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髋臼翼形一体化钢板治疗髋臼双柱伴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髋臼双柱伴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9~78岁[(47.3±13.3)岁]。均采用单一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复位并使用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髋臼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新乡市长垣县河南宏力医院收治16例髋臼横行骨折患者,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39岁。根据Letournel-Judet骨折分型系统简单分型,依据髋臼骨折线位置分为经顶骨折6例,顶旁骨折7例,顶下骨折3例;3例合并四肢骨折,4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均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所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Matta骨折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临床评估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g和Postel评分。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平均7.0cm(6.0~9.0cm),手术平均时间105min(96~18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0mL(200~800mL)。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6个月随访(3~49)个月。按照Matta骨盆髋臼骨折复位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优9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2.1%。5例患者术后闭孔神经损伤加重,4周后完全恢复。术后末次随访均未发现腹壁疝、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横行骨折具有术中窗口显露充分、操作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幼儿Torode-Zieg Ⅳ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3~36个月[...  相似文献   

4.
髋臼后壁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髋臼后壁为较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因其解剖厚度较薄,较难固定,而在生理活动时又易受到撞击.易导致固定失败。因此,在内固定的治疗上仍存在继续探讨的问题。笔者总结了1996年9月~2002年12月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2例的体会与疗效.旨在进一步探讨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漂浮体位下,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 - Langenbeck(K-L)入路同时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5年2月- 2009年3月采用漂浮体位,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A组)和在漂浮体位下,髂腹股沟前入路联合K-L后入路依次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复位程度、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15~27个月.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176±17) min、(196 ±23) min(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0±16)ml、( 874±19)ml(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分别为(6±2)次、(14±6)次(P<0.05).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A组解剖复位11例(73%),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B组解剖复位9例(56%),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两组解剖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A组为93%( 14/15),B组为75%(12/16) (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如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神经损伤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漂浮体位下,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某些复杂髋臼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唐玲丽沈兵方瑞谢清芳田劲谢富林1993年1月~1996年12月,笔者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肱骨髁间骨折58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18~32岁,平均39.6岁。车祸伤1...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进行比较. 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42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治疗,其中椎旁肌间隙入路19例(肌间隙入路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3例(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围术期指标及伤椎骨折复位情况,并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功能评估. 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伤椎高度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148.5±26.5) ml,术后引流量为(72.9±17.3) ml,术后VAS评分为(1.1±0.3)分,ODI功能评分为(13.4±2.7)分,与传统入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无需椎管内减压的椎体骨折的首选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1993年8月-2004年8月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74例,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结果74例患者平均随访4.3年(2—10.6年)。最终影像学结果:优34例(46%),良28例(38%),可7例(9%),差5例(7%),优良率84%。最终临床效果:优18例(24%),良43例(58%),可7例(9%),差6例(8%),优良率82%。临床效果与影像学结果存在相关性。结论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结果的基础。骨折复位差、合并股骨头骨折、严重异位骨化和股骨头坏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后内侧切口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院139例后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9例诊断为后Pilon骨折,并采用后内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且资料完整。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21~74岁,平均46.3岁。损伤原因包括坠落伤12例,平地扭伤10例,道路交通伤7例;均伴外踝骨折及关节软骨面塌陷;所有患者足踝部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受伤至手术时间1~11d,平均5.3d;术后定期随访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7个月,平均24.6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d 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无台阶,踝穴正常)26例,复位良好(胫骨远端关节面移位1mm,踝穴增宽1mm)3例,解剖复位率89.7%;29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5.2周。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1~100分,平均89.5分,其中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切口可完全暴露整个后内侧骨折块,有利于骨折复位和固定,临床疗效满意,应作为治疗后Pilon骨折的首选入路。  相似文献   

11.
手术复位治疗髋臼骨折移位259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复位技巧,提高手术复位率。方法总结1995年9月-2005年10月259例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经验,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解剖复位(移位≤1mm)203例,占78.4%。简单型髋臼骨折解剖复位率为96.0%(120/125);复杂型髋臼骨折解剖复位率为61.9%(83/134),其中双人路解剖复位率为77.8%(42/54),单人路为51.3%(41/80)。满意复位(移位2~3mm)42例,占16.2%,其中简单型髋臼骨折5例,复杂型髋臼骨折37例;不满意复位(移位≥3mm)14例,占5.4%,均为复杂型髋臼骨折。187例获远期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6个月,平均2年5个月。按改良的Postel—D’Aubignel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98例(占52.4%),良40例(21.4%),一般34例(18.2%),差15例(8.0%),优良率为73.8%。非解剖复位组优良率为38.9%(14/36);解剖复位组优良率为82.1%(12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P〈0.01)。结论提高复位技术、正确处理各个治疗环节,才能在有限的切口内提高位置深在、周围解剖关系复杂的髋臼骨折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12.
髋臼骨折的损伤机制为股骨头撞击髋臼导致的髋臼骨性结构破坏,手术日的是重建髋关节的头臼匹配关系并维持稳定.由于髋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股骨头的遮挡使其前后面不能相互照应,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关系到手术区域显露、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理的手术入路选择在手术时间、术中出 血、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  相似文献   

13.
经髂腹股沟径路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径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1年3月,在98例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中,有33例通过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12例加用Kocker-Langenbectk径路。术后早期行CPM训练。结果:本组无感染,除2例延迟2周愈合外,余均Ⅰ期愈合。平均随访47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和复位满意24例,复位不满意5例,差1例,有3例复位后髋臼和股骨头正常,仅髋骨未完全复位;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结果,优良22例,一般9例,差2例。分别有5例和2例发生Ⅰ度和Ⅱ度异位骨化。结论:髂腹股沟入路适合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以及部分双柱,T形和横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与复位的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板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方法1999年1月- 2006年5月,通过尺骨鹰嘴截骨或游离肱三头肌两侧人路,行切开复位、AO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4例。经过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随访到29例,以Cassebaum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Cassebaum评分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1例鹰嘴截骨患者出现鹰嘴不愈合。结论切开复位、AO钛板螺钉内固定,尤其是双板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骼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复位固定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6月-2006年6月间经联合手术入路治疗63例复杂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完全双柱骨折26例,“T”形骨折18例,横断伴后壁骨折11例,前柱骨折伴横形后柱骨折8例。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术中采用专用骨盆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骨折均愈合。解剖复位45例(71%),满意复位14例(22%),不满意复位4例(6%)。髋关节功能:优48例(76%),良9例(14%),可6例(10%),优良率9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拉损伤1例(2%);静脉血栓形成2例(3%);中、重度骨关节炎2例(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2%)。伤口发生浅表感染2例(3%);膀胱破裂1例(2%);骼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1例(2%),Ⅲ~Ⅳ度异位骨化1例(2%)。结论经骼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QWIX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QWIX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后踝骨折患者,男3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43.6岁.其中交通伤5例,坠落伤4例,行走扭伤3例,滑旱冰扭伤2例.按Webe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方法:A3型2例,B3型7例,C3型5例,进行有限切开撬拨复位QWIX空心钉内固定,并按术后制定的详细的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时间表,指导患者进行严格规则的功能锻炼,同时定期随访,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半年恢复正常.12例3个月后步态正常,踝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6个月终末随访时,12例踝关节功能背屈均>20°,跖屈均>40°,与对侧正常踝关节功能大致相同;术后9个月,14例均达到了正常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按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12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空心钉治疗后踝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1999—2003年对87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结果8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52例,复位满意25例,复位不满意5例,差2例;3例关节轮廓复位。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优28例(32.2%),良41例(47.1%),一般12例(13.8%),差6例(6.9%)。发生股骨头坏死6例(6.9%),异位骨化18例(20.7%),创伤性关节炎12例(13.8%),无手术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及时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严重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Ⅲ型)患者全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6~8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48个月(平均25,3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8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等的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蜘%。结论对严重的Pilon骨折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前应严格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术中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对骨折端予以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坚持生物学固定的原则,骨缺损区应足量植骨,避免术后发生Ⅱ期塌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