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川地区121例健康成人血液流变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血液流变学近20年来发展甚为迅速。通过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测定,可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且可作为中医血瘀证的诊断及疗效判定的依据之一。为此,我们于1985年对银川地区健康成人的血液流变学几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调查对象对银川地区121名不同年龄、性别的回、汉族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及离退休人员进行调查。其中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4岁,被调查者经体检均属正常健康人。被调查者在采集标本前两周内未服用过任何药物,采集标本前3天内未吸烟,采集标本时无任何急性病。血小板聚集实验在标本采集后3小时内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检验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的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比率,对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再随机选择检验科2014年1月~2014年8月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观察组,均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管理;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个阶段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6例(7.20%)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溶血、凝块、采集时间不恰当等。观察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给予相应的优化与加强措施,观察组共4例(0.08%)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观察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时,必须要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采集、检验,才能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我院亚低温治疗患者30例,开始亚低温治疗前、亚低温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标本采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上病例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未见亚低温治疗导致血液粘度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益六西格玛在降低儿童血液标本溶血率和改善血液标本采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4月1日—6月30日363份患儿血液标本作为改善前,2019年7月1日—10月30日528份患儿血液标本作为改善后。改善前采用常规血液标本采集流程,改善后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比较改善前后的溶血率、血液标本采集流程时间和主要问题发生次数。结果 改善后,患儿血液标本溶血率(2.46%)低于改善前(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P=0.00);患儿血液标本采集流程由改善前的(11.10±1.24)分钟缩短至改善后的(7.02±1.04)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57,P=0.00);改善后无针接头采血、操作流程不规范、操作护士年资低、采血管顺序不规范、运送时间长等主要问题发生的次数明显低于改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改善患儿血液标本采集的流程,降低患儿血液标本的溶血率,提升临床护理及标本检验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煤矿工人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探讨引起血液流变学增高的原因及查找对策。方法将1623例门诊检查血液流变学的体检者,分成实验组(煤矿工人组)和对照组(非煤矿工人组),分析两组各年龄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总体增高情况;实验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煤矿工人井下作业工作年限、接触煤粉尘量、合并肺部疾病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煤矿工人组血液流变学总体增高率为53.33%,明显高于非煤矿工人组的27.91%(P〈0.01);血液流变学增高随煤矿工人井下工作年限、接触煤粉尘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血液流变学与伴有肺部疾病密切相关(P〈0.05)。结论煤矿工人血液流变学总体水平偏高,血液粘度相应增高,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煤矿工人生活质量,及时改善生产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加强宣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少医患双方感染的机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对临床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的优点、缺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并进行操作方法的改进。结果避免了采血引起血液标本不合格及血污染等现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血液污染的机会。结论采血时管塞穿刺针倾斜插入试管,避免血液直冲管底造成机械震荡发生溶血;多管采集时抗凝标本应放在中间采集;正确使用软管采血针。  相似文献   

7.
吴燕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21-4122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并出现误差的12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标本误差原因为:标本采集因素24例,占20.0%;标本送检因素52例,占43.3%;标本检验因素20例,占16.7%;患者自身因素24例,占20.0%。结论临床上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可发生在血液标本检验的各个环节,需加强重视,规范检验过程,减少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易珊林(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消化内科)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液流变学;粘滞性血液流变学近年来在我国医学中得到迅速发展,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引起机体微循环障碍,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肝硬化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已有较多报道[2],但原...  相似文献   

9.
张加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52-1152
临床上,血液标本的采集是护士日常工作之一,通过护士正确规范的采取,不仅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及时地为临床上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下面笔者就血液标本的采集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液标本的采集会影响实验室分析结果并成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为探讨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质量控制实践,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分别从采集前准备、血液标本的分类、采血部位与方法、采血时间、采血容器、血液标本的处理等方面对临床护士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及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细节纰漏、注意事项以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与同行分享经验并为临床上保证为实验室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标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如何正确采集检验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 对2007年7~11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血液标本31557份,不合格标本886份,占2.81%;尿液标本770份,不合格标本36份,占4.68%;粪便标本755份,不合格标本41份,占5.43%;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 。 结论 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欣 《大家健康》2016,(8):56-57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两年期间共收治患者1042例,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来判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结论:严格的遵循采集过程的步骤方法,控制标本容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检验的误差,降低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潘庆珍 《中外医疗》2012,31(13):141-141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以传证血液检验结果的质量,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1-6月份血液检验科的50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分析误差形成之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50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形成之因包括:(1)患者因素占50%(25/50);(2)标本采集因素16%(8/50);(3)标本送检因素占24%(12/50);(4)标本检验因素占10%(5/50)。结论在检验血液标本的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较多,所以应规范检验科各项工作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与血清睾丸酮含量关系的探讨尹石华,李玉萍(山东东营胜利油田胜利医院,山东东营,257055)关键词脑血管病;血清睾丸酮;血液流变学近年来,随着生物流变学的发展,以血液流动性和粘稠性为中心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关...  相似文献   

15.
张悦梅 《当代医学》2013,(35):107-108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收集、贮存、运输中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客观作用。方法2012年10-11月所收集的1980例血液标本为例,分别对其进行凝血[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4项]检测。结果1980例血液标本中,105例标本与基准数据有误差,误差率为5.30%;在这105例误差标本中,血液标本中出现小凝块的有11例,采血量和抗凝剂的比例失调有85例;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注入肝素抗凝后送检的标本共5例;在留置针位置进行采血时,标本混入肝素和无关液体的标本共4例。结论标本采集方式的不同和检查时机的不同都会导致凝血结果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戚其学曹云鹏1李玉芬夏阳2(第一临床学院血液流变室,沈阳110001)关键词胃癌;血液流变学近年来,癌症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探讨血液粘滞因素在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并对胃癌扩散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ηp、HCT和血沉方程K值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ηp和HCT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ACS患者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付麦旺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40-141
目的:建立血液标本采集规范的操作方法及完善的工作制度。方法: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接收等人员的培训及管理。结果:血液标本采集环节出现的误差明显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因采集原因所致误差。结论:正确采集使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为临床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生化检验血液标本的来源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它是指从病人准备抽取标本到送至检验科的过程是否延长。有人统计约占整个分析过程的57.3%,而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往往是导致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生化检验约90%以上是血液标本,血液标本大多由临床护士采集,因标本采集不属临床治疗,由于不了解标本采集前的要求,造成血生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验室检查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自愿加入研究的人员250例,对250例人员采集血液作为标本,观察采集的时机、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的影响。结果:标本采集的时机、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均有影响。结论:对采集血液标本严格执行,可以提高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