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东畲族ABO、MN、P血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闽东畲族ABO、MN、P血型分布调查355000福建省宁德地区第一医院陈则清畲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闽东是畲族主要聚居区,笔者现将闽东畲族ABO、MN、P血型分布的调查结果及血型分布的群体遗传特征,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与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该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采供血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 437例非血缘关系的丽水地区畲族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D、C、c、E、e抗原鉴定和分析。结果 1 437例标本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41.89%)>A(27.42%)>B(23.45%)>AB(7.24%);Rh(D)阴性5例,频率为0.348%;1 437例标本Rh分布特征为DCCee(0.4203)>DCcEe(0.3466)>DccEE(0.0821)>DCcee(0.0779)>DCCEe(0.0334)>DccEe(0.0244)>DCcEE(0.0104)>dc-cee(0.0035)>Dccee(0.0007)=DCCEE(0.0007)。筛选出1例稀有的DCCEE表型标本。结论浙江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符合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同时,稀有的DCCEE表型出现频率高于英国人群中<0.01的频率,以及我国其他地区人群中相应表型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血型抗原的基因频率与分布状况,随着民族和地域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畲族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散居少数民族,全国约有人口70万,公元二世纪至五世纪就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居住,目前主要分布在浙江和福建省的交界地带,而浙江丽水为其主要的聚居区。目前国内对于畲族稀有血型的筛查和研究较为局限,部分红细胞血型的频率尚不清楚。为获得畲族人群更多的血型抗原信息资料,进一步开展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生物学研究,同时解决临床稀有血型输配  相似文献   

4.
潍坊地区 Rh 血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潍坊地区Rh血型分布调查杨春晴王玉荣刘敬玉张庆武李乃诚张洪祥(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山东潍坊261041)关键词Rh血型血型分布血型鉴定1材料与方法受检者系潍坊城区及各县(市)区健康人群和献血员,均为汉族,无血缘关系,共计5128人,检测Rh0(D)...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三明市在历史过程中,由于各民族间个体相互婚配、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畲、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存的地区。了解该地区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对于民族起源、融合、遗传性状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故笔对三明地区一市五县共13794人进行ABO血型分布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Duffy血型系统是Cutbush等在1950年发现的,最常见的抗原有2个,Fy^a和Fy^b。Duffy血型的分布随种族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是畲族人群在浙江的一大聚居地,笔对其Duffy血型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南昌地区ABO血型与Rh血型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红细胞血型是由红细胞抗原和相应抗体组成,是人类同种异型标志之一。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血型系统,准确地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对临床治疗和输血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掌握献血者中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规律,有利于医学和遗传学研究,同时也对献血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现将我站对南昌地区献血人员的ABO血型和Rh血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南昌地区各行业献血人员5236人,体检静脉采血,取适量红细胞和血清进行血型检测。 1.2 试剂:ABO血型鉴定:抗A、抗B标准血清,Rh0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西贵港地区人群 MN 血型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广西贵港地区随机人群 300 人份血样,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其 MN 表现型,同时提取血样中的 DNA,对 MN 血型相关基因 GYPA 的 exon-2 序列扩增后测序,分析广西贵港地区人群 MN 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并与中国西安、新疆、贵州、广东等地区随机人群的 MN 血型基因频率作比较。结果 广西贵港地区人群的 MN 血型血清学定型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一致,300 例 MN 血型血清学鉴定中,MM 表型为 140 例,MN 表型为 121 例,NN 表型为 39 例;M 基因频率为 0.668,N 基因频率为 0.332。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可知广西贵港地区人群基因各型的构成比与国内其他地区人群不同,MN 血型抗原在不同个体中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结论 广西贵港地区人群 MN 血型基因具有独特的多态性,了解这种多态性有助于广西贵港地区临床的安全输血,预防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为广西贵港地区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羌族ABO、Rh、MN、P血型系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红细胞血型作为人类的一种遗传标记,对于人类学和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已被确认。近年来有关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红细胞血型分布已有过报道,但对聚居于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族人红细胞血型调查尚未见报道。1989年我们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赤不苏乡,对196名羌族人进行 ABO、Rh、MN、P 血型分布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移民城市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并与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相比较.结果 调查发现在深圳地区无偿自愿献血人群中发现有0.29%(168/57 601)的献血人是满族献血人,ABO血型分布以0型最常见,ABO血型分布依序为O> B> A> AB,与以往资料比较x2<3.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民城市深圳地区满族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仍保持其自身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类红细胞血型是遗传多态性的标志之一,对人类学、遗传学、临床输血、配型、器官移植和新生儿免疫性疾病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血型抗原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因此掌握本地区人群中血型抗原的分布规律,可有效指导安全输血工作。现将芜湖地区汉族人群AB0、Rh、MN和P血型的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型分布与民族、地区有关,血型调查是研究人类种族遗传的手段之一。笔者对常武地区献血人群进行ABO及Rh血型普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O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O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壮族人群的ABO血型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他研究各地区人群数据对比。方法:选择1998/2004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农业学校、百色卫生学校入学的新生4392人,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正反定型)进行ABO血型鉴定,用Bernstein方法计算A,B,O基因频率p,q,r。结果:4392名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ABO血型分布和基因频率结果:A型994人,占23%;B型1182人,占27%;O型1948人,占44%;AB型268人,占6%;A。B,O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0.1556,q=0.1813。r=0.6631。②在桂西地区壮族人群中O型血及B型血所占比值(0.4435,0.2692)高于岳阳地区汉族人群和福州市汉族人群(0.3718,0.2315;0.4340,0.2568),而A型血和AB型血所占比值(0.2263,0.0610)低于这些地区(0.3199,0.0758;0.3092,0.0699);桂西地区壮族人群血型特征(O&;gt;B&;gt;A&;gt;AB)与这些地区(O&;gt;A&;gt;B&;gt;AB)比较也有差异。结论:桂西地区壮族人群的AB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分布为:O&;gt;B&;gt;A&;gt;AB。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掌握乌海市地区ABO,Rh血型分布的情况,更好的为临床输血服务,我们对乌海市地区1997年~2007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ABO与Rh血型分布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Rh血型是继ABO血型之外又一个重要的血型系统,输注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胎母不合的同种免疫均可产生Rh抗体,该系统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最常见、临床意义最重要的是D抗原及其相应的抗-D抗体。为此笔对无锡地区17例Rho(D)阴性孕妇产前、后进行了血型抗体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细胞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人类血型,为人类一种遗传标记,对人类学、遗传学、输血、配型、器官移植和新生儿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海南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的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第二大红细胞血型系统。对于一个地区血站来说,能有一个稳定的Rh阴性献血队伍,及时提供临床所需的Rh阴性血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筛选稀有血型,并了解稀有血型的种类和频率。方法随机对22309名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尿素溶血试验筛选Jk(a-b-)表型;对1 766名O型蒙古族无偿献血者标本,用96孔微量板法和改良的抗球蛋白试验筛选Oh、i、Ge、Lub、GPA、Wrb、Rh等稀有血型,用试管法和经典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方法进行确认。结果在22 309名无偿献血者中共筛选到Jk(a-b-)血型1例,其分布频率为0.004 4%;在1 766名蒙古族献血人群中共筛出Lu(b-)2例,其分布频率为0.113%。结论 Jk(a-b-)分布频率低于广州(0.02%)和成都(0.022 1%),与上海(0.0041%)、长春(0.005%)接近,高于日本(0.002 2%);Lu(b-)分布频率存在地区和民族差异,与国内报道比较,低于广西侗族(0.363%)和广西壮族(1.259%),高于广东番禹地区汉族(0.048%)、新疆维吾尔族(0/3 335)和浙江丽水畲族(0/3 580)。  相似文献   

20.
MN血型系统(MNS,ISBT0002)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和N抗原位于红细胞膜血型糖蛋白A(GPA)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编码M和N抗原的基因GYPA定位于4q28-q31,M和N抗原之间的不同在于GYPA基因上核苷酸的差异。关于MN血型基因频率的研究早期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基因分型的方法报道较少。参照有关文献,本实验室建立了MN基因分型的PCR-SSP方法,并检测了部分浙江畲族人群的样本,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