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的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0例ADR报告中,男性人数略多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人数略高于其他年龄段。联合用药占72.07%;静脉注射占81.72%;引起ADR的药品依次为抗感染药、中成药、心脑血管用药、泌尿系统用药;ADR的临床表现依次为皮肤过敏、免疫系统反应、胃肠反应等。结论:应加强对门诊患者和慢性反应患者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明生  王大平 《中原医刊》2006,33(19):82-8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间上报的13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合并用药有关的ADR占总例数的44.2%(61例),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共涉及53种药品,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5.1%(涉及15种抗感染药)。ADR发生频率最高的4种药品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ADR表现以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较严重的ADR有1例。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5例ADR分别从患者概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中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老年患者发生ADR相对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最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多。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和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上报的114例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涉及广泛,发生频率排在前列的分别是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对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过敏等的损害。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②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13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⑧结果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茵药物最多,占总数的63.0%;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占总数的45.7%。静脉注射给药造成的ADR最多,占总数的76.2%。④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认真贯彻、执行ADR的报告制度,减少ADR的不报、漏报现象,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2009年度185例ADR报告就基本情况、ADR发生的药物分布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8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ADR的监测,正确选用给药途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112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ADR中男性65例,女性47例;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8.4%;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9.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1.4%,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结论 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集并上报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来源、年龄分布、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者ADR发生率较高,占50.54%; 涉及药品6类34种,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制剂出现ADR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53%和34.41%; 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8.82%; 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71%。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按患者疾病信息、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70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占43.40%;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最高,为6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院ADR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ADR监测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64例ADR患者(男218例,女146例,年龄13~88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患者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 364例ADR的发生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质量、静脉给药和患者年龄有关;男性(59.9%)高于女性(40.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常见临床表现。结论抗菌类药物使用要严格掌握和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要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关注老年用药。临床用药务必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从而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29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8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6:1;>60a以上老年人有75例,占25.17%;单一用药225例,合并用药73例;ADR程度重度40例,中度186例,轻度72例;对症治疗23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6例;治愈188例,好转110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例,很可能211例,可能9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48.52%;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占16.5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67.78%。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298例ADK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8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6:1;〉60a以上老年人有75例,占25.17%;单一用药225例,合并用药73例;ADR程度重度40例,中度186例,轻度72例;对症治疗23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6例;治愈188例,好转110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倒,很可能211例,可能9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K占48.52%;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占16.5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67.78%。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多潘立酮不良反应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宣 《河北医学》2009,15(7):797-799
目的:分析多潘立酮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与各因素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查阅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至2008年间有关多潘立酮不良反应74例,对所涉及患者性别、年龄、累及部位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加以分析。结果:多潘立酮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系统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多潘立酮的ADR,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门诊发生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ADR中涉及药物63种;抗生素引发者最常见,占60.00%(147/245);其次为中药类针剂,占26.53%(65/245);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后7秒钟、最长9天;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53.87%(132/245)。结论重视门诊ADR监测,对门诊病人进行用药不良反应的风险告知及宣教,可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安痛定注射液致19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安痛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96例安痛定注射液致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痛定注射液所致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神经、心血管、消化、血液、免疫、肌肉、骨骼、泌尿等多个器官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 安痛定注射液所致ADR以中、重度为主,用药潜在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高度警惕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8家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统计分析,探讨我州习惯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发掘警戒信号,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黔南州8家二、三级医院2012年上报的ADR报告表393例,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筛选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及转归、累及系统及ADR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4岁的患者ADR发生率高,抗生素药品ADR发生频次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居多.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改变不良用药习惯,减少抗微生物药的应用和静脉给药比例,科学合理用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输血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07年12月输血不良反应236 302张回报单,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及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6 302张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卡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者60例占0.23%,成分输血率达94.1%.结论成分输血是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大力提倡手术患者自体输血,同时应积极开拓创新,早日寻找到输血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9.
杨明 《中外医疗》2013,32(11):16-17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该院收集到的288例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菌药物涉及11个大类54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所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是喹诺酮类;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临床使用中应做好监测。  相似文献   

20.
焦禹豪 《黑龙江医学》2011,35(6):458-459
目的 对我院门诊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针对2009-01~2010-12间,764例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药品中,抗生素及中成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高,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及对皮肤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正确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