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中西医结合阶梯系统疗法组、西医阶梯系统疗法组各22名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指标有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纵维蛋白原等。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优于西医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12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黄素珍*李廷谦*关键词肺原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分类号R256,R541.5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3.
中风又称卒中 ,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因其严重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已成为中老年人疾病中第一位。对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的研究是医学界历年研究的重点、热点。笔者对近 10年来中风病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做过详细调查 ,现总结如下。1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晏庆德[1] 认为在多种中风危险因素中 ,肾虚、血瘀、痰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 ,其他各项危险因素无不与这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各种老年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无不与痰浊血瘀密切相关 ,这些病变都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 ,肾虚———衰老———老年病…  相似文献   

4.
麻桂凤 《中外医疗》2014,(16):137-13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特点。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特点、微循环特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积分总积分(1.11±0.2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及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血小板黏附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均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综合疗效显著,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水平优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凝固性、粘滞性以及心脏、血管粘弹性的科学。其各项指标也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观测内容,尤其是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血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概念,血瘀证是对血液流行不畅而在经脉内外停滞瘀积,导致疼痛、肿块、出血、皮肤及舌质青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份流动变形规律的学科,是物理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自1966年首届国际血液流变学会议以来,国外研究十分活跃。我国的血液流变学研究始于70年代,首先是从研究中医的血瘀证开始的。10余年来中医药的血液流变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疾病的诊断与辨证、预防治疗、药物作用机理等领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现简要回顾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计量仪器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分别就计量仪器在血液和血浆粘度、血流的测量以及血液成分测定和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指出不同计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特点等.最后总结了计量仪器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血液流变学在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  周玉宝 《医学争鸣》2004,25(24):2269-2269
1 临床资料 2004-01/2004-10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男42,女18)例,年龄39~84岁.全部患者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协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80(男58,女22)例为对照,年龄24~65岁.患者和对照均于清晨空腹采集肝素抗凝血5 mL,2 h内完成检测,使用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各指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各指标均高于对照(表1).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是观察切速变化时,血液粘度的改变。本文将过去常规用的(?)±S改为曲线拟合。用一方程表示,使用此法更适合临床和科研的需要。现介绍如下: 几个基本概念 (一) 曲线拟合在医学资料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是曲线关系,或在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特发性水肿患者抗氧化能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就诊的94例特发性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氢氯噻嗪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祛湿逐瘀利水组方汤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抗氧化能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98%,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SOD、MDA和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和NO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2.
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物体的形变与流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目前流变学的概念及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预后判断等方面已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为心脑血管病和其它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理论、新思路、新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血管疾病属神经系统疾病,它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笔者通过观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5 0例 ,收到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来源 本组 5 0例 ,均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其中 ,男性 2 6例 ,女性2 4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16岁 ,平均 4 5 5岁。1 2 临床表现 口角向一侧歪斜 ,口角、眼角下垂 ,笑时更为明显 ,患侧不能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哨等。1 3 血液流变学改变 血脂有不同程度增高 ,见表1。2 治疗方法2 1 西医治疗 针对病情应用抗凝血、扩张血管及维生素类药物。2 2 中医辨证 实证 :平肝豁痰、通经活血。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相似文献   

16.
17.
血液流变学原理在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近十多年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的各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仅发现了许多疾病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而且发现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可作为许多疾病诊断、治疗及愈后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介绍血液流变学在这些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血液流变学是20年来随着生物工程学发展而兴起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和变形的规律。本文仅就血液流变学原理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控制血糖、降压及调节血脂治疗,合并感染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蛭五藤通脉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芪蛭五藤通脉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同时通过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而有利于预防脑梗死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