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种排龈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患者疼痛反应程度以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龈下边缘单冠修复患牙90颗,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采用排龈线排龈法;Ⅱ组采用排龈线加止血剂排龈法;Ⅲ组采用Er,Cr:YSGG激光排龈法。通过20倍体式显微镜对印模、石膏模型牙预备体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国际通用的数字分级法(NRS)对患者进行疼痛调查,采用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指数测定对修复后1周、3个月后基牙牙龈及牙周组织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三种方法排龈所获得的牙预备体与印模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各组间无统计差异(P〉0.05)。Er,Cr:YSGG激光排龈组90%患者反应为无痛,排龈线排龈组83.3%患者与排龈线加止血剂排龈组90%患者反应为轻度疼痛。修复1周后与3个月后,各组基牙GI值间无统计学差异(表2,P〉0.05),均无PD〉3mm及附着丧失病例发生。但修复1周后各组均有牙龈轻度炎症病例出现,3个月后各组牙龈轻度炎症病例较1周时有增加。结论排龈线、排龈线加止血剂与Er,Cr:YSGG激光排龈均可以获得良好、稳定的排龈效果。Er,Cr:YSGG激光排龈法患者疼痛反应小,引起的牙龈炎症反应轻,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双线排龈法和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对前牙全瓷冠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5 月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门诊就诊的行前牙全瓷冠修复患者106例(181颗基牙),随机分为对照组(89颗)和试验组(92颗),对照组应用双线排龈法,试验组应用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排龈后制取印模,灌注模型,完成修复体。对牙预备体肩台及龈沟、牙龈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和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双线排龈组与印模材联合排龈线组比较,预备体肩台及龈沟、印模、工作模型肩台及软硬组织界限、修复体适合性的满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牙龈止血效果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239,P < 0.05)。印模材联合排龈线组的牙龈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双线排龈组。结论    双线排龈法和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均为较好的排龈方法,但在牙龈止血效果方面,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排龈方法在前牙烤瓷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相同牙位对照法,随机采用单线排龈法(97颗牙)与双线排龈法(97颗牙),就牙体预备质量、牙龈组织状况、印模质量、模型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排龈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制取印模的需要,但是双线排龈法临床效果优于单线排龈法。结论:双线排龈法可保证基牙预备后获取精确印模,达到满足前牙精密修复体的制作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种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金属烤瓷单冠修复患者79例203颗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机械法、化学法和机械化学法压排牙龈,制取印模,完成修复体。对排龈止血效果、牙预备体肩台、印模、模型清晰程度及修复体边缘密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机械化学法排龈的患者,在模型清晰程度及修复体边缘密合程度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机械化学排龈法操作简便,易于暴露清晰的牙体边缘线,是一种较好的排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排龈取模技术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对门诊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患者107例144颗牙中,随机分为3组,分刖采用不同排龈取模技术,制取印模,完成修复体。对排龈止血效果、牙预备体肩台、模型清晰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备牙前排龈组与备牙后排龈组的牙体预备有显著性差异,备牙前排龈组印模质量明显高于备牙后排龈组。结论:正确应用排龈技术可减少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能帮助取得清晰的印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糊剂型排龈材料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中的价值。方法上前牙修复患者37例,按照半随机方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血管收缩剂浸泡的棉质牙线和排龈糊剂在牙体预备后压排牙龈,制取印模,灌注模型,制备金属基底。对排龈止血效果、印模清晰程度、金属基底在患者口内就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排龈糊剂压排牙龈的患牙,在排龈止血效果、印模肩台与龈沟处清晰程度及金属基底肩台宽度与牙体肩台的吻合程度方面均优于采用牙线压排牙龈的患牙。结论糊剂型排龈材料具有高效省时、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的优点,为获得准确清晰的印模及模型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修复体质量的提高。应用糊剂型排龈材料进行临床排龈操作,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冠桥修复前应用半导体激光排龈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修复门诊多颗牙需行冠桥修复的患者30例,每例患者口腔中至少有两个相似的缺损位于龈下1-2mm,需取模前龈外科处理的牙齿,并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常规电刀排龈,实验组用半导体激光进行排龈,术后评价印模以及模型质量,以VAS评分记录疼痛程度,并记录排龈后1周、1个月、3个月牙龈指数(GI)和探针深度(PD),对牙龈状况做出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印模和石膏模型满意度均在90%以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显示,实验组90%的患者对无疼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中牙龈恢复程度较对照组快,两组间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PD值均〈3mm,无附着丧失。但术后1周和1个月,两组之间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桥修复前应用半导体激光排龈比常规电刀排龈可有效减轻术中不适和术后牙龈的水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固定修复中龈下牙体预备时,如何保护龈沟底上皮附着,采集准确印模,确保牙周的生物学宽度不受侵犯。方法:对86例患者242颗牙行冠桥修复时,干备牙术中排龈线排龈及龈挡保护周围组织,术后排龈膏排龈。结果:排龈及止血效果良好,肩台与龈沟处印模清晰程度均取得良好的结果。结论:排龈技术的合理应用,避免了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能迅速打开龈沟,并且牙龈收缩是完全可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Expasyl排龈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1名患者的38颗上前牙区患牙在固定修复牙体预备后,使用Expasyl排龈膏进行牙龈处理2分钟,排龈膏去除后取硅橡胶印模,观察牙龈出血的状况和评估模型上牙龈排开的效果。结果:牙龈止血的有效率为90%,排龈有效率为58%。结论:Expasyl排龈膏有较好的止血性能,对于较薄的牙龈有较好的排龈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双线排龈技术在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双线排龈获取精细印模,减轻牙龈损伤,保护牙周组织健康,提高固定修复体的质量。方法:62例冠桥修复病例168个牙随机分成两组,31例按常规单线排龈,另31例牙体预备时,取模前使用双线压排龈法排龈。结果:97.7%双线排龈的印模非常清晰,边缘线均匀连续,模型肩台与游离龈之间出现肉眼可见间隙。修复体戴入后边缘适合性及美观效果均较单线组好。观察6—10个月后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结论:应用双线排龈法,可取得清晰的印模,减少牙龈出血,可提高修复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排龈膏和排龈线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对牙龈保护、牙体预备、印模清晰度及修复体适合性的作用。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中文口腔医学杂志。偏倚风险评价由2位评价者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独立完成,同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患者1153例,9个研究均为中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排龈膏能够明显保护基牙牙龈健康[RR=1.05,95% CI (1.00,1.11),P=0.04],提高临床医师对牙体预备满意度[RR=1.17,95% CI (1.07,1.28),P=0.0008],提高印模及模型清晰度[RR=1.08,95% CI(1.03,1.13),P=0.0009],且与排龈线相比,有相似的修复体适合性[RR=1.07,95% CI (0.96,1.19),P=0.21]。结论:排龈膏在保护基牙牙龈健康、提高口腔医师对牙体预备满意度和提高印模及模型清晰度方面优于传统排龈线,在提高修复体适合性上也不逊色于传统排龈线,但还需要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数字化分析比较半导体激光排龈及单线排龈法的临床排龈效果,即排龈疼痛度分析以及对游离龈龈沟宽度(sulcus width,SW)和牙龈退缩量(gingival recession,GR)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行固定修复的患者42例,共计52颗患牙,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排龈组及单线排龈组,选择26颗正常牙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VRS疼痛数字分级法,评估两种排龈法疼痛度;采用3Shape扫描仪制取排龈前及排龈后即刻、1周、6周的数字化模型,在geomagic qualify 2014软件中,分析比较两种排龈法排龈后SW、GR0、GR1、GR6。结果 半导体激光排龈组疼痛度低于单线排龈组(P<0.05);半导体激光组SW颊=(0.394 2±0.087 3)mm、SW腭=(0.397 4±0.086 8)mm,大于单线排龈组SW颊=(0.322 8±0.057 3)mm、SW腭=(0.306 0±0.050 6)mm(P<0.05);半导体激光组GR0=(0.342 5±0.027 9)mm、GR1=(0.162 5±0.056 9)mm、GR6=(0.239 3±0.020 6)mm大于单线排龈组GR0=(0.273 0±0.018 7)mm、GR1=(0.145 9±0.030 8)mm、GR6=(0.162 5±0.015 9)mm(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排龈疼痛度较低,单线排龈法及半导体激光排龈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龈沟宽度,但二者均会导致永久性龈退缩,且半导体激光排龈后牙龈退缩量较单线排龈法大,故针对厚龈型牙龈建议使用单线排龈。但对于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也可考虑使用激光排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国产排龈线对冠桥修复后牙体、牙龈、牙周组织、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因前牙缺损或缺失做冠桥修复的患者52例(109颗基牙),随机分为3组,进行常规牙体预备。阴性对照组32颗牙,不排龈;阳性对照组37颗牙,备牙后采用美国进口的UltraPak排龈线排龈;试验组40颗牙,采用南阳齿康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排龈线排龈。完成灌注印模后,通过肉眼及探针对牙预备体、牙龈和修复体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国产排龈线、进口排龈线和未采用排龈技术的满意率:牙预备体分别为93%、95%、17%;牙龈分别为83%、76%、14%;模型分别为80%、81%、14%;修复体边缘分别为88%、86%、12%。国产排龈线和进口排龈线满意率相当。结论 国产排龈线与进口排龈线临床应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替代进口排龈线,且成本低,副反应小,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排龈膏在老年人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糊剂型排龈材料在老年人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在对60例门诊患者140颗牙进行固定修复时,采用Expasyl排龈膏于取模过程压排牙龈。对排龈止血效果、印模清晰程度、修复体就位后与牙体的适合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排龈糊剂压排牙龈的患牙,在排龈止血效果、印模清晰程度及修复体与牙体的吻合程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应用糊剂型排龈材料进行老年人固定修复临床排龈操作,高效省时、减少椅旁操作时间、提高修复体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刀排龈在前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需冠桥修复患者47例,共90颗基牙,其中前牙、前磨牙、磨牙各30颗.根据牙位分为前牙组、前磨牙组、磨牙组,每组又分为2个亚组,分别随机选取15颗采用电刀排龈法排龈,另外15颗采用压线排龈法排龈,比较2种排龈方法的操作时间和效果.结果 前牙组、前磨牙组、磨牙组应用电刀排龈法的排龈时间分别为(2.07 ±0.10) min、(2.05±0.09)min、(2.14±0.13)min,平均排龈时间为(2.08±0.11)min;应用压线排龈法的排龈时间分别为(8.79 ±0.25) min、(8.51±0.23) min、(8.62±0.20) min,平均排龈时间为(8.64±0.25) min;2种方法的平均排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P<0.05).前牙组、前磨牙组、磨牙组电刀排龈法排龈效果满意率分别为100%、100%、93%,平均满意率为97%;压线排龈法排龈效果满意率分别为80%、93%、100%,平均满意率为91%;2种排龈方法的平均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0,P>0.05).结论 电刀排龈可以取得安全、满意的排龈效果,在所有牙位区的排龈操作时间均较压线排龈法明显缩短,在前牙区使用优越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Effects of gingival retraction materials on gingival blood flo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RPOSE: The effects of 2 chemical retraction agents on gingival blood flow and systemic blood pressure in subjects with healthy gingiva were investigat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rty volunteer denta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Aluminium chloride-impregnated cord (right side) and nonimpregnated cord (left side) were placed in the gingival sulcus of group 1. Epinephrine-impregnated cord (right side) and nonimpregnated cord (left side) were placed in group 2. Blood flow in the retracted marginal gingiva was measured by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and the systemic blood pressures of subject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traction procedure. RESULT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lood flow was observed in group 2,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gingival blood flow in group 1. A de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subjects in group 2 was also observed.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blood pressure of the subjects in group 1. CONCLUSION: Gingival retraction affects gingival blood flow temporarily. Epinephrine-impregnated cords can be used safely in patients who have healthy gingiva, if patient stress and gingival trauma are avoided during cord plac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