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析《辨证录》虚劳病诊治特色。陈士铎对虚劳的辨证重视房室情志之因;详症略脉,注重鉴别;以五行生克理论进行脏腑辨证。论治上则补阴制阳,时时顾护阴液;强调胃为肾之关门,填精需补脾开胃;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虚宜五脏兼补。用药则多选用补血养阴药,并且用药精当,善用引经药;亦关注治疗时间,提示用药需保证疗程,并适时调方。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多因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所致。总的治疗原则是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虚劳多易感外邪,故当兼感外邪时治宜益气滋阴,解表达邪。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生髓藏精,故治疗要注重健脾补肾,调和阴阳。同时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不少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症多有脾胃损伤,故常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开胃。  相似文献   

3.
方昊  蔡慧君  纪云西 《新中医》2023,55(9):217-220
纪云西教授认为精亏为虚劳之本,补益脾肾为治疗关键。纪教授继承了李东垣与张景岳治虚劳的 辨证思想,同时以郑钦安扶阳思想为指导,临证从扶阳角度出发,运用温阳填精法论治虚劳病。  相似文献   

4.
陈文君  陈滨海 《新中医》2022,54(7):172-175
通过对《金匮要略》虚劳篇相关条文的分析,探寻张仲景治虚劳思路在晚期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认为晚期口腔癌属于虚劳病,其发病与体质因素、饮食失宜、外邪侵袭等密切相关,病机为脾肾亏损,痰瘀毒互结。临床上可通过补益脾肾、化癌解毒治疗晚期口腔癌及其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根据癌因性疲乏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论治,其治疗应以补益为大法,而灸法可通过温经通络、补虚培本、行气活血,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可于癌因性疲乏中发挥治疗作用。基于《扁鹊心书》中"大病宜灸"相关理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中有关灸法防治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结果,提出以"大病宜灸"理论指导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具体治则治法有保命灼艾扶阳,灸命关、关元温补脾肾,选穴少而重灸,虚劳宜早灸。探讨灸法防治癌因性疲乏的理论依据及证据支撑,为灸法防治恶性肿瘤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整理《医宗必读》痢疾篇条文,李中梓论述了痢疾的病因病机特点,疑似之症辨析、治疗及据脉象推断疾病转归,通过症状结合舌脉进行寒热虚实辨析,疑似之症更须详辨。治疗上明确病因辨证施治,认为痢疾病证与脾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强调临证注重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7.
张晓丹  王磊 《新中医》2001,33(10):12-13
介绍吴振国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吴氏治疗不孕症,强调肾为生殖之本、受孕之源,滋肾填精为治疗之要法;重视多脏之间的联属关系,不孕之症宜考虑多脏受累,尤其应注重肾肝脾的调理;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部分患者治疗若将传统的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则针对性更强,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金匮·虚劳病》篇“大、极虚”脉象分析,揭示虚劳病的病机变化,阴阳气血不足与脾肾有关,从而探求仲景对虚劳病的诊断及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9.
任高鹏  刘克勤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97-98,102
李东垣认为饮食不节、形体劳役导致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脾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脾病可致他脏病,他脏病亦可导致脾病.其调理脾胃虚弱,常根据症状、季节、脉象的异同灵活用药.心脾同病须用泻心火之药,肺脾同病须用泻肺之品和益气扶正之药,肝脾同病须用风药泻之,肾脾同病须用泻肾水及泻阴火伏炽之药.并强调治疗肝、心、肺、肾,或补或泻,都不可忽略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薛生白治虚劳重脾胃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炳林 《中医药通报》2003,2(2):108-109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但就虚劳的治疗而言,脾与肾相比较,当以脾更为重要。秦越人“一损肺,二损心,三损脾,四损肝,五损肾,从上而下者,过胃则不治;从下而上者,过脾则不治”之论,无疑是以脾胃为重。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的脾胃学说,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治病从脾胃着手的思路。清代温病大家薛生白踵事增华,治虚劳尤注重脾胃,其临床  相似文献   

11.
《扁鹊心书》主张扶阳以灼艾第一,常从肾脾着手,其重视灸法,认为治病用灸非常重要,提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列"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专篇,举出各种疾病选取的穴位和灸量,并于中、下二卷详述灸法在各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并创睡圣散以减轻艾灸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对窦材擅取命关、关元二穴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启明 《针刺研究》1998,23(3):238-239
窦材为南宋时代的著名针灸家,重灸派的中坚人物。他受儒、道思想的影响,诊断治疗概以阳气为基础。其学术思想有三大特点:①须识扶阳,②温补脾肾,③灼艾第一。编著有《扁鹊心书》三卷。在他临床施灸治疗中,擅长取用命关、关元是其辨证论治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风格。窦材辩证论治的基本特点窦材学术思想的三大特点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扶阳在具体辨证论治上是温补脾肾之阳,而在针灸施治上,最能体现温补阳气的当然是艾灸的方法。在施灸法中窦氏提倡早灸、多灸。所谓多灸就是壮数可达三百至五百壮。在选穴上窦氏主张少而精,一般每次…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对于虚劳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其《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专篇讨论虚劳经文 16条 ,证状 37个 ,脉象 11种 ,立方 7首。笔者就《金匮》对虚劳病治疗的基本特点加以探讨。本篇所论虚劳各种见证 ,涉及脾肾虚损证侯的各占 5条。在治疗上偏重补益脾肾。如 13条小建中汤 ,14条黄芪建中汤 ,16条薯蓣丸和 15条肾气丸均为此而设。在补虚的同时 ,《金匮》又特别注重甘温扶阳 ,如全篇 7方中占 5首。其治虚宜温的观点承袭了《内经》“虚者补之” ,“劳者温之”的治虚原则 ,并取阳生则阴长之意。下面就有关甘温扶阳法在本篇…  相似文献   

14.
“治虚三本”是明代汪绮石先生提出的中医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高度总结。“治虚三本”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主要病位,肺为五脏之天、虚损皆关乎肺,脾为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为性命之根、精髓充盛之本,对辨治虚损疾病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很多血液系统疾病有长期虚损亏耗之象,尤其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机为肾虚,“治虚三本”作为辨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以补肾为填精益髓之基础,辨证联合健脾、益肺等,常可守效收功。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虚劳病名,认为虚劳可分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三类,研习《金匮要略》中虚劳的相关原文,结合现代疾病特点,分析虚劳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温补脾肾,提出虚劳病的4种重要治法:健脾胃,重中气;调阴阳,和气血;补脾肾,益精血;虚中有滞,补虚祛实。临证时紧扣病机,注重辨证使用经方治疗虚劳病,是体现张仲景思想并成为治疗虚劳病的重要思路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挖掘分析《扁鹊心书》中反映的窦材学术思想,认为窦氏推崇扶阳,善用灸法,尊崇《内经》,贬抑《伤寒》,他提出"伤寒四经"说,认为大病、住世、扶阳宜灸,灸时常用食窦、中脘、关元等穴,其施灸取穴少、灸量大,并首创了麻醉施灸。  相似文献   

17.
《金匮》虚劳病篇对虚劳病的脉因证治及用药特点的论述,明之以理,示之以法,析之以方,施之以药,为后世开创治虚之先河。五脏俱虚,脾肾为本,故仲景提出调补脾肾、甘温扶阳是虚劳病的根本治法,创制了行之有效的方剂,为后世医家奠定了治疗虚证的理论基础。1五脏俱虚,首补脾胃补益法则渊源于《内经》、《难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难经·十四难》也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1.1…  相似文献   

18.
王秀芝 《北京中医》2005,24(1):28-29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腰痛”、“虚劳”、“尿血”等病证范畴,是由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致病。内因肺、脾、肾三脏虚损,外因为六淫之邪乘虚而人,本虚标实,所以治疗不能只重视脾肾虚损之本,而更要重视对湿热、热毒及血瘀实邪之标的治疗,要标本兼顾,虚实分明;同时要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名医傅松元,八代为医,盛名于江苏,精通医理,用药大胆,辨证准确,用药处方独特,善治疑难怪病杂病,所著《医案摘奇》体现生平学术思想,临证诊病重视脉象、灸药并用、尊崇经典之方,效果较著。现分析其重视脉象治疗痛风、运用异功散合艾灸治疗小儿疑难病慢脾风、巧用《内经》之方治疗漏风等三案,以体现傅氏治疗疾病重视脉象辨证、注重艾灸与方药并用、尊崇经典之方等治病思路及其学术思想;简述上述三病别名,古代医家病因病机认识,以增加同道对该病认识。  相似文献   

20.
“脏腑辨证”是治疗血液病的“精髓”。患血液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贫血与脏腑关系密切。所谓“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主骨生髓造血”,对各种贫血多采用补脾益肾之法,其道理是:“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化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之源在于肾,气之源在于脾,脾为肺之母,肺为气之宫,肺气伤必救于脾;而肾为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