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基础降压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17年7月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载的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基础降压药为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733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基础降压药物降压总体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的临床证据,在常规基础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可以提高疗效,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和数量有限,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8种针灸方法(针刺、艾灸、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耳穴疗法、穴位贴敷和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维普数据库(VIP)对于上述8种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6月19日,运用Stata15.0和ADDIS 1.16.8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相关文献2850篇,最终纳入63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合计52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涉及针刺、艾灸、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8种针灸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针刺+艾灸、温针灸、耳穴疗法、穴位埋线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针刺。总有效率疗效排序:穴位埋线 > 温针灸 > 针刺+艾灸 > 耳穴疗法 > 穴位贴敷 > 艾灸 > 电针 > 针刺 > 布洛芬;②痛经症状评分:穴位贴敷优于针刺,穴位贴敷优于艾灸。痛经症状评分疗效排序:穴位贴敷 > 针刺+艾灸 > 穴位埋线 > 艾灸 > 温针灸 > 针刺 > 布洛芬。结论 8种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率均高于布洛芬,且穴位埋线体现了最佳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汤方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气虚血瘀证伴FC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开塞露治疗;观察组行黄芪汤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便秘指标、PAC-SYM评分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黄芪汤穴位贴敷干预老年CHF气虚血瘀证患者FC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年限为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排除重复、无关及非随机对照试验后,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Jadad评分量表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专用软件RevMan 5.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2 15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16篇研究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4.68,95%CI(3.41,6.42),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9.5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穴位贴敷组优于对照组,可认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效,相比其它疗法疗效更高。漏斗图显示研究对象分布较为对称,可认为该研究的偏倚较小。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普遍质量不高,尚有待补充一些大样本、高质量、方法学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开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74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依据《COPD全球防治战略会议2020指南》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穴位贴敷组给予“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年。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圣乔治量表(St. George’s Hospital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及急性加重次数、感冒次数、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共72例完成试验,穴位贴敷治疗组及对照组各脱落1例。穴位贴敷组治疗后SGR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活动受限评分及呼吸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评分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SGRQ各项评分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4 例肝肾阴虚型PMOP 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组及常规治疗组各52 例。穴位贴敷组有2 例失访,实际纳入50 例;常规治疗组1 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实际纳入51 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盖三淳与钙尔奇D300 联合治疗,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比较2 组治疗6 个月骨密度(BMD) 值、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 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 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BM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常规治疗组BMD 水平高于穴位贴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及步履困难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腰膝酸软及步履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穴位贴敷组腰背疼痛及步履艰难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穴位贴敷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OD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SF-36 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ODI 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肝肾阴虚型PMOP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缓解作用,可缓解腰背部的疼痛感,改善其功能障碍,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收集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 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包含11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其他中医治疗与中药或中成药或西药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8,95%CI(1.35,2.10),P0.05]。单纯中药贴敷与其他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6,95%CI(1.11,1.42),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治疗老年便秘,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其他中医治疗疗效更佳,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一般,上述结论需高质量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以常规护理配合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舒适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以舒适护理措施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干预,可减轻症状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VIP)等,检索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4月,搜集西药常规加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西药常规比较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10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药常规加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西药常规比较治疗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提高心绞痛改善有效率[RR=1.23,95%CI(1.15,1.32)],改善心电图缺血[RR=1.23,95%CI(1.12,1.36)],减少硝酸甘油用量[RR=1.34,95%CI(1.19,1.51)],改善中医症状[RR=1.29,95%CI(1.19,1.41)],调节血脂(总胆固醇[MD=-0.41,95%CI(-0.65,-0.17)]和甘油三酯[MD=-0.29,95%CI(-0.46,-0.11)]),提高SAQ评分,但是贴敷疗法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水泡等不良反应。结论:西药常规加中药穴位贴敷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是纳入研究数量偏少、质量偏低,期待有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Meta分析以提高证据级别。  相似文献   

10.
张魁 《河南中医》2014,(6):1170-117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匹维溴胺和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原有口服中西药基础上加用外用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佳仪  黎琼  柳双双  黄梅 《新中医》2023,55(20):149-152
目的:观察甘草养阴汤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恢复期阴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 例脑卒 中恢复期阴虚型便秘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 例。治疗组剔除5 例,最终纳入34 例。 2 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养阴汤穴位贴敷治 疗,2 组均治疗7 d。比较2 组Wexner 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 果:治疗后,2 组Wexner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S-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Wexner 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 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饮食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 养阴汤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阴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搜集单纯穴位贴敷或穴位贴敷联合其它疗法治疗AR的随机对照(RCT)文献,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为2006年9月1日—2015年9月1日;英文文献检索Pud 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检索时间不限。对纳入研究的试验则参考Cochrance协助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0.2版筛检文献,并根据改良Jadad评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软件Rev Man 5.3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个RCT临床干预文献,受试者2202例,Meta分析提示:穴位贴敷在有效率、降低症状体征积分方面优于安慰剂,与单纯西药相当,在有效率方面优于中成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在有效率方面与西药相当,而联合其它单项中医疗法时在有效率及降低症状积分方面均优于西药;中成药安全性优于穴位贴敷。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结果对穴位贴敷疗效持肯定态度,认为穴位贴敷可以降低血清Ig E、血清总IL-4水平、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以及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但也有小部分研究穴位贴敷或穴位贴敷+其它疗法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优势,可能与干预措施的选择不一或研究质量参差等有关。结论: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存在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常比较轻微。特别的是,当穴位贴敷联合其他中医疗法疗效高于西药,这与中医"相须"理论一致,而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在有效率方面与西药相当,可能与中医疗法之间的"自然融合性"优于中西结合疗法相关。但由于穴位贴敷及联合疗法的复杂性,只能从宏观角度大致判断其有效性,具体如何有效、为何有效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由于文献质量的参差,该结论亦不能过于确信,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有关穴位贴敷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9月,结局指标选用总有效率、痊愈率,以及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再使用TSA V0.9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1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OR=3.04,95%CI(2.13,4.34),P<0.00001]、痊愈率[OR=3.10,95%CI(1.73,5.53),P=0.0001]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0.61,95%CI(-0.94,-0.29),P=0.000 2];试验组NP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的累计Z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汁蜜膏联合穴位贴敷对咳嗽肺阴亏虚证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松阳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老年咳嗽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五汁蜜膏和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咳嗽和肺阴亏虚证症状评分、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日间与夜间的咳嗽评分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肺阴亏虚证症状评分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P<0.01);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于西医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取五汁蜜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肺阴亏虚证老年患者的疗效更佳,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咳嗽及肺阴亏虚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护理中联用穴位贴敷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进行骨折术后发生便秘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常规护理+穴位贴敷法干预)与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干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情绪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用穴位贴敷法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其治疗效果明显,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中风后便秘的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2016年1月至2020年01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关于穴位贴敷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疗效的文献筛选后进行Meta分析.为减少干扰因素,从大量的文献中,筛选出单纯运用穴位贴敷...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殷璀颖  蔡莉娟 《新中医》2023,55(8):193-19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中医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中医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积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CAT)。结果:治疗后,中医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和气促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干预组咳嗽、咳痰和气促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干预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干预组CA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AECOPD痰浊阻肺证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肉桂粉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肉桂粉穴位贴敷。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相关指标[血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随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①试验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87例,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AGI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GI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WBC、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WB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组、对照组MODS发生率分别为7.0%、22.7%,治疗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18.6%、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疗法相比,肉桂粉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病情,控制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眩晕治疗中运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50例,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后以眩晕评分(VSS-SF)、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性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SS-S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可减轻或消除临床病证,促进良好转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腺超声波治疗机联合穴位贴敷辅治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腺超声波治疗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NIH-CPSI评分中排尿异常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MFR)、评价尿流率(AF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超声波治疗机联合穴位贴敷辅治前列腺炎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