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生进行病因研究,关系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有效的治疗和指导预防,是临床科研选题的重要方面,病例对照方法的论证强度优于医生习惯的病例组分析或现况调查,其逻辑思维方法与临床医生诊察病人的方式相似。具有样本小,相对简便易行等优点,在我国临床科研中的应大力普及。 相似文献
2.
精索静脉曲张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方法 在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结果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与手淫密切相关。结论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是在解剖因素基础上,曲手淫这个动力性因素引起,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减少手淫的发生率,降低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进而降低男性不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卵巢癌)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蚌埠市4所医院108对病例和对照的生育史,疾病史,避孕史,家庭肿瘤史和饮食因素等。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孕和孕次较少(OR=0.24,P〈0.01),动物脂肪摄入量多(OR=4.25,P〈0.01),肿瘤家族史(OR=3.18,P〈0.01,与卵巢癌发生的有显著 相似文献
4.
PHC致病因素的1:2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艳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4):309-3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致病因素。方法与结果 对98例PHC和196例非肝癌瘤对照进行了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炎病史、胆管病史、抗-HCV(+)、HBsAg(+)、-HBc(+)、抗-HBe(+)、抗-HBcIgM(+)、AFP异常升高、CEA异常升高均为PHC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经1:25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最终有5个因素进入模型,即胆管病名(OR=8.12)、HBsAg(+)(OR=10.18)、抗-HBc(+)(OR=9.85),抗-HVC(+)(OR=55.06),和AFP升高(OR=4.43)。结论 HBV和HCV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胆管病史者容易发生肝癌,AFP异常升高可作为PHC发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陕北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摸清并掌握陕北原发性肝癌(HCC)的主要危险因素,探索病因模式,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999-12/2000-12在陕北3所市级医院确诊的88例HCC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0.01的因素有个人肝病史,HBsAg,anti-HBc,HBeAg,anti-HBe,内向性格,平时心情、乙肝家族史,其OR分别为19.5,54.9,12.1,4.4,27.3,2.1,10.1和11.3,P<0.05的因素有anti-HBs、吸烟、饮酒、负性生活事件,HCC家族史,其OR分别为0.4,1.8,2.0,2.0和2.7,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保留条件进入最终模型的因素有:HBV感染,个人肝病史、平时的心情、饮酒和乙肝家族史。未发现因素之间有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结论 陕北HCC的主要危险因素是HBV感染、个人肝病史、平时心情,饮酒和乙肝家族史。另外负性生活事件、内向性格、HCC家族史和吸烟也与HCC的发生有关。anti-HBs是唯一的保护因子。预防和控制陕北原发性肝癌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了广西玉林地区的四个县在1990年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期间死亡的108例孕产妇,同时按配比原则要求调查了216例存活的孕产妇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1991、1992年分别为71.04/10万、57.87/10万、53.91/10万;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72.22%,影响该地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重度妊高症、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未做产前检查、多胎计划外生育、低收入水平、缺乏妇幼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艳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致病因素.方法与结果对98例PHC和196例非肝癌瘤对照进行了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炎病史、胆管病史、抗-HCV(+)、HBsAg(+)、抗-HBc(+)、抗-HBe(+)、抗-HBcIgM(+)、AFP异常升高、CEA异常升高均为PHC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经1∶2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最终有5个因素进入模型,即胆管病史(OR=8.12)、HBsAg(+)(OR=10.18)、抗-HBc(+)(OR=9.85),抗-HCV(+)(OR=55.06),和AFP升高(OR=4.43).结论 HBV和HCV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胆管病史者容易发生肝癌,AFP异常升高可作为PHC发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雷州半岛人群肺癌与吸水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半岛地区人群有吸水烟的习惯,作者对1995年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住的全部雷州半岛籍肺癌病人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着重了解吸水烟与肺癌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吸水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性低于吸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性。吸水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性低的原因可能怀吸水烟者的吸烟剂量少、水过滤有一定效果、水烟丝的有害成分偏少有关,值和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少学者认为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关系甚为密切 ,但其与肝癌的关系研究不多。为此本研究采用 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探讨社会因素对肝癌的影响规律 ,为肝癌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病例来自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温医附一院、温医附三院及温州中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 ,共 1 80例。病例诊断严格依 1 990年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照选自同期非肿瘤、非消化系统的门诊及住院病人 ,要求对照与病例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小于 5岁 ,按 1 :1配比。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 ,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伊犁州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分布情况,揭示与CHD发生有关的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为CHD的预防提供相关指导。方法:根据现有442例CHD患儿,并从伊犁州8县1市随机抽取884例儿童,采用2∶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HD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8个与CHD发生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怀孕早期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阶段,环境和遗传因素在CHD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CHD的病因学研究对减少CH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避免有害环境因素的接触和加强孕期保健有益于减少C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索社区人群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社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梅林街道所属4个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匹配(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家族史、父母身体肥胖、脑力劳动、自身超重、高脂高糖食品、病毒感染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结论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常见慢性病,只有通过健康教育与社会预防,诸如适当地减少高脂纯糖的摄入量,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或静态生活方式)和病毒感染,长期有计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才能得到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全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7,(2)
急性脑血管病是当前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探讨其危险因素,我们以临床住院病例为样本,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病例组为1984年4月~1986年3月住院的50例病人,均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其中脑出血27例,脑梗塞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椎基动脉 相似文献
15.
1995年5我们对南通市城南小学868名学龄儿童进行了高血压病调查,查出血压偏高儿童27例,患病率3.14%,随即应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泰安市脑血管病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9年9月1日至1990年2月28日在泰安市四家医院住院的120例脑血管病(脑出血和脑栓塞)病人进行了1:1配对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心脏病、男性饮酒、中风家族史、嗜好吃肥肉及相对高体重是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高低均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剂量反应关系(P<0.01)。高血压病人患脑血管病与中风家族史无显著性联系(P>0.05),而非高血压病人患脑血管病则与中风家族史有显著的统计学联系(P<0.01)。调整高血压后,中风家族史与脑血管病仍有显著的统计学联系(P<0.0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索卵巢上皮癌(卵巢癌)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蚌埠市4所医院108对病例和对照的生育史、疾病史、避孕史、家庭肿瘤史和饮食因素等,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孕和孕次较少(OR=0.24,P<0.01)、动物脂肪摄入量多(OR=4.25,P<0.01)、肿瘤家族史(OR=3.18,P<0.01,与卵巢癌发生有显著联系。结论:不孕和孕次较少、动物脂肪摄入量多和有肿瘤家族史是卵巢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