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土槿皮乙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Hoeehst33342荧光染色等观察细胞核固缩和染色体碎片等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土槿皮乙酸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HeLa细胞的生长凋亡情况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土槿皮乙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土槿皮乙酸抑制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3(GSK3)、FKHRL(Forkhead like family)表达水平及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抑制凋亡抑制因子bcl-2受到表达抑制,同时Bax表达增加。【结论】土槿皮乙酸能够通过多条信号途径促进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通过抑制PI3K/Akt的活性是其体外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和抑制增值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土槿皮乙酸作用PI3K/Akt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土槿皮乙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等观察细胞核固缩和染色体碎片等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土槿皮乙酸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MTT法测定HeLa细胞的生长凋亡情况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土槿皮乙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土槿皮乙酸抑制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糖原合酶激酶3(GSK3)、FKHRL (Forkhea like family)表达水平及活性显著降低,导致抑制凋亡抑制因子bcl-2受到表达抑制,同时Bax表达增加。【结论】土槿皮乙酸能够通过多条信号途径促进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通过抑制PI3K/Akt的活性是其体外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和抑制增值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土槿皮乙酸(PAB)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0、0.1、0.2、0.4、0.8、1.6、8.0、16.0 μg/mL)PAB对C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0(对照组)、0.15、0.3、0.6 μg/mL PAB处理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6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自噬标志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和凋亡剪切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的表达。结果 MTT法测定结果显示,PAB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C6细胞的生长,PAB处理12、24、36、72 h后,PAB对C6细胞的半数致死剂量(IC50)分别为1.23、1.05、0.30、0.09 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0.15、0.30、0.60 μg/mL PAB作用C6细胞36 h后细胞出现凋亡,并且随着PAB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4.89±0.92)%、(31.38±0.36)%和(62.84±2.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AB处理后的C6细胞内Survivin表达下降,LC3和Cleaved-PARP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着PAB浓度的升高,细胞内Survivin、LC3、Cleaved-PARP 的表达变化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AB可抑制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下调Survivin的表达,上调LC3和Cleaved-PARP的表达为PAB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土槿皮乙酸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0、0.1、0.2、0.4、0.8、1.6、8、16 μg/ml PAB对C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碘化丙啶(PI)染色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皮下注射C6细胞建立C6种植瘤大鼠模型并测量种植瘤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种植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AB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胶质瘤C6细胞生长,半数致死剂量(IC50)为0.03 μg/ml,同时,可使C6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体内实验结果表明,PAB给药后大鼠种植瘤体积有所降低,种植瘤组织中PC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PAB可抑制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中G2/M期、下调PCNA表达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O/W型土槿皮乙酸(PAB)微乳,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研究。方法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PAB微乳形成的区域,以微乳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为指标进一步优化筛选PAB微乳的处方,并对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等进行表征;以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利用V-C扩散池比较了PAB微乳和PAB过饱和水溶液的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及皮肤滞留量。结果 优选的PAB微乳处方为IPM-Cremophor EL-Transcutol P-水(0.2∶0.97∶1.83∶7),所制备的微乳澄清透明,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为均匀的球形或近球形,平均粒径为(18.7±1.9)nm。PAB微乳与PAB过饱和水溶液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50.31±4.63)、(6.27±1.33)μg/cm2,皮肤滞留量分别为(6.28±0.31)、(0.51±0.13)μg/cm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AB微乳新型给药系统可有效促进PAB的经皮渗透及提高其皮肤滞留量,为PAB皮肤给药抗真菌新制剂的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毒性反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是局麻药从给药部位吸收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生作用。笔者在手术室10年的护理工作中经历了3例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现将典型的2个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冬一 《甘肃医药》1995,14(2):111-112
在临床治疗和麻醉工作中,局麻药的并发症和副作用日见增多,现将我院2例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1.1 例1 患者,女性,45岁,因左侧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各项检查正常,普鲁卡因皮试阴性。术前药为常量的鲁米那钠阿托品。入手术室  相似文献   

8.
钟元培 《重庆医学》1996,25(6):328-330
抗肿瘤药物可使肿瘤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或治愈,成为当今肿瘤三大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之一。由于抗肿瘤药物的特性,常引发各种严重的毒性反应。Jean回顾20年文献将抗肿瘤药物治疗后12个月以上发生的晚期并发症进行过归纳。我们现将临床肿瘤化学治疗常见的毒性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总结6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静脉化疗中局部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保证了安全给药,提高了化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0.
鱼精蛋白是心脏手术必用的肝素中和剂,使肝素化后的血液恢复正常凝血状态.但鱼精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部分患者可发生毒性或过敏反应.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冠状动脉手术中鱼精蛋白延迟性毒性反应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土槿乙酸衍生物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4种土槿乙酸衍生物进行体外抗真菌试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80)值。【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除衍生物PB-9外,其余13种衍生物抗真菌活性均优于或相当于土槿乙酸。衍生物PB-3抗真菌作用最强,对5株真菌的MIC80在8~64μg/ml之间,其对絮状表皮癣菌抑制作用与二性霉素B相同。【结论】某些土槿乙酸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真菌活性,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土槿乙酸 (PAB)对人黑素瘤细胞 (L i Br)生长的抑制效应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PAB加入体外培养 L i Br细胞中 ,观察加药后细胞生长数量及其形态的变化 ;用 MTT法检测 PAB的细胞毒作用 ;用 Hoechest33342和 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观察 L i Br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PAB明显抑制 L i Br细胞生长 ;IC50 值为 2 .5× 10 - 5mol/ L;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 ;凋亡细胞的比例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 p2 1WAF1 表达增强。结论  PAB能有效抑制L i Br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土瑾乙酸C-18位进行结构改造,筛选出具有高效、低毒、水溶性好等优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化合物。方法:将C-18 位还原为醇羟基,通过缩合酰化反应引入苯环、呋喃环、吡啶环羧酸,得到土槿乙酸C-18醇酯衍生物。经 MTT 法对小鼠 T、B 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和对小鼠正常脾细胞毒性体外细胞实验筛选。结果:合成得到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土瑾乙酸C-18醇酯衍生物B1-B10,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经1H-NMR, 13C-NMR, HR-ESI进行结构确定,并测定了其体外免疫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其中衍生物B2、B6、B7对 T 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强于土槿乙酸, 衍生物B6、B7 对 B 淋巴细胞抑制活性明显强于土槿乙酸。尤其是大多数化合物对正常细胞作用很弱,远低于阳性对照药,呈现高效低毒特性。结论:土槿乙酸C-18醇酯衍生物,引入呋喃环,抑制 T、B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引入具有共轭体系的呋喃环时活性更佳,并且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辛夷和苍耳子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辛夷和苍耳子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过敏、抗组胺、抗乙酰胆碱、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临床上常协同治疗鼻炎,也用于面神经炎,春季结膜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其它疾病的治疗。苍耳子有毒,常通过炮制去刺来降低其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辛夷和苍耳子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过敏、抗组胺、抗乙酰胆碱、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临床上常协同治疗鼻炎,也用于面神经炎、春季结膜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其它疾病的治疗.苍耳子有毒,常通过炮制去刺来降低其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土槿乙酸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土槿乙酸分别处理K562细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和倒置光显微镜、MTT法观察K562细胞DNA带型、形态和抑制率的变化.结果1×10-5mol/L土槿乙酸作用30 h能有效诱导K562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有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及DNA梯形带形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土槿乙酸明显抑制K562细胞系的生长,其IC50值为2×10-6mol/L.结论土槿乙酸能成功诱导K562细胞凋亡,此种诱导作用呈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理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功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延长派罗欣治疗疗的程可提高疗效,病毒YMDD变异明显少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治疗HBeAg(-)的慢乙肝试验显示疗效明显,长期给予阿德福韦治疗是有好处的,耐药出现晚,发生率明显低于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产生YMDD变异者,阿德福韦仍可使HBVDNA抑制在400拷贝/mL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在停药1年后仍可维持疗效,是HBeAg阴性慢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滤泡中心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可能有4种类型,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些类型。然而它们之间有时很难鉴别,了解和熟悉其共性和个性特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将有益于临床个体化治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