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模拟抢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的作用。方法:2015年4月对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22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查统计,先找出产科急救存在的不足之处,2015年7月起进行相关的急救能力培训,以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开展流程管理并配合模拟抢救演练的方式为主。对演练前后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产科护士在急救操作技术、观察方法、主动抢救、物品准备等方面能力较为欠缺;演练后护士各项急救能力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演练前(P0.05)。结论:对产科护士急救不足之处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模拟抢救演练可有效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培训的20名急诊护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受培训20名急诊护士为观察组,在培训中应用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观察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急救操作规范性及培训满意度。结果:两组培训前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培训后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分工明确、动作迅速、站位合理、操作准确、条例清楚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可提高急诊护士培训质量,增强急诊护士综合能力,规范其临床操作,且急诊护士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路径导师制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本院三院区急诊低年资护士47名为实验组,采取双路径导师制实施培训;选取2012~2013年急诊低年资护士35名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培训,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每月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医护抢救配合协调率、护士风险应急评价合格率、医护患三方满意率、年度理论操作优良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双路径导师制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可以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激发培训导师带教意识,提高了急诊低年资护士急救理论、技能及综合能力,提升了急诊整体培训能力与水平,保障了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措施。方法:选取急诊科5年内工作的30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科室对所有护士从交流沟通技巧、服务态度、专科知识、护理操作、急救技术、抢救常规及事故配合等方面进行培训,并通过技术操作、理论考试及模拟演练对培训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急诊科近两年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发现,护理人员在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急救能力等方面考核优良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经培训后急诊科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急诊科根据急诊科特点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对低年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语言交流沟通技巧、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方法:模拟急救“情景演练”、利用“抢救车培训”和实战观摩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包括护理急救知识与技能、急救流程、反应能力等,对70名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实施应急培训后,护士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提高了28.9%,应急流程的执行合格率提高了20.8%,急救流程实施的平均时间较培训前缩短了21.8%,抢救车内所有药物的作用,常用剂量及注意事项的知晓率达到100%。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可快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置能力,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护士的工作信心,减少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抢救车专项演练对心内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医院于2019年2~8月对19名心内科护士进行抢救车专项演练,实施强化培训,并对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观察专项演练实施前(2018年7~2019年1月)和实施后护士取药、给药时间等,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8名演练医师对护士配合程度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心内科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取药、给药时间及抢救物品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抢救车专项演练可显著提升心内科护士抢救综合能力,提高医护人员配合度,缩短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抢救车专项演练应用于内科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6月48名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急救能力培训管理,为实施前。以2018年7~12月48名内科护士为研究,在于实施前基础上引入抢救车专项演练,为实施后。以试卷形式考核护士理论成绩,记录实施前后护士取药时间、完成给药时间及抢救物品准备时间,以问卷形式调查医生对护士抢救配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取药时间、完成给药时间及抢救物品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抢救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抢救车专项演练应用于内科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管理可提高护士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其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配合医师抢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医类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医类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43所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的注册护士299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类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中医类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条目均分为(2.86±0.31)分,量表的3个维度中救援能力得分最高,应急知识次之,急救认知最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大部分护士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中"以患者为中心"及"责任心"得分最高,"组织指挥能力"及"沉着应对"得分最低;护士所在医院的等级、职称及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实践与模拟训练是影响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P 0.05)。结论重庆市中医类医院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不同层次的中医类医院护士开展有针对性、不同形式的培训,从而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突发传染病的认知与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突发传染病认知调查问卷和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对医院21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医护人员对突发传染病的总体认知得分为(16.35±3.85)分,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的突发传染病认知得分高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P0.05);医护人员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能力得分高于国内相关研究得分(P0.05),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准备能力得分和救援能力得分低于国内相关研究得分(P0.05);医生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救援能力得分低于护士(P0.05);传染病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的突发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基层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总体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必要对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突发传染病事件相关培训,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应急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43名医生和护士进行模拟演练,观察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急救操作、仪器使用、急救相关知识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较模拟演练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仪器使用及急救相关知识较模拟演练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拟演练后患者的满意度较模拟演练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模拟演练可以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应急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应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将集束化管理运用于急诊突发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以提高急诊科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30起突发事件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发生的27起突发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抢救分区域、护士分层次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评价2种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医患满意度、护士到位及时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护士到位及时率、抢救成功率、医生及家属的满意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提高。结论:集束化管理运用于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的实施中,可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优化急救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的急诊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以2007年1月-2010年9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69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对原发病、抢救措施、治疗方案及最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昏迷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方法,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昏迷的原因化学物中毒(28.06%)、脑血管病(33.81%)、颅脑损伤(25.90%)和其他(12.23%)。结论:接诊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必须快速判断病情,做出及时的抢救措施,这对于提高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交接班方式对提升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方式进行调整,将各岗位正在执行的传统交接班方式转变为新型交接班方式,即增加了病区各岗位大交班及床边随机理论抽问、操作抽考演示及情景模拟、联想等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急诊专科理论、专业技能、应急处理能力3方面的考评,并进行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评价更新的交接班方式对提升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专科理论、专科技能、应急能力评分在交接班方式改变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接班改变前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58.0%,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69.0%;交接班方式改变后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78.0%,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为83.0%。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交接班改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更新的交接班方式,能有效提高护士急救护理核心能力,对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急诊科实习护生;将40例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调查2组护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教学后,研究组护生在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2组护生对于教学方法的调查中显示,研究组护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急诊科实习护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的质量,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晓云 《西部中医药》2014,(12):131-132
目的:探讨溺水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给予23例溺水患者现场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结果:23例溺水者除1例现场死亡外,其他22例经过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迅速转运。入院后开展绿色通道,除了2例轻度溺水留在急诊科观察外,其他20例均收入内科病房继续抢救治疗。经跟踪观察,20例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平均9天。结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张邑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26-127
目的:分析急诊护生压力来源,探讨缓解实习压力的方法,从而改善急诊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Roy适应模式用于管理急诊护生的压力,把护生看成一个有适应能力的系统,从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三方面全面识别急诊环境下引起护生压力的压力源.带教老师从控制压力源、提高护生适应能力两方面来管理急诊护生工作压力,从而促进护生对实习过程中各种应激源的适应性反应,消除不适应性反应.结果:实施后急诊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利用Roy适应理论识别和管理急诊护生压力,可以缓解急诊护生实习压力,提高急诊护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沈晓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30-13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接诊的36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异位妊娠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抢救和一系列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组织抢救,有效补充血容量,迅速手术止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抢救技术、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异位妊娠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管理者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区4所综合性医院3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区4所综合性医院32名急诊科护士SCL-90各症状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护理管理者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以期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下更大程度的提高护理质量,更优质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护理人员遭受暴力事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遭受暴力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医院暴力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急诊科护士遭受暴力侵袭的各种原因,并提出应对防范措施。结果:暴力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家属)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就诊时间过长、服务意识不够、沟通能力差、医疗费用过高等。暴力事件多发生在中午10:00~14:00,上半夜21:00~23:00。暴力事件的发生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肢体暴力威胁、辱骂、故意损坏财物、肢体暴力。护理人员遭受暴力事件后产生委屈、抑郁、焦虑、失眠、不想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等情绪。结论: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的服务质量、沟通技巧、医院的就诊环境不理想、医疗费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新护士带教方法,使新护士能迅速适应急诊工作模式,提高急诊工作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近两年50名新护士的带教工作。结果:急诊新护士带教工作的开展存在多种问题。结论: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相应对策,提高带教质量,使新护士能尽快适应急诊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