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损伤程度与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2次及以上住院史的T2DM患者269例,根据首次入院的血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肾功能良好组181例(包括肾功能正常者和CKD 1~2期患者)、CKD 3期组65例、CKD 4~5期组23例.收集患者首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T2DM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T2DM组)100例和健康体检者(NC)35名,根据UAlb/Cr结果将T2DM组分为<30mg/24h亚组32例,30~299mg/24h亚组35例和>300mg/24h亚组33例。测定各组血浆Cys-C水平和Ccr。结果T2DM组和CKD各组血浆Cys-C水平均高于NC组(P<0.05)。CKD患者血浆Cys-C水平与糖尿病病程、UAlb/Cr呈正相关(r=0.368、0.463,P<0.05),与Ccr呈负相关(r=-0.802,P<0.05)。结论血浆Cys-C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可有效的评估CKD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以评价其监测老年CKD患者价值。方法134例老年患者按病因分组,将CKD 2~5期非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CKD组(68例),其他疾病患者作为非CKD组(66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析CKD和其他危险因素对动态血压的影响。结果与非CKD组患者比较,CKD组患者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和心血管病发生率增加。24 h ABPM显示,与非CKD组患者比较,CKD组患者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增加(P<0.01)。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和贫血与CKD患者发生非杓型血压独立相关。结论通过24 h ABPM可动态观察老年CKD患者血压特点,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方法 125例老年2型DN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HbA1c、血脂四项、肝肾功能,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动脉血管彩超检查。根据甲状腺功能水平,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共40例(包括亚临床甲减26例和临床甲减14例),约占老年2型DN患者总数的32%。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女性比例升高,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收缩压升高(P<0.05),总胆固醇升高(P<0.05),肾功能不全比例升高。结论老年2型DN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高,有必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根据基础肾小球滤过率(GFR)将连续543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3组:GFR>90 ml/(min·173m2)200例为肾功能正常组,GFR 60~89 ml/(min·173m2)193例为轻度减退组,GFR<60 ml/(min·173m2)150例为严重减退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结果:轻度或严重肾功能减退组患者年龄较大.严重减退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27.3%对16.0%对13.0%,P<0.05)和高血压(75.3%对73.6%对63.5%,P<0.05)明显高于正常肾功能和轻度减退组.严重减退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70%对44.5%对45.1%,P<0.05)增高,且多支血管病变较轻度减退组明显增多.各组冠状动脉病变均以左前降支为多见,但随肾功能减退严重性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增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肾功能减退显著相关. 结论:慢性肾功能减退可能是决定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及其严重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冠心病(CHD)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确诊CHD的患者507例,根据CKD的诊断标准分为CKD组135例和非CKD组372例,分析CHD患者中CK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CHD患者中的CKD的患病率为26.6%。CKD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尿酸、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非CKD组。非CKD组的372例CHD患者中,25.8%的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肾功能状况,74.2%的患者认为自己的肾功能正常。在CKD组的135例患者中,57.8%的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肾功能状况,42.2%的患者认为自己的肾功能正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1.753)、高LDL-C(OR=2.108)、高尿酸(OR=1.007)是CHD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结论:CHD患者中的CKD患病率为26.6%,糖尿病、高LDL-C、高尿酸是CHD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肾功能不全时格列喹酮与胰岛素的降糖疗效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为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男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病程5年以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tion,UAE)≥30 μg/mg,肌酐<177.8 μmol/L(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将观察对象分为2组,格列喹酮治疗组:一直使用格列喹酮或因出现糖尿病肾病而将其他口服药改为格列喹酮者56例;胰岛素治疗组:一直使用胰岛素以及因出现糖尿病肾病而将其他口服药改为胰岛素者33例.观察时间为2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泄浊法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CKD肾功能进展的因素。方法选取CKD非透析患者68例,在西医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泄浊方治疗,疗程为12 w,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总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UA)、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的变化。将68例患者按治疗12 w后血Scr的变化分为Scr下降(A)组和Scr上升(B)组,分析原发病、UA、PA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4 w、8 w、12 w后总稳定率分别为51.5%、63.2%、72.1%。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KD 2~3期患者治疗12 w后eGFR、P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KD 4~5期主要实验室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原发病以高血压肾病为主,糖尿病肾病次之;B组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慢性肾小球肾炎次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组血UA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A组P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法能够稳定老年CKD患者的肾功能,尤其对CKD 2~3期疗效较好,提示早期防治的必要性。该法能够改善老年CK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老年CKD患者肾功能进展快,治疗前血UA水平高,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差可能是影响老年CKD肾功能进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防治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KD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1例,分为乌司他丁组161例,水化组160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2 d心、肾功能指标,观察2组心、肾功能变化差异及CIAKI发生情况。结果 乌司他丁组术后2 d血清肌酐、尿素、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水化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显著高于水化组(P<0.01)。321例中有62例(19.3%)符合CIAKI诊断,乌司他丁组17例,水化组45例,乌司他丁组与水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10.6%vs 28.1%,P<0.01)。乌司他丁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CIAKI发生率较水化组显著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乌司他丁是发生CIAKI的保护因素(OR=0.348,95%CI:0.180~0.673,P=0.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CKD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CKD)与脑小血管病变(SVD)的关系.方法 老年CKD组152例和老年对照受试者158例,均为男性,记录人口学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根据头颅MRI结果 半定量评估脑白质病变(WML)和计算腔隙性梗死数(LI).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老年CKD组高血压(30.9%对19.0%)、糖尿病(23.7%对14.6%)患病率明显升高(X2值分别为5.91和4.19,P<0.05);(2)与对照组比较,老年CKD组WML2级(34.9%对24.1%)和3级(25.7%对16.5%)比率明显升高(X2=4.37和3.96,P<0.05);LI患病率明显升高,为45.4%对25.3%(X2=13.70,P<0.05);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对照组仍得到类似的结果 ;(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老年CKD患者SVD的发生密切关联(OR值分别为3.47、3.63和1.91). 结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町能是老年CKD的危险因素;老年CKD与脑SVD密切关联;年龄、高血压和GFR降低可能是老年CKD患者脑S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男性慢性肾病(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CKD患者105例,根据肌少症诊断分为正常组72例和肌少症组3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衰弱与老年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105例患者中,衰弱期31例,患病率29.5%。肌少症组年龄、衰弱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体质量指数、肌肉质量、脂肪量、TC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老年男性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3.575,95%CI:1.030~12.410,P=0.045),年龄与肌少症呈正相关(OR=1.160,95%CI:1.001~1.343,P=0.048),体质量指数和eGFR与肌少症呈负相关(OR=0.469,95%CI:0.273~0.803,P=0.006;OR=0.962,95%CI:0.928~0.997,P=0.033)。肌少症组步速减慢、握力下降、疲惫感、低体力活动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男性CK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主要与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衰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79例年龄≥60岁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腰椎、左股骨颈及左全髋骨密度(BMD);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握力与步速、四肢骨骼肌质量( ASM),计算四肢骨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入院时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近期(30d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AMI收住的32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eGFR水平ml/(min·1.73m2)分为4组:肾功能正常组(eGFR≥80),轻度肾功能不全组(eGFR60~79),中度肾功能不全组(eGFR30~59)及重度肾功能不全组(eGFR30)。统计分析30d心源性病死和心脏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及影响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组患者30d病死率分别为3.7%、12.1%、23.6%和28.6%,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5.4%、37.4%、59.7%和64.3%(均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脑卒中病史,贫血,首发症状呼吸困难,并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室速/室颤及入院时eGFR减低是30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eGFR减低、年龄、伴糖尿病者30d病死率均增高,比值比(OR)分别为1.6095%可信区间(CI)1.08~2.36、1.07(95%CI1.02~1.13)和3.34(95%CI1.34~8.34);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室速/室颤者同样也增加30d病死率,OR分别为16.18(95%CI4.68~55.97)、5.33(95%CI2.26~12.56)和3.99(95%CI1.29~12.33)。结论老年AMI患者入院时eGFR降低是急性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6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白蛋白尿组(ACR≥30 μg/mg,41例)与非白蛋白尿组(ACR<30 μg/mg,55例),比较两组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HbA1c等,以及肌肉量减少的检出率。并按SMI分为4组,比较白蛋白尿检出率,最后分析肌肉量减少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 与非白蛋白尿组相比,白蛋白尿组SMI降低(Z=4.700,P<0.05),而肌肉量减少检出率升高(χ2=5.525,P=0.019),随着SMI降低,白蛋白尿检出率升高(χ2=20.230,P<0.05)。SMI下降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38,95%CI: 0.292~0.658,P<0.001)。结论 老年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时肌肉量减少检出率升高,肌肉量减少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肥胖与CK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8至75岁诊断为T2DM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2,超重定义为24 kg/m2≤BMI<28 kg/m2。根据是否合并CKD,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CKD组和不合并CKD组。在不合并CKD的T2DM患者中,选取至少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按是否发生CKD分为发生CKD组和未发生CKD组。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随访的T2DM患者C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BMI截点与CK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19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CKD组620例,不合并CKD组2574例。与不合并CKD组相比,合并CKD组T2DM患者BMI明显增高(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肥胖、收缩压、舒张压、Hb、白蛋白、TG、TC、FPG及HbA1c为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058,95%CI 1.079~2.018),收缩压增高(OR=1.027,95%CI 1.018~1.035),TG增加(OR=1.087,95%CI 1.008~1.171),FPG增高(OR=1.042,95%CI 1.003~1.083)是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合并CKD组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共753例,其中,发生CKD组182例,未发生CKD组571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ST、TG及FPG后,超重为发生CKD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05~3.61)。RCS拟合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2DM患者BMI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关系,BMI在28~31 kg/m2的T2DM患者CKD的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T2DM患者肥胖与CKD密切相关,肥胖的T2DM患者,特别是BMI在28~31 kg/m2,容易发展为CKD。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肥胖与CK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8至75岁诊断为T2DM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2,超重定义为24 kg/m2≤BMI<28 kg/m2。根据是否合并CKD,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CKD组和不合并CKD组。在不合并CKD的T2DM患者中,选取至少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按是否发生CKD分为发生CKD组和未发生CKD组。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随访的T2DM患者C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BMI截点与CK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19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CKD组620例,不合并CKD组2574例。与不合并CKD组相比,合并CKD组T2DM患者BMI明显增高(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肥胖、收缩压、舒张压、Hb、白蛋白、TG、TC、FPG及HbA1c为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058,95%CI 1.079~2.018),收缩压增高(OR=1.027,95%CI 1.018~1.035),TG增加(OR=1.087,95%CI 1.008~1.171),FPG增高(OR=1.042,95%CI 1.003~1.083)是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合并CKD组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共753例,其中,发生CKD组182例,未发生CKD组571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ST、TG及FPG后,超重为发生CKD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05~3.61)。RCS拟合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2DM患者BMI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关系,BMI在28~31 kg/m2的T2DM患者CKD的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T2DM患者肥胖与CKD密切相关,肥胖的T2DM患者,特别是BMI在28~31 kg/m2,容易发展为CK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住院老年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445例,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生物电抗阻分析测定、6 m步速测试及握力测试,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肌少症组(n=173)与无肌少症组(n=272),分析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肌少症检出率为38.88%,男性37.77%、女性40.72%。与无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年龄更大(P=0.001),身体质量指数(BMI)更低(P<0.00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抑郁、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比例更高(P<0.001),合并糖尿病比例更低(P=0.005)。2组在性别、教育程度、吸烟、多重用药、跌倒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06,95%CI:1.050~1.884,P=0.022)、BMI(OR=0.223,95%CI:0.152~0.328,P<0.001)、抑郁(OR=3.925,95%CI:1.439~10.708,P=0.008)及骨质疏松(OR=2.626,95%CI:1.542~4.471,P<0.001)是住院老年患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及时对住院的高龄、抑郁、骨质疏松症、低BMI患者进行肌少症筛查,防止躯体功能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量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322例,根据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分为肌量减少组(152例)与非肌量减少组(170例)。入组对象均进行体格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颈部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纳入的322例患者中,合并肌少症49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于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老年女性AMI患者317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09例[eGFR≥60 ml/(min·1.73 m^2)],肾功能不全组108例[eGFR<60ml/(min·1.73 m^2)]。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eGFR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不全组年龄、饮酒、KillipsⅡ级、尿酸、尿素、肌酐、hs-CRP、N末端钠尿肽前体、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TC、LDL-C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明显降低(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eGFR呈负相关(r=-0.317,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重要预测指标(OR=1.010,95%CI:1.005~1.015,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s-CRP和N末端钠尿肽前体是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P=0.011,P=0.024,P=0.000)。结论 hs-CRP与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Arterial dysfunction (AD)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e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AD in statin-treated T2DM patients. We measured flow-mediated (FMD) and nitrate-mediated (NMD) brachial artery dilatation in 86 statin-treated T2DM patients.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2 groups: normal arterial function (FMD ≥3.7% with NMD ≥11.9%) or AD (FMD <3.7% with or without NMD <11.9%).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without smooth muscle cell dysfunction (ED) was defined as FMD less than 3.7% with NMD of at least 11.9%,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with smooth muscle cell dysfunction (ED/SMD) was defined as FMD less than 3.7% with NMD less than 11.9%. Predictors of arterial func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inear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s. The prevalence of AD was 33.7% (23.2% with ED and 10.5% with ED/SMD). In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P < .01), statin dose (P < .05),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P = .02)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FMD. Sex (P < .01) and creatinine (P = .03) or eGFR (P = .02) predicted NMD. I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AD wer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odds ratio [OR], 8.7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14-36.12; P < .01), age (OR, 1.08; 1.01-1.17; P = .03), and statin dose (OR, 0.33; 0.12-0.87; P = .02).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OR, 8.99; 1.87-43.26; P < .01) was the sole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ED; eGFR (OR, 0.01; 0.00-0.26; P < .01)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ED/SMD. Our data suggest that one third of statin-treated diabetic patients have residual AD, mainly due to ED alone. Earlier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nal impairment may improve AD and further decreas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such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