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三里穴和桡血管神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临床手三里穴针灸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解剖观测60例成人尸体上肢.结果:手三里上刺进针时,进针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桡骨颈.针体面皮肤旋后肌浅面的深度为1.52±0.54cm,针灸达桡骨颈深度为1.95±0.37cm.针体周围93%为含桡神经深支和桡侧返动脉的致密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2.
朱丽  徐照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38-541
目的研究内关透外关透刺针局部的毗邻结构。方法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男性上肢标本26例,对内关、外关穴进行定位标识,毫针透刺后进行局部断层解剖。结果与透刺针密切相关的神经、血管、肌肉等毗邻结构依次为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骨间后神经等神经干;正中动脉、静脉,骨间前动脉、静脉等血管;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等前臂前群肌及前臂骨间膜,拇长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等前臂后群肌。结论透刺针的长度以40 mm或50 mm为宜。正中神经是内关-脊神经节-心脏的主要联系途径,为了通过刺激正中神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紧贴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进针。  相似文献   

3.
王西迅 《中医正骨》2012,24(2):49-50,52
目的:探讨桡侧腕屈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分别应用桡侧腕屈肌或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42例,其中应用桡侧腕屈肌者20例(A组),应用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者22例(B组).两组均用掌长肌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结果:经9个月至8.5年,平均3年随访.A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采用Mann Whitney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腕桡偏畸形,出现腕尺偏畸形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腕功能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比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桡管综合征又称骨间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深支在肘关节外远侧的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的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的肌起腱弓所卡压、摩擦、刺激而产生的以肘关节局部疼痛,前臂肌群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2004年以来,本人采用以针刀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该病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5.
桡管综合征又称骨间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深支在肘关节外远侧的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的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的肌起腱弓所卡压、摩擦、刺激而产生的以肘关节局部疼痛,前臂肌群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2004年以来,本人采用以针刀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该病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对掌功能方法治疗17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8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的随访。结果:17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患者中,优14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8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优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的损伤,或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2月-2006年6月,笔者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获得较好的关节面的重建及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0~46岁,平均37岁;左侧111例,右侧7例;按AO分类C2型6例,C3型12例。1.2治疗方法:背侧切口:桡侧腕背部S形切口,在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切开伸肌支持带,将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牵向桡侧,拇长伸肌腱向尺侧牵开,充分显露桡骨背侧关节面及骨折断端,使骨折及关节面解剖复位,较大的骨块以松质…  相似文献   

8.
手前臂伸腕肌包括挠侧伸腕长肌、挠侧伸腕短肌、尺侧伸腕肌、指总伸肌及食指固有伸肌。当前臂受外来剧烈牵扯(或扭伤)时,可使伸腕肌处于收缩痉挛状态而致疼痛。也可因反复屈伸腕关节和前臂频繁地旋前旋后而引起伸腕肌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腕部筋络过度牵拉损伤或扭伤而引起血行受阻渐致疼痛。临床症见,腕前臂中下1/3处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腕前臂部肿胀,皮肤有灼热感;腕背屈或掌  相似文献   

9.
晚期桡神经损伤治疗比较棘手 ,传统手术方法疗效不理想。自 1992~ 2 0 0 2年 ,作者采用屈腕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治疗晚期桡神经损伤 4 2例 ,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年龄 9~ 5 6岁 ,平均 37岁。 14例曾行手术吻合 ,功能恢复欠满意 ;2 1例手术探查见损伤严重或缺损过多 ,难以修复 ;7例未经任何方法治疗。伤后至本次行术时间 1.5~ 8年 ,平均 2 .5年。1.2 手术方法 ①桡侧屈腕肌腱替代拇长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 ;②尺侧屈腕肌腱替代伸指总肌腱 ;③旋前圆肌腱替代桡侧伸腕长、…  相似文献   

10.
桡神经损伤临床较多见。而单纯桡神经深支损伤,特别是株侧伸腕肌或部分伸指肌肌支水平以下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则较少见,且往往因为没有“垂腕征”而易致漏诊。笔者在临床上遇到2例此类型的桡神经损伤早期漏诊病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报告例1:叶某,男,19岁,1995年7月11月因左肘被刀砍伤在门诊作清创缝合、抗炎等治疗,创0!期愈合。l月后体检时发现左拇、示、小指伸直功能障碍,选求治入院。入院时体查:左脓骨外保下方约4cm处有约3cm长刀伤痕,已愈合,拇伸、展及直示、小指伸指(主动)活动丧失,伸胳及食、中指伸活动正常,手部皮…  相似文献   

11.
<正> 鱼际(手太阴肺经) 【文献依据】《甲乙经》: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体表定位】在手掌桡侧掌面与背面交接处,当第一掌骨掌侧中点。【深度】向掌心斜刺1寸。【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正中神经掌支及桡神经浅支分布,其纤维均由第五和第六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二神经的分支。 3.拇短展肌:受正中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六及第七颈神经组成。 4.拇指对掌肌:其神经支配同拇短展肌。 5.拇短屈肌:该肌有浅深二头,浅头由正中神经支配;深头由尺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六及第七颈神经组成。  相似文献   

12.
肱骨外上髁炎是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之一,主要症状是肘关节外侧疼痛,并影响手的握力。一、临床解剖: 肱骨外上髁上附着的肌肉有桡侧腕长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和旋前圆肌的伸肌总腱等。在肱桡关节部位的指总伸肌和旋后肌之间有一滑囊、名为  相似文献   

13.
上肢神经炎常见的有尺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正中神经麻痹等,发病过程先是疼痛和皮肤感觉障碍,其次出现运动障碍及肌肉麻痹或萎缩.持续数周或数月.桡神经麻痹可引起各伸肌广泛瘫痪,因此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不能旋后,有旋前畸形、拇指内收畸形.正中神经麻痹可出现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故拇指不能对掌,不能与手掌平面形成90°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触其他指尖.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尺神经麻痹以骨间肌和拇收肌最明显,次为小鱼际肌群.骨间肌麻痹,手指外展与内收动作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指的夹力减弱或消失,小指常处于外展位,而不能与环指并拢或爪形手畸形.笔者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上肢神经炎3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在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性反应。伸肌总腱包含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屈肌5条肌腱。笔者近几年在上述肌肉中寻找患肌并以皮下电针法进行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33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均来自2014年1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另接受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治疗。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腕关节背伸活动度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的尺侧腕屈肌、桡侧腕伸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偏瘫侧腕背伸活动度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和手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桡骨远端骨折在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临床大多能通过非手术或微创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如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尤其涉及到关节面以及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1]。目前,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有掌侧、背侧及掌背侧联合等入路方式。其中掌侧入路沿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之间分离,切开部分屈肌支持带及旋前方肌而暴露骨折端;背侧入路沿拇长伸肌腱切开伸肌  相似文献   

17.
桡神经卡压旋后肌综合症是指桡神经(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住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又称旋后肌综合征、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的定位及穴区形态结构。方法:家兔16只,雌雄各半。参考人体腧穴定位国家标准及家兔腧穴定位文献,运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明确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的定位、针刺操作;然后针刺腧穴并进行穴区CT三维重建;再处死家兔行血管灌注,将针灸针分别刺入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解剖后观测针灸针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少冲”定位在前肢小指内侧,爪甲根角侧旁1 mm处;毗邻结构为指浅屈肌腱,第5指掌侧固有动、静脉背支,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背支末梢。“少府”定位在前肢掌侧,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间;毗邻结构为蚓状肌,第4、5指骨间肌,指掌侧总动、静脉和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神门”定位在尺侧腕伸肌腱的内侧缘,当尺骨远端与尺腕骨之间;毗邻结构为尺侧腕屈肌腱、尺侧腕伸肌腱、尺动脉、尺静脉、尺神经。“灵道”定位在前肢掌侧,尺侧腕伸肌腱的内侧缘,“神门”上1.5寸;毗邻结构为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尺动脉、尺静脉、尺神经。“少海”定位在肘关节内侧,曲肘90°,臂骨内侧髁前方凹陷中;毗邻结构为旋前圆肌、臂二头肌、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桡神经功能评分(肌力、伸拇、伸指、伸腕)和电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及桡神经的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ML)]的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肌力、伸拇、伸指、伸腕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SCV、SNAP及DM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桡神经损伤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电生理学,促进桡神经再生及神经支配功能尽快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神经沟,于尺侧腕屈肌桡侧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主干向下又分为深浅支。深支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的一个半指皮肤。因为其位置表浅,多可因长期劳损、局部骨纤维炎性增生、血管变异畸形及创伤骨折而发生尺神经损伤。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9年8月,运用电针、TDP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尺神经损伤5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1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3天;左侧损伤者15例,右侧损伤者35例;因外伤骨折伴尺神经损伤者5例,外伤直接导致尺神经损伤者29例,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术后4例;肘部及肘部以上损伤者15例,腕部损伤所致者3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环、小指末节屈伸功能障碍,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手指内收外展障碍、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1.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