测结果为AMX、AMY,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各常染色体DQ值的均值为0.7~1.3,标准差为0.05~0.12.(2)研究组63例中有19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中13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与核型分析结果不一致的6例中,1例在18q22.3的CNDP2基因位点表现为三体改变,位于18q12.1的CDH2基因位点表现为正常二倍体,其DQ值为1.28,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7,XY,+18;5例非多态性位点QF-PCR结果提示有染色体拷贝数异常,而核型分析结果未见异常,其中1例为47,XY,+13,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1例为Y染色体缺失,而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另外3例中1例为47,XX,+16,2例为47,XX,+13,而核型分析结果均为46,XX.(3)研究组63例中有44例染色体为正常二倍体,其中36例(82%)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与核型分析结果不一致的8例中,1例为培养失败;2例非多态性QF-PCR结果为正常男性,而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女性;4例核型分析为多倍体,其中3例核型分析为69,XXX,1例核型分析为92.XXXX;1例核型分析为45,XX,rob(13;21).结论 采用非多态性位点QF-PCR技术进行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形,具有通量高、快速、价廉等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重定量荧光PCR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适合于中国人群特点的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快速产前诊断技术。方法:随机抽取50例正常无关个体的外周静脉血和9例羊水标本以及3例血清学筛查为阳性的胎儿羊水,应用定量荧光PCR技术分析13、18、21、X/Y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中国人13、18、21、X/Y染色体上STR:D13S631、D13S634、D13S742、D18S386、D18S391、D18S535、D21S11、D21S1270、IFNAR、X22、XHPRT的PIC分别为0.800、0.749、0.821、0.914、0.623、0.760、0.876、0.848、0.848和0.807。应用以上STR对血清学筛查阳性的胎儿羊水DNA标本进行诊断,证实了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和Klinefelter综合征胎儿各1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本文研究所选STR位标在中国人群中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建立了快速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多重定量荧光PCR技术。 相似文献
3.
定量荧光PCR在唐氏综合征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人 D2 1 S1 1、D2 1 S1 2 70、D2 1 S2 2 6、D2 1 S1 41 1四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 ST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 ( PIC) ,建立定量荧光 PCR快速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以染色体2 1 q2 1~ q2 2 .3区段内四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 ,采用定量荧光 PCR对 5 0例正常人外周血 DNA进行分析 ,计算中国人该四对 STR位标的多态性信息含量 ( PIC) ,并用该方法对 1 1例正常孕妇羊水 DNA进行分析 ,及对唐氏综合征血清生化指标筛查阳性孕妇羊水标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D2 1 S1 1、D2 1 S1 2 70、D2 1 S2 2 6、D2 1 S1 41 1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是 0 .90 2、0 .889、0 .5 2 1、0 .775 ,建立了定量荧光 PCR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方法。应用该技术产前诊断出 3例唐氏综合征患儿 ,并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所证实。结论 :以上四对 STR在中国人中均具有较高多态性信息含量 ,可应用于唐氏综合征的定量荧光 PCR产前诊断技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STR-PCR)诊断染色体三体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染色体结果已知的50例正常样本和17例唐氏综合征(Down's)患者样本进行STR-PCR检测。结果50例正常样本的21、18、13号染色体数目检出符合率为82%、96%、96%,假阳性率为2%;17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为100%;11例Down's患者家庭中,除3例额外的21号染色体来源不能判定外,8例均来源于母亲,其中7例来源减数分裂Ⅰ不分离,1例来源减数分裂Ⅱ不分离。结论STR-PCR技术可以快速诊断Down's等常见染色体三体,并判断额外染色体的来源及发生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于快速产前诊断的多重荧光定量PCR(QF-PCR)方法的建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5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170例,其中收集羊水123例,新鲜绒毛9例,脐血20例,自然流产绒毛18例.孕妇均为汉族,平均年龄(34.1±4.6)岁,平均孕周为(19.6±1.0)周.采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羊水、绒毛及脐血标本中DNA.采用3种荧光素标记的引物,针对人类染色体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参照基因库(GenBank)和文献资料设计并合成20对引物,其中21号染色体6对引物,18号染色体4对引物,13号染色体4对引物,X和Y染色体1对通用引物,另有X染色体4对引物,Y染色体1对引物.设计检测方案为每份标本均进行两套8重QF-PCR(8×QF-PCR),共检测21、18、13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各4个位点;如果无法达到诊断要求,再追加第3套4个位点.同时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核型分析:170例标本均成功进行了核型分析,其中正常核型151例(89%,151/170),异常核型19例(11%,19/170).(2)QF-PCR检测:170例标本中,QF-PCR成功检测167例(98%),失败3例,QF-PCR检测均在2~3 d得出结果.QF-PCR检测结果正常134例,均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核型分析异常的19例中,QF-PCR检测出异常18例(其中8例21三体及3例18三体).167例QF-PCR成功检测标本中,第1套+第2套引物组合共确诊150例(90%,150/167),加用第3套引物组合共检测3例(2%,3/167),另有14例不提供信息(8%,14/167).(3)QF-PCR诊断效率:QF-PCR用于常见非整倍体异常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95%(18/19),特异度为100%(134/134),假阳性率0(0/134),假阴性率5%(1/19),阳性预测值为100%(18/18),阴性预测值为99%(134/135).(4)QF-PCR检测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结果:21号常染色体STR位点中D21S1270和D21S1411杂合度最高,性染色体中DXS8377杂合度最高,扩增较稳定.结论 多重QF-PCR技术能成功用于常见非整倍体异常的快速产前诊断,检测结果准确,适合于规模较大的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大样本检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选择21、18、13、X及Y染色体上的2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及AMXY作为遗传标记,用QF-PCR技术对因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和高龄妊娠(≥35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740例孕妇的绒毛或羊水样本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并分析2种方法 检测结果 的符合率.结果 共有1690例产前诊断样本同时成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QF-PCR技术检测.所有QF-PCR检测报告均在48 h内得出.QF-PCR技术共检出染色体数目正常1649例,占97.57%;异常41例,占2.43%.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到的1639例正常病例,QF-PCR技术检测结果 均正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到51例染色体异常中,有41例用QF-PCR技术成功检测出,包括30例21-三体、6例18-三体、1例45,XO、1例47,XYY、1例47,XXX、1例69,XXX,1例47,XXY[94]/46,XY[6](QF-PCR技术检测结果 为47,XXY).QF-PCR技术对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100.0%,无假阳性.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和高龄妊娠人群,QF-PCR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这2种方法 检测一致性可达99.4% (1680/1690),该人群中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体、4例结构异常嵌合体及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QF-PCR技术未能检出,占总检测样本0.6%(10/1690).结论 QF-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经济、高效地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对于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100.0%,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和高龄妊娠人群,QF-PCR可以准确和快速地为孕妇提供99.4%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2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产前诊断的1148例孕妇,利用FISH技术对羊水间期核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结果 1148例孕妇中确诊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28例;18-三体综合征7例;13-三体综合征2例;45,XO(特纳综合征)1例;47,XXY1例;47,XYY1例;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患儿40例。结论 FISH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成功率及准确率较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8例孕妇抽取羊水体外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53例同时应用FISH技术直接对间期核细胞进行13、18、21、X、Y的染色体数目检测。结果 (1)208例中,共完成羊水细胞核型分析199例,诊断成功率为95.7%(199/208),其中异常染色体核型占8.04%(16/199),报告时间平均为(22.49±6.12)d。(2)同时进行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的53例患者,核型分析及FISH诊断成功率均为100%,共发现染色体异常4例,占7.55%(4/53);其中结构异常3例(经核型分析诊断)、数目异常1例(核型分析及FISH均诊断成功)。(3)在染色体数目的诊断上,53例的FISH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一致率为100%,平均报告时间为2~4d。结论 (1)FISH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成功率高,准确可靠,较常规核型分析方法有效缩短报告时间。(2)对于可... 相似文献
11.
母血分离胎儿细胞技术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对胎儿损伤性较小、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是现代医学遗传学目标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产前诊断取材方法如羊膜腔穿刺和绒毛活检,由于系侵入性诊断方法,有可能伤及胎儿,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流产,仅适用于高危妊娠孕妇。相比之下,对胎儿几乎无损伤的非侵入性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多个外显子进行对数增多重PCR(多聚酶链反应)产物定量分析的原理,本研究在改进Ioannou等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定量多重PCR(QM-PCR)技术,应用于携带筛查和产前诊断。运用多重PCR技术对12个DMD/BMD家系先证的检测表明缺失一个或一个以上外显子的家系有7个(58.3%)。QM-PCR证实7名缺失型患中6名母亲是与 相似文献
13.
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早期、快速、准确、无创伤,能够在胚胎发育的较早期,安全、准确地对出生缺陷作出诊断。通过无创伤性的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是临床产前诊断的目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染色体和基因分析技术,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与染色体基因特异性探针的出现,目前广泛用于产前诊断各种染色体异常,尤其是在母血胎儿细胞遗传学诊断和胚胎植人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将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多个外显子进行对数增长期多重PCR(多聚酶链反应)产物定量分析的原理,本研究在改进Ioannou等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定量多重PCR(QM-PCR)技术,应用于携带者筛查和产前诊断.运用多重PCR技术对12个DMD/BMD家系先证者的检测表明缺失一个或一个以上外显子的家系有7个(58.3%).QM-PCR证实7名缺失型患者中6名母亲是与缺失型患者相同的携带者(86.7%).1例检测出外显子缺失的DMD患者,其母亲及外祖母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未发现任何DMD基因缺失,可以排除为携带者(13.3%).对一名肯定携带者妊娠9周的胎儿进行了性别测定和DMD检测,确诊胎儿为男性DMD患者.一例可能携带者在排除携带者基础上,进一步对妊娠胎儿产前诊断确诊为正常女婴.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技术筛查DMD携带者的可靠性.将本技术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可明显改进DMD家系中携带者诊断的准确性,并可应用于谱系及多态性信息不详家系的携带者诊断.该技术对防止缺失型DMD患儿和携带者的出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早期、快速、准确、无创伤,能够在胚胎发育的较早期,安全、准确地对出生缺陷作出诊断.通过无创伤性的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是临床产前诊断的目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染色体和基因分析技术,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与染色体基因特异性探针的出现,目前广泛用于产前诊断各种染色体异常,尤其是在母血胎儿细胞遗传学诊断和胚胎植人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将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85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中期妊娠妇女的羊水和7例智残儿外周血标本中,21号染色体上特异区域基因片段(DSCR3)和管家基因片段(GAPDH),并计算两者的比值。同时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80例羊水细胞DNA检测DSCR3/GAPDH比值在0.46—1.30之间,染色体核型全部正常;而另5例羊水细胞和7例智残儿外周血DSCR,/GAPDH比值明显升高,达1.64~1.98,染色体核型均为21三体。5例中有3例核型为47,XY, 21;1例核型为47,XX, 21;另1例为易位型[46,XY,-15, t(15;21)]。7例智残儿中4例为47,XY 21;3例为47,XX 2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作为产前快速准确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改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改良FISH技术检测119例孕16~24周孕妇的羊水间期细胞及10例孕25~32周胎儿脐血间期细胞,5例孕9~12周绒毛间期细胞,每例均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应用改良FISH法,所有样本均在6h内获得检测结果,除2例羊水培养失败外,其余样本均在3周内获得细胞遗传学诊断。两种方法均检出特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各1例,另5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因超出检测范围,FISH法未能检出,所有样本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一致。结论:经改良后的FISH技术缩短了诊断时间,缓解了孕妇及家属的焦虑心情,且可用于多种不同样本的检测,因其高效、省时、取材多样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HSH)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产前诊断孕妇的新鲜羊水进行FISH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将结果与临床追踪确诊结果(随访的新生儿或引产的死胎脐血或外周血的染色体核型)作比较,同时根据FISH的检测效能和分析产前诊断方案,评价HSH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HSH检测全部成功,其结果与临床追踪确诊的核型分析一致,并且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100%;1例孕晚期羊水细胞培养失败,2例羊水培养为四倍体镶嵌体胎儿经临床追踪确诊后为正常染色体.②产前诊断指征中,高龄、多项指征及其他因素的孕妇临床上对FISH及核型分析这两种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唐氏筛查异常和超声筛查异常的孕妇分别倾向选择FISH(P=0.029)及核型分析(P=0.000).结论:HSH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母血清唐氏筛查异常孕妇产前诊断倾向选择FISH检测.FISH可作为孕晚期高危孕妇首选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染色体异常为21,13,18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血清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及年龄35岁以上的妊娠妇女均需进行产前诊断。而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传统方法是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般需要2~3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不断应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诊断,这些新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适合于非整倍体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染色体异常为21,13,18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血清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及年龄35岁以上的妊娠妇女均需进行产前诊断。而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传统方法是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般需要2~3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不断应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诊断,这些新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适合于非整倍体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