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籍医案中消渴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第5版)中治疗消渴的医案,利用Mico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消渴医案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物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消渴的医案67则、涉及处方67首、中药131味。排前10位的高频出现症状是多饮、口干、多尿、消瘦、多食、小便浑浊、消谷易饥、神疲乏力、面赤、少食。排前10位的高频使用药物是麦冬、生地黄、茯苓、熟地黄、甘草、五味子、白芍、山药、人参、山茱萸。药性以平、微寒、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排前3位的是肺、肾、脾经。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消渴的新方为:麦冬、生地黄、五味子、白芍、茯苓、牡蛎、黄连、山茱萸、山药、熟地黄、茯神、甘草、石膏、人参、天冬、天花粉、知母、泽泻、龙骨、牡丹皮、石斛、玉竹。结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的原则,一是注重养阴清热、益肺生津、健脾补肾等治法,标本兼治;二是配伍药物以补阴药、清热药等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挖掘《普济方·消渴门》的用药特点并分析其潜在规律,进一步指导消渴的临床用药。方法:将《普济方·消渴门》的所有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处方的单味药的频次、常用药对、常用角药,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数据进行挖掘。结果:《普济方·消渴门》一共包含方剂674首,涉及药物510味;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麦冬、天花粉、茯苓、人参、黄连;最常见的药对:麦冬+天花粉,人参+茯苓,黄连+天花粉;最常见的角药:麦冬+黄连+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连;基于关联规则发现的常见药物组合:黄芪、茯苓→人参(置信度0.8),知母、黄连→麦冬(置信度0.78)。结论:《普济方·消渴门》在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用药以麦冬、天花粉、茯苓、人参为首选药,遵循消渴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文献中小儿功能性便秘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搜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文献,将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对筛选出的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方剂进行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并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处方171首,得到了方剂中药物的应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7个,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15个,新处方5个。结论: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药物四气以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归于脾、胃经,核心药对有玄参-生地黄、玄参-麦冬、麦冬-生地黄,新方治以运脾消食、疏肝理气、生津润脾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防治人工关节置换(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AJR)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的内服中药处方并总结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统计从建库至2020年2月6日防治AJR后PD的中药内服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提取分析中药的运用频数、五味、四气、归类、归经、各内服中药之间关联规则等。结果: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有当归、人参、麦冬、生地黄、桔梗、五味子、天冬等。中药四气分布依次为温、平、凉、寒;五味之分布依次为甘、苦、辛;归经分布为心经、肺经、肝经、脾经、肾经。中药归类之分布依次是伞形科、百合科、五加科等。当归、人参、麦冬、生地黄、桔梗、五味子、天冬等均为临床治疗AJR后PD最常用的中药。得到防治AJR后PD的核心药物组合3个,新处方3首。结论:中药防治AJR后PD的治法以益气生津滋阴为主,辅以活血豁痰,常用处方为天王补心丹,处方用药应以"化瘀豁痰醒神志,补气阴血濡脑脉"为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收集近5年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中药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10个中药处方和197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0个核心组合。结论: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中药以补气药和祛风解表药为主,其药物归经主要集中在脾、肺、胃经,而四气五味以性温、平、热,味辛、苦、甘为主,这些药物多具有健脾益气、祛风解表、补气固表、健脾益肺的功效。防风,黄芪,白术,太子参,党参,甘草,陈皮,茯苓是临床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古代方剂中治疗肾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以肾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古代方剂数据库,筛选治疗肾阴虚证的处方,制定选方标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症药关联及药物配伍规律,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Pajek 64 5.11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采用Cytoscape 3.8.2将症-药关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122首,包含症状148个,中药155种,常见症状为口干渴、遗精、耳鸣等;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中药四气以平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中药归经以肾经为主;常见的症药组合为口干渴-熟地黄,遗精-熟地黄,盗汗-熟地黄;常用的药对前三位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常用药物可聚类为3类;核心药物为熟地黄、茯苓、麦冬、五味子等。结论: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揭示了古代治疗肾阴虚证用药开阖相济、通补并施;以六味地黄丸为祖方;常配伍补养肝阴、肺阴药物的用药规律,并获得了核心组方和核心中药,可为临床治疗肾阴虚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相关病案,使用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11首,中药290味,累计用药频次为1690次。高频药物24味(使用频次≥18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芪、白花蛇舌草、法半夏、茯苓、白术、浙贝母、麦冬、桑白皮、半枝莲。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肺、胃、脾经为主,功效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26组,其中二联组合2组,三联组合24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方5首。结论:现代湖湘名中医论治肺癌多从肝、肺、胃、脾论治,选用苦寒之品清热解毒,辅以甘温之品补益正气,治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扶正益气为法,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我国南北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为本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查文献建立DN气阴两虚证中医用药数据库,并应用Excel2016和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对DN按南北地域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纳入中文文献108篇,涉及方剂108首,包含中药132味,南北用药频次前五均包括黄芪、丹参、生地黄、山茱萸、山药;中药性味及归经均以寒、温、甘、苦、肝、肾、脾为主;功效分类对比:南北用药均以补中益气药、活血化瘀药、滋阴生津药为主,但在活血化瘀具体用药上南方涉及中药种类更多;关联分析:二者所有组合主要以黄芪为中心,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熟地黄、丹参分别与黄芪有关,另外南方的泽泻与黄芪也存在较强组方关联。结论:对于DN气阴两虚证的治疗,南北均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法,在此基础上,南方用药同时侧重于活血化瘀及利水渗湿药物的配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以中药和老年心律失常、老年心悸、老年怔忡等为主题词,收集筛选2000-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的期刊及文献,收集期刊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处方,将所收集的处方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老年心律失常数据库,并使用Excel透视功能进行频率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65首,涉及中药115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数731次,在纳入的115味中药中,高频中药共19味,频数最高的前6味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芪、丹参、麦冬、川芎、桂枝,药物分类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最为常见,药性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心经、肺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强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甘草→生地黄-麦冬”“黄芪→白术-丹参”“甘草→酸枣仁-当归”等。聚类分析得到药物核心组方4类。结论: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中药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味甘、性温、归心、肺...  相似文献   

10.
宋清雅  吕咪  耿鑫  邹建华  张广辉  吴煜 《新中医》2022,54(8):139-14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吴煜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用药规律,分析其治疗思想及用药特点。方法:收集吴煜教授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门诊开具的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的处方,对处方所含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次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系统,通过设置不同支持度、置信度,通过关联规则、药物关系、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处方中药物间的配伍规则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吴煜教授的用药思路。结果:共纳入处方912首,涉及中药126味。所用中药的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为主。药物组合以太子参-白术应用频次最多。药物关系以太子参、黄芪、白术、半夏、薏苡仁、浙贝母、威灵仙、北沙参、麦冬、土贝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甘草关联性最高。结论:吴煜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以益气养阴、解毒化痰散结为大法,辅以理气、活血、利湿。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中医处方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古医籍和近 2 0年来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中筛选出中医治疗糖尿病 (消渴 )的处方和民间专方验方345个。用Foxbase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表明 ,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功效与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的方案趋于一致 ,证实了天花粉、山药、生地黄、黄芪等药物出现的频率与现代药理学对此类药物疗效的验证成正比 ,并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中药方剂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育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不育方剂,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挖掘组方规律,采用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研究方法,确定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136首,总结归纳出治疗不育高频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当归","菟丝子","茯苓","山药"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枸杞子,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牛膝-枸杞子";在确立的组方用药模式及规则基础上,最终获得新处方4首,包括"熟地黄,麦冬,天冬,远志,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麦冬,人参,大青盐,花椒,蜂蜜","韭菜子,龙骨,覆盆子,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山药","远志,巴戟天,肉苁蓉,麦冬,黄柏,地黄,天冬"。结论:治疗不育方剂的用药,性味多以甘温药物为主,归经主入肾经、肝经、心经等;功效以补益作用居多,包括补阴药、补阳药和补气类中药,且多数具有肝肾同补作用。治疗不育的新方,其组方规律以补益为主,呈"填精壮阳,交通心肾"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新的组方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探讨李逸群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年李逸群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处方,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各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并挖掘出中药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137个中药处方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确定所有处方中各中药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8个中药核心组合和4个新处方。结论:李逸群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常用的药物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散寒药和补血药等,归经主要为肝、肾两经,具有活血通经、补益肝肾、祛风除湿、补血活血功效的药物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心律失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库2003年4月-2018年1月收录的治疗心律失常中药复方专利数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聚类等方法,分析中药复方专利的主治证候及配伍规律。结果纳入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专利149项,包含药物614味。最常见的主治证候为心血瘀阻证(65次、43.62%);高频药物有麦冬(43次、28.86%)、丹参(42次、28.19%)、炙甘草(37次、24.83%)、党参(34次、22.82%)、黄芪(34次、22.82%)等;常见药对有"麦冬-丹参""炙甘草-党参""麦冬-黄芪"等;常见角药有"炙甘草-麦冬-生地黄""麦冬-丹参-人参""麦冬-桂枝-五味子"等;重要关联规则有"炙甘草、生地黄→麦冬""赤芍、人参→丹参""柏子仁,黄芪→五味子"等;熵层次聚类得到的新处方有"党参、酸枣仁、人参、炙甘草""琥珀、甘松、黄精、赤芍、山茱萸"等。结论研发治疗心律失常的高效新药时,可考虑以心血瘀阻证为主治证候,以麦冬、丹参、炙甘草等为处方核心药物配伍加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通过治疗潮热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规律分析,为中成药的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所有治疗潮热的中成药数据库,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频数统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特点及量效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30种中成药,中药为133味,药物总频次为298次。其中频次排名前五位的药物分别为熟地黄、茯苓、山药、麦冬、生地黄,最大剂量药物分别为茯苓18.53 g和熟地黄13.33 g。症状-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盗汗→潮热关联度最高,三阶关联规则咳嗽+盗汗→潮热关联度最高,四阶关联规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关联度较高。药物-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生地黄→潮热的关联度最高,三阶关联规则天冬+麦冬→潮热的关联度最高,四阶关联规则天冬+生地黄+麦冬→潮热和天冬+麦冬+熟地黄→潮热的关联度最高。结论 治疗潮热的中成药品种较为单一,主要针对肝肾阴虚引起的潮热。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根据“态靶辨治”理论进一步探索潮热的发病特点,围绕“态靶同调”对中成药进行针对性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5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215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血药、补阳药、补气药、祛风湿散寒药、发散风寒药、祛湿药为主,治法主要是活血化瘀、益气补阳补血、祛风湿散寒。药物四气的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肾、脾为主。当归、杜仲、甘草、独活、牛膝、白芍、桑寄生、狗脊、续断、川芎、熟地黄是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肩周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近5年治疗肩周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24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结论:肩周炎常用的药物以补血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祛风湿散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主要是益气补血、发散风寒、祛风湿散寒、活血化瘀。药物四气的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心、肾为主。川芎、白芍、黄芪、桑枝、秦艽、甘草、当归、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姜黄是临床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8.
薄层扫描法测定消渴康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层扫描法测定消渴康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许凤鸣王兆全朱元(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61)李雪华(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8)消渴康颗粒为中药三类复方制剂,由石膏、知母、山茱萸、丹参、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玉竹、玄参、泽泻、牛膝等14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锡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用药特色。方法 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取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方药,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的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并分析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挖掘常用药、对药、角药、核心组合。结果 共纳入处方92张,涉及中药88味,用药频次排名居前10位的中药是甘草、石膏、山药、白芍、党参、知母、玄参、连翘、生地黄、滑石;涉及药物中寒性药物最多,甘味药最多,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对药为甘草-山药,使用频次最高的角药为甘草-山药-白芍。聚类分析:将k值设定为3时,在92张处方中最多的类方核心组合为石膏-甘草-山药-知母-连翘,相关方剂数为47个;将k值设定为5时,在92张处方中最多的类方核心组合为石膏-甘草-山药-党参-白芍-玄参,相关方剂数为27个。结论 张锡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寒温并重,注重培护正气,临证组方重视祛邪不伤正,重用石膏,擅用山药,为中医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南征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兼瘀毒型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南征教授诊治的154例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瘀毒证患者病案,将616份有效处方录入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组方规律。结果 616份处方涉及中药124味,其中常用药物26味。常用药物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居多。得到常用药物核心组合8组,新处方4个。结论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瘀毒证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通络益肾法,用药规律以“土茯苓、酒大黄、榛花、草果、厚朴、槟榔、丹参、黄芪、黄精、紫荆皮、木蝴蝶、金荞麦、覆盆子”为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