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意义。方法选择行产前检查的76例孕24~28周妇女,每例均口服100 g葡萄糖行糖耐量试验,同时采用唾液葡萄糖试剂盒测定唾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结果正常组与妊娠糖尿病组孕妇空腹血糖和唾液葡萄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妊娠糖尿病组孕妇口服葡萄糖后各时段血糖和唾液葡萄糖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唾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密切相关,通过测定唾液葡萄糖可以间接监测妊娠期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方法孕妇妊娠24~28周时采用二步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即在孕妇妊娠24~28周时随机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筛查,GCT异常者(1 h微量末梢血糖≥7.8 mmol/L)进一步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孕妇年龄(27.59±4.56)岁,GCT异常774例,异常率9.46%。GDM发生率1.46%,GIGT发生率1.04%。结论我院GDM发生率为9.46%。高龄是高危因素。随机50 g GCT与孕周及孕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陈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0):2726-2727
妊娠期糖尿病(GDM)系指在孕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孕期仅依靠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容易造成GDM漏诊而延误治疗。故建议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做50g糖筛查,异常者再行OGTT试验。2003年10月—2004年9月,本院对1770例非糖尿病孕妇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选试验,并对其中184例血糖异常者进行密切随访和采用相应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rl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与糖耐量不良(IGT)检出率的关系,孕妇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影响,评估CCT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幼保健院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的21620例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蝽果:21620例孕妇行GCT筛查:①GDM,IGT的发病率分别为5.32%、4.28%;②不同年龄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以血糖浓度11mmol/L为切点,GDM的阳性预测率86.3%,当以12mmol/1为切点时,PPV提高到95.7%。结论:糖筛查试验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确保母婴安康意义重大;GCT结果异常高时,可单独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而不需进行OGTr试验来确诊.GCT应作为妊娠期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6.
7.
王秀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6):2873-287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测量方法及糖耐量异常对于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口服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GT)空腹血糖均高于7.8 mmol/L 126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检查,同时选择同期126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妇和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结果 126例孕妇中3 h血糖低于正常标准值者占10.32%,2 h占1.59%,1 h占2.38%,空腹占0.79%;高于标准值者3 h占10.32%,2 h占11.11%,1 h占24.60%,空腹占2.38%。割宫产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过多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胎膜早破发生率和子痫前期发生率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围生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妊娠期测量糖耐量属特殊人群,在口服75 g葡萄糖后,坚持4 h无进食进水的情况下很难坚持,可取消3 h血糖检测,同时对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做到早检查、早发现以及早治疗,是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发病率和发病总数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有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较正常人群高3~4倍,而冠心病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笔者从2001年10月—2005年9月对心内科收治入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05例患者(除外已知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常规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异常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常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并提出防治意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述期间我院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31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中已知合并糖尿病26例(包括入… 相似文献
9.
中药羌活有效成分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药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及宽叶羌活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作用。临床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1] 。本文在研究中药羌活水提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基础上,对其有效部位及单体进行了药效实验探讨。1 材料1 1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 2 g ,雌雄各半,由本所动物室提供;Wistar大鼠,体重150~2 0 0 g ,雄性,购自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1 2 药品 实验用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Ting水....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减少糖耐量实验(OGTT)中空腹血糖检测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建卡产检分娩,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97例孕妇的OGTT四次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四次血糖检测(空腹、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服糖后三小时)作为金标准,取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服糖后三小时血糖值为三点法一组;取空腹、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血糖值为三点法二组;取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作为两点法组,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率。结果:四点法与三点法一组诊断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四点法与三点法二组及两点法诊断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空腹血糖检测可减少抽血次数,漏诊率低,孕妇依从性强,可节约有限医疗资源,简单,方便,易掌握,适宜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单项异常(GIGT)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GDM对母儿危害较大,常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酮症酸中毒,早产、感染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畸形、死胎等.而GIGT对母儿的影响尚有争论,笔者对我院确诊的161例GIGT孕妇及围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采取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抽选215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07例,接受早期治疗(28周之前),对照组108例,接受常规干预治疗(28周之后),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地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所有住院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352例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DG),对其FDG〈7.0mmol/L未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352例患者中单纯FDG检测糖尿病检出率为21.6%,糖调节受损率为14.5%例;行OGTT后糖尿病患病率为48.9%,糖调节受损率为27.0%。如果不进行OGTT试验,27.3%的患者将不能被诊断糖尿病,12.5%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被漏诊。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需行OGTT试验以减少其漏诊,基层心血管医生要多地关注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情况,以便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即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验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7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2 月间在东莞市石碣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妊娠糖尿病孕妇 523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接受检查的正常孕妇500 例作为对照,分别对其实施即时 HbA1c 检验,并对其实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FPG)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各项检测结果,并对不同指标诊断妊娠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即时 HbA1c、FPG、OGTT 血糖水平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即时 HbA1c 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 FPG 和 OGTT 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即时 HbA1c 检验应用于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取血量少、检验速度快的优点,而且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有利于疾病的准确诊断、鉴别与早期处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糖尿病小鼠模型筛选桑叶中有降血糖作用的部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85 mg/kg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对4种不同桑叶提取物(桑叶多糖、桑叶生物碱、桑叶总黄酮、桑叶提取物)降血糖作用进行筛选评价;确认有效部位后,再应用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试验及正常小鼠糖耐量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给药10 d后4种提取物中的桑叶生物碱、桑叶总黄酮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糖(P<0.05);均匀设计试验显示,桑叶总黄酮:桑叶生物碱在6∶1时降糖效果较好;桑叶总黄酮+桑叶总生物碱(90+15)、(180+30)、(360+60)mg/kg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P<0.05);桑叶生物碱+桑叶总黄酮15、30 g/kg能够降低正常小鼠灌胃淀粉或葡萄糖后2 h血糖(P<0.05)。结论桑叶提取物中,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桑叶生物碱和桑叶总黄酮,按总黄酮:生物碱6∶1配比应用后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能改善正常小鼠的糖耐量。 相似文献
19.
退热合剂处方筛选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干酵母造成大鼠发热模型,以大鼠体温下降为筛选指标,对退热合剂的处方组成进行优化筛选,得到退热合剂的最佳处方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