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西京医院行非心脏手术的36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为非梗阻性HCM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除1例剖宫取胎术患者因术前合并多源性室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术后转重症监护室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术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非梗阻性HCM患者可安全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原则是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充分保证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维持满意的心率和血压,同时避免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1 麻醉前评估1.1 病史采集病史应该尽力寻找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证据.询问病史还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活动耐量.1.2 多变量指数评分对心脏发病率的术前预测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Lee等1999年研究验证的修正心脏风险指数,随着风险因素的数量增加,危险程度也在升高.6个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被明确列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6只充血性心力衰竭犬模型行心脏减容手术减小左心室容积,观察缓解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只犬均行右心室快速起搏建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4周后检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测定确认模型合格。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左心室折叠术以减小左室容积,术中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及经食管内超声心动指导并确认减容程度。结果 除1例术中死亡无法完成监测全部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提示心功明显改善。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楔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收缩压明显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减少。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减容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外科手术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脏损害状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DCM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DCM患者心脏结构明显异常,并有收缩功能低下、室壁应力增高及左室舒张未压增高。且相关分析表明,舒张未左室容量与左室肌重正相关,r=0.84(P<0.001),左室搏功指数与体循环阻力负相关,r=-0.73(P<0.01),左室收缩期最大壁应力与相对空壁厚度负相关,r=-0.70(P<0.001),左室收缩未期壁应力与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0.46(P<0.05)。表明DCM前后负荷匹配不佳,形成恶性循环;相对室壁厚度减低可致室壁应力明显增高,示其心肌肥厚代偿不足;收缩功能损害同时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损害状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DCM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DCM患者心脏结构明显异常,并有收缩功能低下,室壁应力增高及左室舒张未压增高。且相关分析表明。舒张未左室容量与左室肌重正相关,r=0.84,左室搏功指数与体循环阻力负相关,r=-0.73,左室收缩期最大壁应力与相对室壁厚度负相关,r=-0.70,左室收缩未期壁应力与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 相似文献
6.
心脏病员的麻醉处理妥善与否,对于手术预后有显著的影响,虽然最近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已使很多心脏病员可以安全度过麻醉接受手术,但为心脏病员施行心脏手术时,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选择心血管手术时,病员心脏功能、循环代偿能 相似文献
7.
心脏代偿功能的估计:心脏代偿功能是决定病人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的主要因素,麻醉前必须作好充分估计.心输出量和血压是反映心功能的测定指标.心输出量与心肌缩力、前负荷、后负荷及心率有关.①心血管疾患中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 相似文献
8.
目前合并心脏病手术的患者日益增多,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尤易见于高龄老人。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比较大,因此,要熟悉老年人各主要脏器功能的生理病理变化,心脏病变程度和代偿能力,危险因素,预防术中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必要的。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保持血压、心率稳定,维护好心脏功能,避免进一步损害,避免机体缺氧及电解质紊乱,保持肝、肾等重要脏脏器的灌注。 相似文献
9.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分析王素霞景新爱薛瑞美贾惠敏驻马店市人民医院(463000)我院自1985年1月~1996的10月共对108例心脏病患者施行了非心脏手术,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108例中,男58例,女50例,年龄32~89岁,50岁以上者... 相似文献
10.
当心脏病人因患其它疾病需要进行麻醉和手术时,由于某些疾病能影响循环功能,加重心脏负荷,使原已减退了的心脏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所以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相应增加.有人报告心脏病患者行麻醉和手术的死亡率为6.6%,而无心脏病的对照组为2.4%.因此,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时,其麻醉处理有时比进行心血 相似文献
11.
对83例心脏病人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急症非心脏手术进行了分析。硬膜外麻醉采取小剂量,分次给药的原则,1.5%~2%利多卡因首量10ml左右,麻醉效果全部满意。术中常规面罩吸氧,维持水电平衡,加强呼吸、心电及血压监测,针对心脏病种类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维持生理功能稳定,麻醉手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者。结果表明,分次小量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伴心脏病的急症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对8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功能Ⅰ—Ⅱ级的小儿,施行非心脏手术时按常规麻醉方法处理,其中二例用Colin—308监测仪和Nellcor—180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行监测,未发现缺血、缺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118例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资料.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脏器病变严重程度及代偿能力,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剖宫产合并先心病、风心病者选择连硬外麻醉35例,上腹部采用硬外复合全麻42例,骨科及泌尿科51例部分选择硬外联合全麻,118例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正确,保障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均恢复良好,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术中要防止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导致的心肌氧供减少,也要避免和纠正手术刺激麻醉过浅,镇痛不完善引起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导致的氧耗量增加,因此,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正确的麻醉方法和恰当合理用药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cardiomyopathy,IDC)常伴有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加重心力衰竭或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因而需采用心脏起搏治疗。由于该病具有特殊病理解剖学改变,致心脏起搏治疗时会出现不少困难。现将我院1983年以来合并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9例 IDC 的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术前全面评价心脏病变程度和代偿功能,作好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调控措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防止心肌氧供需失衡和心血管致险事件发生。结果:18例病人无1例因麻醉死亡者。硬外+全麻联合麻醉控制手术伤害性刺激导致的高血压效果较好。麻醉中积极、合理使用麻黄素、多巴胺、阿拉明、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调控血压和心率,以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结论:心脏病病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实施和处理得当,可取得满意手术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往往比较困难。因心脏病未能纠正,再加麻醉药物、手术操作和其他疾病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脏负荷,其危险性相应增加。常见心脏病 (一)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內膜硬化性改变,血管内径变窄,供血减少,有时引起心肌部分坏死,在此期进行手术,死亡率为40~50%,所以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4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的观察,探讨本麻醉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病儿入手术室后以芬太尼10μg/kg,咪唑安定0.1m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麻醉.10kg以下小儿经鼻气管插管.无明显肺疾病小儿用IPPV(间歇正压通气).对存在不同程度肺高压的小儿PCV(压力控制通气).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辅以0.5%~2.0%安(异)氟醚和40%笑气.连续监测患者直肠温度、鼻咽温.围术期视心功能酌情经微量泵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结果14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男68例,女98例.年龄5天~9岁;体重3.08~32kg.疾病种类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60例,法洛四联症(TOF)24例,右室双出口(DORV)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TAPVC)3例,完全房室通道(CAVC)7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2例,单心室(SA,LRCPA)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3例,其他复合畸形19例.无一例麻醉死亡,转流时间为20~300min.结论本方法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和麻醉技术操作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14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的观察,探讨本麻醉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病儿人手术室后以芬太尼10μg/kg,咪唑安定0.1m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麻醉。10kg以下小儿经鼻气管插管。无明显肺疾病小儿用IPPV(间歇正压通气)。对存在不同程度肺高压的小儿PCV(压力控制通气)。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辅以0.5%~2.0%安(异)氟醚和40%笑气。连续监测患者直肠温度、鼻咽温。围术期视心功能酌情经微量泵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结果 14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男68例,女98例。年龄5天~9岁;体重3.08~32kg。疾病种类: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60例,法洛四联症(TOF)24例,右室双出口(DORV)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TAVVC)3例,完全房室通道(CAVC)7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2例,单心室(SA,LRCPA)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3例,其他复合畸形19例。无一例麻醉死亡,转流时间为20~300min。结论 本方法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和麻醉技术操作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39)
近几年来我国胸腔镜手术技术快速发展,有效满足现代医疗工作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胸腔镜手术的开展,手术麻醉管理就应该进行优化,确保能好的适应胸腔镜手术的开展。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结合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