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无晶状体联合虹膜缺如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7例17眼无虹膜、无晶状体及无玻璃体眼行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视力的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的畏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有所提高.结论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对无虹膜无晶状体患者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但其材质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石尧  陈月芹  黄振平 《江苏医药》2013,39(11):1340-1341
目的 评估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 48例(48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前、术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数、眼内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48眼的UCVA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UCVA与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6.2%.术前、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是安全有效的,并且预测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李裕香山西省农科院医务室郭宾兰山西省荣军医院李学兰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常见并发症,是致盲原因之一,我们治疗3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右20只眼、左10只眼,均为单眼;学龄前5例,6~10岁10例,11~14岁15例;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球内异物2例。致伤原因:以玩耍时弹弓击伤、刀剪、锥子误伤为多,1例为走路时被楼上掉下玻璃块砸伤,本组病例合并眼球穿通伤22例。视力:术前除5例学龄前儿童未检查外,25例均在0.05以下,术后矫正视力0.05以下2例,0.06~1.0者18例,5例达1.5,治疗后多数矫正视力较好。伤后手术时间:伤后6小时内3例,1~3月5例,4~6月5例,7月~1年10例,1年以上7例。手术方式:本组多数采用白内障针吸术(6例),白内障灌注抽吸术(10例),白内障线状摘除术(4例),机化膜性障剪除术(10例)。讨论1.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为软性白内障,外伤后有几种情况:①前囊膜破裂、口大,皮质溢出充满前房;②前囊膜破裂、口小,皮质突出不多;③经短时间治疗,皮质部分吸收,残留皮质与角膜伤口或虹膜部分粘连;④同时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无虹膜症又名虹膜撕脱.是外伤所致的虹膜根部与睫状体连接处360度圆周完全分离,常见于严重的眼球挫伤或穿通伤。临床上较少见。国外有关资料曾报道20例,国内也陆续有一些病例报告。现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的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司机。因“右眼车祸伤伴视力下降20d,外院发现无虹膜7d”,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内障或无晶状体眼患者合并各种虹膜缺损在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同时虹膜修复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总结在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各种原因所至的虹膜部分缺损患者18例20眼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其中并发白内障1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同时行虹膜修补术;无晶状体眼8眼植入人工晶体入睫状沟并缝线固定同时行虹膜缺损修补术。结果 所有术眼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并成功修补缺损虹膜。术后随访6~24个月.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预测视力,瞳孔正常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畏光、眩光等不适症状消失。全部患者均获得满意手术治疗效果。结论 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缺损修补术是治疗白内障或无晶体眼合并虹膜缺损的有效复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3):204-204
前房出血多见于外伤性眼病或内眼手术后。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出血吸收,但少数严重的前房出血,则需手术治疗。现就1997年8月~1999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36例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6例中,男28例,女8例,均为单眼,左眼26例,右眼10例,年龄7~56岁,平均30岁。前房出血后视力:光感-手动者10例,指数-0.05者12例,0.1~0.2者10例,>0.2者4例。1.2 出血原因:硬物击伤 14例,球击伤 4例,拳击伤 11例,青光眼滤过手术后5例,白内障摘除术后2…  相似文献   

7.
肖瑞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13-314
目的研究护理措施对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体眼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住院后行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患者28例(28眼),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进行眼部护理、眼压护理、视力恢复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变化,并观察术后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和晶状体位置,并于术前和出院前统计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患者能配合手术质量,85.7%(12眼)UCVA大于或等于术前BCVA,42.9%(6眼)UCVA≥0.5,无最佳矫正远视力下降的病例;术前与术后比较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与出院前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周玲Fan  陈清军 《淮海医药》2000,18(2):141-141
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原因,我科自1992年开展在显微镜下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良好疗效,可以使儿童提高视力、避免弱视发生及重建双眼单视功能[1]。1992年5月~1999年3月我科收治59例(62)眼患者.实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9例患儿中,男45人(47)眼,女14人(15)眼,年龄3~14岁,平均8.5岁。先天性白内障23人(26)眼,外伤性白内障29人(29)眼,行1期植入;无晶体眼7…  相似文献   

9.
周某,女性,36岁。1998—10感到左眼视物模糊伴轻度胀感,呈间歇性发作,自行缓解。1999-02门诊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8,左眼虹膜l-2点位缺损,无色素外翻,瞳孔呈梨形,向鼻上方轻度移位,眼压正常。诊断:先天性虹膜缺损。此后又先后两次门诊就诊,眼部检查无变化,诊断同前,未进行治疗。2001-05来院检查:左眼视力0.6,左眼角膜后弹力层反光增强,瞳孔变形加重,向鼻上方明显移位,1-3点位瞳孔缘色素外翻,其相对侧虹膜表面有-1.5mm×1.5mm萎缩区,其间虹膜呈灰白网状,眼压…  相似文献   

10.
1995-04~1999-01连续105例法乐四联症矫正术,无早期死亡。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5例。男68例,女37例。年龄0.83~36岁,其中<1岁3例,1~3岁17例,4~6岁31例,7~12岁38例,13~17岁14例,≥18岁2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60例(6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本组60例(65眼)中,术后视力恢复〈0.1者4眼,0.1~0.3者7眼,0.3~0.5者9眼,0.5—0.8者36眼,〉0.8者9眼(9.62%)。并发症:本组术中并发瞳孔缩小6眼,晶状体后囊破裂1眼,未出现前房出血。术后并发角膜线状混浊15眼,前房纤维素性渗出5眼,虹膜部分后粘连和色素弥散于晶状体表面各2眼,经治疗在术后1~2周内逐渐消失。结论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志敏  赵高举 《贵州医药》1998,22(5):358-359
目的:评价眼内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连续的36例(36只眼)眼内异物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眼内异物中32例行眼内异物摘除术,手术后视力改善18只眼(56%),不变7只眼(22%),下降7只眼(22%),最终视力≥0.05(最好1.5)的有22只眼。4只眼行眼球摘除术。结论:眼内异物必须及时摘,以避免其对眼球的危害。眼内异物摘除手术应在精确定位后进行,并应尽量减少损伤。如与玻璃体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对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后囊破裂或囊膜已不存在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Alcon CZ70BD悬吊式人工晶体及Alcon 10 ~0 聚丙烯缝线。Ⅰ期缝线固定22 例,Ⅱ期缝线固定6 例。术中根据囊膜破孔的大小,行单襻固定10 例,双襻固定18 例。随访时间19-2 个月(1 周~36 个月) 。结果:术后视力≥0-5 者23 例,占82-1 % ;0-1 ~0 .4 者5 例,占17-9 % ;术中并发症:1 例(3-57% )术中睫状体少量出血。术后并发症:前房出血2 例(7-14 %) ,均不超过1/3 前房;暂时性眼压升高6 例(21-4 % ),晶体轻度偏位1 例(3-57% ) ,无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发生。结论:应用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体后囊破裂或已不存在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110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1.0者35眼(32%),0.5~0.9者54眼(49%),0.5以下21眼(19%),矫正视力≥1.0者56眼(51%),0.5-0.9者43眼(3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术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术相近的效果,且对Ⅳ和Ⅴ级核白内障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眼内出血的原因探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康美兰,郭瑞萍铁道部太原机车厂职工医院刘金兰青光眼合并眼内各部位出血虽为数不多,却时可发生。现据记载的11例发生不同部位出血的特点,对其出血原因加以探讨。临床资料1979~1992年,有记载者共11例16只眼。房角出血者2例4只眼,前房出血3例4只眼,视网膜深浅层出血4例7只眼,脉络膜上腔出血l例1只眼。男5例,女6例,年龄27~78岁,其中9例在50岁以上。病程均大于5年。均有5~10kPa的高眼压史。ll例中6例有高血压史,发生出血的诱因除1例为剧烈呕吐所致外。10例均为药物或手术控制服压后或因晶体摘除术中,眼压由正常降低所致。其中2例未能查视野,1例未能查眼底外,其余8例均有青光眼视野改变及青光眼眼底改变。讨论影响眼球血管腔内体液循环的各种因素均可导致管腔变性[1]。眼内血管较之全身(除脑)其它血管必须多负担约1.33~3kPa的压力时,方可维持其管壁的正常血供。当眼内压增高时,由于管外压力增加,可致管腔变窄甚至压空,管壁营养随之下降或阻断。因异常压力持续的久暂,导致管壁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酿致眼内各部位的出血。房角出血:Schlenn  相似文献   

16.
1985-01~2001-06,我们共收治合并角膜烧伤患者21例。现将角膜烧伤的早期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共21例35只眼。男14例,女7例。年龄12~60岁,其中18~45岁青壮年18例,占85.7%。全身烧伤情况;轻度4例,中度12例,重度3例,特重2例。21例都合并颜面部烧伤,合并结膜烧伤21例35只眼。伤后0.5h内入院2例,0.5~2h内入院12例,2~6h入院6例,6h以后入院1例。酸烧伤17只眼,碱烧伤4只眼,势力烧伤14只眼、按文献[1]的伤情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用牛磺酸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50例(男性93例,女性57例,年龄3.7±s2.6a)。<1a,0.5袋/次;1-3a,1袋/次;4-5a,1.5袋/次;6-8a,2袋/次;9-13a,3袋/次,均tid,po。另75例用头孢氨苄干糖浆为对照,50mg/(kg·d),分3-4次服。2组均不加任何药物,观察3d.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差别,但治疗组1d退热,流涕、鼻塞、喷嚏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5岁,本县农民。因右眼肿胀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3d,在居住地附近卫生所用药3d,病情不见好转,于2001-07-12来我科就诊。查:右眼重度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无分泌物,瞳孔稍缩小变形,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后大量沉着物,眉弓区压痛,视力仅0、1(左眼正常)。诊断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 处理:紧急0.1%阿托品滴眼散瞳,青霉素480万静滴,地塞米松10mg静推,外加链霉素0.5g肌注,并对症支持治疗,连续用药1周,上述症状不见缓解。重问病史:患者自诉,近两年来,右上颌后牙经常于受寒感冒…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1眼已有急性发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健眼”,在予患眼手术同时予对侧眼放行常规的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平均随访54个月(36~48月),77例154只眼中共有84例有效占96.1%,3例不同时期有眼压升高,仅占3.9%。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一手术效果肯定,术前艰眼的房角镜检查及综合双眼发病情况可能对预防性手术选择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十六角蒙脱石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十六角蒙脱石与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肠炎的比较。方法:十六角蒙脱石组33例(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5.7±s2.1a),给予十六角蒙脱石3-9g/d,分3次服,疗程4-7d。制霉菌素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6±1.9a)给予制霉菌素0.4MU-2MU/d,分3-4次服,疗程4-7d。2组均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及小儿口服补液冲剂。结果:十六角蒙脱石组总有效率为97%,制霉菌素组总有效率35%,组间比较前者优于后者(P<0.01),前者无不良反应,后者不良反应占15%。结论:十六角蒙脱石是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较满意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