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亚强教授微观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张亚强教授微观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其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整体观与局部观相结合,提出余毒内阻、气滞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治疗以活血理气、解毒为主,并结合辨证选药;在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复习古今文献,分析了中药外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分析了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等在中医外治中的地位,提出了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指导中医外治,有利于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治疗部位、治疗方法和选方用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星亮 《新中医》2011,(10):39-4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分经综合治疗对90例肩周炎患者采取推拿、针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90例患者,痊愈30例占33.3%,显效50例占55.6%,有效5例占5.6%,无效5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治(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辨证施治和辨证论治是同一概念,整体平衡是辨证施治的特点,辨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辨证中正确运用辨证求因,明确“主证、兼证、证中证、综合证”诊断,在“治病求本,治未病”辨证中,有效甄别验证,因果倒置,标本倒置的正确性。积极采取前期辨证早期治疗,将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亚健康亚临床状态的回顾性前瞻辨证,将有助于隐性病因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辨证是早期诊断,施治是早期治疗,病程中强调和重视“早期辨证施治”求证反证验证辨证贯穿始终。求因求证求是求本是实现疾病早期诊断的关键。古典中医核心理论同现代诊疗技术及生物识别技术的积极采用,必将提高辨证施治的整体水平及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预则立,体质辨证、保健辨证、病因辨证、有效的疾病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早期辨证,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患于未然。理法方药,使辨证施治更趋完善。试错及纠错辨证,诊断性用药是减少误诊误治的有效途径。冲击疗法,鸡尾酒疗法,长期疗法必须严格剂量,疗程并合理用药。治病必求于求本,生命在于保健。祛病健身,保健是本,祛病是标,在整个病程中有效的辨证施治,正确预见疾病各阶段尤其是并发症的恶化及转归康复是提高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育症主要包括精液异常所致不育性功能障碍不育、输精障碍不育。不育症的病因为肾虚、湿热、瘀毒。三者兼夹为患,贯穿疾病始终。辨证方法采用中医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尤其经络辨证理论在中医男科辨证、诊断、治疗中尤其重要。男性不育症始终存在络虚、络瘀,故治疗大法为化瘀通络。化瘀通络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黄褐斑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气血虚弱、肝气郁滞、痰湿内停、肾精亏虚等四型,观察运用中药辨证内服,结合祛斑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本科制作的祛斑面膜外敷,结合中药辨证分别给予以益气养血法、疏肝解郁法、祛痰利湿法、补肾填精法中药内服治疗,共治疗黄褐斑50例。结摹总有效率96%。结论中药辨证内服结合祛斑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虚寒型痤疮多见于女性,基于六经辨证,将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运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温经汤加减治疗,临床收效良好。该文主要探析基于六经辨证治疗虚寒型痤疮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马丽俐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马丽俐教授认为,热、湿、瘀是银屑病的关键病因。在辨证上,需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尤其应注重舌脉之变化,局部辨证需重视疹色、形,以及所发部位。在治疗上,宜标本兼治,顾护脾胃后天之本应贯穿整个疾病治疗过程;内服和外治相结合,以求最佳疗效,创有外治基本方银花散,可依据病情轻、中、重各阶段而选用;强调认真望闻问切,重视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20例,给卡马西平治疗。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率77.27%,对照组有效率45.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耳鸣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对于本病的辨证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抑郁症辨证分型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从辨证分型标准、临床治疗和物质基础等方面详尽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特点、变化规律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对于抑郁症辨证分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旨在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研究规范化,为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探索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方法:用中医宏观辨证结合结肠镜下微观辨证法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40例。结果:治疗1个月后,40例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用中医宏观辨证结合结肠镜下微观辨证法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满意,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思维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分型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索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机理,将30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7例)、对照组(97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寒型、热型、寒热虚实夹杂型)结合辨证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张氏医通》白芥子膏贴敷固定穴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有效率为71.13%,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辨证分型结合辨证取穴药物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中医药疗法因“简、便、廉、验”,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从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中医辨证角度探索肥胖症的病机,有助于针对不同证型的肥胖症患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唐定书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要介绍唐定书副主任医师从医近三十年来治疗皮肤科常见瘙痒性疾病的经验。针对不同的瘙痒,唐师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原则,分别使用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症状辨证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对于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辨证治疗。方法研究习惯性流产患者的病因病机,并在确诊的基础上,为其进行辨证治疗,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均实现了对于胎儿的稳固与保养。结论以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实现正常健康的孕育,应当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看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均未取得满意疗效,笔者从六经辨证的实质、结合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探讨以六经辨证理论为指导、以六经厥阴病理为原则、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7.
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路广晁关键词萎缩性胃炎;麦门冬汤;黄芪建中汤;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多缠绵难愈,且易恶变。多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简述如下。1气阴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不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辨证施治和一般护理,不予辨证施护。观察组给予常规辨证施治同时,根据不同症型予辨证施护。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辨证施护配合辨证施治不寐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纪淑萍  辜洁敏  陈超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63-1165
总结李赛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儿科糖尿病的辨证思路、临床应用及特点。李赛美教授认为运用经方应以辨证论治思想为原则,具体以六经辨证及八纲辨证为主,辨证时应注重患儿脏腑娇嫩、反应清灵等生理特点,采用方证对应的治疗方式,用药时注重药味及用量的调整。临床上治疗特点为药取平和,忌大热寒,随体量定。其中运脾调脾是主线,疏肝宜关注。  相似文献   

20.
罗秋平 《光明中医》2008,23(12):2000-2001
什么叫辨证?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什么是施治。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遣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既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说,因各类病症千差万别,连患者患什么病还没有搞清楚,何来对症下药?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即是辨证,然后根据病人、病情进行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