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种源的青蒿种植栽培,从播种至生育期开始观察、比较,寻找出青蒿种植栽培技术措施。方法:利用不同地区的青蒿种源从选种至播种、移栽、不同苗龄移栽、青蒿摘尖等试验。结果:经野生驯化后的种源选育栽培。育苗用种以亩100g较合适,2月播种,4月移栽,移栽至大田80天摘尖可提高产量。结论:青蒿应野生驯化后选育留种栽培,每亩用种100g,2月播种,4月栽培,移栽后约80天摘尖,100—110天采收,此时青蒿叶中的青蒿素最高。这样,就能促进青蒿生物量的提高和青蒿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野生及栽培青蒿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野生青蒿及栽培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野生青蒿挥发油中鉴定了2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2%;栽培青蒿挥发油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9.7%。结论:两者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鉴定重庆地区家种青蒿与野生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叶中的挥发油,通过GC-MC联用仪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2种青蒿中分离出94个成分,其中家种青蒿鉴定出60个,野生青蒿鉴定出58个,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1.04%和87.41%。结论分离效果好,鉴定组分准确,两种青蒿主要成分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对重庆地区家种和野生青蒿的挥发油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蒿虽药用、食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已明确认定中药青蒿的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典籍中,青蒿却有不同的名称,为了还原青蒿的药用、食用历史,对青蒿的记载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其药用、食用历史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为合理利用青蒿资源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蒿道地药材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青蒿入药有2 000多年的历史,根据现代研究结果推断,1 700多年前的《肘后备急方》中所记治疗疟疾的青蒿应该来源于黄花蒿。基于本草资料从治疗暑热、截疟等方面,青蒿的道地产区应在历史上的荆州(今湖北)及其周边地区;从抗疟成分青蒿素含量高低的角度,青蒿道地产区应在重庆、广西及周边省份。研究表明:黄花蒿在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抗疟用青蒿素含量较高;黄花蒿放置半年后青蒿素可降解30%左右,一般需放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野生黄花蒿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试验田选育出的黄花蒿其青蒿素质量分数最高可达2%。  相似文献   

6.
青蒿为黄花蒿的地上部分,青蒿素为其主要化学成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物是目前疗效最迅速的抗疟药物,具高效、速效、低毒等优点.中药青蒿性味苦、辛,寒;能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1].清热中药大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2].而青蒿在这方面的作用尚未见报道.广西西林县野生植物黄花蒿资源丰富,故本文选用野生青蒿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青蒿生长及青蒿素累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蒿在不同海拔的生长及青蒿素累积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青蒿植株高度、生物量及青蒿素的累积都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m以下的青蒿生长快,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也高.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生育期日均温呈正相关,青蒿素产量与植株含水量呈正相关,青蒿素含量与植株含水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海拔1000m以下适度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青蒿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比较野生和栽培宽叶山蒿生长和叶片品质的差异,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集生长于不同海拔的宽叶山蒿野生品和栽培品,测定农艺性状,出绒率,叶绒燃烧热解质量,挥发性成分、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宽叶山蒿栽培品较野生品更加高大粗壮、叶片多、分枝多;野生品的叶片出绒率和叶绒燃烧热解质量高于栽培品;各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为栽培品高于野生品;而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含量则是野生品高于栽培品。高海拔下野生和栽培宽叶山蒿叶绒的点燃性能、燃烧的持久性、综合燃烧性能和燃烧过程中的释热量均为最优,中海拔下宽叶山蒿栽培品和野生品叶片所含主要特征挥发性成分和黄酮酚酸类成分含量均为最高,低海拔下栽培品的叶绒燃烧热解质量和上述成分含量均显著下降。从叶绒燃烧热解质量和内在成分含量考虑,宽叶山蒿人工驯化栽培适宜选择中、高海拔区域。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盖膜的栽培方式对青蒿的生长情况及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株高畦盖膜栽培能够显著提高青蒿叶产量;平畦盖膜栽培为次之,而高畦不盖膜则再次之,平畦以及宽畦栽培则严重影响青蒿叶产量.而且以上各种栽培处理也对青蒿素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对含量的影响基本是以覆膜栽培的含量较高,其中又以高畦盖膜栽培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到0.865%.  相似文献   

10.
青蒿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对青蒿近年来本草考证、资源与分布、栽培加工、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并就青蒿栽培生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华卫  王定勇  李晓蒙 《中药材》2006,29(6):562-564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出4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品种优良,有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湖南、北京、重庆等不同产地14种青蒿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对DNA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溴化乙锭(EB)作为荧光探针,检测14种青蒿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下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程度可用作用常数D来表示,根据D的大小研究多糖和黄酮含量对DNA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经测定,水提液中多糖对DNA的作用强弱顺序为:湖南怀化>北京>山西榆社>湖南种子(忻州种植)>山西忻州室内培育蒿>重庆(忻州种植)>河北阜平>山西定襄南庄>重庆>山西忻州卢野>山西盂县>山西阳曲灰蒿;醇提液中黄酮对DNA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山西忻州卢野>湖南(忻州种植)>山西忻州室内培育蒿>重庆(忻州种植)>山西忻州野生>山西阳曲灰蒿>山西定襄南庄>重庆>河北阜平>北京>山西榆社>山西忻州铁杆蒿>山西盂县>湖南怀化。青蒿多糖、黄酮与DNA的相互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研究表明:14种青蒿提取液均能与探针DNA/EB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D值越大,药物与DNA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石家庄野生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鉴定出1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0%.结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蒿酮(33.4%)、右旋樟脑(15.7%)、1,8-桉叶素(8.7%)和石竹烯(7.1%).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阳县不同产地的黄花蒿所含的青蒿素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92nm。结果:对照品在0.02~0.14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81%(n=7),方法精密度试验RSD=0.3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云阳县不同产地的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接近,适合在当地大规模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昭通产青蒿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用 TL C- IR法鉴别青蒿中的青蒿素 ,用 TL C- UV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 ,花蕾中的青蒿素含量较高。结论 :本法可用于青蒿中青蒿素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黄花蒿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野生黄花蒿在间苗、补苗、除草、施肥、培土、防治病虫害和除杂去劣等技术环节的研究,提高野生黄花蒿的种子产量。结果平均每hm产黄花蒿种子31.95kg以上。结论本试验可解决黄花蒿品种人工栽培的用种需求。  相似文献   

17.
栽培的青蒿生长量及青蒿素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有龙  陈晓斌 《中药材》1996,19(8):379-381
本文报道人工种植青蒿的生长量和青蒿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株可收获410g干叶,占鲜叶重34~41%。干叶青蒿素含量在0.01~0.6%之间,高于野生植株0.0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青蒿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青蒿幼嫩叶片再生植株的方法。方法以青蒿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以6-BA0.1 mg/L 2,4-D0.3 mg/L诱导愈伤组织,在含6-BA0.1 mg/L IAA0.3 mg/L的培养基上分化,用含IAA0.1 mg/L NAA0.3 mg/L的培养基生根。结论用以上方法可以在较短周期内从幼嫩叶片得到再生青蒿植株。  相似文献   

19.
青蒿不同部位薄层鉴别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收集青蒿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为黄花蒿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结果: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青蒿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别。结论:青蒿子、青蒿地上部分以及青蒿叶成分最为相似;花所含的挥发油种类最多,茎最少;茎可能不含或是含有极微量的青蒿素。其中,青蒿子、花、茎的薄层鉴别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青蒿花药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青蒿花药为材料,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为青蒿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奠定了基础.方法 青蒿花药在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温前处理后,置于含不同激素和蔗糖浓度的MS培养基上,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后处理,然后转入25℃黑暗培养,统计愈伤诱导率.结果 青蒿花药培养最适培养基是6-BA 1 mg/L+2,4-D 0.3 mg/L+蔗糖3%或6-BA 1 mg/L+NAA 0.3 mg/L+蔗糖3%,无需低温前处理和高温后处理.结论 可通过青蒿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