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临床特征与及其对治疗转归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B-ALL患者126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比较CD20阳性患者及CD20阴性患者第1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2年生存率、2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126例B-ALL患者中CD20阳性患者31例(24.4%),CD20阴性患者95例(75.6%);在性别及年龄分布中,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0阳性与阴性患者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2%(15/17),90.5%(57/63)(P0.05),复发率分别为53.3%(8/15),38%(19/5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1%,92.3%;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33.7%,70.8%。结论:CD20在B-ALL CD20表达与临床特点方面无明显相关性,但其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初诊和治疗33 d时CD133两种亚型分子CD133-1和CD133-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指标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LL患儿上述两个时间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D133-1、CD133-2表达和治疗33 d时微量残留病(MRD)的变化。结果表明,B-ALL初诊组48例中CD133-1阳性表达18例(37.5%),CD133-2阳性表达30例(62.5%,P<0.05);治疗33 d组25例中CD133-1阳性表达2例(8.0%),CD133-2阳性表达23例(92.0%,P<0.05)。诱导化疗后CD133-1的表达显著减少,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133-2的表达下降缓慢。结论:初诊B-ALL患者CD133表达与其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幼稚细胞比例、FAB亚型、细胞遗传学异常、融合基因表达、危险等级及完全缓解率等均无相关性。B-ALL患儿CD133-2阳性表达高于CD133-1,CD133表达与CD34表达无相关性。CD133-2的表达与MRD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热门的前沿学科,尽管它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尚处于起始阶段,对细胞学诊断的影响也还有限。但是愕然回首,它已深深地影响到我们对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以及它们与临床之间诸多联系的理解,对肿瘤细胞生物行为和临床行为之间的了解,分子生物学检查能提供精确的证据、超前的信息和崭新的视角。本文就B系细胞白血病的相关基因重排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1 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aemia ,ALL)中,已检测到t(8;14 ) (q2 4 ;q32 )、t(2 ;8) (p11~12 ;q2 4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 4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ELISA法 ,对 2 0例AL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sCD4 4std、sCD4 4v5及sCD4 4v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前患者sCD4 4std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CD4 4v5及sCD4 4v6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 5 0× 10 9/L组sD4 4std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治疗后sCD4 4std水平下降 ,而CD4 4v6水平恢复正常。各sCD4 4不同水平组其完全缓解 (CR)率差别无统计意义。治疗后各sCD4 4s水平升高与病情难治或复发相关。结论 sCD4 4尤其是sCD4 4std水平与成人ALL的临床状态相关 ,对其动态监测有利于判断病情和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CD19和CD20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为急性B系白血病靶向分子的选择提供合理依据.采用2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并对CD19和CD20在各种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16例B系ALL病例中,CD19持续稳定表达,其阳性率(115/116,99.1%)明显高于CD20(33/116,28.4%,P=0.001);在17例含B系成分的混合型白血病(acute mixed lineage leukemia,AMLL)细胞中,前者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CD20(P<0.01),而在29例T细胞系ALL和7例T/My HAL细胞中,两者均无表达;在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CD19和CD20阳性率均很低,分别为7.2%和2.0%;CD19和CD20在B-ALL及B/My AMLL组中的荧光强度差别有显著性(t=20.68,P<0.001);CD19和CD20的特异性分别为92.3%(132/143)和92.7%(38/41),敏感性分别为99.2%(132/133)和28.6%(38/133),前者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X^2=144.018,P=0.001).结论:CD19在B细胞系细胞的各分化阶段上持续稳定表达,反应谱比CD20宽,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尤其是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后者.这提示CD19抗原分子可能成为治疗B系ALL的最佳靶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检测不同亚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PTK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诊断的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36例患者,按照细胞形态学将他们分成L1组(n=42)、L2组(n=45)和L3组(n=49),另外选择48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TK7 mRNA转录水平,采用Westem blot检测血清中PTK7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1组PTK7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0).L2组PTK7转录水平显著高于L1组(P =0.000).L3组与L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123).L1组患者PTK7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仁1.564,P=0.000),L2组PTK7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1组(t=1.437,P=0.003),L3组PTK7蛋白水平与L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821,P=0.312).结论:血清PTK7蛋白表达检测具有诊断ALL的潜在临床价值,但对ALL分型不具有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观察初治与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活性及WT1、MDR1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为寻找新的改善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45例,其中初治组20例(A组),难治组25例(分为B、C两组).以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法检测各组病人NF-κB的活化水平,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病人WT1及MD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对照组未检测到NF-κB活化及WT1和MDR1表达;在初治组中NF-κB的活化水平、WT1和MDR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难治组,而在难治B、C两组中三者无明显区别;各组病人细胞中NF-κB活化水平与WT1及MDR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F-κB的活化,WT1、MDR1的高表达可能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的原因之一,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的活化水平与WT1、MDR1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周格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01-1002,1004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淋巴系分化抗原表达的情况和意义。方法分析120例AML免疫组化结果,观察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结果伴淋巴系分化抗原表达的AML(LY+AML)占AML总数的30.0%,其完全缓解率较不伴淋巴系分化抗原表达的AML(LY-AML)低,CD56阳性的AML易发生髓外浸润。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表达个别淋巴系分化抗原,细胞免疫组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正确诊断,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苏畅  罗绍凯  邹外一  王汉渝 《新医学》2003,34(11):685-686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及与化学治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35例急非淋患者化疗前及其中25例患者化学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VEGF水平,并与15份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进行对照。结果:急非淋患者化学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266±158)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9±65)ng/L(P<0.01)。治疗有效组化学治疗后血清VEGF下降至(135±55)ng/L,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化学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效组化学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非淋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其化学治疗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CD5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CD5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FCM)对70例急性白血病患细胞表面CD56及其它白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0例中有16例(22.86%)表CD56,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CD56阳性表达率(15/31,48.39%)明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5,2.86%)(P<0.01),CD56在AML各亚型中表达也有差异,AML-M0,-M1和-M2中阳性率(11/15)明显高于AML-M3,-M4和-M5(4/16)P=0.013)。15例CD56^ 的AML病例中表达HLA-DR13例(41.94%),两呈明显正相关(r=0.439,n=31,P=0.014,结论:CD56主要在AML中表达,对AML的诊断,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分析,寻找亚型特异性的蛋白质表达谱。应用双向电泳分别分离AML不同亚型(M1、M2、M3)、AL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蛋白质,利用PDQuest 7.4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的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显示:经过电泳图谱分析得到21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提示15种蛋白有统计学意义。在AML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包括髓过氧化物酶(MPO)、硫氧还蛋白依赖的过氧化物还原酶(PRDX3),钙网蛋白(CALR)、烯酰辅酶A水合酶ECH1等7种,在ALL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包括ARHGDIB、肌动蛋白抑制蛋白1(PFN1)、肌动蛋白(ACTG1)等8种。结论:AML与ALL细胞存在差异蛋白质表达谱,这将有助于发现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特异性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ytogenetically norm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CN-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CD56表达情况,探讨CD56对CN-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初诊CN-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中CD33、CD13、CD123、CD38、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CD19、CD56、CD64、CD7、CD4、CD11b、CD14、CD15阳性表达,并均在评估病情后给予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标准诱导方案化疗。依据CD56表达是否≥20%,将76例患者分为CD56阳性组32例和CD56阴性组44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骨髓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完全缓解率,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CD56阳性组年龄[(50.9±16.1)岁]大于CD56阴性组[(38.56±15.2)岁](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M5亚型比率(31.3%)高于CD56阴性组(4.5%)(P<0.05),CD4、CD11b、CD14阳性表达率(43.8%、34.4%、28.1%)高于CD56阴性组(15.9%、13.6%、2.3%)(P<0.05);CD56阳性组与CD56阴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比率、外周血原始细胞比率及CD33、CD13、CD123、CD38、HLA-DR、CD19、CD56、CD64、CD7、CD15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组完全缓解率(65.6%)、部分缓解率(18.8%)、复发率(47.6%)与CD56阴性组(68.2%、18.2%、4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组1年总生存率(53.1%)和无事件生存率(50.0%)均低于CD56阴性组(77.3%、79.5%)(P<0.05)。结论CD56阳性表达可能提示CN-AML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急性B淋巴白血病细胞表面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表达是否受表观遗传学调控。利用重硫酸盐PCR测序方法比较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作用前后,急性B淋巴白血病细胞系RS4:11和SUP-B15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CpG百分比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比较该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用前后,该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B淋巴白血病细胞系RS4:11和SUP-B15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异常高甲基化的CpG岛,经去甲基化药物作用后甲基化CpG含量减低,而且该基因在转录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也相应增加。经过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作用后,该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也相应增加。上述两种药物合用与单药作用相比,并未进一步提高该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提示异常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这2种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表达方面没有协同作用。结论:急性B淋巴白血病细胞系表面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表达受表观遗传学调控,药物处理后能部分逆转异常的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使得该基因的表达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中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含量变化,探讨血浆TF及TFPI在AL病情进展、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AL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2月间住院的各型初诊AL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集空腹外周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L患者血浆中TF及TFPI的含量,同时检测其他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血浆TF及TFPI含量在AL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初诊的AL患者经治疗缓解后血浆TF和TFPI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化疗前血浆TF和TFPI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AL,AP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TF和TFPI含量均有明显差异;合并DIC组的AL患者血浆TF和TFPI含量均明显高于不合并DIC组的AL,且化疗前后血浆TF和TFPI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初诊的AL患者血浆中TF和TFPI的含量均明显增高,而治疗缓解后降低,提示血浆中TF和TFPI含量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及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血浆中TF和TFPI含量的升高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DIC的疗效判断具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析我国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利用4色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T-ALL患者免疫表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表明:①T-ALL患者以年轻男性(<30岁)为主,发病时常伴有外周血高WBC和髓外浸润;发病时年龄<30岁的患者CR1率明显高于≥30岁的患者(p=0.049);②据WHO(2008)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本组患者Pro-T-ALL占31.0%,Pre-T-ALL占35.6%,皮质T-ALL占26.4%,髓质T-ALL占6.9%;CD34在Pre-T-ALL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Pro-T-ALL(p=0.001);Pre-T-ALL的CR1率显著高于Pro-T-ALL(p=0.001);不成熟T-ALL(包括Pro-T-ALL和Pre-T-ALL)的CR1率显著低于成熟T-ALL(皮质-T-ALL和髓质T-ALL)(p=0.029);③髓系抗原CD13、CD33在与T-ALL亚型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66.7%的CD13+患者属于Pre-T-ALL,而大多数CD33+患者归为Pro-T-ALL;CD13+与CD13-患者的CR1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CD33+患者的CR1率显著低于CD33-组(p=0.001);④以≥20%为阳性界线,CD117在本组T-ALL的表达率高达26.7%,且阳性患者集中分布(95.0%)于Pro-T-ALL和Pre-T-ALL中;⑤CD34-患者的CD117表达较均一,73.2%患者CD117表达水平<10%;而CD34+组中CD117的表达不一,CD117表达水平<10%、10%-20%、>20%的患者分别占44.2%、17.3%、38.5%,与CD34-组相比,CD117表达水平<10%、>20%的患者在CD34+组中的比例均较高,两组差别显著(p值分别为0.006和0.019)。结论:T-ALL的抗原表达情况与疾病的免疫分型、亚型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利用流式细胞术有助于发现在T-ALL临床及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潜在价值的免疫标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IN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选,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上述表达。结果表明,骨髓细胞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16%、0.20%和0.43%,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0.49%、0.47%和1.07%;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共表达率为0.02%,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CD271^+CD133^+的共表达率为0.03%。90%CD133^+细胞表达CD34,40%CD34^+细胞表达CD133。结论:建立的三色荧光联合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CD271^+,CD133^+和CD34^+细胞的方法。CD271阳性细胞与CD133和/或CD34阳性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CD271可能在评价和指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检测9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表面分子CD96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CD96,以1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21例B-ALL患者BMMNC(CD45+CD34+CD19+)中CD96平均表达水平为(17.41±27.97)%,11例T-ALL患者BMMNC(CD45+CD34+CD7+)中CD96平均表达水平为(46.98±45.55)%,59例AML患者BMMNC(CD45+CD34+CD38-)中CD96平均表达水平为(16.69±25.08)%,与健康对照组BMMNC的CD96平均表达水平(0.52±1.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规治疗后,CD96+及CD96-组的未缓解率(分别为5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复查治疗后CD96在BMMNC的平均表达水平显示,达到完全缓解的CD96+组为(1.68±2.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达到完全缓解的CD96+组为(62.39±26.29)%,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4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AML-LS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就诊于三家不同医院的初诊AML患者共96例,将患者按AML不同亚型归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骨髓LSC中CD47的表达,观察CD47在AML各亚型患者LSC上的表达差异,并分析CD47表达阳性对AM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CD47高表达的AML患者高白细胞者更多,常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低,白血病复发率高(P均<0.05).CD47在AML各亚型患者LSC上的表达差异不明显(P均>0.05). 结论 CD47在AML-LSC上表达或可作为判断AML疗效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胡瑛  秦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4):2083-2084,2086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8、CD54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8例ACI患者不同的发病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检测健康对照30倒。结果ACI时黏附分子CD18、CD54表达明显上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子CD18、CD54水平与ACI面积、部位关系不大(P〉0.05);ACI患者在7d内黏附分子CD18、CD54均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d后表达降低。比较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附分子CD18、CD54参与AC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新的ACI诊断、监测病情及评估预后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