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急诊内镜治疗对老年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92例高龄患者,分成内镜组(n=43)和对照组(n=49),对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以及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还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7d后内镜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6±13.48)μg/L比(176.89±47.35)μg/L、(31.76±13.85)μg/L比(68.48±24.87)μg/L、(113.39±63.78)μg/L比(309.86±117.13)μg/L,P均〈0.05];内镜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0.2±1.7)d比(13.2±2.4)d、(3.3±1.0)d比(5.5±1.2)d、(15±1.6)d比(20±3.0)d,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5%比22%,P〈0.05)。结论早期内镜介入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能明显缓解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女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治疗且年龄≥60岁的StanfordB型AD患者,按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7例)及老年女性组(41例),年龄分别为(66.8±5.3)岁和(65.5±4.6)岁:对两组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男性组和老年女性组年龄及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及伴发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氧血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组高血压病史知情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71.1%(27/38)vs.88.9%(56/63),P〈0.05],入院首诊高血压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28.9%(11/38)vs.11.1%(7/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高血压1级、2级、3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最高收缩压,人院脉压差.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女性组入院最高舒张压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4±23.8)mmHg vs.(103.9±17.3)mmHg,P〈0.05;1mmHg=0.133kPa]。两组患者多采用联合药物降压,选用静脉用降压药物比例及口服降压药物种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组应用利尿药的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13/38)vs.9.5%(6/63),P〈0.05]。随访期间两组血压治疗达标率、总病死率及夹层相关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StanfordB型AD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低,入院舒张压高,经正规的降压治疗后,可获得较理想的血压达标率。对老年女性患者需重视早期诊断,合理用药,积极控制血压,以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胆红素和C一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l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和c一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根据超声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其中动脉硬化组再分为有无斑块两亚组。结果动脉硬化组中血清cRP明显高于非动脉硬化组(4.1mg/L土1.1rag/L比2.3mg/L±0.7mg/LP〈0.05),而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非动脉硬化组(12.8/*mol/L±1.3/Umol/I.比16.8〉mol/L±1.5/Umol/I.,P〈0.05)。校正年龄、总胆固醇、糖尿病和收缩压等危险因素后,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CRP和颈动脉硬化明显正相关,其中男性OR值为1.95(95%CI1.46~2.82,P〈0.01),女性OR值为1.76(95%CI1.36~2.04,P〈O.05);而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颈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关系,其中男性(浓为0.66(95%C10.46~0.80,P〈0.01),女性OR为0.49(95%CIO.28~0.71,P〈0.01)。结论颈动脉硬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卒中或心肌梗死发生密切相关。血清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硬化正相关.而血清胆红素与颈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肾功能、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7例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组给予口服铁剂加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心功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111.2±3.3)g/L比(99.3+4-3)g/L,P〈0.05],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161.4±39.7)μmol/L比(198.2±41.7)μmol/L,P〈0.05],肌酐清除率增加[(43.8±7.1)ml/min比(39.0±8.8)ml/L,P〈0.05],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3.1±0.7)比(2.3±0.5)],血浆biT—proBNP显著下降[(11236.1+430.7)ng/L比(2215.3±950.2)ng/L,P〈0.05]。对照组上述参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应用rhGH和口服铁剂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纠正贫血,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老年与非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Auto-CPAP疗效比较。方法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通过7h多导睡眠图确诊OSAHS患者35例,并对其进行单晚的Auto-CPAP治疗,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Auto—CPAP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Auto-CPA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HI、MAI、最长暂停时间、最低SaO2、平均SaO2、SaO2〈90%比例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对于睡眠结构影响仅非老年组慢波睡眠(SⅢ-Ⅳ/TST)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o—CPAP治疗老年组和非老年组OSAHS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的发生率迅速升高。目的:探讨老年AUGIB的病因、临床结局和主要死亡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0年1月老年AUGIB患者378例,按年龄分为低龄组(60~80岁,n=231)和高龄组(〉80岁,n=147),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急诊诊疗和临床结局,并筛选高龄组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组患者较易发生合并症(P〈0.05)。两组的主要出血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高龄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比例明显低于低龄组(P〈0.05).食管炎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两组均少见再出血和需行急诊手术止血者。高龄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和死亡率高于低龄组(P〈0.05)。高风险特征型、人院血尿素氮升高、再出血、严重合并症与高龄组患者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严重合并症是高龄组患者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AUGIB患者再出血和急诊手术率均相对较低,高龄患者预后较差,严重合并症是造成高龄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在第六人民医院老科就诊的老年患者62例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男性患者按照MMSE测定分数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0例)与认知功能障碍组(3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雌二醇(E2)水平,并根据Vermeulen公式计算游离睾酮(FT),比较两组患者TT、E2和FT水平的差异,并分析TT、E2、FT与老年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男性中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雌二醇[(20.88±5.10)pmol/L vs(27.00±9.61)pmol/LP〈0.05]、总睾酮[(4.52±1.88)mmol/L vs(6.42±1.84)mmol/L P〈0.05]、游离睾酮[(0.043±0.022)nmol/L vs(0.092±0.034)nmol/L P〈0.05]水平较认知功能正常组低(P〈0.05)。结论老年男性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性激素水平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导痰与传统法导痰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20例60岁以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3%盐水2ml+盐酸氨溴索15mg,B组用3%高渗盐水4ml,分别进行压缩雾化导痰,两组患者痰液送检并进行痰培养。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B组为30.0%;A组排痰成功率为98.3%,合格率88.3%,B组排痰成功率为75.0%,合格率71.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导痰的痰量分别为(9.5±2.0)ml和(7.5±2.3)ml;细胞数分别为(9.5±1.3)×10^9L和(10.2±1.3)×10^9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74±9)ng/L和(61+8)ng/L;白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96±8)ng/L和(84±56)ng/L;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0.0%和50.0%。A,B两组在痰量、细胞数、TNF-α和IL-8、痰培养阳性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盐酸氨溴索导痰较传统导痰法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杨珉  马行一  舒贝  栾森  曾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1622-1624
目的探讨老年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RT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1例老年组与69例非老年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血、尿生化指标异常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与非老年相比。老年组继发性RTA患者病因中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较大(19.35% vs 4.35%。P〈0.05);首发症状以乏力萎靡(90.32%,P〈0.05)、骨关节疼痛(54.84%,P〈0.05)多见;合并心电图异常者较多(32.26% vs 5.80%,P〈0.01);并发骨质疏松(16.13% vs 4.35%,P〈0.05)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25.81% vs 4.35%,P〈0.01)的比例增高。少数可发展为尿毒症甚至死亡;两组患者误诊率均较高。结论老年RTA患者中。糖尿病所致比率增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应给予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胃肠内补液用于治疗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NKHD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NKHD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24例,行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方法;常规组22例,行单纯静脉补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4h与48h血糖分别为(17.4±7.2)mmol/L与(9.8±3.4)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21.8±8.3)mmol/L与(11.5±5.8)mmol/L(P〈0.05);观察组24h血钾为(4.6.±1.9)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5.1±1.6)mmol/L(P〈0.05);观察组24h血钠为(141±10)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149±12)mmol/L(P〈0.05);观察组24h与48h血浆渗透压分别为(314±12)mmol/L与(301.±9)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325±15)mmol/L与(312±13)mmol/L(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或低血钾等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占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除采用静脉补液外,加用胃肠内补液疗效更为显著,可较快恢复代谢,纠正患者高渗昏迷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TNFR—Ⅱ水平治疗前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正常对照组(26例)及慢性心力衷竭患者(60例)血清sTNFR—Ⅱ水平。其中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倍他乐克治疗组(30例),疗程4周,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采血测sTNFR—Ⅱ。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血清sTNFR—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3±4.13)μg/L和(2.34±0.76)μg/L,P〈0.05];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组及倍他乐克组治疗后血清sTNFR-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5±5.12)μg/L和(4.38±1.76)μg儿,(9.04±4.76)μg/L和(4.67±2.15)雌儿,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浆STNFR—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1.76)μg/L和(4.67±2.15)μg/L,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TNFR—Ⅱ水平增高,倍他乐克不影响慢性心衰患者血浆sTNFR—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1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纳入研究,人院后即进行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记录患者30d死亡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对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PSI评分Ⅳ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为(961.55±186.49)μg/L,V级为(1122.53±197.98)μg/L,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159,P〈0.001);死亡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1112.59±215.25)μg/L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920.46±126.89)μg/L(t=6.239,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PSI有明显相关性(r=0.47,P〈0.0001);ROC分析表明D-二聚体的AUC为:0.79(95%CI:O.72~0.85),和PSI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5,95%CI:0.78~0.91,P=0.095)。结论D-二聚体水平对住院老年重症CAP患者30d死亡率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确诊为STEMI患者(12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FWR的患者29例。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组和未再灌注治疗组。结果 FWR总体发生率为2.3%,其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28例(10.2%),发生FWR 6例(4.7%);接受PPCI患者623例(50.0%),发生FWR 2例(0.3%);未再灌注治疗患者496例(39.8%),发生FWR 21例(4.2%)。FWR组与非FWR组间临床特点比较,高龄(70.2±9.09岁比63.2±11.23岁,P=0.042)、合并高血压病史(62.1%比33.0%,P=0.013)、糖尿病病史(55.2%比23.5%,P=0.022)、合并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58.6%比21.9%,P=0.012),既往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3%比18.4%,P=0.018)等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心功能(Killip≥Ⅱ)、静脉溶栓治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00 mg/L与心肌梗死后发生FWR相关。结论高龄、心力衰竭、静脉溶栓治疗以及hsCRP>100 mg/L是预测FW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PACHE-Ⅳ评分在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57例,对其进行APACHE-Ⅳ评分。以评分差异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记录两组患者病后30d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分析APACHE-Ⅳ评分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中的评估价值。结果157例患者中,53例高危患者和104例低危患者APACHE-Ⅳ评分分别为(63.27±9.69)分和(40.18±5.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年龄及TNT水平分别为(72.14±13.26)岁和(1.31±0.30)μg/L,均显著高于低危组的(59.38±12.47)岁和(0.79±0.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危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患者均显著多于低危组(P〈0.05)。两组患者APACHE-Ⅳ评分越高,30d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且APACHE-Ⅳ评分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正相关(r=0.649,r=0.731,P〈0.05)。结论APACHE-Ⅳ评分可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且在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长远  邹琪  秦俭  王晶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581-1582
目的研究血乳酸、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预后并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1.92±0.84mmol/L和2.98±1.57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88±3.65和22.47±6.91,(P〈0.05),C-反应蛋白分别为5.57±5.74ms/dL和5.7±6.16ms/dL,(P〉0.05)。结论血乳酸和APACHEIt评分可评估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单纯的1次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评估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生存预后诊断阈值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55例确诊PBC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和(或)进行肝移植。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定量资料或分类变量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采用ROC曲线确定预后诊断指标及阈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组间生存率,评价临床意义。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50个月(6~316个月),3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33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年龄≥55岁、TBil1.8 mg/dl、血清总IgG17.2 g/L、Mayo评分(MRS)6.11对肝硬化阶段PBC患者具有预后诊断价值;4项指标作联合分析,串联的特异度可达99.18%,灵敏度为5.56%,总符合率为79.23%;并联时,其灵敏度可达100%,特异度为24.51%,总符合率为40.77%;对年龄≥55岁组,TBil1.8 mg/dl组,IgG17.2g/L组,MRS6.11组分别与其对照组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55岁、TBil1.8 mg/dl、IgG17.2 g/L、MRS6.11可能对肝硬化阶段PBC患者生存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及原因,并分析其对短期死亡终点预后价值。方法入选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选取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测定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测定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观测住院期间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T3、FT4、TSH水平分别为(2.33±0.47)ng/L,(12.5±2.4)ng/L和(1.32±0.99)μU/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FT3、FT4、TSH水平分别为(2.80±0.54)ng/L,(11.5±1.4)ng/L和(2.19±1.07)μ/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T3和TSH水平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降低(P〈0.05),而FT4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FT3水平与年龄、总胆固醇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线性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FL水平对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分别分析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T3,TSH水平下降,FT3水平的变化对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坎地沙坦和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作用及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脂联素(ADI)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5月~2012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太和医院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n=43)和非洛地平组(n=41)。前者予坎地沙坦(4mg, qd),后者予非洛地平片(5mg,qd),疗程均为16周。比较两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并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静脉血中UⅡ、AD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观察这两种不同的降压药物对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浆UⅡ、ADI、Ang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6周后,与非洛地平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浆中UⅡ水平明显下降[(6.17±1.45)pmol/L vs.(8.92±1.21)pmol/L, P<0.01],ADI水平明显升高[(6.13±1.45)mg/L vs.(4.12±1.46)mg/L,P<0.01],AngⅡ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49.72±22.89)mg/L vs.(143.27±23.88)mg/L,P>0.05]。结论坎地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疗效接近,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管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临床确诊为AMI的患者136例,根据年龄分为早发AMI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55例,老年AMI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81例,并进行危险因素、临床、生化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回顾分析,观察两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与老年AMI组相比,早发AMI组中男性、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0.01)。临床生化检验显示,与老年AMI组比较,早发AMI组的血清总胆固醇[(4.28±1.03)mmol/L比(4.87±1.41)mmol/L]、甘油三酯[(1.22±0.66)mmol/L比(1.74±1.07)mmol/L]和载脂蛋白B[(0.80±0.18)g/L比(1.04±0.34)g/L]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冠脉造影显示早发AMI组单支病变比例(27.3%)显著高于老年AMI组(11.1%)。早发AMI组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显著低于老年AMI组[(58.70±27.11)分比(75.19±41.37)分,P<0.05]。结论: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特征是男性,有吸烟、冠心病家族史者更多,血脂水平显著升高;且单支冠脉病变比例较高,冠脉狭窄程度显著较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ASTEMI)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ASTEMI患者234例,根据入院后即刻、24h、48h血清钠离子浓度(Na^+)低值分组:N组Na^+〉136.0mmol/L,M组Na^+120.0-136.0mmol/L,L组Na^+〈120.0m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梗死面积及住院病死率。结果①L组住院病死率(30.0%,6/20)高于N组(7.8%,8/103)与M组(8.1%,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组心肌酶(CK、CK—MB)[(3376±314)U/L、(201±19)U/L]、梗死面积[(20.0±2.4)%]大于N组[(2042±172)U/L、(114±13)U/L、(15.0±1.9)%]和M组[(2138±209)U/L、(122±14)U/L、1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住院期间死亡23例,死亡组Na^+[(122.00±7.25)mmol/L]低于存活组[(133.00±5.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对ASTEMI后30d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降低与ASTEMI后30d住院期间病死率相关。30d住院期间病死率随着Na^+降低而升高。结论在ASTEMI中出现的低钠血症与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低钠血症可能是ASTEMI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