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283例解脲脲原体药敏分析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解脲脲原体(Uu)临床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笔者采用支原体IES试剂盒对性病门诊患者283株Uu进行了检测和药敏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解脲脲原体(Uu)培养方法的特异性,了解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方法用A7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分离鉴定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2 230例临床标本.结果 2230例临床标本,固体培养阳性448例,液体培养阳性593例.两者比较(χ2=128.8,P<0.001)差异有显著性.药敏试验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联合应用可提高解脲脲原体检验的特异性,并能了解其药物敏感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517例解脲支原体感染者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2000年6月~2001年9月采用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送检标本进行检测,现将517例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病例的药敏检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泌尿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女性患者,取宫颈拭子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66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总的支原体检出率为59.6%,其中主要为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46.5%,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13.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主要对强力霉素(DOX)(81.3%)、美满霉素(M IN)(79.2%)、交沙霉素(JOS)(75.9%)、克拉霉素(CLA)(72.6%)等抗生素敏感,对阿奇霉素(AZI)、氧氟沙星(OFL)、左旋氧氟(LEV)等抗生素为中介,对罗红霉素(ROX)、司帕沙星(SPA)等抗生素耐药。结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女性生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中感染率UU>Mh,且混合感染已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等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并提示该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NGU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耐药情况,我们检测了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旨在为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2000-2002年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应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Uu和Mh进行检测,并对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6966例可疑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2365例检出支原体,其中Uu 1589例,Mh 154例,Uu Mh 622例。3组检出的支原体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Uu、Mu、Uu Mh。3组检出的支原体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敏感性均很高,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低。支原体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年下降,出现对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的支原体。结论: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支原体药敏试验可以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A)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相关性。对164例男女RA患者分别进行尿道、宫颈分泌物Uu、衣原体(Ct)检测分析,并与173例尿道炎、宫颈炎患者的Uu、Ct检测结果作对照。结果:164例RA患者中,Ct、Uu的检出率分别为3.04%和52.44%,Uu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Uu检出率与无关节炎的患者检出率(22.31%)有显著性差异,Ct无显著性差异。Uu感染可能为RA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关节炎患者应重视泌尿生殖道Uu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康学龄前儿童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408份健康学龄前儿童尿液标本进行Uu、Mh培养,阳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一步确证,并对扩增阳性的Uu进一步分群与分型.结果:408例标本中,Uu阳性27例(6.62%);Mh阳性3例(0.74%).Uu单纯生物一群占48.15% (13/27),单纯生物二群占29.63%(8/27),两群混合占22.22% (6/27).Uu阳性率男性为4.72% (12/254),女性为9.74% (1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3,P=0.048).农村儿童Uu阳性率为10.83% (13/120),城市儿童为4.86%(14/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9,P=0.027).结论:Uu与Mh可能属于健康学龄前儿童泌尿生殖道中的正常定植菌群.  相似文献   

9.
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其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药敏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时我们发现,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时药敏试验的结果是有区别的,我们收集了从2003年9月28日~11月6日期间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两项为阳性,以及单一解脲支原体阳性病例,对药敏试验的结果做了统计学分析,使用SPS9.0软件采用秩和检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67例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最初由Shepard(1954年)从尿道炎患者的分泌物中分离获得,现已被公认为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一种病原体^[1]。近年来,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为主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不断上升,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性不断增强。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67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了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解脲脲原体中tetM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解脲脲原体(Uu)tetM基因,并与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方法以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tetM基因;用多西环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20株Uu分离株中,有32株Uu检测tetM基因阳性;tetM基因检测阳性患者及阴性患者用多西环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1.1%和100%.结论 tetM基因检测能较准确地反应Uu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性,且与临床疗效有很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肉汤稀释法对解脲支原体 (Uu)进行 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并与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决定子的结果进行比较 ,探讨其临床及实验意义。方法  42个Uu分离株经三次传代成纯培养物后接种于 96孔板小孔中 ,药液倍比稀释成 6 4μg/ml~ 0 0 6 μg/ml ,37℃培养 ,加药组以 72小时后仍不出现培养基由黄→红色变化的最小药物浓度为该药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根据tet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PCR方法进行扩增 ,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消化反应。结果 四环素抗菌活性较差 ,MIC≥ 8μg/ml以上的中度敏感有 1 2株 ,且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MIC也多达 8μg/ml与 4μg/ml。尚未发现对三类抗菌药同时耐药的Uu分离株。 42个Uu株的tetM阳性检测率为71 4%,除 1例外均出现预期酶解片段。结论 ①Uu分离株对四环素族药敏性较差 ,临床上经四环素类反复治疗难以阴转 ,并有症状的Uu感染病例可换用另外两类抗支原体药物 ;②载有tetM的Uu株可能成为耐药株 ,应结合MIC进行监测及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次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多代培养后,解脲脲原体(Uu)敏感株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将3株Uu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Uu3在含有次抑菌浓度诺氟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的液体培养基中传代培养10-12代后,检测其对4种药物的MIC值.提取标准株及耐药株的DNA,PCR扩增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gyrA和parC基因,测序分析耐药株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经次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多代培养诱导后,3株临床分离敏感株与Uu3均出现对诱导药物的耐药及交叉耐药,共诱导出16株药物诱导耐药株.在它们及9株临床分离耐药株中,parC基因未检出错义突变,但gyrA基因检出2种错义突变,即:V175A(n=8)和N165D(n=1).结论 次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可诱导解脲脲原体出现交叉耐药,其产生可能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性病后微小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后菌落情况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取临床女性性病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58例,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取培养为阳性的临床株在各传一代后进行液体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并取10μL液体培养基滴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固体培养基中微小脲原体、解脲尿原体的菌落大小。选取临床女性性病后女性58例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58例比较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原体的感染率及在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判断其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脲原体菌落36例,阳性率为62.1%,液体培养基阳性42例,阳性率72.4%。液体培养基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基;观察组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阳性率为68.9%,体检组20.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尿阳性的患者中,其中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3.8%,滴虫性阴道炎为11.9%,细菌性阴道炎为64.3%,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较好,容易生产,在固体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菌落;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相应病人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体检和性罪错人群宫颈中解脲脲原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在体检人群和性罪错人群的宫颈检出情况及生物分群分型。方法用支原体液体选择培养基筛查妇科体检人群和性罪错人群,对阳性标本再用PCR法进行生物分群分型。结果性罪错人群共筛查了卖淫妇女98例,体检人群共筛查了体检妇女164例。性罪错组中Uu液体培养阳性89例(90.8%),其中生物1群64例(71.9%),1+2群7例(7.9%),2群18例(20.2%);71例生物1群阳性的标本中,以血清1、3、6、14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时感染为混合感染,以血清1、3、6、14型的单独感染为单纯感染。性罪错组中混合感染17例(23.9%),单纯感染54例(76.1%);54例单纯感染中血清1型17例(31.5%),3型22例(40.7%),6型15例(27.8%)。体检人群组中Uu液体培养阳性104例(63.4%),其中生物1群97例(93.3%),2群7例(6.7%);97例生物1群阳性的标本中,混合感染11例(11.3%),单纯感染86例(88.7%),86例单纯感染中血清1型22例(25.6%),3型37例(43.0%),6型27例(31.4%)。结论Uu在性罪错人群中的检出率高于体检人群(P<0.01),在Uu培养阳性的标本中,生物2群的检出率性罪错人群高于体检人群(P<0.01),在Uu生物1群阳性的标本中,混合感染的检出率性罪错人群高于体检人群(P<0.05),而生物1群中各血清型的单纯感染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6.
关于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及药敏,国内已有报道,为了解本地区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情况,我科对2001年1月-2003年10月诊治且资料完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对解脲支原体感染的908例患者分离培养出的908株Uu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其结果与国内有关报道有所不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解脲脲原体与黏液脓性宫颈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解脲脲原体(Uu)与黏液脓性宫颈炎(MPC)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解脲脲原体对宫颈的致病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有临床症状、体征的107例宫颈单纯Uu检出者与有临床症状、体征的61例宫颈Uu混合其他性病病原体检出者,两组MPC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OR=0.317,χ^2=3.364,P=0.067);宫颈单纯Uu检出阳性伴MPC者,宫颈Uu被清除后,MPC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宫颈Uu未被清除者(OR=0.230,χ^2=6.90,P=0.009)。结论:Uu与MP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Uu对宫颈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生殖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生殖支原体(Mg)及解脲脲原体(Uu)与男性急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性病门诊NGU病人、性病门诊有非婚性行为但无尿道炎的就诊者及健康体检者三组人群的尿道拭子,用AMPLICORCTNGPCRTest进行沙眼衣原体(Ct)的检测,巢式PCR(nPCR)和培养法进行Uu、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nPCR及扩增产物DNA测序进行Mg的检测。结果:三组人群中Mg的检出情况分别为:25例(25%)、6例(6.4%)和0(P<0.0001),其中6例NGU病人为Ct与Mg混合感染。在NGU和门诊对照组中,Mg阳性者罹患急性NGU的危险性是Mg阴性者的3.917倍,(95%CI:1.618~9.126);在Ct阴性的NGU(NCNGU)中,Mg感染使罹患急性NGU的危险性增加7.2倍(95%CI:2.9~18.0)。nPCR检出三组人群中Uu的携带者分别为:40例(40%)、42例(44.7%)和46例(46.9%)。结论:Mg感染与男性急性NGU呈强相关,Uu与NGU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多个学科。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道感染学组组织多学科讨论,对临床支原体相关问题形成了共识。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存在无症状携带,以解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为主,解脲支原体可分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两种亚型,其中微小脲原体特别容易见于无症状携带。Uu和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Mg)是导致尿道炎的重要致病微生物,Mg还是宫颈炎、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微生物。采用核酸分析的方法进行支原体检测更有利于支原体的诊治。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症状,仅Uu阳性,考虑为携带者,不必治疗。男性为Uu性尿道炎,建议同时治疗性伴。孕期下生殖道检出Uu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干预和治疗。男性精液质量异常且有生育需求时,男女双方建议同时治疗一疗程。男女双方生殖道Uu培养阳性对IVF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淋病性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准确性及其在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116例标本分别用实时FQ-PCR检测及常规培养法同时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6例临床标本,Uu培养阳性49例,阳性率为42.2%,实时FQ-PCR阳性47例,阳性率为40.5%。Uu培养阳性的49例标本中,实时FQ-PCR法阳性46例,二者诊断符合率为96.6%,经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χ2=0.25,P>0.05)。实时FQ-PCR相对于培养法的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98.5%,两法检测Uu的效率基本相当。结论:实时FQ-PCR法不仅能对标本中DNA模板拷贝数准确定量,而且比常规培养法更简便、快捷,但不能用于判定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