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灸是多因素引起的急性炎症过程,目前认为胰酶的活化、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激活以及细菌移位是引起急性胰腺灸的重要因素。依据其机理而应用于胰腺炎诊断的标志物在重症胰腺灸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P)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从病理性质可分为AP和慢性胰腺炎(CP),AP是指发病前胰腺是正常的,CP则常常是指发病前胰腺已有损伤或已有持久的损伤,在临床上对第一次发作胰腺炎的病人区别是AP,还是CP急性发作非常困难。根据胰腺间质中炎症反应程度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临床上按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可分为重症胰腺炎和轻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临床诊断轻型胰腺炎28例,重症胰腺炎10例。CT胰腺未见异常4例,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或4例体尾部肿大,10例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10例可见胰腺内坏死,9例并发假性囊肿,1例并发脓肿,5例并发蜂窝组织炎,15例少量胸水。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超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89-1590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65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7例,合并胰腺脓肿2例,合并胰腺出血2例,合并假性囊肿1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增强CT,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水肿型胰腺炎,上腹部疼痛常无特征性,仅凭症状和体征不能确诊,尚须仰赖生化诊断。本文综述急性胰腺炎生化检查的方法和诊断价值。血清淀粉酶胰腺合成的胰酶,大部分分泌入十二指肠,而其中一部分向淋巴和血液溢出。在生理情况下,胰酶在血清中也保持一定的水平。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实质细胞损伤,胰酶向血液溢出增加,故血清胰酶测定具有诊断意义。胰酶中以淀粉酶(Am)最为稳定,测定法亦较简便,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血清Am在2-12小  相似文献   

6.
血清脂肪酶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主要为α-淀粉酶(AMS),脂肪酶(LPS)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酶经胰腺管分泌至十二指肠,而当胆道疾病或酗酒等原因引起胰腺炎时,这些酶便遣入血清中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因而,对于这种酶的检测便成为临床诊所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仍采用血清(AMS)测定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实验.那么,血清AMS测定对胰腺炎诊断的灵敏度和持异性到底怎样呢?Steinberg等很早就做了这方面实验观察[1~4],结果认为血清AMS测定的灵敏度为90%~100%,后来,Clavien[5]以影像结果(B超,CT等…  相似文献   

7.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可对胰腺进行近距离动态扫查,以清晰观察胰腺及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在胰腺疾病诊断中具独到优势。EUS现已成为诊断胰腺疾病的主要方法,并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和普及。本文将就EUS在常见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急性胰腺炎诊断急性胰腺炎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常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出判断。EU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经B超、血清淀粉酶以及临床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急性及弥漫性上腹疼痛、呕吐,均伴有血、尿胰酶及淀粉酶增高。胰腺实质改变CT表现为胰腺肿胀、蜂窝组织炎、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区、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包膜增厚等,CT增强扫描可分辨急性胰腺炎是水肿型还是出血坏死型。结论: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层螺旋CT能确诊急性胰腺炎,判断炎症累及范围。CT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能明确有无并发症,极大地提高了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对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从超声诊断问世以来,就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由于胰腺位置深及肠胀气等诸多因素,在一定情况下限制了超声诊断对胰腺病变深度的揭示。随着CT、MR的应用,临床医师认识到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价值,但由于费用较高和增加危重病人转运的风险等原因,难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全程监控。随着超声诊断设备质量的提高及操作者经验的积累,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并认为是贯穿急性胰腺炎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疾病,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发病急,病情重,CT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现率很高,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方法,使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降低到5%~10%,我们收集了我院94年以来47例经临床手术及试验室检查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胰腺淀粉(P-Amy)和淀粉酶(α-Amy)与尿胰蛋白酶原-2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AP)69例,非胰腺炎(NAP)31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尿胰蛋白酶原-2,免疫抑制法测定胰腺淀粉酶,酶偶联法测定α-淀粉酶,结果 69例急性胰腺炎中有65例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63例胰腺淀粉酶阳性,59例α-淀粉酶阳性,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敏感度是94.2%,特异性是90.3%。胰腺淀粉酶诊断敏感度是91.3%,特异性是87.1%,α-淀粉酶的诊断敏感度是85.5%,特异性是74.2%,结论 尿胰蛋白酶原-2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李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83-1184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所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清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大多数急性胰腺炎属于轻型急性胰腺炎,经3~5d恰当治疗后常可治愈,而对于高度怀疑或确诊为重症胰腺炎者则应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目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胰腺淀粉酶(P-Amy)和淀粉酶(α-Amy)与尿胰蛋白酶原-2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胰腺炎(AP)69例,非胰腺炎(NAP)31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尿胰蛋白酶原-2,免疫抑制法测定胰腺淀粉酶,酶偶联法测定α-淀粉酶.结果69例急性胰腺炎中有65例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63例胰腺淀粉酶阳性,59例α-淀粉酶阳性.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敏感度是94.2%,特异性是90.3%.胰腺淀粉酶诊断敏感度是91.3%,特异性是87.1%,α-淀粉酶的诊断敏感度是85.5%,特异性是74.2%.结论尿胰蛋白酶原-2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临床诊断轻型胰腺炎28例,重症胰腺炎10例.CT胰腺未见异常4例,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或4例体尾部肿大,10例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10例可见胰腺内坏死,9例并发假性囊肿,1例并发脓肿,5例并发蜂窝组织炎,15例少量胸水.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实验室诊断的新标志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重症胰腺为的早期确诊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但目前实验室的尚未有一个较灵敏,特异的指标,近年来根据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发现自胰腺分泌的一些蛋白质在急性胰腺炎时有较明显变化,而且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新的实验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李静 《护理学报》2008,15(4):45-45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通常具有急性上腹痛和血清胰酶升高。大多数患者为轻型,以胰腺水肿为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而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近年来,本科室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穴位按摩的方法 ,治疗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患者50例,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方算 《新医学》2001,32(12):744-745
1引言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胰腺所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经过临床不断实践,涌现出不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介绍。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胃和胰腺分泌等作用。其主要类似药物为奥曲肽(octreotide,善得定),该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八肽环化合物,具有天然生长抑素的药理特征,是目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①显著减少胰腺外分泌,尤其是胰酶的分泌,并抑制胰酶的活力;②减少胰腺血流,而胰腺过度充血与组织坏死相关;③减低胰管内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胰腺炎螺旋CT扫描及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螺旋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46例。表现为胰腺体积变化及胰腺实质坏死,肾周筋膜水肿增厚、腹膜后和(或)腹腔积液及其他实质性脏器受累。结论螺旋CT增强检查可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全面显示其原发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清胰酶增高为特点。病变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易继发感染、休克和腹膜炎等,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主要探讨CT增强扫描及术后复查的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93例123次急性胰腺炎CT检查资料回顾分析。结果:93例中,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0例,合并胰腺出血2例,合并胰腺脓肿4例,合并假性囊肿8例。93例中,36例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死亡。其余57例经保守治疗,9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对其正确的分型,以及早期发现胰腺的出血、坏死。急性胰腺炎手术前后的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描,不仅可肯定胰腺炎的诊断与类型,而且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