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价值。方法对104例因出现上腹不适来本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别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并进行分析。结果 13C-UBT阳性80例,阳性率76.9%,RUT阳性78例,阳性率75%,二者均阳性76例,二者均阴性22例,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经用χ2检验方法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3C-UB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无放射性、可重复等优点,可作为HP诊断及评估HP治疗疗效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不适宜胃镜检查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HP)几种临床检测方法,寻求最适宜临床推广的快速HP检测方法。方法:对本院200例因消化道症状来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别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C呼气试验(13C-UBT)及HP粪便抗原检测HP感染,评价其在HP检测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此三种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以RUT为"金标准"比较,HpSA优于13C-UBT检测,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SA检测在对HP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并对其检验方法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通过胃镜检查,确认感染幽门螺杆菌120例患者,分别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C呼气试验(13CUBT)、HP粪便抗原(HpSA)免疫快检卡检测HP感染,比较3种试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13C-UBT呼气试验敏感率93.56%,准确率为95.16%;HP粪便抗原(HpSA)免疫,敏感率92.23%,准确率为93.54%;酶试验(RUT)敏感率90.22%,准确率为90.32%;13C-UBT呼气试验和HP粪便抗原(HpSA)免疫,敏感率及准确率明显高于速尿素酶试验(RUT)。结论根据不同检验方法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幽门螺杆菌(HP)测定,有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HP)测定诊断的敏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口臭与口腔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口臭与口腔内、胃内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对口臭的病因进行研究,找出治疗口臭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及消化内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口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行胃粘膜活检组织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P,口腔内均行后牙牙菌斑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P。从中选择l00例患者,根据口腔内及胃内HP感染情况分成四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案治疗,然后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臭组的口腔内及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91.5%、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三联药物 口腔洁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口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口臭的直接致病菌之一。三联药物 口腔洁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口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黏膜组织的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与胃液快速尿素酶试验在幽门螺杆菌(HP)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9月因上腹部不适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2例,分别予以胃黏膜组织的qPCR检测、胃液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测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幽门螺杆菌。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HP检出情况。结果: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尿素酶试验的阳性率高于病理学检查和q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与尿素酶试验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的特异性高于尿素酶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PCR和尿素酶试验的敏感性相当,均能有效检出HP感染,而qPCR特异性高于尿素酶试验,且不受药物影响,保证了胃肠道疾病中抗生素及抑酸剂等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诊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依赖胃镜检查的有创性检测方法如快速尿素酶试验 (RapidUreaseTest,RUT)、细菌培养、病理组织切片染色等 ,其他无创性检测方法如血清学检查、1 3 C呼气试验 ( 1 3 Cureabreathtest,1 3 C -UBT)、1 4 C呼气试验 ( 1 4 C -UBT)、PCR等[1 ] ,但每一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性检测手段1 4 C -UBT、血清学检查HP -IgG与有创性检测方法RUT、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对H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从而为临床选用无创性检测手段提供依据。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7.
齐洪渡  张登荣 《吉林医学》2013,(29):6107-610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胃镜检查。采取快速尿素酶试验法等方式进行幽门螺杆菌测定,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和银染法敏感性分别为97.9%和96.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酶试验和血清HP抗体敏感性明显低于13C-尿素呼气试验和银染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检测方法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幽门螺杆菌常用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龙岗中心医院就诊患者及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不同病变HP感染率,分析三联疗法及伴随疗法根除率。方法应用~(14)C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及体检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对就诊患者行胃镜检查,统计其结果,收集三联疗法及伴随疗法治疗后复查患者资料,统计其根除率。结果 9 616例初查患者中HP感染率为42.16%,310例体检者HP感染率为3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季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疗法根除率为59.19%(264/446),伴随疗法为82.14%(23/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患者HP感染率高于体检者,不同病变HP感染率有差异,就诊患者HP感染率及根除率均处于国内外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纤维胃镜的普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etr Pyloru,HP)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作者总结了自1996年9月到1998年9月本院消化科胃镜室行胃镜检查同时检测HP共720例,统计HP在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对221例因胃病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于胃窦幽门前区取活检标本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胃镜检查前作14C-UBT以决定是否感染HP.结果:慢性胃炎组177例中,两种方法比较x2=3.6845,P>0.05;消化性溃疡组41例中,两种方法比较x2=0.9288,P>0.05.两种方法对HP感染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对确定患者的HP感染状态是一种非常安全、可靠而又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 患者869例,根除852例,根除率达98.4%,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部病例均为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证实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早期胃癌术后等疾病,同时经14-碳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儿童消化性溃疡41例,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检测幽门螺杆菌(HP)36例,阳性19例、阳性率52.8%,4周后治愈36例、好转5例,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病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时行纤维胃镜检查,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胃镜检查在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564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223例胃黏膜HP.结果 564例中成功检查563例,检出疾病53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324例、消化性溃疡112例、十二指肠球炎89例.223例HP检测中,总阳性率45.29%,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49%(40/63)、浅表性胃炎39.84%(49/123)、十二指肠球炎37.50%(9/24)、胃溃疡28.57%(2/7).结论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儿童HP感染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快速尿素酶试剂检测 145 1例胃镜检查病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并取胃窦粘膜组织行病理检查 ,明确慢性浅表性胃炎程度及有无肠腺化生。结果  145 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中轻度、中度、重度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各为 17.1%、6 1.3%、78.4% ,而并发肠腺化生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48.3% ,其中轻度及重度HP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中度胃炎及肠腺化生病人的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但同时亦受药物、酒精、胃十二指肠反流等因素影响 ,另外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化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党进胜  陈万军 《河北医学》2007,13(7):819-82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人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40名老年胃癌患者和40名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的老年病人进行HP检测,检测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胃粘膜组织涂片、Gram染色、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结果:胃癌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胃癌HP感染率高于进展期(P<0.05);肠型胃癌HP感染率明显高于弥漫型及混合型胃癌(P<0.01);非贲门部胃癌HP感染率高于贲门部胃癌(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对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意义。方法: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与28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研究,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采集血清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结果:慢性荨麻疹组胃镜、胃粘膜组织病理改变率及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阳性检出率相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对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H1-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应考虑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并行抗HP三联疗法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有关幽门螺旋菌(简称HP)在青年军人胃病中的感染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而了解HP在因胃病转诊行胃镜检查的青年军人中的流行表现,对于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由HP引起的胃病均相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确定出血原因,同时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GH)、肝源性溃疡(HU)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HP感染与门静脉高压无相关性,而与肝源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以便针时病因进行治疗,是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同步检测110例胃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液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含量,以了解其在胃良恶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在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0年3月~2002年3月因上消化道症状作胃镜检查的住院和门诊患者110例,男61例,女49例,年龄25~60岁,平均(44.5±1.25)岁,除外心肝肺肾疾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按检查结果分为3组:慢性胃炎(CG)组48例;胃溃疡(GU)组35例,其中伴出血者15例,未出血者20例;胃癌(GC)组27例,3组中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80例,未感染者30例。同期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胃镜检查基本正常,HP阴性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1.2 标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病例统一钳取距幽门口2cm内胃窦小弯侧组织4块分别作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法榆测HP,两种方法均阳性为HP感染。胃镜检查后1d内抽取空腹静脉血10ml,分离血清后置低温冰箱保存,专人盲法分批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xloyi间称HP)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关系十分密切。目前检查的方法较多,如细菌培养,组织切片镜检,尿素酶呼吸试验等,但存检测时间较长,检测仪器贵重,不适宜基层医院等弊端。为找到适合于一般医院开展的简、易、行方法,我们对因上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而实行手术的患者,采用3种(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尿素酶试验;空腹胃液尿素氮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