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0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比较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RFA后疗效评价的差异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RFA治疗,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8个病灶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12个病灶在CEUS实时引导下行RFA治疗.40个病灶最终证实34个(85.0%)病灶完全消融,6个(15.0%)病灶部分消融.术后1个月,CEUS和增强CT对病灶完全消融判定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和91.2%,83.3%和66.7%,97.1%和93.9%,83.3%和57.1%,两种方法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CEUS可以很好地引导原发性肝癌RFA治疗的精确定位,而且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46例和3D-CPA组52例。CEUS组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达峰期肌瘤增强程度;3D-CPA组术前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记录肌瘤血流分级情况及供血血管走行,两组术后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术后2 h肌瘤完全消融率,以及两组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肌瘤体积缩小率。结果两组术前高增强与Ⅲ级血流信号、等增强与Ⅱ级血流信号的病灶射频消融治疗后2 h完全消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增强与Ⅰ级血流信号的病灶完全消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内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术后平均体积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CPA和CEUS均能较好地指导具有丰富血管的肌瘤进行射频消融,但3D-CPA成像对细小血管的显示低于CEU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引导下单极射频消融(Mono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RFA)与无接触多极射频消融(No-touch 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实时CEUS引导下M-RFA 及No-touch RFA两种方法治疗肝肿瘤患者94例(M-RFA方法44例,No-touch RFA方法50例),分析术后病灶灭活范围、灭活率、并发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FP、CEUS、增强CT、MRI情况,并定期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结果 RFA治疗后,CEUS测量消融灭活范围平均值:M-RFA组为38.36x31.31mm,No-touch RFA组为46.70x35.82mm;完全灭活率:M-RFA组90.9%(40/44),No-touch RFA组98.00%(4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术后1~6个月,M-RFA组21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患者,8例明显下降,12例转阴;No-touch RFA组20例AFP阳性的患者,5例明显下降,14例转阴,两组AFP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规律随访至24个月,无瘤生存率:M-RFA组47.72%(21/44),No-touch RFA组68.00%(3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CEUS引导下No-touch RFA治疗肝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的灭活率,疗效显著,无瘤生存率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其中的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92个病灶,所选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超声检查。将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计算其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所选患者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后,经超声造影检查显示76个病灶被完全灭活,16个病灶仍残留肿瘤,与最终确诊结果相比,超声造影检查提示的76个灭活病灶中有71个正确,16个残存肿瘤病灶中有13个正确。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1.30%、93.42%、81.25%。结论:利用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作为肝癌治疗疗效评价的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发现及定性诊断的价值及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 对20例肝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灌注及各时相强化特点,判断肿瘤性质并与增强MRI进行比较;对超声造影/增强MRI高度怀疑恶性的24个病灶,穿刺活检后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2周对消融灶行二维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增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节结28个,超声造影发现瘤节结36个(增生结节12个,恶性病灶24个),增强MRI发现瘤节结35个(增生结节13个,恶性病灶22个),病理(良性3个,恶性21个);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在检测肿瘤数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测量肿瘤大小及检出肿瘤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穿刺活检为标准,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实时、有效显示肝肿瘤血管和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肿瘤定性诊断及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整体射频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例拟行前列腺癌整体射频消融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先行经直肠超声造影观察前列腺灌注情况,术中在经直肠超声造影的引导和监测下行前列腺整体射频消融,术后1~3个月内采用超声造影判断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检出4例患者前列腺有高增强区域,其中2例活检高增强区域证实为前列腺癌.术中8例患者均在超声造影引导及监测下完成前列腺癌整体射频消融治疗,平均消融范围约96 %.术后超声造影随访1~3个月内肿瘤无进展,并通过腔内超声造影发现1例患者发生膀胱直肠瘘并发症.结论 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整体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辅助经皮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的1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消融癌灶232个.将其中超声造影辅助超声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术104例,癌灶128个,设为观察组;单纯超声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术90例,癌灶104个,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1 例肝癌患者在 RFA 治疗前后接受了 CEUS 检查,分别对 CEUS 在 RFA 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的作用进行评价.以3个月以上的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随访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RFA 前:91 例 114 枚肝癌病灶中 109(95.6%)枚 CEUS 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 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 对荷瘤血管的检出率为 61.4%.RFA 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 CEUS 引导下完成 RFA 治疗;4枚病灶 RFA 后即刻 CEUS 发现残留,CEUS 引导下完成补充治疗.RFA后:88例获得随访,其中 49 例接受了同期的 CECT,CEUS 和 CECT 评价 RFA 治疗后病灶残留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 在肝癌 RFA 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正常肾脏射频消融灶术后效果的连续性评价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射频消融术后,采用SonoVue超声造影分别在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对消融灶进行观察评价,并将超声造影结果与大体标本消融灶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术后1d和1周,射频在兔肾产生的消融灶在切面上呈现楔形改变,传统超声不能显示消融灶的范围,超声造影准确地反映了消融灶的外观和大小,与大体标本消融灶实际的大小相差也仅1mm左右。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消融灶在二维超声上呈高回声改变,超声造影可见肾内小的灌注缺损区,与大体测量的肾纤维结节大小相差也在1mm以内。结论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正常肾脏射频消融后的发展及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成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高达50%[1].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临床常用方法主要有: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激光消融治疗、乙醇注射硬化治疗和手术治疗等[2].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已初步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3].常规超声因其快捷方便的优点,成为甲状腺结节射频治疗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结节检出及定性诊断、治疗后疗效评价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超声造影为甲状腺结节诊断、辅助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及消融治疗疗效评价方面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系头部损伤尤其是颅底骨折之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撕裂或横断,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除极少数病例可因颅内出血或严重鼻出血而致死外,TECF只要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很少导致死亡。1986年3月~2004年6月,我院应用可脱性球囊或微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28例TCCF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经阴道穹隆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进行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9±11)min,平均出血量(60±10)ml,切除肿瘤直径4—12cm,无一例膀胱或直肠损伤发生。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比,经阴道行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腹部疤痕、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附84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回顾分析84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MSCT扫描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评价:病灶数目、位置,密度、双期增强程度和方式;静脉期与动脉期相比,增强动态变化程度:增高、无变化、减低和混合型,双期增强方式:均匀、不均匀,是否存在不强化的囊变坏死区。结果单发混合瘤40例;腺淋巴瘤29例(6例多发,2例为双侧多发病灶);基底细胞瘤10例(1例为单侧两个病灶);肌上皮瘤5例。肿瘤平扫都表现为大小约1~5cm的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部分病例有囊变。增强方式显著不同:腮腺混合瘤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略明显,CT值约升高20Hu;腮腺腺淋巴瘤绝大多数病灶位于浅叶后下极,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减低;腮腺基底细胞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两者无显著差别,CT值约升高40Hu;腮腺肌上皮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轻度强化,两者无显著差别,CT值约升高20Hu。结论不同类型的腮腺良性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增强检查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有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物确诊患者200例(肿物241个)。根据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其自身意愿将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90例),研究组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大小,乳房变形例数、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房变形、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且美容效果较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适于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结节≤6 cm患者105例,按结节大小分为两组,其中小结节组(结节≤3 cm)46例,大结节组(3 cm<结节≤6 cm)59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中转率和复发率.结果 小结节组46例顺利完成手术;大结节组有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大结节组高于小结节组(P<0.05).术后随访6~5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结节较大时手术安全性降低,且可能中转开放手术.故对结节较大者应持慎重态度,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未行腹腔镜微创手术而行开腹手术)与研究组(37例: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E 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等相关卵巢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介导下高频电刀治疗良性气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可靠的理论证据.方法 对8例支气管良性肿瘤所致的气道阻塞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烧灼切割术.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观察气道打通程度、肺通气功能、气促指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8例良性肿瘤,其中2例气管软骨瘤,2例结核肉芽肿,4例炎性肉芽肿,电灼后完全打通气道,彻底治愈.8例患者16次电灼过程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呼吸道穿孔、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良性肿瘤引起的气道阻塞疗效显著,避免了开胸手术,可达到临床根治.  相似文献   

18.
屈淑娥  刘巧刿  张华 《全科护理》2013,11(3):193-195
[目的]总结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在乳头状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管扩张器定位法或亚甲蓝定位法行乳头状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行乳头状瘤切除术,围术期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可正常哺乳者乳汁分泌正常率。[结果]100例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及无乳腺外形改变,均无复发,病人均对手术结果满意。研究组可正常哺乳者乳汁分泌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行乳头状瘤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定位准确、能最大限度满足哺乳期妇女正常产奶的愿望,并能保持乳房对称与完好曲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乳腺超声图像中的肿瘤进行边缘提取。方法鉴于医学超声图像的信噪比较低,用经典的边缘提取算法无法得到较好的结果,因此,Snake模型作为一种基于高层信息的有效目标轮廓提取算法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原始的Snake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针对超声图像的特点对它进行了一些改进。结果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采集到乳腺超声图像15幅。在进行了灰度分割、形态滤波等一系列预处理后,将改进后的Snake模型运用到边缘提取中来,并在这15幅图像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分割结果。结论改进后的Snake模型可以将乳腺超声图像中肿瘤的边缘较好地提取出来,为乳腺肿瘤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导高频电切除主气道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主气道内肿瘤阻塞患者行支气管镜介导高频电切除,并分析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共治疗19次,6例患者治疗1次;5例治疗2次,1例治疗3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91.7%.结论 支气管镜介导高频电治疗主气道肿瘤能迅速缓解气道阻塞,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