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颈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常伴不同程度的截瘫。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护理工作尤为重要。2005年2月~2008年2月,我科对20例颈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手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期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定期家庭访视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度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和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SCIM)评分(128.43±12.95)分和(78.43±8.9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家庭访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度,增强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肖玲  许天明  周艳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77-1378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创伤,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瘫痪,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对病人后期的功能恢复多不理想。2008年2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42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人除一般基础护理外,还应用各种专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MRI表现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50例,女性46例;年龄15~69岁,平均(41.6±4.8)岁。采用MRI检查;同时观察脊髓MRI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96例创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颈椎骨折脱位者50例(52.1%),其中42例伴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无骨折脱位者46例(47.9%),均伴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伴脊髓外血肿及椎旁软组织损伤者30例(31.3%);不同期临床表现者的预后各不相同。结论应用MRI诊断创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有利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患者因其损伤程度、损伤部位高低的不同,对高压氧(HBO)治疗中的特殊护理要求亦不同。我院于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96例脊髓损伤患者,现将HB0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椎损伤患者行颅骨牵引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周晨  朱燕 《西南军医》2006,8(6):133-134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至今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75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脊髓损伤并发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患者的护理经过。结果:875例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210例,其中完全性外伤性脊髓损伤(SCI)84例,不完全性SCI 126例;210例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自主神经反射不良发作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症状,及时解除诱因,做好排尿及排便管理。重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预防,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自主神经放射不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我科系全军脊髓损伤治疗中心,2006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32例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29例,女3例;年龄18—58岁,平均31.4岁。致伤原因:车祸15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砸伤11例。伤后入院时间1~56d,入院后手术时间2—10d。采用后路径椎板减压、脊髓探查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有15例属高颈段脊髓损伤,因损伤平面为颈4节段,在伤后3~10d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道分泌物无力咳出、呼吸困难,均采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2~7个月给予拔出气管插管,未出现1例呼吸困难危象。现将颈段脊髓损伤护理的风险控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肖玲  王存香  肖丽 《西南军医》2016,(6):575-577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脊髓损伤行手术治疗的48例出院患者(实验组)施行过渡期护理模式,术后6个月统计随访到的病例、患者家庭自我护理情况、并发症评分,并与我院2013年同期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48例实验组患者,能够定期复查者44例。家庭自我护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填补了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医疗保健信息缺乏、护理服务中断、健康需求难以满足的空白,改善了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型截瘫是一种预后很差的外伤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日渐增高[1]。自2001年1月~2009年8月,我院在救治脊髓损伤患者过程中,共有15例伴随精神异常的截瘫患者其救治护理较为特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急诊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探讨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合理急诊护理的措施。方法 本院急诊科接诊的86例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 按掷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2),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记录救护车到达时间(发病至救护车到达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从救护车到达至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急救成功率(判断标准为经抢救后, 患者生命体征缓解, 转入住院或手术等治疗)及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率(恐惧、焦虑、烦躁为主),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救护车到达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27.7±4.4) min, 急救成功率95.5%, 负面情绪发生率13.6%;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34.6±4.1)min, 急救成功率80.9%, 负面情绪发生率28.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基本处理原则是抢救患者生命, 因多发伤患者中脊柱脊髓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 治疗上应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及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 更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对脑创伤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04至2018-04转入神经重症ICU行机械通气的脑创伤患者90例,常规护理的同时,行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组)。另选择90例机械通气的脑创伤患者,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谵妄类型及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ICU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12.86±3.24)d vs(16.24±2.63) d,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52% vs 66%,P<0.05),谵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3.27±0.59)d vs (4.79±0.5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构成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可减少机械通气脑创伤患者的谵妄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降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配合激励式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自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杨华林  杨月丽 《武警医学》2018,29(11):1072-1074
 目的 观察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不同程度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2013-01至2015-06神经外科住院的合并HAP患者31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确诊TBI但无HAP患者19例(TBI组),另有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23例)。3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指标检测。结果 TBI合并HAP患者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52.71±5.24)%和(29.30±3.15)%]及CD4+/CD8+(0.89±0.17)比值明显低于TBI组及对照组(P均<0.05)。同时,TBI合并重度HAP患者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49.64±4.81)%和(28.76±3.04)%]以及CD4+/CD8+(0.85±0.13)比值明显低于TBI合并轻度HAP患者(P均<0.05)。结论 TBI合并H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异常,且随病情加重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随访的1~4岁脑瘫患儿142例,按体格发育情况分为脑瘫发育迟缓组(82例)和脑瘫发育正常组(60例);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为运动功能轻度障碍组40例(GMFCS 1~2级)、中度障碍组72例(GMFCS 3~4级)、重度障碍组30例(GMFCS5级),同时选取正常发育儿童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椎体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骨密度与GMFCS 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脑瘫患儿的椎体和股骨近端的BM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腰椎(0.46±0.11) g/cm2 vs (0.56±0.13) g/cm2,P<0.001;股骨近端(0.43±0.06)g/cm2 vs (0.53±0.12)g/cm2,P<0.001]。脑瘫患儿椎体和股骨近端水平BMD与GMFCS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腰椎r=-0.363,P<0.001;股骨近端r=-0.491,P<0.001)。脑瘫患儿的血清钙及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GMFCS分级越高,血清钙及IGF-1水平就越低。结论 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表明脑瘫患儿骨代谢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病护理结合赋能宣教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介入血管外科2016年1—12月收治7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专病护理结合赋能宣教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 82.9%,χ2=6.563,P<0.05)。 结论:专病护理结合赋能宣教方法运用于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CE-star模式实施功能康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方便抽样选择1-6月份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92例为对照组,7-12月份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92例为试验组。相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常规护理+ACE-star模型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手术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 vs 16.3%,1.1% vs 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83% vs 82.61%, P<0.05)。试验组患者在躯体化、敌对性和恐怖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2.2±0.3) vs. (1.5±0.5);(2.3±0.5) vs. (1.7±0.6);(1.9±0.7) vs. (1.2±0.5), P<0.05)]。结论 ACE-star模式护理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美荣 《武警医学》2018,29(11):1036-1039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01至2016-12入院治疗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5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观察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完全依从性(77.33%)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0、31.852,χ2=31.097,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缓解及机械通气、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8、8.020、5.113、19.051,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时配合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新元  周宁  祝峰  张惠  黄勇  许诺 《武警医学》2017,28(12):1260-1262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医院2014-06至2016-05收治的246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选取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住院后首次检测D-D及血细胞分析,统计D-D异常升高程度和白细胞参数相关性。结果 颅脑外伤患者D-D浓度为(8.20±5.93)mg/L,WBC为(12.54±3.59)×109/L,NEU%为(89.97±9.40)%,NEU#为(10.82±3.22)×109/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9±0.12)mg/L、(6.15±0.92)×109/L、NEU%为(60.28±9.05)%、NEU#为(4.36±0.1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D升高程度与血细胞参数中WBC、NEU%、NEU#呈正相关(P<0.01),D-D升高程度与血细胞参数中LYM%、LYM#呈负相关(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血浆D-D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人,而且D-D和白细胞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健康孕晚期胎儿产前和产后主肺动脉血流量正常范围,探讨其可能的变化机制。方法 按不同孕产阶段,将315例受检者分为三组,孕晚期(32~40周)为A组,产后1 d为B组,产后28 d为C组,分别测量主肺动脉的管径(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peak,DMPA)、速度时间积分(the velocity time integral,VTI)、流量(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flow,QMPA),将三组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孕晚期胎儿、产后1 d及产后28 d新生儿两两比较:主肺动脉的管径[孕晚期(0.694±0.087) cm,产后1 d为(0.805±0.050) cm,产后28 d为(0.910±0.050) cm]、速度时间积分、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径不随年龄增加需警惕主肺动脉发育不良等情况;流量增加显著,需警惕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流量增加不显著,需警惕引起肺血流量减少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