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诗怡  张瑾  于林童  张兰鑫  黄力 《中草药》2021,52(20):6336-6343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 8个数据库,同时通过手工检索等其他途径补充文献,筛选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Reviewers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借助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含11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RR=1.29,95%CI [1.20,1.40],P0.000 01),减小P波离散度(MD=-4.54,95%CI [-5.67,-3.40],P0.000 01),减小左房内径(MD=-3.06,95%CI [-4.53,-1.60],P0.000 1),提高射血分数(MD=5.13,95%CI [4.71,5.55],P0.000 01),降低收缩压(MD=-7.48,95%CI [-14.65,-0.31],P=0.04),降低舒张压(MD=-4.36,95%CI [-5.45,-3.27],P0.000 01),具有较好的安全性(RR=0.65,95%CI [0.42,0.99],P=0.0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偏低,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心房颤动复发5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钱红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92-29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胺碘酮是预防直流电复律后房颤复发的有效药物,但应用胺碘酮人群中因不良反应而被迫停药者甚多。本研究选择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稳心颗粒对房颤复发的预防作用及逆转心房结构重构与电重构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房颤动 (甲亢性房颤 )经内科正规治疗后仍然房颤持续者 ,治疗棘手。而施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危险性又大。我院于 1983年 7月至 1999年 11月 ,采用结扎甲状腺上、下极动脉和煎服益气养阴汤方法治疗甲亢性房颤 9例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男 4例 ,女 5例。年龄 2 8~ 4 8岁 ,平均 34 .5岁 ,病程 2~ 4年。甲状腺中等大 ,无气管压迫征。均有心悸、不安、头晕、多食、多汗等症 ,心率 116~ 134次 /min ,脉搏短黜。心电图示 :心房颤动。甲状腺B超、血T3、T4 均示甲亢 ,经内科应用抗甲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以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为检索时限,通过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期刊全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组成、功效、频率等.结果:对检索筛选所得文献进行整理,获得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文献69篇,其中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复方有34篇,43个处方,涉及中药103味,使用中药总频数为475次,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瓜蒌、水蛭、半夏、党参、红花、薤白;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口服类药有15篇,有胶囊、片剂、滴丸、散剂、气雾剂5类共15种药物.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为使用较多的口服药;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注射剂有20篇,13个药品,以丹红注射液使用最多.在69篇论文中与中药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西药检索出9类27个药品,使用225个药品次,统计后硝酸酯类药使用最多,为58药品次,占25.78%,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抗缺血治疗的主药.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揭示了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从1992年至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房颤动3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其中冠心病10例,风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安全性并挖掘选方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G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合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分别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操作。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涉及病例1 0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G患者的临床绝对评分(MD=2.75,95%CI为1.49~4.02,P<0.000 1)、中医证候评分(MD=2.21,95%CI为1.15~3.27,P<0.000 1),临床总有效率、安全性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12项研究选方进行讨论,剔除重复方剂1首,共纳入11首方剂。涉及45味中药,总频次108次;以补气药、补阳药、补阴药为主;多为归肝经、脾经、胃经的药物。高频药物包括黄芪、陈皮、当归、白术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G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但由于所纳入试验文献的总体研究质量较为一般,其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仍需设计更为严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心房颤动用药规律.方法:以"房颤"为主题词检索CNKI数据库2015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建立Excel数据库,利用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具体方法包括频数分析、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药物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颤,但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RFCA术后复发等问题仍亟待解决。中医药可改善房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优势主要包括转复心律,预防RFCA术后复发,治疗原发病并改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10.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疾病,许多患者为功能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现代医学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笔者采用炙甘草汤为主治疗心律失常3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选自我院住院患者60例。所有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中医诊断符合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Ⅲ制定的心悸标准,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疾病,许多患者为功能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现代医学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笔者采用炙甘草汤为主治疗心律失常30例,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4月发表的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并进行Jadad评分,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炙甘草汤加减方在改善心房颤动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疗效(OR值为1.89,OR值的95%CI为1.24~2.86,P=0.003,I2=45%);在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是否转复为窦性心律方面较单独西医常规疗法有优势(OR值为2.70,OR值的95%CI为1.71~4.26,P0.0001,I2=7%)。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房颤动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杨红亚  杨宽 《天津中医药》2011,28(2):115-1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及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予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6.67%,37.78%,对照组分别为75.56%,26.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基础心率、6 min步行试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及Boston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衰康复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中药炙甘草汤加味联合西药及心衰康复运动训练,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心衰患者的体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按照预先设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研究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运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检索到741篇文献,最终纳入17个研究,总样本数为1261例,试验组642例和对照组619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与单用西医治疗相比,能有效降低病死率[RR=0. 45,95%CI(0. 30,0. 68),P=0. 00001];提高总有效率[RR=1. 21,95%CI(1. 11,1. 32),P 0. 00001]、减少住院天数[MD=-2. 7,95%CI(-4. 18,-1. 21),P=0. 0003];缩短机械通气时间[SMD=-1. 33,95%CI(-2. 43,-0. 22),P≤0. 00001]。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和头疼为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偏低,研究结论仍有待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现代临床应用炙甘草汤辨治心律失常的用药加减规律.方法 检索从1994~2010年近20年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数和归经分析.结果 炙甘草汤辨治心律失常时方中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多取其中小剂量,炙甘草的常用剂量为中剂量.其加减用药共计52种,按频次从高到低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活血理气药;其归经以脏为主,出现频次前5位分别是心、肺、肝、脾、肾.结论 炙甘草汤辨治治疗心律失常时常配以补益药加强其补养气血之功,又伍以清热、安神、活血理气之品,以通补兼施、标本同治.炙甘草汤证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用加味炙甘草汤配合慢心律治疗心律失常60例,并与单用西药慢心律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19.
黄飞翔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49-750
本文阐述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药剂在心房颤动 (AF)中的治疗作用、 AF的危险分层及 AF复律时的抗凝治疗,并讨论 AF的中医治疗方法,提出临床治疗 AF应中西医结合以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建库至2019年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临床常用中药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89首复方,核心中药28味,聚为5类,药物配伍组合20个。常用核心药物有炙甘草、麦冬、五味子、丹参、黄芪等,核心药对有麦冬-炙甘草,炙甘草-五味子-麦冬等。结论:中医药治疗房颤配伍规律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安神为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