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御因子是一族较小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碱性肽,含有29~34个氨基酸,带有保护性的二硫键,它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及内皮细胞毒性的能力。人类防御因子α1(HNP-1)存在于人类中性粒细胞中。本研究中,作者采用逆向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从颌骨囊肿囊液中测定HNP-1、分离提纯和鉴定HNP-1,并对不同颌骨囊肿囊液中的HNP-1浓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大鼠腹腔注射甲硝唑后,血清和各种口腔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甲硝唑(5mg/100g体重)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浆、牙龈、牙髓及牙槽骨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甲硝唑血药浓度在10min时达到最高,为67.45 2.871μg/ml,牙龈中甲硝唑浓度在30min时达到54.38±4.78μg/g,而牙髓、牙槽骨中甲硝唑浓度在1h时到达到最高,分别为63.96±2.76μg/g和10.67±1.61μg/g.结论:大鼠腹腔注射甲硝唑后,口腔各组织药物浓度峰值大小及达峰时间不同,但均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牙髓细胞的DNA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来评价脂多糖对人牙髓细胞的影响。 作者将新拔人牙冲洗,纵切获牙髓。采用含一定抗生素的Eagle氏MEM液清洗后取少量培养孵化。用热酚—水法从感染根管分离到的3种细菌即牙龈卟啉菌AE_(12),牙髓卟啉菌AE_(51)和核梭杆菌AE_(91)提纯脂多糖,并以大肠埃希氏菌0111:B_4脂多糖作对照。然后再将浓度为1.10和100μg/ml脂多糖各2ml溶液分别加到人牙髓细胞饲养盘上,测定细胞中DNA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显示3种细菌的脂多糖在1μg/ml浓度时对DNA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无影响,10μg/ml时均引起DNA含量增加,100 μg/ml使DNA含量减少。10μg/  相似文献   

4.
颌面颈部囊肿囊液细菌与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颌面颈囊肿囊液中的细菌与囊肿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96例口腔颌面颈部各类囊液充盈的囊肿手术时抽出囊液立即作细菌培养 ,进行囊壁完整与破损、颌骨囊肿与面颈囊肿、囊肿大小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的比较。结果  96例囊肿中 ,细菌培养阳性者 37例 ,其中牙源性囊肿 2 2例 ,非牙源性囊肿 1例 ,面颈囊肿 14例。囊肿完整者与破损者 ,颌骨囊肿与面颈囊肿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大于 3cm囊肿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多于小于 3cm的囊肿 (P<0 .0 5 )。结论 颌面囊肿囊液中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存在 ,其中部分细菌对囊肿的感染与增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药物释放特征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武  孙卫斌  耿晓文  李谨 《口腔医学》2005,25(6):353-354
目的研究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应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后的局部药物释放特征。方法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在牙周袋内置入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0.05 ml,于置药前及置药后不同时段用滤纸法取龈沟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药物含量,计算置药不同时段龈沟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用HPLC分析标准品盐酸米诺环素的药物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正相关,牙周袋中的盐酸米诺环素浓度可维持>1μg/ml达5 d。结论确定了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后的药物释放特征,药物可在牙周袋内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显示它是一种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囊肿塞子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8年至今巨大颌骨囊肿和替牙期囊肿患者共122例,行开窗减压术后制作125件囊肿塞子(1例多发囊肿),观察效果。 结果 本组病例中100例患者囊腔在1~2年内闭合,包含23例9~12岁儿童,22例患者遗留一小囊腔,需二次手术,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下颌愈合时间较上颌愈合时间短,所有混合牙列期患者恒牙均正常萌出,膨出的面型恢复正常。 结论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佩戴囊肿塞子可以有效地阻止食物进入囊腔,引流出囊液。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36例锁骨囊肿进行了冲洗治疗。冲洗可抑制使囊肿扩大的有关因素,引起囊肿变小,囊腔愈合。材料及方法:36例颌骨囊肿(包括根尖囊肿、牙源性囊肿、残余囊肿、面裂囊肿等)。冲洗方法:用林格氏液、20%葡萄糖溶液以及含有10%一般抗菌素的20%葡萄糖溶液,对囊液中含血液的病例应在2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普通类固醇,依次冲洗,每周一次。对囊液、冲洗液、血清作下列测定:①电解质、无机物、蛋白质及脂质作临床定量分析,②酯胆固醇、磷酸脂、甘油三酯作色谱分析,③脂质、粘多糖作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④测定游离基团,⑤X线照片观察囊腔骨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牙周膜成纤雏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对诺氟沙星的跨膜转运,为根管全身给药假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诺氟沙星溶液孵育HPDLF和MC3T3-E1细胞.超声破碎细胞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胞内药物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结果 10μg/mL诺氟沙星孵育1、5、lO分钟时HPDLF胞内药物含量分别是0.095±0.032ng/μg0.096±0.052ng/μg、0.104±O.078ng/μg;1Oμg/mL诺氟沙星孵育l、5、10分钟时MC3T3-El胞内药物含量分别是0.033±0.018ng/μg、0.034±0.013ng/μg、O.082±0.029ng/μg,10分钟组数据显著性高于前两组数据,20μg/mL诺氟沙星孵育5分钟时MC313-El细胞内药物含量是0.070±0.057ng/μg.结论 HPLC可用于胞内诺氟沙星的测定.HPDLF对诺氟沙星存在跨膜转运,这种转运与细胞外药物浓度及孵育时间有关,还存在着细胞差异.  相似文献   

9.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自 1994年 10月至今 ,应用药物灌洗治疗颌骨囊肿1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中 ,上颌骨 13例 ,下颌骨 3例。男性 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13~ 4 8岁。根尖囊肿 5例 ,含牙囊肿 6例 ,鼻腭管和腭正中囊肿 4例 ,角化囊肿 3例 ,所有诊断依据临床和X线所见得出 ,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所选病例均为单囊型。1.2 方法将注射器刺入囊腔、抽吸囊液 ,反复用 5 %葡萄糖液冲洗囊腔 ,至抽出液清亮后 ,将 0 .5 %甲硝唑液作为留置液注入囊腔 ,并施加少许压力 ,…  相似文献   

10.
牙周炎相关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15~25株产黑素类杆菌群和2株核梭杆菌对四环素、灭滴灵、红霉素、氯洁霉素和杆菌肽的体外敏感性,同时用纸片扩散法观察了杆菌肽对173株产黑素类杆菌群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氯洁霉素对90%产黑素类杆菌群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5μg/ml;红霉素1.56μg/ml;灭滴灵6.25μg/ml;四环素25μg/ml;杆菌肽50μg/ml。2~4单位/片杆菌肽纸片对91.3%的产黑素类杆菌群有抑菌作用。2株核梭杆菌对氯洁霉素、四环素和灭滴灵敏感,但对红霉素和杆菌肽耐药。  相似文献   

11.
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主要指颌骨囊肿的囊壁组织 ,根端肉芽组织等。在临床上对上述残留感染组织的处理方法 ,多种多样。我科自 1 989年 2月~1 998年 1 0月间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对 89例颌骨骨腔内残留感染组织的病例 ,采用液氮进行处理 ,更好地清除了残留的感染组织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89例病人中 ,男性 53例 ,女性 36例。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84岁。上颌骨囊肿及根端肉芽肿占 62例 ,下颌骨囊肿及根端肉芽肿占 2 7例。术后病理诊断 :牙源性颌骨囊肿为 43例 ,其中根端囊肿占 2 1例 ,含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HPDLF)对头孢噻肟钠的跨膜转运,为根管牙周局部及全身给药假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头孢噻肟钠溶液孵育HPDLF和MC3T3-E1细胞,超声破碎细胞后,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胞内药物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结果:100 μg/ml的头孢噻肟钠孵育1、5、10 min时HPDLF胞内含量分别是(0.104±0.030) ng/μg、(0.151±0.007) ng/μg、(0.161±0.046) ng/μg;孵育5 min时, MC3T3-E1胞内含量(0.096±0.027) ng/μg.结论:HPLC可用于细胞内头孢噻肟钠的测定.头孢噻肟钠在HPDLF内存在跨膜转运,这种转运存在着细胞差异.  相似文献   

13.
脂多糖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脂多糖(LPS)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牙髓细胞,检测细胞表面LPS受体CD14(mCD14);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LPS(0.1μg/ml、1μg/ml和10μg/ml)对牙髓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测定不同浓度LPS对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χ2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牙髓细胞不表达mCD14,LPS在浓度为0.1μg/ml、1μg/ml和10μg/ml时可以抑制牙髓细胞增殖(P<0.01)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结论:LPS具有抑制牙髓细胞增殖及牙髓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材料和方法 选择氟浓度为0.03μg/ml和0.06μg/ml的天然牛奶两种,立即冷冻12h,然后复温加入红霉素至30μg/ml再冷冻,防止因细菌繁殖导致其pH下降。取牛切牙唇面直径为6mm的釉质圆片48片,磨平抛光,选择pH为4.6和5.0的两种酸作为脱矿液。实验分6组,每天均用5ml的脱矿液浸泡20h,除第一组(阴性对照组)外,其它各组每天还用1ml的牛奶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尼古丁诱导L-929细胞凋亡及细胞调控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1000μg/ml、10μg/ml和0.1μg/ml)作用L-929细胞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细胞凋亡率;②不同浓度的尼古丁(10μg/ml、1μg/ml和0.1μg/ml)刺激L-929细胞24h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Bcl-2和BAX的活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实验组诱导L-929细胞凋亡。浓度越大时,则凋亡率越高。②尼古丁与L-929细胞共同作用后,BAX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而Bcl-2的活性表达下降。结论 bcl-2和BAX参与了尼古丁诱导的L-9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蜂胶水提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生长增殖、骨向分化的影响,寻找蜂胶促增殖及分化作用的最佳浓度。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蜂胶水提液加入体外培养的HPDLFs中,设置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通过检测HPDLFs的增殖(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含量,观察蜂胶水提取液对HPDLFs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10~150μg/ml浓度的蜂胶水提液对体外培养HPDLFs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100μg/ml浓度时促增殖作用最明显。10~200μg/ml蜂胶水提液均可提高HPDLFs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HPDLFs的骨钙素合成(P<0.05),其中以100μg/ml蜂胶水提液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低浓度的蜂胶水提液能促进HPDLFs增殖和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7.
一、药物成份:取干鸦胆子10粒用火烤脆砸开取仁并研成末分成5份备用。二、治疗方法:1.囊肿部位常规消毒,隔开唾液。2.手持消毒纱布将患侧唇部拉紧并固定囊肿,使囊肿受压而凸起,然后用无菌牙用镊刺破囊肿中央,使囊液流出,最好用棉球压净囊液。3.取备好鸦胆子1份,撒在囊肿刺破部位,用纱布加压5分钟,然后换用第二份药末,操作结束。  相似文献   

18.
唾液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几种不同测定唾液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来寻求最佳测定唾液微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标准方法.方法 比较经典的Griess法、镉柱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对含不同浓度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标准品以及10位健康志愿者混合唾液样本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最低检出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回收率.结果 Griess法和镉柱法测定唾液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最低检出限NO-3为10ng/μl,NO-2为1ng/μl,回收率为91.2%;HPLC法测定唾液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最低检出限为NO-3为0.8ng/μl,NO-2为0.1ng/μl,回收率达到97.6%.结论 HPLC在微量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经典的Griess法.  相似文献   

19.
二次手术结合正畸牵引治疗含牙囊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牙囊肿亦称含牙滤泡性囊肿 ,其发生是由于牙冠与缩余釉上皮之间积聚囊液而成。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的 2 8.8% [1] ,患者常因伴有恒牙的缺失 ,影响面容就诊。常规采用含牙囊肿摘除术 ,术中须将埋伏牙拔除 ,术后再作义齿修复缺牙间隙 ,给患者带来不便。作者采用二次手术结合正畸牵引治疗以保存患牙 1例 ,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 :女性 ,11岁 ,替牙期 ,上下牙弓形态好 ,  |AE |  滞留 ,1 2间距 7.9mm ,6 5 5 6间可见散在间隙约1mm ,前牙覆牙合 2 .5mm ,覆盖 2mm ,尖牙偏近中 1.5mm ,磨牙Ⅰ类关系。上颌Spee…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01、0.1、1、10、100μg/ml的吴茱萸碱处理ACC-M 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ACC-M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结果:吴茱萸碱(1μg/ml以上)对ACC-M细胞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最大生长抑制率可达89%。吴茱萸碱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吴茱萸碱同时可引起ACC-M细胞坏死。结论:吴茱萸碱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或坏死,从而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