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心疗、体疗、食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疗)、理疗五法结合(五位一体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临床总结。结果:3-6个月治疗,通过临床评价,治疗有效率迭80.6%。结论:应用五位一体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是一种较全面的综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均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涤痰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①头针治疗②体针治疗③结合中药,以涤痰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结果:治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8%。结论:涤痰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涤痰祛瘀汤。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一;显效1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6.05%。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 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中风后遗症患者78例,以减轻后遗症.结果 患者经住院治疗1月后评定疗效,基本痊愈19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3例.结论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要点是促进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并与其它西医院的病人进行比较,认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护理中风后遗症的最佳护理措施,此法疗程短,见效快,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续命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和药物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损伤比对照组概率小.结论:药物和针灸推拿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近两年到本院治疗的74例中风后遗症病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根据常规西医标准用药,观察组37例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连续施治2周后,研究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施治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89%,相较于对照组的64.86%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分值相对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展开治疗,药效更加理想安全,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适合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均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风之中西医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风病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收治的30例患者中,有9例痊愈,留有较轻后遗症者18例,有3例效果不理想。总有效率90%。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前景广阔,值得推广。力争更大限度使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风后遗症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脑活素、肠溶阿斯匹林、脑复康等,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口服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83.6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略低于对照组3.5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期间,我院共有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进行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论: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能化瘀祛痰,通经活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谈通络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总结古籍内容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自身临床应用体会,客观分析通络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治疗应用。结果:通络法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通络法是临床治疗大法,是中风后遗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病证分型及论治方法值得我们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风经过救治,生命体征稳定后多留有后遗症,如意识欠清、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笔者于2006年5月~2011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经上级医院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采用西药脑活素静脉滴注,并配合中医辨证分型,对证用药治疗。结果:65例患者,治愈20例,显效3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8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青 《光明中医》2011,26(8):1654-165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21例中,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组21例中,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8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本组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中风后遗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共78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的39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西药脑活素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脑复康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1、阿司匹林;治疗组的39例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配合针灸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1.3%;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比单纯的西医治疗,能使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