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代谢综合征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基础,是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罹患冠心病、脑卒中风险大,并发症多,预后差,严重威胁国民健康[1]。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患患者群已超过2亿。代谢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复合体,现代医学对其病理生理认识一直沿用原有单一疾病模式,治疗上亦是针对各代谢异常组分分别治之。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具有独特的  相似文献   

2.
从痰湿瘀论治代谢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耀先 《新中医》2007,39(12):68-68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组成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糖代谢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常见形体肥胖,周身困倦,神疲嗜睡,少气懒言,口干口苦,头昏目眩,或痛有定处,皮肤黏膜瘀斑,肌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由葡萄糖、脂类等代谢异常引发的一组病症,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血脂异常、高黏血症、高凝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脂肪肝、微量蛋白尿等,涉及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多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的女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以不孕和月经失调就诊,以月经稀发或无排卵、多毛、痤疮、肥胖、B超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临床特征。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超重或肥胖,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根据中医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  相似文献   

5.
以肥胖及其相关的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组成的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组首要疾病,建立肥胖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肥胖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有营养性肥胖、精神抑制药致肥胖、维生素D致肥胖、下丘脑损伤致肥胖、双侧卵巢切除致肥胖等。仅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就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家兔等,建模评价指标有体增重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不同的肥胖动物模型,其模型动物、造模方法、肥胖指标高低及用途等均有较大差异,论文系统阐述了降脂减肥研究中常用肥胖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特点,为降脂减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代谢综合征(MS)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T2DM或糖耐量受损)、高血脂等组成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糖代谢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常以形体肥胖,周身困倦,口干口苦,多尿多饮,头昏目眩等症状,笔者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代谢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MS)目前的国际疾病分类编号为ICD-9.277.79(Clinical Modification),最早曾有"X综合征"、"死亡四重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等多种名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代谢综合征"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8.
浅谈以健脾渗湿法为主论治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儿  孙景波 《新中医》2008,40(2):104-105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的疾病状态,以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4项为主要表现.该病发病率高,其中的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表现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医学没有代谢综合征的病名和论述,按其临床症状,当属眩晕、湿阻、消渴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陶静 《内蒙古中医药》2022,(12):161-163
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疾病,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多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较高。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多囊卵巢、排卵功能障碍、高雄激素等,可引起不孕、肥胖、多毛、月经异常等症状。中医药对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比较丰富,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可采取中药、针刺、针药联合、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本文基于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对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统计研究表明,超过50%的美国人体重超标,大约20%的人达到肥胖诊断标准[1]。在我国,肥胖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也广泛受到关注,但就体重超标会给个体带来何种严重影响,及指导人们如何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等仍显欠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的改变,以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为组成的代谢综合征已成为首要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组疾病[2]。肥胖是这类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紊乱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高达5%~10%.患者除卵巢多囊样改变、不排卵、闭经、不孕等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外,还伴有肥胖、多毛、痤疮等症状.它的核心病理是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笔者用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脾瘅新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脾瘅是源于《黄帝内经》的重要概念,结合《素问?奇病论》和《素问?通评虚实论》的论述,可推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基本一致:二者具有共同的基础和始动因素——肥胖,共同的核心病机——中满内热;其演变除进展为消渴(2型糖尿病)外,还可引起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脂肪肝、痛风等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该理论明确了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复杂症候群的共同源头,为从根本上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即从肥胖入手、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等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针对脾瘅发病过程和中满内热的核心病机,分别采用消膏降浊、开郁清热、活血通络等治法对证治疗。  相似文献   

13.
温馨  王兴亚  孙崇德  李鲜 《中草药》2017,48(14):2972-297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肥胖可诱导巨噬细胞浸润到脂肪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进而引发慢性炎症,并可进一步发展成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浸润、调节信号转导及抗氧化等途径抑制肥胖相关炎症,并降低与其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肥胖诱导炎症相关的发病机制出发,概述近年来黄酮类物质抑制肥胖所诱导的慢性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在调控代谢炎症及其相关疾病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筛选更多有效的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胥改珍 《山西中医》2003,19(4):61-62
198 8年Reaven提出X综合征的概念 ,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中心性肥胖、高黏高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低减等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内在关联的一组症候群 ,这内在的联系就是上述疾病都具有胰岛素抵抗的共同生理病理基础 ,即所谓“共同土壤”。人们把这些相互关联的疾病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又称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成为上述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来看 ,它既与先天遗传易感性有关 ,又是后天因素饮食、肥胖、少动等作用的结果。中医认为 ,主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大半个世纪以来,肥胖的患病率较其他疾病的患病率逐渐突显出来。肥胖对人体的伤害,不仅表现在外貌的肥肿影响美感上,更重要的是在身体机能上,还会导致常见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综合征[1]。有专家已明确提出肥胖病已经同艾滋病、吸毒成为当今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三大杀手[2]。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可寻于中国历代医学著作中。中医认为肥胖归因于"痰湿"、"脾失健运"、  相似文献   

16.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也是疑难杂病之一。起病多见于青春期,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及黑棘皮症等[1]。在中医范畴内多囊卵巢综合征属"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导师陈莹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及研究工作30余年,在临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亦为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近年来学者们对于该病研究发现,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脂肪多分布于腹部,主要以腹型肥胖为主。本文通过对带脉理论的深入阐释,探讨带脉与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生理与病理关系,梳理本病的发病本源,认为带脉气血不畅、痰瘀阻滞是腹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关键,通调带脉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治疗方法,期望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膏浊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仝小林  刘文科 《中医杂志》2011,52(10):816-818
膏浊病涵盖2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多种代谢紊乱疾病。基于《黄帝内经》膏浊论述,结合临床实际系统阐述膏浊病的成因、发展、转归等内容,以期为类似代谢综合征的多代谢紊乱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是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始动因素和共同成因,因此防治中心性肥胖是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关键。本研究认为,冲脉之逆气里急与中心性肥胖(腹部胀满)的发病相关,提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应以疏通调畅循行于胸腹部的冲脉及其相关经络为重点,通过导引、针灸、膏摩腹部各穴进行腹式呼吸和按摩脐腹等多种传统外治方法和腹部保健方法的结合,促进腹腔内脏腑的新陈代谢,改善由于腹部经络气机阻滞所导致的代谢机能下降,进而远离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有研究显示,我国有34.1%~43.3%的PCOS患者合并肥胖[1].肥胖包括以体质量指数(BMI)为判定的全身性肥胖(BMI≥25 kg/m2)和以腰臀比(WHR)为判定的腹型肥胖(WHR>0.85).临床研究已证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肥胖型PCOS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不良妊娠发生风险增高[2],进一步发展容易引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3-4],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现将肥胖型PCOS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