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abortion).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且多数为早期流产.停经、腹痛及阴道出血是流产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流产发展的各个阶段,其症状发生的时间、程度不同,相应的护理原则亦不同.本节主要阐述自然流产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发生于12周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至不足28周者为晚期流产.自然流产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按其临床经过又分为4种:  相似文献   

3.
妊娠于孕28周前自然终止者称为流产.如在孕12周前自然终止者称为早期流产,在孕13~27周自然终止者为晚期流产. 一、病因 (一)染色体的异常 是流产的主要原因,包括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在早期流产时,染色体异常占50%~60%.  相似文献   

4.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 000 g而终止者.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本节内容仅限于自然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数为自然流产.早期自然流产中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晚期自然流产为中医堕胎、小产范畴,反复自然流产相当于中医"滑胎"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自然流产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多数为早期流产[1]。流产的病理过程随发生的时间不同而异。妊娠8周前发生的流产,胚胎多先死亡,继而底蜕膜出血,胚胎的绒毛与蜕膜层剥离,刺激子宫收缩而被排出;因胎盘绒毛发育尚不成熟,妊娠产物多可完全剥离而排出,故出血不多。妊娠8~12  相似文献   

6.
流产与保胎     
流产是指胎儿体重不到500g 而终止妊娠者。这时胎儿不能存活,妊娠12周前终止妊娠称为早期流产,妊娠12~28周之间终止妊娠称之为晚期流产。妊娠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如精子或卵子一方或双方有缺陷均可引起流产,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变异,精子老化,卵子老化,或配子不成熟都可导致受精卵发育异常或胚胎死亡导致流产。通过自然流产排出物的检验,大约有22~60%标本中有染色体异常,精子和卵子结合时,精子、卵子中染色体数目又回复成双倍(2n=46)。如染色体异常可引起流产。染色体数目异常:多倍体——  相似文献   

7.
李传辉  金红  解碧玉 《新疆医学》2009,39(11):40-41
妊娠于孕28周前自然终止者称为流产,如在孕12周前自然终止者称早期流产,在孕13~27周自然终止者为晚期流产,当死胎或妊娠物已死亡而滞留宫腔内数周者称为稽留流产。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流产妊娠28周之前,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母体称为流产。在妊娠12周前发生者称为早期流产,12~28周为晚期流产。临床上可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过期流产。流产合并感染者称为感染性流产。不全流产时可致大出血、休克,危及孕妇生命。  相似文献   

9.
妊娠中断于28周以前,称为流产.发生在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孕12~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流产为常见疾病,诊断与处理不及时可造成大出血或盆腔感染,严重者影响健康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1先兆流产概述先兆流产主要指产妇在妊娠28周以前,其阴道开始出现少量的流血,随后腰部呈现阵发性的疼痛感以及下腹痛,但是经盆腔检查后,产妇的宫口未开,并且胎膜完整,并没有出现妊娠物排出,经过检查产妇的孕周和子宫的大小完全相符。例如:产妇的症状加重,很可能直接导致产妇发生流产。当产妇的妊娠在28周以前便终止,这样的临床现象称之为流产。例如:产妇在妊娠12周以前便发生自然终止,这样的患者称之为早期流产,若妊娠停止于13~27周,则称之为晚期流产。根据相关研究人  相似文献   

11.
孕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由于导致流产的因素很多,流产又多是回顾性的诊断,临床上很难找到确切的原因。为提高妊娠成功率,增强人们的优生意识,笔者从遗传基因缺陷、母体因素、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小于1,000克,身长短于35厘米,称为流产。发生于孕12周(3个月)以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于孕13~28周(3~7个月)者称为晚期流产。流产有以下几种类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过期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按临床发病过程和转归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育年龄妇女从怀孕开始到胎儿娩出,整个妊娠时段是极其复杂而又十分协调的生理过程。在这40周即280天中,多种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时常影响着母体和胎儿。如果不利因素占优势的话,那么正常怀孕将出现异常情况,孕早期便会发生流产。1.什么叫流产怀孕的时间不足28周、子宫内胎儿的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通过机械或药物等人为因素终止的人工流产。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前者即自然流产。流产又分为两种类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学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 g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1]。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称为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or repeated pregnancy loss,RPL)。RPL可以进一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此前没有妊娠分娩史,继发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此前至少有一次妊娠分娩史。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如果把一些未认识的妊娠计算在内的话,流产率更高,这包括在月经来潮前的流产。但对于有流产史的病人,其流产复发率低于30%。也就是说,实际上80%~90%妇女在自然流产后将有一次成…  相似文献   

15.
药物流产一般应用于妊娠49d内的早孕流产,成功率达90.91%,但在临床上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终止妊娠的时机,妊娠达到12~16周,此时终止妊娠,羊膜腔穿刺成功率低.我院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终止中期妊娠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流产是指妊娠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克以下者。按照我国标准,妊娠28周前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肖青主任医师告诉作者: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必要时丈夫也要进行相应检查。复发性流产胎盘组织物切勿丢弃,它可为病因诊断提供依据。目前,有计划生育二胎的夫妻不少,复发性流产更值得关注和警惕。首次流产不主张硬保初孕女性对流产都有恐慌心理,一旦出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12周至28周终止者称晚期流产,若先兆流产发生此期为晚期先兆流产。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汪晓莉 《求医问药》2014,(3X):41-41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后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评价为其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分为3组,将25例孕周≤7周的瘢痕子宫患者归入早期妊娠组,为其采取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方案进行治疗;将28例孕周在7周到16周之前的瘢痕子宫患者归入中期妊娠组,采取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清宫术的方案为其进行治疗;将19例孕周在16周到26周之前的瘢痕子宫患者归入晚期妊娠组,为其采取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物排出时间等相关数据。结果:早期妊娠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达96.0%,其中只有一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流产,无流产不成功者。中期妊娠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达到92.9%,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流产,无流产不成功的患者。晚期妊娠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为78.9%,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流产,有2例患者流产不成功。结论:在选择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时,应根据其孕周、病程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仔细考虑各种终止妊娠方案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9.
药物流产一股用于妊娠49d内的早孕流产,其完全流产率达90%~95%[1].但在临床上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最佳终止妊娠时机,使妊娠达到10~16周,对这个时期终止妊娠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个较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质量不足1000g的自然流产,过去定义为妊娠28周前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习惯性流产[1]。RSA发生率约占育龄期妇女1%[2]。RSA发生机制复杂,近1/2的RSA患者的病因未明[3],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且认为大多跟免疫因素有关[4]。正常妊娠时母体通过复杂精细的免疫系统调控,使母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保护胚胎不受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