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介绍十全大补汤组方中单味药及其复方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研究近况.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十全大补汤组方单味药及整方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结果 近年来对十全大补汤组方各单味药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就整方而言,在国内还停留在比较初步的阶段,主要的研究是整方的药理和药效作用,对基于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不多.结论 对于中国古方应该加强基于活性部位的有效成分的药效学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复方柴胡袋泡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性高热症。本试验对其进行了主要药效学和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家兔致热模型具有显著清热作用;其体外抑菌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显示出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g·ml~(-1)和0.125g·ml~(-1);其对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高、蛋清诱发大鼠足跖肿胀及巴豆油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显示该药对血液系统、各脏器均无异常影响。提示本药具有明确的解热、抑菌、抗炎作用,且在临床用量范围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以吡哌酸为主药辅以高分子固体载体,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吡哌酸骨架型外用散剂——吡哌酸骨架散。体外抗菌试验及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吡哌酸骨架散对局部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优于磺胺结晶及庆大霉素。用药后创面不用包扎,能自行形成薄膜,为理想的战伤抗菌消炎新剂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急性环孢菌素A(CsA) 肾毒性大鼠为模型,观察气血双补药十全大补丸防护CsA 肾毒性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4 组:ⅠCsA组(0.05g·kg-1) ,ⅡCsA加十全大补丸高剂量组(0.05g·kg-1 + 0.6g·kg-1) ,ⅢCsA加十全大补丸低剂量组(0.05g·kg-1 + 0.3g·kg- 1) ,Ⅳ空白对照组( 等量2% 羧甲基纤维素CMC) qd,ig,连续7d。末次给药后,单个收集大鼠24h 尿液;末次给药24h 后,眼眶取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 、肌酐(Cr) 、尿素氮(BUN) 。取肾脏作病理检查。结果:用药7d 后,CsA组24h 尿量明显减少,十全大补丸组明显增加( P< 0.01);CsA组Cr、BUN上升,十全大补丸两组降低( P<0 .05) ;各组SOD、GST活力无显著性差异,十全大补丸高低剂量组MDA 较CsA 组明显升高( P< 0.01) 。结论:十全大补丸对CsA 所致大鼠肾毒性有保护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骶髂关节不全脱位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价值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骶髂关节不全脱位的CT征象,探讨其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临床与CT确诊的AS者34例,正常对照组23例,在骶髂关节轴位CT片中观察并测量双侧骶髂关节前缘关节面的相对位置,经统计学分析,确定骶髂关节不全脱位的CT诊断标准。应用该标准复诊最初CT诊断正常、但最后临床确诊的AS20例,以确定该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73.5%的A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不全脱位,21.7%正常对照组骶髂关节前缘不齐。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脱位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其他CT表现的临床怀疑组中40%有不全脱位,对该组中8例有不全脱位者按AS治疗有效。结论 骶髂关节不全脱位在AS的早期CT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后期假体无菌性松动已日益成为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早期,人们将无菌性松动咎于假体与骨界面间的密贴欠佳,假体安装位置不良以及骨水泥碎裂等力学原因,把无菌性松动简单等同于机械性松动。然而目前文献已证实假体周围界膜的存在,普遍认为该界膜具有生物学活性并在假体松动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假体松动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实验经兔膝关节植入金属假体后,对其关节滑膜和假体界膜进行研究,探讨MMPs、TIMPs对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