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丽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18-219
目的了解全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特征。方法对8年孕产妇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年间全县活产数19018例,孕产妇死亡18例,孕产妇死亡率94.65/10万,前4年孕产妇死亡率96.09/10万,后4年孕产妇死亡率92.90/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前三位孕产妇死亡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产科出血为主。结论几年来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持续有效,应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9年1月-2008年12月死亡的孕产妇逐个进行分析和评估。特别是自开展生殖健康项目以来与前四年的孕产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10年中活产数38337例,孕产妇死亡19例,死亡率49.56/10万。前四年孕产妇死亡率80.19/10万。自开展生殖健康以来孕产妇死亡率29.95/10万。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结论及早发现孕产妇高危因素,并逐级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提高对产科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急重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WHO报道:2000年全世界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400/10万,不同国家孕产妇死亡率相差较大,发达国家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0/10万,亚洲为330/10万。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1989~199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对8709220例孕妇的监测结果显示,孕产妇死亡5984例,7年中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77.4/10万。其中城市为45.5/10万,农村为95.4/10万,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3.0/10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各种社会因素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孕产妇死亡,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卫生116个监测点1996-2002年的孕产妇死亡数据.及采用现况调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相同地区的社会因素的资料.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结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对孕产妇死亡率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地方财政收入、住院分娩率和粗出生率对孕产妇死亡率有直接作用;已通公路的乡,农村人均收入.住院人次.广电覆盖率对孕产妇死亡率有间接作用。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培训:加强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海北州二县1997~2001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海北州孕产妇死亡情况,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引用海北州1997~2001年孕产妇死亡报告资料进行现况研究。结果 海北州刚察县、海晏县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非新法接生率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是导致二县孕产妇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死因以产科出血、妊高征和内科合并症为主。结论 重视防治产科出血,提高产科质量,进一步做好围产保健工作,加强孕产妇管理,尤其是加强对高危孕妇的专案管理,以及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杜绝土法接生等是有效降低当地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3.32/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53.5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最终目标,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是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并针对其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最低值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进一步降低普洱市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普洱市孕产妇死亡情况。结果2007年全市出生活产23380人,孕产妇死亡15人,死亡率64.20/10万。死亡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结论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全社会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9.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才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对孕妇产前、产时、产后整个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能反映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而且是衡量产科工作质量极为重要、敏感、综合的指标。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现状,明确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于2007年10月对我市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了评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涪陵区2000—2006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制订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按照WHO推荐的标准对涪陵区2000-2006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涪陵区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75.07/10万,后4年的孕产妇死亡率比前3年明显下降。孕产妇死亡的前4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结论政府重视、多部门协作、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孕产妇死亡率调查对有效地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县1980-1996年溧水县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于下。1调查资料1.1时间及对象:1980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深水县孕产妇(从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内)死亡54例,不包括葡萄胎、计划生育手术意外及意外死亡的孕产妇。1.2方法:根据54例孕产妇死亡卡,由专人到产妇家中、分娩地点、治疗单位进行调查、审核,整理并经南京市围产协作组重新评审每例孕产妇的死因。1.3结果:①孕产妇死亡率:我县1980~1996年孕产妇死亡54例,平均死亡率为55.49/10万…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协孕产妇生命的并发症,妊娠晚期由于生理、病理的变化使孕产妇对氧和血液的需要量增加,加大血液动力学及心血管的变化,孕产妇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心脏监护处理水平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是孕产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2001年~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区2001年~2005年五例孕产妇死亡.及对2001年。2005年我区流动人口17例孕产妇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朝阳区五年内,奉区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4.93/10万。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离血压综合征、脑出血、异位妊娠。朝阳区五年内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51/10万。前三位死亡原阂依次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我区的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异位妊娠、脑出血。需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与数量,加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和危重症抢救,可进一步降低我区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导致孕产妇出现高度危象的因素及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对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意义。方法:将2005年至2013年我们保健所收治的200例高危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孕产妇出现高度危象的原因,对比在对这些高危孕产妇实施管理前和实施管理后两个阶段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结果:经研究,导致这些孕产妇出现高度危象的因素包括不良孕产史、胎盘和羊水因素、胎位异常、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和胎儿宫内窘迫等。经过对这些孕产妇实行管理后新生儿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这些孕产妇实施管理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的死亡率在对孕产妇实施管理前和实施管理后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产前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对其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及加强对其进行妇幼保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孕产妇及围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管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临沂市2002年孕产妇死亡回顾性调查,总结临沂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临沂市2002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午临沂市活产总数98395人,孕产妇死亡37例,孕产妇死亡率为37.71/10万。孕产妇死因顺位: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并发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并发肝病、产科感染、肺栓塞、其他。从居住地区、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产龄、孕次胎次、死亡地点、时期及接受妇幼保健措施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协孕产妇生命的并发症,妊娠晚期由于生理、病理的变化使孕产妇对氧和血液的需要量增加,加大血液动力学及心血管的变化,孕产妇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心脏监护处理水平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是孕产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醴陵市10a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及时了解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的影响因素,找出孕产期保健及产科处理上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醴陵市10a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6年醴陵市孕产妇死亡率56.01/10万,后5a比前5a显著下降p〈0.05(X^2=5.887),其下降顺序为:产科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子宫内翻、妊娠高血压疾病、肺栓塞。结论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包括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及高危转诊制度,取消家庭接生及非法接生,建立有效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提高乡级产科质量和县市级医院产科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新玉  张山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230-230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皮山县2004—2008年我县孕产妇死亡情况,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找出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调查孕产妇的死亡率和漏报率对有效地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焉耆县的初级保健评审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