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CT二维图像的分类复位手术治疗下颈椎单节段关节突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5例下颈椎单节段关节突脱位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63例, 女42例;年龄22~78岁[(47.5±3.6)岁]。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23例, B级45例, C级22例, D级15例, E级0例。基于CT二维图像, 根据下颈椎前后结构是否连续, 后方关节突有无活动进行手术入路分类。下颈椎前后结构连续及后方关节突可活动, 行颈椎前路手术;下颈椎前后结构连续性中断或后方关节突融合, 行后路关节突切除术加颈椎前路手术。根据上关节突下角的位置对关节突脱位进行分型, 并选择相应的复位技术:A型位于背侧, 给予颅骨牵引或手法复位;B型位于顶端, 给予颅骨牵引加撬拨复位;C型位于腹侧, 给予颅骨牵引加撬拨助推复位。如果同1例患者的两个关节突脱位存在不同类型, 按照C型>B型>A型的原则优先处理。记录关节突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以评估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 方法颈椎脱位患者49例.损伤脱位节段:C3,4 7例,C4,5 15例,C5,6 14例,C6,7 13例,其中陈旧性脱位11例,病程2 h~61 d.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4例,B级9例,C级10例,D级9例,E级7例.所有患者均在颅骨牵引治疗试复位后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新鲜脱位患者牵引复位成功率63%,脊髓损伤平均改善0.65级.所有植骨块于术后4个月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颈椎脱位患者的病情决定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脱位新鲜与否、是否截瘫、椎间盘的损伤的大小、经牵引是否可复位等来制订严密的手术计划,以最小的创伤恢复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颈椎不稳的手术策略和内固定术式选择。方法 2001—2004年我院共收治上颈椎不稳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8~54岁,平均32岁。其中寰椎前弓骨折伴横韧带断裂1例,齿状突骨折4例,Hangman骨折3例,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固定性脱位1例,枕寰枢椎发育异常4例,颈椎强直性脊柱炎伴寰枢椎脱位1例。10例患者有高位颈脊髓损伤。术前行大重量颅骨牵引,根据上颈椎不稳程度和牵引复位难易选择手术方式。前路内固定4例;后路内固定10例,其中有2例先行经口咽前路松解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1~55个月随访,平均17.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其中11例获解剖复位,3例部分复位。10例有脊髓损伤表现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本组患者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伤口感染、脑脊液漏。退钉1枚,导针断入齿突远端1例。结论 根据上颈椎不稳的程度和复位难易,进行临床动态分型,并结合病因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类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2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7 ~ 62岁,平均39岁.骨折AO分型:B3.1型12例,B3.2型3例,C2.1型2例,C3.1型3例,C3.2型6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7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常规颅骨牵引,根据骨折脱位类型和脊髓损伤情况分别选择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脱位矫正、椎体高度恢复和椎间植骨融合,以及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术中无大血管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无切口感染、脑脊液漏、植骨块脱出或内固定断裂塌陷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 24个月,平均16个月.本组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矫正,恢复了正常颈椎序列、生理曲度和椎体高度.术后3~6个月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3例,C级5例,D级5例,E级7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应根据下颈椎骨折脱位不同伤情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处理椎体或椎间盘损伤并即刻消除颈椎不稳;后路手术可以直接解除关节突脱位交锁,但需排除颈椎间盘损伤以避免复位时加重脊髓损伤;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同时处理颈椎骨折脱位和椎间盘损伤,但手术创伤和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Modic退变在颈项痛患者MRI中的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颈项痛而就诊的患者512例,男186例,女326例,年龄15 ~ 85岁,平均54.8岁.所有患者均行颈椎MRI检查.回顾性分析颈椎Modic退变在颈项痛患者中节段、退变程度、颈椎曲度、性别、年龄中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与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结果 512例患者3072个椎间盘中,59例(11.5%)93个椎间盘(3.0%)发生了Modic退变,其中Ⅰ型7个,Ⅱ型57个,Ⅲ型29个.C2~3、C3~4、C4~5、C5~6、C6~7、C7~T1发生Modic退变的发病率分别为0、0.36%、0.55%、1.20%、0.85%、0.07%.40岁以上是颈椎Modic退变的好发年龄. 结论 MRI是颈椎Modic退变的首要检查方法.颈椎Modic退变Ⅱ型最常见,最常发生在C5~6、C6~7节段.颈椎Modic退变的发生与椎间盘退变程度、颈椎曲度、年龄存在相关性,还与颈椎间盘突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及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自 197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9例颈椎钩突骨折 ,其中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18~ 31岁 ,平均 2 3.5岁。单侧颈椎钩突骨折 5例 ,双侧颈椎钩突骨折 2例 ,同侧 2个颈椎钩突骨折 2例。C5钩突骨折 4例次 ,C6 钩突骨折 7例次。非手术治疗 3例 ,手术治疗 6例。全组获随访 3~ 2 4年 ,平均 11年。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患者效果优良 ;非手术治疗患者遗留不同程度颈痛、头晕、手麻等症状 ,其中 2例患者 30岁时有明显颈椎退变 ,3例患者 35岁时均诊断为颈椎病。 结论 本组颈椎钩突骨折的损伤机制是由于颈部的瞬时旋转和侧屈暴力造成 ,且有颈部侧屈和 (或 )旋转位受伤史。一旦颈椎左右侧屈正位片X线检查发现一侧椎间隙增宽 (>2mm) ,应行CT检查明确诊断 ,CT扫描层厚最好控制在 2mm。该种骨折如果治疗不当 ,将明显提前颈椎病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7.
下颈椎失稳的X线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颈椎失稳与其应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颈椎生物力学的认识.方法对30例下颈椎失稳患者的X线正、侧、双斜位及过伸、过屈位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部分病例并在透视下仔细观察其颈椎由过伸位到过屈位及由过屈位到过伸位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各颈椎的运动情况.结果 颈椎以C4~C5、C5~C6节段的受力和活动度最大,下颈椎失稳好发于C4~C5、C5~C6节段,常表现为前屈失稳和后伸失稳.结论 颈椎失稳与其应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7例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1周及术后1、3、6、12、24个月,采用Bazaz评分系统评估患者吞咽情况,确定引起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程>1年、术前未进行气管功能锻炼、手术时间>1 h为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病程>1年、手术时间>1 h、术前不能配合气管功能锻炼的颈椎病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高;且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2月-2003年6月,应用颈椎侧块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根据骨折脱位情况进行术中减压、复位,选择颈椎侧块钢板螺钉技术,采用侧块中点内下1~2mm为进钉点,矢状面与关节面平行(45°),冠状面向外25°~30°。选取合适螺钉进行固定。结果21例均获随访6个月~2年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在颈围保护下4~7d坐起,无脊髓损伤或C级以下脊髓损伤病例,离床活动时间4~14d,平均7d。术后4~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平均提高1级。3例神经根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中无血管、神经系统损伤,1例复位不完全,2例(共2枚)螺钉松动。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固等优点,是颈后路固定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7月在导航系统监测下颈椎后路螺钉微创治疗上颈椎损伤,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1岁。均有外伤史,受伤至就诊时间3h~16天,平均4天。术前均经颈椎正侧位、X线、CT、MRI检查,确诊为上颈椎损伤[1],其中Jefferson骨折9例,Hangman骨折5例,寰枢关节脱位6例,全部采用导航下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6~12天,平均8天。1.2手术方法术前将术中三维影像系统与脊柱导航系统连接,并调至工作状态。患者全麻,俯卧位,保持颅骨牵引。采用颈上…  相似文献   

11.
张元  李维泷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2):737-737
我院从 1997年 8月以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患者 6 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8~ 74岁 ,平均 38.2岁。交通伤 4 2例 ,坠落伤 16例 ,暴力及其他伤 10例。 (2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情况 :开放性颅脑损伤 2 4例 ,闭合性颅脑损伤 4 4例。颅脑损伤中硬膜外血肿 18例 ,硬膜下血肿 2 7例 ,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15例 ,脑干损伤8例。其中合并颈椎骨折 34例 ,脱位 17例 ,骨折合并脱位 8例 ,合并颈髓损伤 9例。 (3)结果 :本组死亡 5例 ,4例死于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中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Modic改变的MRI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颈椎Modic改变的MRI图像资料,记录Modic改变的类型、节段分布情况。结果116例患者中共计150个节段存在Modic改变,按照Modic分型,其中Ⅰ型23个节段,Ⅱ型110个节段,Ⅰ-Ⅱ混合型13个节段,Ⅲ型4个节段,发生率分别为15.3%、73.3%、8.7%、2.7%。按发生节段其中C5-6占57个节段,C6-7占41个节段,C4-5占29个节段,其余23个节段,分布情况与椎间盘突出好发部位相符。结论Modic改变是颈椎退行性病变中的一种常见表现,是引起颈痛的原因之一,并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MRI是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损伤机制与临床诊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 两具新鲜成人颈椎标本,采用CMT4104型电子多功能试验机,分别在侧屈旋转和前屈旋转载荷下模拟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并对11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在侧屈1170N、扭转150N,前屈2000N、扭转120N的载荷下均可导致单侧小关节突交锁。但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所需的暴力较小,伴随的损伤较轻。11例患者中,误诊2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新的治疗方式出现、影像学改进以及术中术后支持手段的完善,颈椎损伤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就相关的热点问题加以讨论. 1 下颈椎损伤分型 临床常用的下颈椎损伤分型是Allen-Ferguson 分型.Allen等[1]研究了160余例下颈椎损伤患者,通过患者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推断损伤机制并根据受伤时颈部所处位置将损伤分为六型:(1)屈曲压缩型,5级;(2)垂直压缩型,3级;(3)屈曲牵张型,4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岁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60~86岁,平均68.1岁.致伤原因:跌伤16例,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5例,其中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6例,C2椎体骨折1例;寰枢椎损伤伴下颈椎损伤5例;寰枢椎同时损伤2例,其中齿状突骨折伴寰椎侧块骨折1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椎前弓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1例.并发脊髓损伤4例.保守治疗8例,开放手术治疗8例,微创经皮手术治疗12例.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经皮组短于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P<0.05).保守治疗组2例死亡,开放手术组1例死亡,其余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6个月,平均16.8个月.保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50%,开放手术组为72%,微创手术组为75%.保守治疗组中4例发生并发症,传统手术组3例,微创手术组2例.结论 老年上颈椎损伤发生率较高,其损伤特点以低能量暴力为主,损伤类型以齿状突骨折最常见,具有脊髓损伤发生率低、漏诊率高等特点.在排除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6月共68例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患者,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按照Allen分型:Ⅰ度7例,Ⅱ度19例,Ⅲ度29例,Ⅳ度1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轻度屈曲位颅骨牵引制动(3~4 kg).单纯后路手术26例,采用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或经关节螺钉固定,I期前后联合手术42例.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随访6-65个月,平均34个月.2例后路切口感染,经过清创换药等治疗愈合,2例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加重,通过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恢复.神经功能除A级18例没有恢复外,均有1级以上改善.其中有11例B级患者术后有4例达C级,有5例达D级;C级10例中有6例恢复至D级,4例达E级,D级15例全部达E级.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及断裂者,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未发现不融合者.未出现与手术固定技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需根据Allen分型决定治疗策略.对于Ⅰ度和Ⅱ度损伤采用后路手术;而对于Ⅲ度和Ⅳ度损伤,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可采用Ⅰ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87年,Magerl等首次运用经关节螺钉(transarticular screw,TAS)固定寰枢关节。这一固定方法虽然在生物力学上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但由于C1/2复杂的解剖关系,因此对技术要求很高,且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大。然而,2003年,Takayasu等在25例患者中应用下颈椎TAS固定,共置入81枚螺钉,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经过3个月-5年的随访,无一例螺钉松动或脱出,且都成功融合。笔者认为,下颈椎TAS钉道穿过上、下关节突四层皮质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而且这一技术相对安全、简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颈椎屈曲分离型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有随访资料的25例下颈椎屈曲分离型损伤病例。其中新鲜损伤(﹤11d)15例,5例出现脊髓损伤,4例出现神经根损伤;陈旧性损伤(1个月~25年)10例均出现明显的颈痛及不同程度脊髓压迫或者神经根刺激症状。15例新鲜损伤患者中11例牵引复位后行前路手术,4例复位失败者行前后路切开复位手术;10例陈旧性损伤患者均采用前路脱位椎下方椎体次全切除术。结果 25例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6~21个月),15例新鲜损伤有9例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其中7例完全恢复。10例陈旧性损伤中8例患者颈痛及脊髓压迫神经根牵拉症状完全消失。X线片及CT提示椎体间融合好,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结论新鲜下颈椎屈曲分离型损伤患者应积极通过牵引或者手术复位,根据术前复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陈旧性患者可不作勉强复位,通过脱位椎下方椎体次全切除亦能达到神经组织减压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下颈椎脱位的手术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2004年1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无脊髓损伤下颈椎脱位患者11例.根据Allen分类均为牵开屈曲型损伤,其中Ⅰ度脱位7例,Ⅱ度脱位1例,Ⅲ度脱位3例.陈旧性脱位8例,新鲜脱位3例,均为单纯颈椎外伤,不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7例,前后路联合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4例.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前11例Frankel分级E级,术后11例Frankel分级E级.X线片示11例患者均恢复颈椎正常序列和曲度.随访3~31个月未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及再脱位.术后3.5~5.5个月(平均4.3个月)达植骨融合.结论 合并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宜Ⅰ期行前后路联合复位内固定,无关节突交锁者可单纯前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复位及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椎动脉损伤在闭合性颈椎创伤中的发病率及其与颈椎损伤机制、类型、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观察椎动脉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体征 ,探讨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 方法 于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2月间 ,利用颈部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技术 ,连续观察 4 6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 ,结合颈椎X线、MRI、CT检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 结果 4 6例闭合性颈椎创伤中 ,12例 (2 6 % )伴椎动脉损伤。其中 7例为双侧损伤 (4例一侧未显影、一侧狭窄 ,3例双侧狭窄 ) ,5例为单侧损伤 (均为一侧狭窄 ) ;10例椎动脉损伤患者无任何症状 ,2例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面部麻木、偏盲等症状。椎动脉损伤与屈曲型损伤及颈椎严重不稳定相关 (P <0 .0 5 ) ,与小关节绞锁、横突孔骨折及脊髓完全性损伤明显相关 (P <0 .0 1)。 结论 椎动脉损伤是闭合性颈椎创伤的较常见并发症 ,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颈椎创伤中的颈椎严重不稳定、屈曲型损伤、伴有脊髓完全性损伤、小关节绞锁和 (或 )横突孔骨折应高度怀疑椎动脉损伤。临床医师应对此类损伤有较高的警惕性 ,常规进行颈部动脉MRA检查是最有效的早期正确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