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妇产科腹部术后有切口愈合不良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每日常规碘伏消毒,挤净渗液后,外敷大黄芒硝粉治疗,对照组给予每日常规碘伏、75%酒精消毒切口,挤净渗出液,用红外线烤灯照射切口30 min.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5.5±1.4)d,对照组治愈时间(8.2±2.3)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而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钱虹  吕文艺  吴江燕 《河南中医》2013,33(4):573-574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对妇科腹部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方法:将58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大黄、芒硝外敷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良好28例(96.6%),愈合欠佳1例(3.4%),无愈合不良,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愈合良好21例(72.4%),愈合欠佳6例(20.7%),愈合不良2例(6.9%),总有效率为9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能促进妇科手术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大黄芒硝外敷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有可能愈合不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于剖宫产术后第2天给予大黄、芒硝混合粉外敷,对照组50例于剖宫产术后第2天外敷1%利凡诺尔湿沙布,观察切口红消退时间、硬结消退时间、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积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1例切口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积脓发生,切口全部为甲级愈合,而且切1:2硬结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具有防止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缩短切口硬结消退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任永变  孙伟民 《陕西中医》2002,23(3):211-211
一般资料 选择剖宫产术后 ,横切口或纵切口患者共 3 0人。年龄 2 1~ 3 4岁 ,平均 2 7.8岁 ,初产妇 2 5例 ,经产妇 5例 ,有前次剖宫产史者 3例。其中贫血、低蛋白血症 6例 ;腹壁脂肪厚、张力高 2 1例 ;术后第 2 d发现刀口红肿 2例 ;高敏体质、对缝合线发生反应 1例。  治疗方法 大黄 2 0 0 g,芒硝 3 0 0 g,研成细粉 ,等分为两份分装入 2个用灭菌纱布缝制的 1 2 cm× 6cm的 4层口袋内 ,于术后第 2 d刀口换药量 ,先将无菌消毒纱布覆盖两层后 ,再将大黄、芒硝袋敷于其上 ,用胶布固定 ,每日更换 1次 ,两袋轮换。  疗效结果  3 0例中 ,2 3…  相似文献   

5.
杨月华  牛金玲 《新中医》2009,(10):79-79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予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46例予常规局部清创换药,观察2组切口愈合的疗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7天内愈合占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7天内愈合者占47.8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疗效较好,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妇产科创口愈合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2021920,简称痔疮膏)主要成分为麝香、人工牛黄、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炉甘石,功能为清热解毒祛腐生肌,l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痔疮肿痛、肛裂疼痛。笔者将其用于妇产科手术创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庆阳  杨向东 《四川中医》2010,28(5):103-104
目的:探讨大蒜、芒硝、大黄联合外敷换药,对减少肛瘘术后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常规术后换药后,创面再给予大蒜芒硝大黄联合外敷;对照组只采用术后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味中药配合外用,具有明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功效,能加快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2007年元月-2008年3月运用大黄地榆散治疗腹壁切口不良愈合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治疗18例均为女性,年龄19—20岁者1例,21—30岁者12例,31-40岁者7例,41—65岁者3例;腹壁横切口者14例,瘢痕子宫者8例,二期缝合者1例;术后发现硬节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者1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与常规换药方法在治疗剖宫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30例剖宫手术后患者,观察组65例,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治疗后最终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两样本显愈率进行x2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0.01),观察组显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黄配伍芒硝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8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3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用芒硝、大黄按比例与酒精混合成糊状,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外敷切口,1次/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清洗切口,并用蝶形胶布粘贴闭合切口。结果:7d 后观察切口愈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55%。结论:大黄芒硝对促进腹部切口愈合有良好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外痈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熟痛,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为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脓性等症状,重者需手术治疗,我们采用蚤休大黄芒硝散外用,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玲 《河北中医》2011,33(10):1487-1488
2007-05—2010-12,笔者采用大黄、芒硝及食用醋外敷妇科及产科术后切口150例,并与常规切口换药1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倪亚琴 《江西中医药》2020,51(12):53-54
目的:分析大黄芒硝外敷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渗液愈合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渗液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纱布覆盖切口;观察组用大黄芒硝按1∶3比例外敷腹部切口,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的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促进腹部切口渗液愈合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渗液愈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腹部切口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所有患者行剖宫产术后,对照组予腹部常规切口消毒,外用无菌切口贴;治疗组加用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腹部切口.3天后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222例,甲级愈合率为88.8%;对照组甲级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腹部伤口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观察组(32例)术后第二天予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切口愈合,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腹部切口无脂肪液化发生,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有4例发生脂肪液化用挤压排液处理,延期2~4天拆线.结论:腹部切口外敷大黄、芒硝能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18.
2003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美宝烧伤湿润膏治疗妇产科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中常见患者由于骨折后肢体损伤。手术重挫、长期卧床或腹膜后血肿的刺激等原因而出现便秘、腹胀和胃纳减退等症状,笔者运用大黄芒硝粉泡服治疗本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 56例均为1999年2月-2001年4月我科收住院的骨折病人,其中男 45例,女 11例;年龄最大 78岁,最小 24岁,平均35.7岁。骨折类型:脊柱骨折21例,四肢骨折35例。诊断纳入标准:①骨折后排便时间延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中医辨证属瘀热蓄结,…  相似文献   

20.
大黄芒硝冲剂治疗创伤后腹胀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元嘉,高曦,赵文炼黑龙江省巴彦县卫生局吕业玲目前对创伤后腹胀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均不令人满意。我们用大黄,芒硝冲剂治疗3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87年7月至1992年7月,共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